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文彥博:妥了!

太皇太后,當場便下旨意。命賜今日來朝的命婦,太母車各一。

而這正是趙煦想要的東西。

一場宮宴,就可以讓紡車通過這些來自各地的命婦普及到全國。

當然了,趙煦也知道,指望着這些命婦去推廣、使用紡車,是無稽之談。

她們拿到了紡車後,絕大部分人,怕是根本不會去用。

只會將之供起來,放到祠堂,當成自己的榮耀。

雖然看似是做了無用功,然而,當棉布行銷天下的時候。

這些東西就可以發揮出自己的作用了。

它們將成爲現成的圖紙,只要找幾個木匠,拆卸掉紡車,然後再組裝起來。

就可以逆向知曉怎麼打造它!

於是,這場紡織革命,會比想象中來的更快。

這就是陽謀。

此事過後,宴席也就開始了。

晚上的宮宴菜餚,就明顯比白天的要豐盛、好吃。

光是餐前小吃,就上了十幾種。

有水果拼盤、乾果拼盤、蜜餞拼盤,甚至還有一道叫‘縷金香藥一行’的香藥拼盤。

總之,就是很奢侈。

正餐環節,花樣就更多了。

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應有盡有。

而且,極爲精緻,藝術氣息,撲面而來,光是擺盤,就有十幾種不同的形制,光是賣相,就已經甩了那些現代的網紅店十幾條街。

所有菜餚裡,趙煦最愛的就是酒糟淮白魚。

尤其是這個季節的淮白魚(淮河的翹嘴),肉質細膩、肥美,吃到嘴裡還有淡淡的酒糟香味,至於白魚的魚刺?自是早就被御廚們用各種手法去掉了。

永遠不要懷疑,大宋的統治集團在享受方面的造詣!

吃着淮白魚,趙煦卻是想了一個事情,回頭小聲的對向太后問道:“母后,宮中白魚,一直是呂相公家裡在供應吧?”

向太后微笑着點點頭:“六哥怎忽然問此事?”

“沒什麼!”趙煦說道:“就是忽然想了起來。”

淮白魚,與大宋朝堂中一個衆所周知的故事有關——當年,呂夷簡爲丞相,爲了鞏固相位,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打聽到了,仁廟喜歡吃淮白魚,卻礙於臉皮,不好意思叫地方官送。

呂夷簡在知道了此事後,立刻開始行動。

然後,就在可能是今夜這樣的夏夜,遣其妻入宮,將剛剛從老家壽州打撈上岸,用酒糟醃製好的淮白魚送進了宮中。

坊間傳說,當年送進京中的淮白魚,一共有十筐,但呂夷簡只讓其夫人送了一筐。

如今看來,這個傳說,多半是障眼法了。

因爲,趙煦通過向太后的回答,已經知曉從仁廟時代至今,呂家就一直承擔着向宮中供應淮白魚的任務。

而且,很可能無論呂家有沒有人在朝,他們一直在送。

這一送就是數十年!

看看人家,多懂事!

也就難怪呂家,可以在大宋混的如魚得水了。

壽州呂氏,四代三相(呂蒙正、呂夷簡、呂公著),可謂是大宋絕無僅有的家族!

也就是呂公著在趙煦的上上輩子,押錯了寶,而且死的太早。

不然,呂氏宰相,可能還會繼續出。

這樣想着,趙煦就低下頭,繼續吃自己的白魚。

……

宮宴進行到一半的時候,馮景就來到了趙煦面前請示:“大家,專一製造軍器局,送來的各種煙花,已經就位了。”

“嗯。”趙煦頷首點頭。

自火藥出現,並被運用到軍事上後,煙花的雛形其實也已經出現了。

南宋的辛棄疾有詞雲:東風怒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就是對上元節的煙花燃放的描述。

不過,此時將煙花是稱作‘煙火’的。

如今的‘煙火’,更多的是類似於現代的小朋友們玩的那種。

了不起,就是軍用的毒火球的民用改進版。

比之辛棄疾所見到的煙火,自是落後、原始的——辛棄疾時代,突火槍已經開始運用到軍事上了,火龍出水這種早期的火箭,也開始出現。

這意味着,當時的火藥純度和配方、製備技術都已經突破。

於是,等到馮景再來稟報,所有煙花,都已經擺放到了指點位置後。

趙煦就起身,對太皇太后拜道:“奏知太母,孫臣已爲太母備好了今日聖節喜慶的煙火,還請太母移步出殿觀看。”

此時,宴席也吃的差不多了。

太皇太后便起身道:“也好,就依官家的。”

便與向太后,率着在帷幕之中用餐的先帝妃嬪、皇子、公主以及仁廟的太妃們出殿。

同時下詔,許命婦們隨駕同觀。

於是,一行人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早已被清理出來的鳳翔合上。

皇室成員,自是來到第三層的閣樓之頂。

其他命婦,則依地位、關係遠近,分別在二樓、一樓以及露天觀看。

當一切準備就緒,趙煦就對燕援道:“燕邸候,開始吧。”

“諾!”燕達躬身領命。

然後,在鳳翔合的對面,那內池沼之旁的空地上。

舉着火把的御龍直們,在沈括派來的技術官員的指導下,開始點燃了第一個煙花的引信。

隨着引信被點燃,迅速燃燒,然後……

砰!

