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現實的天龍八部

第555章 逆鱗

探事司的辦事效率很高。

不過兩天,趙煦就得到了石得一的彙報——已經截獲了願成僧的書信。

“信,朕就不看了。”趙煦道:“都知只消告訴朕,願成僧有沒有在信上妄議國政?”

石得一低着頭答道:“奏知大家,那願成僧的魂魄,已經被惡鬼奪走了!”

“阿彌陀佛!”趙煦雙手合十,悲天憫人的嘆了一聲:“沙門不幸,竟出了這樣的禍事!”

“波旬披着佛陀的袈裟,堂而皇之的坐在佛門清淨之地!”

“善哉!善哉!”

石得一擡起頭,小心翼翼的確認着自己少主的意思:“大家的意思是?”

趙煦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都知就不要再管此事了。”

探事司是特務機構。

一個特務機構,就不能擁有自己的意志,更加不能獲得行駛暴力的權力。

不然……

這個特務機構,遲早有一天會反過來噬主,甚至開始影響政治!

所以,趙煦很清醒的知道。

絕不能讓探事司,擁有任何除情報蒐集和分析外的權力。

尤其不能讓其獲得超越司法的權力。

有人犯罪,自有官府處置。

你一個特務機構,若騎到了官府的腦袋上,擁有合法私刑甚至殺人的權力。

那這個特務機構,未來必然成爲一個毒瘤。

石得一聽着,深深俯首:“臣明白了。”

“下去吧!”趙煦揮揮手。

目送着石得一的身影離開,趙煦想了想提筆開始在一張元書紙上寫起命令。

寫完後,他拿起放在案上的‘開封之寶’,在上面用印。

接着,他將馮景喊到自己面前,將這一紙命令交給馮景,囑咐道:“送開封府司錄司,讓楊文元依旨辦理!”

楊文元去年的時候,擔任開封府司錄司提舉檢校庫。

在趙煦初臨開封府視政之前,這個文官日夜吃睡在開封府,天天打着雞血嗷嗷叫着帶着人,負責了‘汴京孤兒民生保障工程’。

於是,趙煦初臨開封府的那個冬天,汴京官府所有受託孤兒,實現了無一人凍綏,無一人餓死,有病還能得到醫治的奇蹟!

這讓趙煦狠狠的在汴京人心裡刷了一波好感。

畢竟,皇帝對大多數人來說,居住在深宮之中,和大多數的平民沒有任何關係。

但,趙煦視政開封后卻讓數千名受託孤兒得以溫飽,還有人照顧。

後來,又從這些孤兒裡,讓開封府選拔了一百多個機靈聰慧的,送到了算學、律學等官立學校裡去當書童。

雖然名義上是書童,但實際上,卻讓他們有了半工半讀的機會。

哪怕,算學、律學在大宋並不受重視。

可知識就是財富!

在算學、律學中,只要認真學,學出來的孤兒長大後,都可以獲得一分立身之基。

而楊文元也因此升官——直接被提拔爲主官司錄司的主官司錄參軍。

本身寄祿官從京官超拔爲朝官——自從八品宣義郎爲正八品奉直郎。

看着好似只升了一級。

實則卻是翻天地覆的超遷!

這就好比是現代的副科變成了副局。

還是帝都實權部門的副局!

此外,因爲他是趙煦親自除授的官員,所以按照慣例,以後他的升遷任免,將由都堂而非吏部負責。

這就更是飛昇了!

故而楊文元是現在開封府中最聽趙煦命令的文官之一,其與執掌街道司的賈種民、店宅務的章縡,在開封府官署內,被人並以‘鷹犬’相稱。

賈種民、章縡什麼人?

