第396章 老千層餅了

陳鋒圍繞着如何重點改善青年科學工作者的生活保障,很詳細的講了自己的計劃。

當然,一些擁有極高成就的頂級學者,如果能完成跨時代的研究,並承諾願意和協會共享自己的知識,那麼也有機會得到高額獎金。

並且保障協會不要你的專利,只要你的知識,也不獨佔。

合作模式爲深度交流,比如你能加入協會主導的大型項目,負責其中一部分技術攻關,又或者提供自己的思路給協會,參與前景意義評定。

如果協會認可你的研究,那麼你還能選擇接受研究級的贊助,以及個人生活贊助。

不同等級的贊助會有不同的條件,但個人生活贊助是無需你付出任何額外權利的。

如果協會不認可你的項目,當然也無權強行阻止你,只是各種贊助就別談了。

陳鋒這個保障協會完全不染指新專利權,甚至也不分錢,目的僅僅是爲了幫助這些頂級科學家評定其項目是否有意義而已。

陳鋒提的東西很大,希望這幾位一起站出來給自己搖旗吶喊,勞爾森等人一時半會兒拿不出決定,還得仔細斟酌。

陳鋒對衆人的顧慮並不意外。

任何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新事物誕生時,都會讓人顧慮。

更何況他這個協會還得完全建立在他個人高尚的分享情懷之下,以及潛在的超級雄厚的資金支持下,依然充滿未知,也可能胎死腹中。

他不急着讓人做決定,只是爲了再次撒下新的種子而已。

通常情況下,只要是真正做事的頂級科學家主導的創新項目,哪怕最後研究項目宣告完全失敗,這失敗本身依然能有不小的價值。

這價值可能僅僅只是排除一個錯誤答案,也可能是在開展的過程中,順帶着發現了一些額外的成果。

假定對全球總投資一億元以上的項目進行歸納總結,可以比較粗糙的這樣劃分。

10%左右的項目可以超額達到預期目標,既滿足原定計劃,又額外得到更深入的結論或產品,又或是某個中間環節的產物其實具備極高價值。

30~40%的項目能剛好達到預期目標。這種項目通常屬於應用類科學研究,從立項到推進的每個環節都有嚴格的規劃。項目計劃甚至能準確到具體哪幾個月完成哪一個環節。

30%的項目則是差不多能完成到一半,這類項目既有理論研究,又有實踐應用。

還有大約30%的項目則是完全的失敗,這通常是一開始就徹底走錯了方向,就連靠譜的中間產物都沒能拿出來。

這不能怪從事失敗項目的科學工作者。

因爲失敗具有時代侷限性。

比如超低製程的碳結構芯片和常溫超導金屬,如果不是他本人能直接給答案,並且又完成了其他相關材料學的提前佈局,在原本的二十一世紀初期全力投入搞這些,純粹浪費資源。

叫部分從事這些項目的科研工作人員去種紅薯,說不定對時代的貢獻還更大,畢竟少虧就當贏。

陳鋒最想做的,便是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覺”,儘可能避免最後那30%的項目被立項成功。

這當然也是《五百年規劃》的部分工作。

陳大師認爲是時候開動了。

過去他活躍在二十一世紀的這一個月裡,絕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文藝界。

那是因爲他實力薄弱,影響力不夠,在學術界做起事來事倍功半。

現在局面不同,靠着籌建中的星鋒研究院和兩個版本的《狂人猜想集》,再靠着當初他在林頓研究院公開講出的那番話,他在學術界的話語權提高了。

所以他發現了機會,便果斷開始佈局,嘗試將自己知曉未來的優勢儘可能發揮出來。

他拿出更高深的跨越式理論時需要謹小慎微,免得誤人子弟,但排除錯誤答案這事做起來可就輕鬆多了。

看見一個坑爹項目就摁死一個,肯定沒錯。

幾人閒聊得差不多,會議正式開始,各自落座。

陳鋒的座位還挺靠前排,左邊勞爾森,右邊伊倫。

一個又一個的知名學者登臺闡述各自的觀點。

不同於民科領域內毫無理論依據,純煽動性的外星威脅末日論,能出現在這會議室裡,並且還能上臺講話的人都很靠譜。

這是個正經場合,演講者不能胡亂開口,得拿出足夠有說服力的東西支持自己的論點。

譬如第一位登臺的,便是人工智能領域、計算機編程領域、數學領域、心理學領域的四料大佬。

他將生物學和計算機學的思路完美結合到了一起,也整合進去不少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深入淺出的分析了人腦思考問題的走向。

