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見賢思齊

第568章 見賢思齊

宣德門,本唐代汴州州府正衙之鼓角門,依唐制,州衙正門應爲兩個門洞。

至五代朱溫立國後梁,定都汴州,升汴州爲開封府,於是下詔將原來的汴州州衙,改爲皇宮。

這就是如今大宋皇城的來歷。

而作爲後梁皇城正門,鼓角門更名建國門。但依然是兩個門洞,其後歷代不改,依然維持着後梁的基本形制,就連名字都沒有換過。

直到後周廣順元年(951年),改建國門爲明德門。

但,也就僅此而已。

五代的武夫們,忙着砍人,根本沒有時間管汴京城的皇城,‘猶未如王者之制’,明德門更是‘制度極卑陋’。

大宋立國,才終於開始大規模的翻新和擴建皇城。

明德門作爲皇城臉面,自然是重點擴建、增修對象。

工程結束後,太祖身邊的文臣樑周翰,奉旨寫了一篇《五鳳樓賦》,讚美全新的明德門。

其詞曰:去地百丈,在天半空,五鳳樓翹翼,若鵬運風,雙龍蟠首,若鰲載宮……雙闕偶立,平見千里,深映九重。

雖然說文人總是喜歡誇大,但樑周翰的這一篇賦,還是將擴建、翻修後明德門的形制,基本勾勒清楚了——雙闕三門洞,闕上有朵樓,朵樓連闕,而且規模很宏偉。

其後,明德門的名字,開始隨着時代的變遷而變化——太平興國三年,改名丹鳳門,大中祥符八年,更名正陽門,至明道二年,改名宣德,並沿用至今。

但其規模與性質,再未發生過什麼變化。

最多是在外觀裝飾上,開始了各種花裡胡哨的操作。

並在城門下,建起了門樓。

熙寧中,日本僧人成尋來汴京求法,就親眼目睹了宣德門,並記錄了下來:皇城南門宣德之門,七間門樓也,左右有二樓,各重重五尺許,高頗下。內面左右樓廊造列,外面有左右會,如日本朱雀門。

成尋的記載,相當客觀,這一點趙煦可以證明。

因爲太祖當年擴建、翻修明德門的時候,就是照着洛陽的唐代應天門的樣子修的——太祖洛陽人,做夢都想要遷都洛陽,建都桑梓。

在現實條件已不具備的情況下,就只能將洛陽標誌性的應天門,復刻到汴京,假裝自己建都洛陽。

所以,現在的宣德門,無論是寬度、高度還是厚度,都和唐代的應天門相差無幾。

此刻,趙煦就在羣臣簇擁下,來到了宣德門的城樓上。

宣德門前的御街,已經被皇城司清理了一遍。

遠遠的,趙煦看到了旌旗招展,鐵甲如林,踏步而來。

“善!”趙煦露出笑容來,向前一步,走出帷幕的範圍,出現在城樓上的觀禮臺上。

宣德門,自大宋立國開始,就是歷代天子,與民同樂之地。

每年的上元(元宵節)、中元(今天的鬼節,七月十五)、下元(已經消失了,在十月十五,爲水官解厄之日),以及帝后聖節。

歷代趙官家,都會出現在宣德門城樓上,與民同樂,通宵達旦,宣德門更是會被宮燈妝點成一座七彩霓虹之樓。

不過,如今趙煦在守孝。

這些慶典是不可以舉辦的。

但是,狄詠凱旋是例外。

此乃大軍遠征,凱旋來歸,獻俘太廟的聖典。

國之大事,唯戎與祀。

大軍凱旋,獻俘太廟,這是國家大禮,可以例外。

所以,都堂纔會千方百計的安排狄詠今日入京。

就是想要讓慶壽宮舒舒服服的過一個生日。

當然了,既是獻俘禮。

兩宮就不方便露面了,只能在趙煦身後的闕樓帷幕之中安坐。

趙煦走到城樓上,放眼巍巍城樓下的御街。

城樓下,三衙的大將們,已經全部穿戴整齊,率着皇城司的親事官們,列於宣德門下的北方西向位置,面朝城樓上的趙煦。

在他們的正對面,則已建起了專門爲獻俘而準備的禮臺。

宣德門的城門下,則是御龍諸直列隊。

伴隨着一聲鼓響,禮部尚書韓忠彥,身服朝服,持芴而前,沿着城樓上的迴廊下蕪,到了趙煦身前三步的地方,躬身拜道:“奏知陛下:四方館使、渭州防禦使、龍衛、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兼御龍第一將指揮使臣詠,前奉詔南征,今克敵凱旋,乞陛下檢閱大軍,受俘納降!”