內池沼的天空上,出現了地球上第一朵人造的煙花。

在加入了各種金屬粉末後的火藥,綻放時產生了漂亮的焰色反應。

而其盛開的煙花形狀,則是早已經設計好的。

這些技術,都是沈括帶着專一製造軍器局的工匠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攻克的。

如今,已經有了好幾種不同顏色和形狀的煙花。

今天晚上,這些煙花,在後苑的天空綻放。

太皇太后仰望着那頭頂綻放的煙花,璀璨徇爛而奪目。

此刻,她感覺,自己果然是千古第一太母!

不然,爲何會有如此國泰民安之景?

……

蘇頌租的張耆舊宅,與皇城近在咫尺。

他擡起頭,看向天空上,那皇城深處的天空,綻放的徇爛煙火。

那如同星落般的煙火,讓他沉迷。

“存中,這就是煙花?”

在他對面的沈括,微微頷首:“是極!這就是煙花。”

“善!”蘇頌撫須大讚,對此一下子就來了興趣。

正要與沈括探討一下,這煙花是怎麼變得這麼漂亮的?

蘇頌的妻子王氏和沈括的妻子張氏,就已經領着下人端着做好的吃食送上來了。

蘇頌和沈括,連忙停止了談話。

他們都知道,自家的夫人是很討厭他們在工作之外討論工作的。

於是,一家人就坐在這院子裡,靜靜的看向皇城方向,欣賞着那從宮牆磚瓦之上,綻放的煙花。

……

自然,不止是蘇頌、沈括兩家人看到了皇城天空上出現的徇爛煙花。

整個汴京舊城的士民官商,在這個夜晚,都被驚醒。

人們或爬上屋頂,或來到城中的高處,眺望着皇城方向那天空中不斷升起來綻放的煙火。

這是他們前所未見的盛況。

遠遠看着,就讚歎不已。

就連勾欄裡的名妓和她們的恩客,在這個晚上,也爬上了屋頂,眺望遠方。

晏幾道,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自己的相好幫助下,上了瓦子的屋頂。

然後枕着軟玉溫香,望着那皇城內的徇爛煙花綻放之景。

他心思搖曳着,目光搖動,輕聲念着他少年時所寫的詞:“鬥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尋夢裡路,飛雨落花中……”

當年的他,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又是何等的瀟灑灑脫。

這世間的一切,在他看來,都是唾手可得,不必珍惜的。

然而……

大夢三十年,再回首,他想着自己如今的境遇,年近五十,還是個小官本蒙新君恩典,可以升遷。

卻因爲自己的天真、貪杯、好色,誤了事情,以至於獲罪吏部。“唉!”晏幾道回想着自己過往種種。

他的人生,從他父親去世開始,就不斷下墜。

而每每,到了關鍵時刻,他又總是做錯了選擇。

就連他生平最得意的歡場,也不斷有紅顏,對他失望至極,棄他而去。

那‘謝家青草唱得清商好’的疏眉,流着眼淚,傷心欲絕的神情在眼前晃動着。

然而,他卻給不了疏眉想要的東西。

甚至連她最後的希望,也被他親手撕碎——熙寧七年,他寫詩給鄭俠,直接撞上大雷。

因那首詩,他被下獄。

疏眉在此期間在汴京無依無靠,最終無奈,在絕望下,被瓦子的東主賣給了一個外地富商。

他想要尋找,卻再也找不到那個爲他流淚、哭泣,肯拿着自己的貼己錢來給他買酒、買筆、買墨的女子了。

然而,疏眉只是第一個,被他傷害的紅顏。

小顰是這樣,小蓮也是這樣,小云還是這樣。

他記得的,去年好朋友沈君龍、陳廉叔,看他對自己家的歌女小顰、小蓮、小云,情有獨鍾,有意成全。

但他卻拉不下臉,同時也擔心,三女跟着自己吃苦,不肯接受。

結果,沈君龍在去年十二月得病去世,陳廉叔緊隨而去。

於是,小顰、小蓮、小云,被沈、陳兩家的新主人,直接將這幾個紅顏,送與了京中貴人。

具體是誰?晏幾道不願意提及,也不想提及。

但他記得,最後一次見到小顰等人的時候的心情,他痛苦無比,卻只能強顏歡笑。

從此,他就只能寫詞回憶了——斜陽外、遠水溶溶。渾似阿蓮雙枕畔,畫屏中。

又或者在深夜買醉時,想起小顰音容,於是:記得小顰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想到這裡,晏幾道的指甲,就掐進了自己的肉裡。

