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旋渦

第67章 旋渦

保慈宮。

太皇太后正在生悶氣。

生悶氣的原因很簡單。

就在不久前,通見司的人,又遞來一封老臣入京赴闕後的上書。

太皇太后剛開始接到的時候,還是很高興的。

因爲那個老臣,曾是她比較屬意的元老大臣。

出身也好,乃是大行皇帝潛邸大臣——她丈夫給大行皇帝選的臣子。

熙寧、元豐時代,曾屢次勸諫大行皇帝,將息兵革,與民生息。

五路伐夏時,這個老臣擔任同知樞密院事,極度反對大行皇帝的冒險行動。

其後遷知樞密院事,加樞密副使。

永樂城大戰前後,因極力反對不果,以疾請辭,於是用觀文殿學士知河陽府。

後抱疾,以病歸家,大行皇帝褒揚舊臣,於是命提舉嵩山崇福宮。

可就是這樣一個,曾一度讓太皇太后屬意的元老大臣,在回京赴闕的第一封上書之中,卻一字不提熙寧、元豐種種弊端。

反而用了全部文字,來勸說她‘不可重貶左相’。

理由是‘宰相,國家重臣,與天子共治天下之股肱,禮絕百僚,羣臣避道之大臣’,假如‘太皇太后深治其罪,老臣恐天下士大夫失望’,更會‘使天下人知我朝選人失當’。

而且‘此非祖宗善待儒臣之制’何況‘自仁廟以來,祖宗未嘗深罪宰執’。

一篇上書看完,太皇太后就有些脾氣了。

連粱惟簡來請她吃御廚煮的她最愛的蓮子羹也不想吃。

等向太后帶着趙煦到她面前的時候,這位太皇太后還在氣頭上。

“娘娘怎了?”向太后一眼就看出了這位太皇太后在生氣,連忙上前問道。

“還不是那個孫固!”太皇太后抓着手中的上書,依舊氣鼓鼓的說:“身爲元老大臣,回京赴闕上書,卻不言軍國之事,只爲一個罪臣求情!”

“還說,若是老身深治其罪,就要讓天下士大夫失望了!”

趙煦在旁邊聽着、看着。

對自家這位太母的樣子,沒有絲毫的意外和詫異。

因爲,上上輩子,她就是這樣的。

脾氣一上來,除了司馬光、呂公著能勸得住外,其他人只要但凡不順着她的話說,就可能要被責罵!

而司馬光、呂公著能勸得住的主要原因,是因爲他們會說話,而且說話非常好聽。

張嘴就是‘陛下女中堯舜’,哄得這位太皇太后幾乎不記得自己姓什麼了。

向太后聽着太皇太后的話,差不多知道發生了什麼?

於是,小聲的說道:“娘娘恕罪,新婦以爲,孫學士所言,不無道理!”

“我大宋祖宗以來,乃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熙寧中,文潞公,便是以此勸諫大行皇帝的……”

聽到向太后提起文彥博的名字,太皇太后的脾氣才終於消了一些。

文彥博,那是她非常尊重的元老大臣!

只是,她猶自不滿,依舊說道:“若是這樣,往後國朝大臣有罪,都不能加罪了!”

“若是這樣,國將不國!”

“再說!太后,御史們的彈章,太后也是看了的!”

“王珪所作所爲,那裡有一點國家宰執的樣子?”

“他甚至曾經私下交通遼使!”

太皇太后一邊說,眼睛卻悄悄的觀察着趙煦的神色。

向太后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只能是耐着性子勸說:“娘娘明鑑,御史奏事,本是風聞……祖宗以來,國家士大夫何曾有人交通遼人了?”

太皇太后搖頭道:“張元、吳昊,太后不知道嗎?”

向太后頓時噎住了,良久才道:“那只是兩個落第士子,算不得士大夫……”

太皇太后頓時笑了,也不說話,只是看着向太后。

張元、吳昊,仁廟時代的士人。

因爲屢試不中,惡從膽邊生,把念頭一橫,投了西賊,被那西賊國主元昊重用。

傳說,好水川一戰,就是張元指揮的。

戰後,這個大宋的落第士子,在戰場上,踩着無數大宋陣亡將士的屍骸題詩:夏竦何曾竦,韓琦未足奇?滿川龍虎輦,猶自說軍機!

於是,一戰成名。

甚至改變了大宋!

自那以後,大宋科舉殿試,就不再黜落士人。

更專門設置了特奏名進士這樣一個名目,給天下屢試不第的士人一個出路,讓他們有一個官做。

免得這些人覺得在大宋懷才不遇,學那張元吳昊,把心一橫就去投西賊、北虜。

這兩個人對大宋文壇的影響還遠不止如此。

後來的諸多科舉改革,包括王安石廢詩賦而以經義取士,也都有着防範類似張元、吳昊這種人再次出現的考量在內。

向太后被太皇太后盯得,只能低下頭去,告了一聲罪。

太皇太后也沒計較,她看向趙煦,問道:“六哥不在福寧殿裡讀書,來太母殿中有事?”

向太后這才拾起了自信,連忙將方纔在福寧殿裡的事情和太皇太后說了。

頓時,太皇太后也驚奇起來:“果然?”

“新婦豈能欺瞞娘娘?娘娘不信可以當殿策六哥!”