趙煦微微頷首:“可!”

韓忠彥當即再拜:“諾!”

“臣謹遵旨意!”

然後趨步退下,再轉身看向在城樓兩側,朝服而立的宰執們,清了清嗓子,大聲道:“陛下德音,允御龍第一將,獻俘!”

“臣等遵旨!”

韓絳與呂公著率領百官,對着趙煦的方向拜了四拜。

於是,入內內侍省都都知李憲,拿着一根淨鞭,走上城樓。

他用力揮動淨鞭。

啪!

長長的淨鞭,撕裂空氣,聲音從城樓上,傳到了城樓下。

伴隨着淨鞭聲,盛大的獻俘禮開始了。

城樓下的城門兩側,騎着馬的鈞容直第一班、第二班的軍樂手們,開始吹奏起各種樂器,緩緩繞着宣德門而行。

隨着鈞容直們的鼓吹,獻俘禮正式開始。

茶酒班的禁軍們,開始從御街兩側出現。

有噴火的,也有踩蹺蹺板的,還有變魔術的……

還有招箭班的士兵,開始表演各種花裡胡哨的射箭辦法。

總之,若有現代人在此,估計會頭皮發麻,深感違和與彆扭。

趙煦看着,也有些彆扭。

總感覺少了點什麼?

想了想,趙煦終於知道,少了什麼了?

摩托車雜技表演!

要加上這個,三哥閱兵既視感就撲面而來了。

然而,這就是大宋的特色。

慶典、禮儀,都是爲了取悅觀衆,特別是宣德門上的帝后。

今天這個陣仗,其實已經很剋制了。

禁軍們還沒有展開他們的完全體,連十分之一的本事都還沒有發揮出來。

想要看到禁軍們的全部實力,那還得去金明池。

每年四月,金明池的龍舟比賽。

那纔是真正的盛會!

看過的人,沒有不叫好的。

每次金明池大賽,都會吸引整個開封府的百姓前去圍觀。

甚至還有不遠千里來汴京,只爲看一看金明池的表演的人。

金明池的龍舟表演,觀衆人數低於三十萬,都算是失敗的!

在封建社會,一個可以吸引三十萬以上的觀衆的表演。

你可以想象一下,大宋禁軍們的雜技和魔術,有多麼的厲害了。

趙煦回憶着上上輩子,那幾次親臨金明池,與民同樂的景象。

就抿了抿嘴脣,臉上多少有點羞赫。

大宋的在京禁軍們,除了打仗不行,其他的都行!

吃喝嫖賭玩樂,樣樣在行。

還特別有藝術審美,他們修的院子,建的工程,美觀簡約,質量過硬。

他們表演的雜技和魔術更是精彩紛呈。

滿清的八旗子弟和他們一比,都要黯然失色,自愧不如,欽佩不已。

好在,趙煦早就認清現實了。

對在京禁軍們的戰力,也不抱有任何希望和期待了。

所以,在略微尷尬後,趙煦就恢復了正常,然後扭頭看向身後。

“文太師、張節度、馮節度、郭節度、孫學士、,可上前來,與朕同閱凱旋大軍。”

文彥博、張方平、馮京、郭逵、孫固五人,作爲元老大臣,自是受邀登上了宣德門。

而且,被特旨允許,在御前相伴。

五人一聽,當即拜道:“臣等不敢。”

“無妨!”趙煦微笑着:“今日大軍凱旋,又逢太母聖節,朕與民同樂,自也當與元老同慶!”

“此祖宗厚遇士大夫元老之制也!”

