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第57章 武村怪事

範必死帶着龐知縣幾人進屋時,趙福生看的那捲案宗正近尾聲。

廂房之中雖說重新收拾過,血跡也被清理,但龐知縣幾人卻都知道鎮魔司早前發生過慘案,進門時有些不大自在的樣子。

“坐。”

趙福生聽到動靜,頭也沒擡,目光粘在案宗之上,偏頭說了一聲。

兩個雜役上前將長桌案旁的椅子拉開,龐知縣等人膽顫心驚,坐了下去。

桌面還沒來得及修補,殘留了抓痕,幾人頭皮發麻,大氣也不敢喘。

趙福生將手裡的案子看完,這纔將卷宗重新合上,目光落到了龐知縣等人身上。

與龐知縣同行的大部分都是熟面孔,唯有一人有些面生。

這人年約六旬,穿了肥大的深藍色衣裳,以一條靚藍的腰帶將不太合身的衣袍束緊。

那衣裳的面料也是半新舊,有些皺褶,像是做了許久,卻平常不大穿、壓在箱底的東西。

他臉頰消瘦,下巴處留了山羊鬍子,面對趙福生打量的目光,他有些忐忑不安,頻頻往龐知縣的方向看去,甚至有些坐不住,手撐着腿想起身。

“趙大人——”

龐知縣連忙起身開口,神色有些爲難的樣子。

上次要飯衚衕的鬼禍已經過去了十來天日的時間,當日當着萬安縣衆鄉紳,趙福生曾親口允諾願意接辦鬼案,事後範氏兄弟也私下警告過衆人,不許輕易離開縣城。

若趙福生真願意接鬼案,且能庇護萬安縣,城中鄉紳富戶們自然是不會離去。

可這些人與一般的平民百姓不同,他們常年與鎮魔司打交道,深知令司、令使的德性。

馭鬼的令司與鬼相伴,性情兇殘暴戾,且喜怒無常。

他們時常遊走在生死邊沿,對鬼的畏懼甚至比一般人還要深,因此真正提到辦鬼案,不要看他們怎麼說,得看他們怎麼做。

大多數令司也是人,同樣貪生怕死,真遇到鬼案,能推則推。

當日趙福生雖說當衆提到願接鬼案,但落在龐知縣及衆鄉紳們的耳中,則認爲這只是一種場面話而已。

畢竟馭鬼的人使用厲鬼的力量越多,越接近死期。

趙福生表面看起來雖一團和氣,但背地裡範氏兄弟又出面威脅,這使得萬安縣的衆鄉紳惴惴不安,一時之間拿不定主意。

大家想要離開此地,但又怕得罪了馭鬼之人。

若是不走,到時出了鬼禍,趙福生不管不顧,死傷的還是沒有庇護的普通人。

這些日子以來,龐知縣的府衙之中每日都有人拜訪,大家都在商議鎮魔司新任的令司,並請龐知縣出面拿個主意。

龐知縣也有些頂不住壓力了,思來想去,決定按照當日趙福生所說的話,以鬼案試探這位新任令司主事的脾氣。

畢竟當天趙福生當着衆人的面親口說過:她願接案子。

衆人商議一番之後,打定主意,若是新任令司好說話,且真願意接案子,證明萬安縣鎮魔司還有用。

不止是如此,這位令司若是真能再平息一樁鬼案,便證明這位令司的實力甚至遠在當日的趙啓明之上,萬安縣有她坐鎮,衆人自然安枕無憂,從此有她的地方衆人便紮根此地,哪都不去;

而她要是不接,或是接了案子之後不幸身死,大家自然便要各尋他法,不能被捆死在萬安縣這裡。

要想以鬼案試探並不難。

萬安縣出現鬼霧之後,鬼案頻發,之前只是鎮魔司無心搭理案件,便積壓在各地,縣中治下的村鎮遇了鬼案便唯有自求多福而已。

如今龐知縣等人存心留意鬼案,不出十日功夫,果然就探聽到萬安縣治下的一地出現了詭異事件。

……

“您上次辦完要飯衚衕的案子纔不久,本該讓您歇息一段時日——”