於是,太皇太后興致勃勃的在保慈宮裡,拿着向太后手裡的奏疏,一一問了趙煦問題。

然後她聽着趙煦,口齒清楚,條理分明的回答,滿意極了。

一個個問題問完,她就雙手合十拜了拜:“祖宗保佑!祖宗保佑!菩薩保佑!菩薩保佑!”

大宋這是出了英主了!

但,心中的忌憚,也因此又深了一分,對王珪的殺意則再次加重了幾分。

現在,誰勸都不好使了!

太皇太后殺意已決!

王珪,必須剝麻!

必須將他身上的罪名,全部坐實!

不然的話……後患無窮啊!

……

遇仙正店,汴京七十二正店之一。

也是整個西向御街上,規模最大,最奢華,同時也是文人士大夫們最喜歡來的酒樓。

司馬光在此,特別設宴,款待剛剛入京的老朋友孫固。

孫固的年紀,比司馬光稍大一些,他是大中祥符九年生人(1016年),而司馬光則是天禧三年生人(1019年)。

兩人昔年在汴京,也都是好友。

治平年間一度往來很密切。

當時司馬光出任御史中丞,而孫固則是大行皇帝的潛邸大臣。

“聽說和父今日上書太皇太后,只爲王玉禹求情?”酒酣耳熟之後,司馬光就趁機問道。

孫固點點頭:“此番入京,老夫本只想言王安石亂政之事……”

“然而,入京之後,卻聞得兩宮欲深治王玉禹之罪!”

“太皇太后甚至隱有剝麻王玉禹之意!”

這卻是司馬光未曾知道的事情。

他聞言也是吃了一驚:“剝麻?

“祖宗六七十年來,何曾剝麻大臣?”

“儒臣士大夫體面,怎可隨意輕慢?!”

說着,司馬光就鄭重的對孫固承諾:“和父放心,若太皇太后果真欲用剝麻,老夫與和父當以死爭之!”

孫固舉起酒杯,對司馬光敬道:“善!願從君實!”

新黨、舊黨這十幾年來,鬧歸鬧,罵歸罵,何曾窮治彼此?

當年烏臺詩案,王介甫都已經退隱江寧了,聞訊還是第一時間上書請求。

在都堂的章惇、李清臣,也都想方設法的營救。

待制宰執,是天下根基,是國家脊樑,也是社稷柱石。

亦是天下文華上科之選,九州文字風流人物。

可以貶謫之,可以責降之,甚至還可以安置、勒停。

但萬萬不能剝麻!

司馬光編修資治通鑑,他很清楚,這種事情先例只要一開,以後災劫就無窮無盡了!

今日可以剝麻王珪,明日是不是就可以剝麻他司馬光了?

甚至,若是將來出現暴君、昏君,直接殺宰執了怎麼辦?

新法、舊黨的爭辯,那是道義問題,立場問題。

可剝麻宰相,就是原則問題了。

每一個士大夫,都絕不會允許發生這種事情。

嶺南荊棘之路,已經六七十年未開。

今日若爲王玉禹開啓,明日就一定會爲別人開啓。

(本章完)

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140.第134章 司馬光:連堯夫也已經退縮了嗎第727章 馬爾薩斯的陰影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496.第470章 唯恐天下不亂的趙煦408.第387章 立功心切的大宋武將們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第698章 層層套娃(1)第649章 安排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387.第367章 有功必賞146.七月總結,八月展望。第686章 兩宮歸還決策權第702章 立規矩(1)379.第359章 寶津樓會議(3)第595章 戰前(2)278.第264章 君臣獨對(1)第706章 牆倒衆人推365.第345章 轉世之約95.第92章 上貨!上貨!(1)第620章 戰局(2)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131.第126章 範純仁入京第702章 立規矩(1)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第499章 熙河(2)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316.第300章 蘇頌344.第327章 章惇出知廣西305.第290章 海洋的呼喚第60章 朕的錢!!!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第17章 母子(1)156.第147章 趙煦:烏鴉們,起來幹活了!205.第195章 汴京沙盤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第696章 葉康直的關係網180.第171章 呂公著的上書第60章 朕的錢!!!第630章 大宋的城市化太快了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486章 蔡京:我就只值三千貫嗎?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253.第240章 新約(2)第36章 命運之日(3)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第654章 禮法84.第83章 煩躁的釣魚人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472.第448章 司馬光在行動(1)501.第475章 李師師的手段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138.第132章 太皇太后的轉變第522章 和離第719章 韓絳致仕第593章 聞戰則喜(2)第556章 現實的天龍八部431.第408章 感動的羣臣290.第275章 胸無城府214.第204章 趙煦:王安石何人也?【8000月316.第300章 蘇頌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47章 司馬光第677章 以舊換新第27章 曾布:嘉佑元老的時代結束了!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648章 跑官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第538章 吐蕃使者第575章 混亂的東南亞(1)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443.第420章 司馬光的最後執念第500章 出幸文府(1)114.第110章 對李憲的安排149.第140章 威福初用147.第139章 集結138.第132章 太皇太后的轉變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第49章 高太后:太子果然這麼說的嗎?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162.第153章 向太后:吾必殺汝!494.第468章 寬厚仁聖第568章 見賢思齊第521章 汴京學府的商業邏輯第43章 茶藝大師93.第91章 烈火烹油司馬光三月十二上書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第714章 紡織浪潮(1)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358.第339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個大計劃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