五位元老這纔再拜:“臣等謝陛下隆恩。”

然後美滋滋的持着朝笏,到了趙煦身旁,雖然有御龍直的阻隔未能進入趙煦身邊三步之內,但他們還是深感榮幸。

特別是馮京和郭逵,一張老臉,都已經漲紅。

趙煦又對城樓兩側持芴躬立的宰執們道:“諸位愛卿,也且上前來,與朕同慶。”

“諾!”宰執們當然不會拒絕這種好事。

……

此時,城樓下鈞容直的騎士們,已經吹奏着各種樂器,走向了御街對面,而御龍第一將的凱旋大軍,則已經出現在了御街盡頭。

穿着山文甲,戴着鳳翅盔的狄詠,率着一個指揮的騎兵,緩步而行。

這些騎兵手中,都持着一件件器物。

有甲冑、頭盔、旌旗、官印。

還有人提着一個個木匣,匣子裡裝着的是,被斬首的賊寇大將。

交趾太尉李常傑、廣源州刺史楊景通、北件城太守李文馭等等……鈞容直的騎士們,在到了他們面前後,立刻用極爲漂亮且瀟灑的策馬轉身,在瞬間就完成了轉身、並行。

而且,沒有絲毫慌亂,更沒有半點瑕疵,整個過程賞心悅目,更沒有影響到鼓吹的節奏。

趙煦看着,眼前一亮,微微頷首。

“鈞容直不錯!”他輕聲讚道。

至少,將來的戰場還是有他們的位置的。

排隊槍斃的時候,可離不開一支伴隨大軍前進的優秀軍樂隊!

所以,有沒有可能,大宋在京禁軍們,只是因爲超越了時代,才讓他們顯得如此格格不入?

城樓下的御街上,凱旋的大軍,魚貫而入。

他們很快就自動分成了五個方隊,然而依次在鈞容直的鼓吹聲中向前。

狄詠率領的騎兵,當先一步,來到了城樓下。

作爲三衙殿帥,燕達身着山文甲,戴着鳳翅盔,領着殿前司的禁軍將佐們向前一步,然後集體面朝宣德門的城樓,那御駕所在之地,俯首而拜。

狄詠也在這個時候,率領着所有騎兵,集體下馬,也都面朝宣德門方向,微微躬身。

“四方館使、渭州防禦使、龍衛、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兼御龍第一將指揮使臣詠,奉詔討賊,今幸不辱命,伐賊得勝歸朝,乞歸兵符於陛下,乞獻俘於御前!”

說着,狄詠就雙手將他的兵符、將印,呈在手上。

燕達擡起頭看向宣德門的城樓,然後說道:“武康軍節度使、殿前司都指揮使臣達,恭奏陛下:今有四方館使……臣詠前奉詔討賊,得勝歸來,乞歸兵符,乞獻俘御前……臣不勝惶恐,恭乞陛下德音指揮。”

於是,早就佈置好的禮部官員們,相互接力將燕達的請求,向上傳遞。

很快的,城樓上的李憲就已經跪下來,拜道:“陛下,今有武康軍節度使、殿前司都指揮使臣達奏:四方館使……臣詠,前奉詔討賊,今已得勝歸來,乞歸兵符,乞獻俘御前,達不敢擅專,乞陛下降德音指揮。”

趙煦聽完,非常鄭重的頷首,大聲說道:“可!許其歸兵符,獻俘於宣德門下!”

李憲當即再拜,轉身去傳令了。

趙煦則看向了在自己右手邊矗立着的兩位西府執政,道:“知院!”

李清臣立刻出列持芴拜道:“臣在!”

“卿爲本兵,當依法度,收兵符於樞府。”

“臣恭遵旨意!”