龐知縣小心謹慎的斟酌用詞,唯恐自己哪句話說得不對,使趙福生心生不快。

他在萬安縣已經當值了兩年,曾與鎮魔司上一任令司趙啓明打過交道。

趙啓明在馭鬼之前也是個讀書人,看似儒雅,可馭鬼之後脾氣陰晴不定,動輒殺人,看人時目光森冷,像是沒有感情的野獸一般。

與他說話的時候,旁人只覺得像是與厲鬼對話,直教人頭皮發麻,深怕一言不合觸怒了他。

趙福生的目光落到了他的身上,龐知縣渾身一抖,下意識的轉頭與其他人對望,心中打起了退堂鼓,覺得不該在今日就走這一趟。

“我——”

“你有話就說。”趙福生拿起手裡的卷宗,敲了兩下桌子,發出‘梆梆’聲響:

“是不是有鬼案了?”

她主動提及這話,龐知縣先是鬆了口氣,接着心一橫、牙一咬,點頭道:

“上回您提過,有鬼案要及時上報,下官也是怕誤了事——”

說完,又看向周圍:

“諸位鄉老,你們說呢?”

其他人硬着頭皮點頭,都連聲附和。

若是以往,大家都知道與鬼打交道會要命,自然不敢輕易催促。

可如今萬安縣情況與當年強盛時不同,鎮魔司之前出了大事,險些覆滅,朝廷也沒有要再派人前來接手此地的意思,像是任其自生自滅了。

雖說趙福生之後接手了鎮魔司,也辦了一樁鬼案,可大家對這位新上任的令司並不是很瞭解,自然對她信心不是很足。

趙福生一聽有鬼案,一時怔愣了片刻,也不知是該緊張還是鬆口氣。

其餘人等大氣也不敢喘,範必死的目光偷偷落到趙福生的臉上,見她神色間並不見緊張、忐忑,他正心中納悶,卻聽趙福生又很快開口:

“那就說一說這樁鬼案吧。”

她的神態平和,沒有聞鬼色變,這令得龐知縣緊繃的身體一鬆,一時之間站不穩腳,‘砰’的坐回椅子上,推得那椅子後移,發出刺耳的聲響。

在場的其他人也沒有嘲笑他失態,甚至衆人都露出感同身受的慼慼之色。

龐知縣捏了袖子擦臉,末了喊向那面生的藍衣老頭:

“武大敬,你來說說。”

那老頭兒連忙起身,應道:

“是。”

他有些不安的扯了扯身上的衣裳,在衆人注視之下開口:

“小老兒來自萬安縣治下的武安鎮狗頭村……”

隨着這武大敬顫巍巍的開口,趙福生逐漸弄清楚了事情的緣由。

這狗頭村背靠一座形似狗頭的大山而得名,村落中人口並不多,共有二十一戶人家,計一百六十五人,村中人大多姓武,大多都有沾親帶故的關係。

村子離鎮上並不遠,約三四里地。詭異之事發生在十幾天以前。

因村子人並不多,且人際關係簡單,村裡平日彼此有什麼雞毛蒜皮的茅盾,大多都是請村長、村老主持公道。

“半個月前,我們村的武立富說是村頭的武九放了他家田裡的水,因此就跑到武九家砍了他門前的樹……”

這武大敬不知是不是緊張,說話完全沒有章法,提到村裡人之間的矛盾,頓時便忘了鬼案:

“要說這兩家人也是早有積怨——”

趙福生皺了下眉,範必死擅長察言觀色,見此情景便厲喝了一聲:

“哪個要聽你說這些,快繼續說鬼案!”

他這一聲大喝,嚇得武大敬一個激靈,連聲應:

“是是是。”

有了範必死這一喝,武大敬也不敢再東拉西扯,連忙將話題拉了回來:

“當時他們兩家打得很兇,雙方拉扯着要去找村長評理。我們村長叫武立人,他爹當年可有本事了,曾在萬安縣做過生意——”

武大敬說到這裡,偷偷看了趙福生一眼,見她不出聲,不由道:

“當時發了一筆橫財,衣錦還鄉,被人推舉爲村長,可風光呢。”

“他爹叫什麼名字?在萬安縣做什麼生意?”趙福生順口問了一句。

武大敬一聽趙福生搭話,頓時來了勁,連忙就道:

“回大人的話,他爹叫武大通,當年與我也是一起長大的兄弟,我們那會兒上山下水,關係可好了,只可惜大通他家貧窮,他年紀一把卻尚未娶妻——”