他認爲,人類從誕生到進化至現在這個程度,本就處於高等文明的控制之下。

人類以及人類的基因是超高階編程的產物。

這人甚至還化用了陳鋒的無限基因信息理論,將其視爲量子編程領域更進一步的佐證。

並且這人還像TED講座那樣,現場來了幾個心理學小實驗。

試驗項目完全成功,大部分聽衆們的思維走向還真被他給把準了脈。

他最終得出結論,按照現在計算機理論基礎的發展速度,等到千年之後,當人類的量子信息網絡足夠發達,編程理念達到某個階段後,人類會通過量子計算層面的突破進展窺破思維和進化的本質,開始與高等文明對話,亦或是進入電影《黑客帝國》中描繪的抗爭的環節。

陳鋒表示笑而不語。

理論聽起來天衣無縫,但其實並無卵用。

在他經歷的八條時間線中,除了材料與能源基礎科學之外,其實人類進步最快的就是人工智能。

從零散且平凡的中央智腦到第一代繁星,用了七條時間線。

然後這次又進化出了第二代繁星,算力再是翻了無數倍。

但他依然沒看到用編程破譯人腦的那天。

如果真可以,他也想啊,量子永生,聽着多帶感?

誰不想永生?

如果有某人可以最先突破人類的邊界,那肯定也得是他本人。

好吧也可能是腦子進化特別猛的孩子媽。

第二個講話者是一名著名物理學家,十年前的諾獎得主。

這位大佬上去之後,則又從自己的專業領域入手,重點分析了一些普通民衆無法得知的罕見物理現象。

他的理論與人工智能大佬截然不同。

他也認爲宇宙中存在外星人,並且在古代時外星人已經來過地球。

但人類在成長過程中並未受到外星人的干擾與幫助。

他列舉了很多證據。

陳鋒聽着也是新鮮,因爲一些這位大佬羅列出來的證據在普通人層面是屬於被反覆闢謠的“謠言”。

陳鋒也沒想到這些謠言竟是真的。

物理學大佬認爲,外星人是潛伏在宇宙裡的“觀察者”,職責是維持宇宙秩序,保護新生的萌芽期文明。

聽到這裡時,陳鋒差點笑出聲來。

我真是信了你的邪。

要複眼者是善良的觀察者,那他睡着了都能笑醒。

但他終究沒笑。

雖然物理學家的結論走得有點歪,但推理和計算的過程卻很有說服力。

他竟準確的推算出公元1019年以及2019年左右時,外星文明曾光顧過地球。

雖然這位物理學家在說出自己的結論時顯得挺不自信,但陳大師表示萬分吃驚。

按照陳鋒的推算,複眼者的確在公元十一世紀到二十世紀的某個階段光顧過地球。

假定球型戰艦的巡邏路線是一條往返的折線。

地球距離銀心的直線距離爲2.7萬光年左右。

銀河系的半徑在8萬光年左右,越往外,恆星的分佈密度越低。

地球本身距離銀心是比較近的。

按照殖民地收集到的信息,球型戰艦和棱艦艦隊從銀心位置抵達地球用了五百年。

球型戰艦完成一輪巡邏所需的時間是兩千年。

如果是折線往返的話,是以一千年爲時間差,兩次經過某點。

那麼假定複眼者的巡邏路線是折線時,地球應該位於球型戰艦巡邏路線的中點。

並且複眼者只巡邏距離銀心5萬光年的高密度地區。

至於銀心五萬光年以外的低密度地區,可能複眼者只投放了一些類似於蜻蜓戰機這種小型智能單位。

球型戰艦應該分別在公元1000年和公元2000年左右兩次經過太陽系,與這位物理學家的“民科”計算結果十分吻合。

此外,太陽系屏障2500年時才抵達太陽系。