樞密院,掌的就是兵符、武臣的升遷除授以及選拔任用、調遣、換防、屯駐。

自然,每次大軍出征歸來,交還兵符,都是樞密院收納。

不過,這樣的事情,已經有數十年沒有發生了。

這是因爲,中央禁軍的腐朽、墮落。

使得,大宋的野戰部隊,幾乎全部集中在沿邊各路。

將兵法的改革,進一步加強了沿邊地方軍頭的權力。

假如不出意外的話,百年後的那些將兵法下的‘將主’,就會自然演變成新的藩鎮軍頭。

這就是歷史的客觀規律,也是封建王朝無法避免的事情。

щщщ ◆тт kan ◆¢ 〇

但是,現在,隨着御龍第一將南征得勝,以及未來的全火器部隊開始出現。

中央再次將擁有可以決戰,甚至是如同開國的禁軍一樣,能夠威壓四方的野戰部隊。

在場的元老、宰執們,都是聰明人。

他們看着遠去的李清臣的背影,一個個若有所思,興奮不已。

此時此刻,哪怕是再遲鈍的人,也看到了中興的跡象。

趙煦卻是看向城樓下。

看着燕達從狄詠手中,接過了代表兵權的兵符、印信,然後恭恭敬敬的轉身,捧在手上,等待着李清臣前來接收。

很快的,李清臣就穿着朝服,來到了燕達面前。

他上前一步,依照唐代的故事,對着燕達拱手一拜,然後才鄭重的從燕達手中,接過了兵符、印信,將之一一鄭重的放入帶來的玉匣中,這才面朝宣德門躬身三拜。

隨着李清臣完成了對兵符的回收。

獻俘禮,隨之開始。

狄詠的兵馬,依次向前,列隊來到搭建好的獻俘臺前,將帶回來的戰利品:交趾大將、大臣的首級、印信、甲冑、依仗等紛紛丟向了獻俘臺。

狄詠更是第一個,高舉着已經在廣西各地宣首示衆,已經風乾的李常傑的頭顱,丟向了獻俘臺。

而在這個時候,禮部的官員們,引領着來朝謝罪的交趾王弟崇賢候李太德來到了城樓上。

當他亦步亦趨,持芴來到了趙煦身前十餘步的地方,就被御龍直攔了下來,不能再前進了。

李太德當即就跪下來,叩首拜道:“罪臣奉兄靜海軍節度使、交趾國王幹德之命,拜謁陛下,恭祝陛下聖躬萬福。”

說着,他就深深俯首。

趙煦居高臨下,看向李太德。

這是趙煦第一次,見到那位來朝的交趾王弟。

不過,刑恕早早的就代表趙煦,與這位交趾王弟接觸過了。

同時,章惇、高遵惠、呂嘉問等,也都通過奏疏,和趙煦報告了交趾國中的情況。

所以,趙煦對這位交趾王弟的興趣不是一般大。

“卿免禮!”趙煦微笑着。

李太德微微顫顫,一副戰戰兢兢的樣子:“罪臣不敢。”

“朕赦卿無罪!”

他這才起身,眼眶發紅,淚珠打轉,哽咽着道:“陛下厚德,於罪臣恩同再造……”說着就放聲大哭,掩面而泣。

趙煦嘴脣微微一抿,心中對此人的演技打了個差評。

太浮誇了!

不過……

趙煦眯起眼睛來,想起了這位交趾王弟的背景和資料,也想起了刑恕對他的評價。

知道,這個傢伙恐怕是故意的。

爲什麼這麼說?

因爲根據多方報告,這位崇賢候,作爲如今的交趾國王李乾德(宋人稱:李幹德)的弟弟,這麼些年來,可一直是生活在重壓和監視下的。

因爲,如今的交趾國王,不僅僅沒有繼承人。

連女兒都沒有!

而李乾德今年已經三十歲了,三十歲的國君,沒有子嗣,就只有這麼一個弟弟。

一旦其發生意外,王位毋庸置疑就會落到現在在趙煦面前的李太德身上。

或者說李太德的子孫身上。

交趾,號稱小中華,論對中原的關心,不比遼國差。

當年,熙寧戰爭,李常傑傳檄大宋州郡,打的旗號就是來拯救被‘王安石邪法禍害’的百姓的。

錯非交趾人軍紀敗壞,到處燒殺搶掠,甚至幹出了屠城的事情,盡喪民心。

搞不好,郭逵南征的時候,要遇到麻煩。

這說明人家對大宋這邊的情況,心知肚明。

那麼問題來了,李乾德能不知道,大宋仁、英相傳,結果鬧出了濮議的事情?

他會希望看到,自己死後,也出現類似濮議這樣的事情?