趙福生握着卷宗敲了一下桌子。

‘砰’的聲響中,武大敬渾身一抖,連忙道:

“……做的什麼生意不清楚,說是傍了個很有本事的大東家,他回家之時,給了他一大筆銀子。”

“這兩件事情有什麼相關嗎?”趙福生髮現武大敬講話隨心所欲,抓不住重點,索性主動發問。

“他爹有了錢,所以回家之後就給武立人納了好幾房姨太太——”

武大敬見她問話,面色也有些害怕。

龐知縣聽他絮絮叨叨說了半天沒講到重點,深怕趙福生不耐煩,情急之下伸手一拍桌子:

“大膽刁民,胡扯些什麼東西——”

他這一拍桌,武大敬便下意識的跪伏下地,身體抖個不停。

“不要急。”

趙福生皺眉看了龐知縣一眼,龐知縣立即一縮脖子,連忙踹了武大敬一腳:

“還不趕緊將事情經過告知趙大人。”

武大敬捱了他一腳,卻只是匍匐在地,身體抖個不停,後背上的汗液很快透體而出,將他身上的衣裳打溼。

“……”

現場陷入沉寂。

龐知縣的心一片冰涼,臉色煞白,深怕趙福生要拿他問罪。

但好在趙福生並沒有喝斥他,而是問武大敬:

“這武立人多大歲數了?”

她深知循序漸進的重要性。

這老頭兒生於鄉野,卻是村中的村老,也算有些見識,因此見了縣中的‘大人物’們還敢開口談話。

可一被喝止之後,性格之中的懦弱惶恐便佔據上風,千萬急不得。

這個時候無論對他喝斥還是打罵,只會令他更加恐懼,到時前言不搭後語,可能會錯過一些重要的信息。

與厲鬼打交道,每一分線索都異常的重要,忽視不得。

她沒有溫聲細語的安撫武大敬,而是以他擅長的閒話家長的方式與他重新搭話。

半晌之後,‘喀喀’的牙齒碰撞聲逐漸消彌,武大敬重新擡起頭來,他一張老臉如同水中撈出一般,眼睛都找不到焦距。

趙福生很有耐心,再問了一句:

“武立人年紀多大了?他爹與你從小一塊長大,武立人年紀應該在三、四十歲吧?”

“武、武立人……”武大敬劇烈收縮的眼瞳逐漸穩定,許久後他眼中才重新對焦,似是這才聽清楚趙福生說了什麼話般,連忙應答:

“是、是、是。我今年六十七,武立人四十三了。”

說完,他畏懼的看了龐知縣一眼,龐知縣深怕自己再出聲干擾了趙福生問話引來問罪,此時目光都不敢與他對視。

見知縣老爺沒有責備,武大敬膽子稍大了些,又道:

“他爹比我還大幾歲,那會家裡窮,討婆娘晚了,三十出頭纔有他的。”

趙福生點了點頭,再問:

“你說武大通發財後衣錦還鄉,立即給兒子討了幾房姨太太,莫非在此之前武家子嗣不豐?”

“是——不不不,武立人那會兒有三個——”他說到這裡,眼中露出迷惑之色,後面又十分肯定的道:

“是兩個孩子,還有一個孩子是武大通的大……”他說到這裡,似是有些不大確定,想了半天,才期期艾艾道:“……小、小兒子。”

他的這個表情實在怪異得很。

武大敬自稱與武大通從小一塊兒長大,雙方曾互相稱兄道弟,且兩人同住一村,村子又不大,彼此知根知底的,此時提起武大通的後人,竟似是記不清楚的樣子。

“到底是大兒子還是小兒子?”趙福生皺眉問。

武大敬有些不安的再想了想,接着顫聲道:“小……小兒子,肯定是小兒子……”

說完,似是十分不安的伸手去抓了一下屁股。

這個動作極爲不雅觀,尤其當着萬安縣一衆官員鄉紳,龐知縣厭惡而又恐懼,心中已經開始後悔帶了這麼一個不上臺面的老頭來見趙福生的面了。

趙福生並沒有理睬其他人的思緒,她以指尖蹭了蹭卷宗,將武大敬的這一點奇怪反應記在心中,接着再道:

“那武立人既然有了孩子,武大通爲什麼還要給兒子納妾?”