這裡出現了一個悖論。

公元2000年時人類的科技水平,肯定比1977年發射旅行者時高得多。

但當時複眼者並未決定剿滅人類,表面看,這很不合理。

假定複眼者的巡邏路線爲環形,地球位於環形路線中的某個點。

那麼有兩種可能,球型戰艦之前兩次經過地球的時間分別應該是公元1000年和公元前一千年(太陽系位於環形路線的後半段時),以及公元2000和公元元年(太陽系位於環形路線的前半段時)。

陳鋒之前覺得折線巡邏和環線巡邏都有可能,但現在他覺得折線的可能性比較大。

2019年時,複眼者路過地球時可能並未決定採取極端行動,大約是做了點“微不足道的小事”,並準備在一千年後再來看看情況。

只可惜那時候陳鋒還並未成爲銀河人類,大腦與“宇宙智慧”的聯繫並不緊密,不然他去年時大約就能發現點端倪,給自己以最確切的結論。

那爲什麼2500年時複眼者改變了主意?

當然是因爲剿滅地球文明的指令並非來自複眼者內部,而是來自制造出電子黑洞和太陽系屏障的更高層文明。

雖然陳鋒心中估算的時間節點還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他也拿不出確鑿證據,但直覺告訴他,自己距離真相是越來越近了。

所以這些同時代學者們的推算雖然有些部分錯得離譜,但有些部分也極具參考價值。

第三個上去講話的人出乎了他的意料,竟是伊倫·艾爾文。

伊倫的議題更讓他吃驚。

這位仁兄竟是化用了當初陳鋒似是而非給他的警告暗示,再從生物學與心理學的角度切入,重點講了無形中的思維控制與意識滲透,倒是有點《三體》中的智子的意思。

陳鋒白眼直翻。

我當時就忽悠你們上我戰船的套路,神特麼能想到你竟當了真,並且還用個把月時間認認真真的弄了份我都沒辦法直接反駁的論文出來。

你牛皮。

伊倫深入的分析了人腦結構,以及人腦思維形成的方式,並提出了一種類似於底層量子風暴的無形干擾,將其視爲外星文明思維控制的手段,很是有點《世外之歌》的意思。

伊倫的看法和計算機大佬的看法有點異曲同工,但論據更充分,結論更駭人。

陳鋒嘖嘖稱奇。

果然不能小看頂級科學家的智慧,你給他一根火柴,他能給你點燃一把照亮前路的火炬。

伊倫幾乎要觸摸到問題本質了。

果不其然,伊倫的理論引發了大量爭議。

有人認可,有人堅定反駁。

還有人怒不可遏的拍桌反對,表示按照你伊倫·艾爾文的意思,我們的成果都是外星人控制了我們的思維傳授給我們的咯?

你說我們被控制了,那你給點確鑿的證據出來啊。

你是一個嚴謹的科學家,不要跟我們講無法測定的玄學。

伊倫倒也不與人爭辯,等大家都閉了嘴,才笑眯眯的將衆人目光引向陳鋒。

“不能說外星人在給我們傳授知識,我認爲他們在壓制我們。但在我看來,有一個人衝破了思維滲透的控制,正在帶領人類文明往前走。這位先生是誰,我應該不用特別強調吧?我還能告訴大家,他身上有一種緊迫感,他正在想盡一切辦法推動文明進步。”

“除了星鋒研究院之外,他剛纔還與我、勞爾森、斯賓塞、威靈頓博士聊了人類科學家生活保障協會。他想做的事越多,理想越高,我越能篤定,他已經看到了一些我們看不到的奧秘。”

衆人紛紛把目光轉到陳鋒臉上。

是喔。

這位連續寫出兩本跨越時代的《狂人猜想集》的米斯特爾陳!