答案顯然不會。

那麼,沒有兒子的李乾德,會怎麼對自己唯一弟弟李太德?

趙煦對此,無比清楚——不把李太德往死裡整,將他整死,就已經算是李乾德很有兄弟手足之情了。

所以,李太德在交趾國內的處境,可想而知

最妙的是——根據各方情報,李太德現在就有一個還在襁褓中的兒子。

問題來了。

李乾德在看到自己弟弟那個在襁褓裡的兒子後。

他會有什麼想法?

趙煦對此非常清楚!

最好死在外面,別回來了!

你的兒子,朕就勉爲其難收養了。

放心,朕會好好教育他的,也會讓他當一個明君的。

至於你?

青史之上,不會有你的名字!

於是,趙煦笑的無比燦爛。

還有比李太德更好的傀儡人選嗎?

於是,趙煦看向馮景,道:“馮景,且將李愛卿扶起來。”

作爲交趾的宗主國,趙煦對自己的宗藩是親善的,也是和藹可親的,更是無比關心的。

同時,他對怎麼扶持傀儡,滲透、控制,也略有心得。

誰叫,他在現代留學的時候,見過那個將傀儡控制、滲透、遙控發揮到極致的阿米利卡的種種騷操作呢?

雖然說,如今的條件,阿米利卡的好多操作都不具備實施的條件。

但,孔子都說了: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內省也。

作爲孔子他老人家的在世傳人,儒家的大掌教。

趙煦難免有些技癢。

正好,其實現在的大宋控制的安南、廣西地區,與交趾人現在控制的地盤,在經濟上可以高度互補。

同時,交趾人還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爲大宋做很多事情。

所以呢,趙煦幾乎是頃刻間,就將過去那點小小的不愉快,拋之腦後。

政治的世界,沒有恩怨,只有利益!

 

254.第241章 威權立矣!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第626章 聖明天子180.第171章 呂公著的上書212.第202章 加一分第43章 茶藝大師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626章 聖明天子218.第207章 遼使眼中的魔法:交子第559章 司馬光:知我者,陛下也!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266.第252章 各自的上書229.第217章 該害怕的是他們!228.卡文中,晚點更新405.第384章 小官家是聖君啊!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第600章 西北狼煙(5)【51快樂】380.第360章 既要又要還要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264.第250章 章惇發現了曾布的秘密218.第207章 遼使眼中的魔法:交子325.第309章 趙煦:要斷章取義第13章 乖巧懂事第616章 御前會議(1)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310.第295章 生日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155.第146章 憋屈的司馬光365.第345章 轉世之約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508章 宰相的交易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442.第419章 謀國(求訂閱)354.第336章 王大槍的悲喜經歷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115.第111章 呂惠卿第496章 文彥博:我確實是老了!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第528章 拿捏76.第75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399.第379章 原木立信385.第365章 南下的人們497.第471章 請君入甕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378.第358章 寶津樓會議(2)420.第398章 汴京風雲第581章 財神爺爺下凡了第522章 和離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418.第396章 戰前(2)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214.第204章 趙煦:王安石何人也?【8000月第632章 器以藏禮,禮以出信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第484章 臥龍鳳雛 (爲了道歉而加更)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341.第324章 封妻廕子393.第373章 掮客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215.今天更新晚一點第53章 陳美人第594章 戰前(1)第623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3)168.第159章 報捷吧!第548章 聖天子(1)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第492章 朕愛叔叔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307.第292章 蘇軾在登州451.第428章 廷推(2)396.第376章 欠了朕的錢不還,還想白嫖朕?351.第333章 錦囊妙計198.第188章 賞要快第587章 逼捐(4)【還債140】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89.第88章 京東鐵馬(3)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187.第178章 苗授82.第81章 王珪之死155.第146章 憋屈的司馬光第31章 首議立儲,王珪失分(求追讀,月票第519章 火熱的房產(1)第537章 暴利148.北宋弓箭手營田制度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568章 見賢思齊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360.第341章 穩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167.第158章 高公紀:家賊,爾敢如此?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331.第314章 大宋禁軍第10章 天子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71章 要做事就先餵飽人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