“……”

範必死、龐知縣等人心中都覺得很怪異。

明明武大敬的到來是要上報鬼案的,結果這老頭兒說話不靠譜,東家長西家短的,早將話題不知歪到哪裡去了。

趙福生也是奇怪,竟與他閒扯,似是聊得有來有回。

幾位年邁的鄉紳不由怪異的在想:莫非這位趙大人藉此閒聊時機,想要推脫辦鬼案的事兒?

大家各懷心思,武大敬卻不知衆人心中想法,聽到趙福生問話,便答道:

“自然是爲了他這一支脈開枝散葉。”

他說着這些旁人的隱私小事,逐漸壓制了恐懼:

“聽說他在萬安縣給人當差時傷了身體,自此不能有後代,因此便將傳宗接代的希望放在了兒子身上。”

武立人納了不少妾室,當地許多家裡有漂亮女兒的,都願意送進武家爲妾,從此吃穿不愁,一家子都能過上好日子。

“之後十幾年的時間,武立人可風光了,娶了七八個小妾,還有一些沒有名分的,生了好些孩子——但很是奇怪。”說到這裡,武大敬頓了頓,接着眼中露出怪異之色:

“一個都沒有女兒,全是兒子,二十多個,全是兒子——”

44.第44章 跟着鬼走第19章 迷霧重重94.第94章 達成平衡182.第182章 循環再啓第11章 欲辦喪事240.第240章 再臨寶知128.第128章 到達鬼陵106.第106章 紅門鬼影140.第140章 莊村詭聞第34章 無頭鬼屍182.第182章 循環再啓82.第82章 迴歸府衙130.第130章 把鬼抱走230.第230章 無功而返173.第173章 無形默契115.第115章 鬼車再現211.第211章 郭家有鬼211.第211章 郭家有鬼47.第47章 與鬼交鋒第24章 將功贖罪149.第149章 情到濃時66.第66章 集體失憶148.第148章 暫時安撫第40章 表露身份57.第57章 武村怪事227.第227章 新娘之死180.第180章 冤家碰頭149.第149章 情到濃時第2章 禍水東引240.第240章 再臨寶知200.第200章 拼合牌匾269.第268章 門神信徒228.第228章 準備出發第5章 馭鬼之人223.第223章 鬼案了結88.第88章 有緣同乘129.第129章 與鬼牽手65.第65章 村老之死142.第142章 莊四娘子139.第139章 雜役鬧事77.第77章 全村集合212.第212章 唯一倖存92.第92章 災級鬼禍第43章 恐怖真相155.第155章 黃泉鬼船第37章 仍在佈施235.第235章 重回縣城(6K大更)100.第100章 見到鄭河254.第253章 加入府衙121.第121章 萬安鬼霧264.第263章 欠一臺戲173.第173章 無形默契60.第60章 厲鬼氣息第36章 老鄉開門230.第230章 無功而返213.第213章 郭家失火71.第71章 又有人死206.第206章 探聽內情128.第128章 到達鬼陵110.第110章 誘捕厲鬼(5K大更)265.第264章 可怕法則(求月票)第37章 仍在佈施63.第63章 進入村莊149.第149章 情到濃時110.第110章 誘捕厲鬼(5K大更)第32章 現出原形265.第264章 可怕法則(求月票)232.第232章 鬼倀帶路(求月票)268.第267章 解除隔閡215.第215章 失蹤之謎第42章 交換名字181.第181章 逼退對手155.第155章 黃泉鬼船133.第133章 啓程回府126.第126章 啓程鬼陵68.第68章 我家有鬼164.第164章 造化弄人160.第160章 下船進村142.第142章 莊四娘子88.第88章 有緣同乘256.第255章 人爲造鬼62.第62章 時間吻合110.第110章 誘捕厲鬼(5K大更)208.第208章 少春潛力169.第169章 閒話家常132.第132章 門神烙印223.第223章 鬼案了結第18章 城南鬼案130.第130章 把鬼抱走115.第115章 鬼車再現198.第198章 鎮壓厲鬼213.第213章 郭家失火第17章 查詢鬼案117.第117章 五年一輪123.第123章 傳遞敲擊(5K大更)第30章 厲鬼來歷第43章 恐怖真相182.第182章 循環再啓第14章 三樁鬼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