因爲他所辜負的這些紅顏,本不該有這樣的命運。

他當年若不跟着鄭俠一起鼓譟,就不會下獄,不下獄,疏眉就不會被人帶走。

去年,他入京的時候,官家給了他恩典的。

許他去吏部待闕,聽說還要給他一個肥差,就蓮差遣都派人明白告訴他了——權發遣洛陽節度推官。

這是從八品的州縣幕職官,屬於選人的頂點了。

只要不犯錯,認真磨勘,加上官家的看重、宰相之子的身份,一兩年改京官輕輕鬆鬆。

甚至直接飛昇,也未可知。

但他當時,卻因爲在京城,看到了那個在許州與他雙宿雙棲的歌女師師,被一個大腹便便的商賈抱在懷中,頓時破防!

於是,棄了吏部安排的差遣。

就算這樣,吏部也沒有放棄他,甚至給他在店宅務安排了一個差遣。

然而,當時的他,因爲破防後,鬱鬱寡歡,整天都在沈君龍、陳廉叔家,日日醉生夢死,只顧與小顰、小蓮、小云嬉戲。

再次沒有上任!

這次吏部破防了!

當時主管吏部選官的右選員外郎高遵惠,直接將他的名字,從吏部的待闕官員名單刪掉。

若是,他當初去了洛陽上任,甚至去了店宅務中上任。

小顰、小蓮、小云,何至於被沈、陳兩家送與那些貴人?

這樣想着,晏幾道的心,更加痛苦,好似刀割,他只能是拿起酒罈子,咕咚咕咚的往自己的喉嚨裡灌。

在他身旁的名妓,是當代的徐婆昔。

徐婆昔看着晏幾道忽然憂鬱、黯然的模樣,看着他狂飲烈酒的動作,頓時忍不住有些心疼,伸手攔住了晏幾道繼續暴飲暴食的動作:“晏郎怎了?”

晏幾道頹然嘆息一聲,看向徐婆昔,然後又看向手裡的酒罈子。

“酒色誤事!酒色誤事!”

“我從今日起,將戒酒戒色!”

徐婆昔掩嘴一笑,上前環住了這當代的柳三變的脖子,紅潤豐滿的嘴脣蹭了蹭他的鬍鬚:“晏郎說什麼傻話?”

晏幾道能戒酒、戒色?

那你還不如相信,汴京的大和尚們,會遵守清規戒律,青燈古佛。

晏幾道被徐婆昔這麼一打擊,頓時垂頭喪氣。

“是啊……”

“我怎麼戒得了酒色?”

雖然已經年近五十,但晏幾道,始終活在他十七歲那年,父親還在世,晏家如日中天的時候。

他的心態,也和他當年寫的那第一首被傳唱的《臨江仙》一般——流水便隨春遠,行雲終與誰同!

無所謂!

就是……

晏幾道看向徐婆昔那張精緻嫵媚的年輕臉龐。

“娘子,爲何鍾情於我呢?”

徐婆昔捂着嘴,笑了起來:“自是因爲晏郎的才華!”

這可是當代的柳三變!

只要留住了他,就不怕沒有人議論。

更不怕自己不被人看上!

汴京的貴人、富商,誰不想與宰相之子,柳三變第二的晏幾道同享一個女人?

這身價,自然是立刻蹭蹭蹭的漲。

未來再就業,也能有個好去處——不少富商和達官貴人,都願意接盤一個漂亮、知性且經過晏幾道開蒙的才女爲妾。

哪怕是養着,也是舒心。

不是這個原因,難道還是圖他晏幾道快五十歲的年紀和被酒色侵蝕的身體?

……

“阿彌陀佛!”開寶寺中,一席紫袍的金總持,望着大內天空上的煙花,忍不住稽首而嘆。

在他面前,跪着幾個僧人。

“爾等爲何擅自在皇太妃面前進言?”金總持問着。

那幾個僧人拜道:“主持,貧僧等知錯了。”

“唉!”金總持嘆道:“開寶寺,是容不下爾等了。”

“爾等明日一早,便出去雲遊吧。”

“不然,恐禍事矣!”