他很有問題喔!

陳鋒擡起手指指着自己,嘴角猛抽。

淦。

難怪伊倫一再強調自己一定要來。

原來他埋伏在這裡?

他在爲自己創造機會?

好你個老千層餅。

一個新的問題驟然出現在陳鋒眼前。

要不要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在這個特別合適的機會中提前公佈部分秘密?

徹底坐實外星威脅輪會對歷史走向造成何種改變?

【六月開始了,開始衝月票榜,能到什麼地步就什麼地步吧。兄弟姐妹們,把你們的波紋借給我吧!只衝這一次!】

第19章 腕兒第68章 我連初中生的尾燈都看不到第645章 “真相”第362章 真正的背水一戰第643章 死守第472章 時來運轉【感謝CLV橘子盟主】第108章 將軍你好第116章 二次喚醒第706章 在磨礪中成長,突變的宇宙規則第469章 揮淚斬馬謖【4200字】第313章 音樂、電影、遊戲第226章 鋒哥威武【加更】第520章 歡迎來到我的星空戰場第337章 第一次見未來父母第419章 垃圾佬的秋天【4500字】第319章 有失必有得第504章 歲月無情第260章 總攻衝鋒第374章 全殲第452章 廉頗老矣,越戰越勇第85章 三招第309章 宿命論【感謝二手型男盟主!】第333章 計劃外的失控【加更】第16章 我服了第511章 又一個千年第162章 將軍叫我幹嘛第479章 賭上命運的選擇第607章 楊國定與林拉第680章 丁虎的盤算第319章 有失必有得第579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222章 你這個壞孩子第565章 解放太陽系【感謝褚佳昀的盟主打賞!】第421章 茶【雙倍月票期間月票加更計劃,開始燒肝】第251章 你也有今天第31章 被現實逼成形的槓精第383章 螻蟻巢穴,遊子歸鄉【7300字】第215章 我們都找錯對手了第234章 逃出生天第355章 我的遊戲,你們的戰爭第189章 螂臂擋車,永不熄滅的戰意第623章 沉眠時代第492章 小福之“死”第447章 迷族心臟【3500字求月票】第629章 人生的意義第151章 我的完美世界第308章 《複眼者危機》的大結局第123章 陰險第282章 我就喜歡你們沒見過世面的模樣第26章 階級第667章 虎哥的憤怒第524章 不用謝第520章 歡迎來到我的星空戰場第373章 交給我了第314章 十三斤二鍋頭第101章 不給機會了第137章 爆發第297章 逼死強迫症第35章 新歌預料之中的炸裂第545章 咆哮的恆星,人造黑洞,能量網【4300字】第518章 一些瑣事第66章 陳大師渾身難受第344章 這個世界病了第590章 無名艦隊——第一支遠征軍第132章 “看”到的聲音第90章 有趣的艦長們第461章 冷血的救世【3500字】第508章 永不停歇的測試第36章 你敢打我?【雙倍月票期間月票加更計劃,開始燒肝】第582章 新的歷史第191章 裝逼當場遭雷擊第127章 我來組成頭部第192章 競爭的意義第490章 穹頂再現第254章 第二次認真坦白第103章 科幻電影第304章 虎哥的日常哲學三連第27章 算無遺策陳諸葛第668章 鄭峰的決意第616章 抗命,跨越時空的故人第195章 反常現象第660章 先哲大人是學渣第236章 絕密會議第332章 難以服衆第635章 大潰敗第682章 機械森林第33章 我選擇開心第400章 無心光芒萬丈【5677字求月票】第159章 爲陳鋒大師正名第346章 是誰,走漏了風聲第134章 前世之音,後世之果第148章 我喜歡你第323章 距離高考倒計時34天【加更,感謝憤世嫉俗的蛋的盟主】第268章 最後一課【2020年5月打賞感言】第148章 我喜歡你第135章 更深度的絕望第684章 光環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