浴室寺的願成僧,如今被關押在司錄司的大牢。

至於罪名?

身爲出家人,妄議朝政!誹謗國策!

願成可是有御賜的紫衣的啊。

但依然被無情下獄!

而他的下獄,波瀾不驚,在朝堂上甚至沒有任何一個人議論。

御史臺的烏鴉們,都緊緊的閉上了嘴巴。

這是朝野的共識!

金總持知道的,一場風暴已經在積蓄。

開寶寺,作爲皇家寺廟,捲入其中,只會被人大卸八塊——吃裡扒外的東西,要汝何用?!

到時候板子打下來,別說是他了,整個開寶寺都得被清洗一遍。

……

夜深了。

文彥博府邸之前的燈光,依然明亮,門前橫列的長戟,在燈籠的紅光下,依然雪白鋒利。

兩輛馬車,緩緩的從夜色中,爲數十名扈從,護衛着回到文府門口。

然後,從馬車上各走下來一個身穿命婦服的女子。

文府的門,也旋即打開。

文彥博的幾個兒子,出來迎接:“兒子們恭迎母親大人回府。”

正是,赴宴歸來的文彥博妻王氏與文彥博最小的庶出女兒文氏。

在家人簇擁下,王氏和文氏,回到了後宅。

然後,她們就看到了,在院子中,在等候她們回來的文彥博。

“官人。”王氏連忙上前:“您怎還沒睡?”

文氏也拜道:“女兒給大人問安了。”說着就磕了一個頭。

文彥博呵呵的笑了笑,對文氏道:“皇恩浩蕩,特旨推恩於汝,老夫自當在此等候,以待汝歸來。”

在宮裡面傳出了,命他女兒文氏也入宮的消息後。

文彥博欣喜若狂!哪裡還睡得着?

他當即問着自己的妻子:“宮中如何?”

王氏於是將在宮裡面發生的事情,與文彥博簡單的說了一遍。

文彥博聽完,一張老臉,頓時就笑開了花。

“好!好!好!”他連說三個好字!

爲什麼?

因爲在文彥博的視角里,當今官家,這誇的哪裡是文氏?

而是宮裡面的十三娘!

文氏賢德=十三娘也是個賢德之人!

妥了!

現在,只要準備好五百萬貫的嫁妝,皇后大位,舍老夫孫女,還能有誰?!

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310.第295章 生日第497章 兩宮的裂痕第537章 暴利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380.第360章 既要又要還要第12章 劉惟簡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387.第367章 有功必賞128.第123章 朕給舊黨加一派 (求月票,求追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2)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266.第252章 各自的上書322.第306章 猛踩油門371.第351章 漣漪第509章 朕受傷了,需要哄才能起來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266.第252章 各自的上書376.第356章 大奧324.第308章 狄詠:臣願爲陛下效死盡忠第598章 西北狼煙(3)295.第280章 蔡京356.可以訂閱了!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550章 逆練神功139.第133章 好人就會被人欺負第493章 端午衆生(二合一)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87.第86章 京東鐵馬(1)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125.第120章 君前獨對第607章 戰局(1)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194.第184章 司馬光請郡第613章 議諡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第541章 格物風潮(1)384.第364章 問題的根源第43章 茶藝大師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261.第247章 趙煦:還是滅了西賊最划算第606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304.第289章 宋遼友誼,蒸蒸日上!( 電飯煲163.第154章 憤怒的韓絳334.第317章 開戰!開戰!(2)293.第278章 深夜邊報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61章 上架感言475.第450章 司馬光在行動(3)90.第89章 至善至仁(1)【求月票】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第8章 故園投足總陽春第573章 外交(1)478.第453章 文官:我上我也行252.第239章 新約(1)375.第355章 陛下,請聽臣解釋!484.第458章 開門!市場經濟!91.第90章 至善至仁(2)436.第413章 金融工具人(1)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325.第309章 趙煦:要斷章取義107.第103章 想要爲國捐軀的趙煦157.第148章 望母成龍456.第433章 山上沒有水188.第179章 經筵之地第587章 逼捐(4)【還債140】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15章 高太后:果然都在稱頌六哥純孝嗎?第15章 高太后:果然都在稱頌六哥純孝嗎?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第519章 火熱的房產(1)109.第105章 潤物細無聲378.第358章 寶津樓會議(2)第505章 招供309.第294章 顆粒火藥403.請假條382.第362章 奇兵突起第4章 扼住命運的咽喉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196.第186章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第496章 文彥博:我確實是老了!291.第276章 還是釣魚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207.第197章 西夏的條件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2)194.第184章 司馬光請郡第587章 逼捐(4)【還債140】第559章 司馬光:知我者,陛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