一個是拿着棍棒上街執法的城管祖師爺,如今更負責着汴京學府這個項目的趙煦頭號忠犬。

另外一個則是涇原路經略使章楶之子、戶部侍郎章衡、廣西經略使章惇的侄子。

同時,他所負責的店宅務,是宮中妃嬪的脂粉錢來源。

此外,章楶還和賈種民,一起在負責着剛剛成立的‘物業局’的諸般事情——現在,物業局的業務範圍,還只侷限在店宅務中。

也就是負責爲皇室在汴京所擁有的物業,提供安保、衛生、物業維護等方面的服務。

屬於還在新手村練級、發育,利用皇室資源,積累經驗、培養團隊。

這個楊文元,能夠被人與這兩個人並稱。

自然是因爲,他在趙煦面前的出場率很高——幾乎每次趙煦到開封府視政,都會召見他問一問情況,或者批示一下他負責的工作。

楊文元呢,也沒有讓趙煦失望。

至少在目前,這個文官還是很想進步的。

……

開封府司錄司的官署,並不在府衙內。

而是在開封府旁邊的昭成太子舊邸之中——昭成太子,太宗次子,本被太宗寄予厚望,成年後就任開封府府尹長達五年。

然而最終暴斃而死,死因官方的說法是‘誤食寵妾張氏食物而病’。

然而,民間各種傳說,至今議論紛紛。

真廟即位後感懷兄長,追贈昭成太子,但卻將其舊邸,改成了司錄司的官署,這就讓人很迷了——司錄司,開封三獄之一,而且是三獄中級別最高的一個,主要關押三司及諸司監收系罪犯。

另外,司錄司下面掛着的檢校司錄司庫,主要負責替汴京及開封父母雙亡之孤兒,寄託、保管遺產,等這些孤兒成年後歸還。

這就更讓人迷了。

不過,時過境遷,如今還知道這些舊事的人已經很少了。

也沒有人再去追究其中的內情。

只有那些汴京老人,在給孩子們講故事的時候,或許會提及幾句‘太子獄’裡的傳說。

不過,這些傳說對楊文元來說,完全無感。

此刻,他在官衙後院的書房,看着手裡的天子內降指揮,心中情緒翻滾着。

“朕聞汴京甜水巷內有寺曰:浴室寺,其中頗多藏污納垢,更有妖僧願成,妖言惑衆,且當以法察之。”

紙上蓋着當今官家出幸開封后,入內內侍省爲其製作的‘開封之寶’。

在印璽下,有着一個大大的楷書:丙。

丙就是火!

意思就是燒掉!

這個常識,楊文元自然是有的。

所以他知道,官家的這道旨意隱含着的意思是——你去做,做了以後,要是出了事,朕可不認哦!

楊文元拿起這御筆旨意,將之丟入身旁的火盆,看着它被燒成灰燼。

然後,楊文元就站起身來,思考了一下後,命人叫來了司錄司中有名的汴京恩客,一個喚作‘李庶’的吏員,對其問道:“本官素聞,汴京有甜水巷,天下知名,汝可知其詳情?”

李庶一聽,非常震驚!

府司(司錄參軍的簡稱)可是前途遠大的天子近臣。

怎麼能去和甜水巷裡的那些老鴇來往?

就算想要尋歡作樂,也該去桑家瓦子這樣的高檔場所啊。

甜水巷裡的勾欄都是些什麼?

半老徐娘!

難道說……府司愛好的居然是這個?

難怪,府司上任後,就一直在府衙之中辦公,很少回家。

原以爲府司不近女色,卻不想他居然喜歡這個調調?

懂了!

於是,李庶歡天喜地的對着楊文元作揖,開始介紹起來:“府司,汴京甜水巷的勾欄,雖不如那桑家瓦子、潘樓、樊樓等處的勾欄銷魂,卻也是汴京勝地!”

“甜水巷共有四條……號爲小甜水巷、第一甜水巷、第二甜水巷、第三甜水巷。”

“這小甜水巷,就在大相國寺北,其中南食小店無數勾欄之中的女子,也都以南方州郡人士居多……聽說,曾有揚州名妓居住……”“這第一甜水巷,則在太廟前,過南觀音禪院……其中……”

“第二甜水巷則在大相國寺前的寺橋以東,其中邸店居多……”

“這第三甜水巷,自州橋東向,在幹名寺北,大相國寺東,其中有浴室寺,寺內有高僧,善佛門法度……聽說好多汴京勳貴,都曾向其請教過法門……據說頗爲靈驗!”

楊文元聽着,抓住了關鍵,他看向李庶,問道:“果真?”

“小人怎敢欺瞞府司?”李庶立刻躬身拜道。

“善!”楊文元興奮起來。

他還正愁不知道怎麼完成官家內降指揮的任務呢!

現在他知道了!

傳播妖法敗壞綱紀,荼毒人倫。

浴室寺裡的那個妖僧,這是已經踐踏了大宋刑統啊!

自貝州王則之亂後,大宋就已經加強了對民間淫祀以及宗教的管理。

不過……

楊文元微笑着看向自己面前的這個汴京恩客,問道:“那位高僧果然很靈驗嗎?”

“這還用說!”李庶以爲自己就要攀上高枝了,興奮的都快要手舞足蹈了:“府司有所不知,小人聽說,浴室寺裡常有汴京貴人數十,夜聚於其中,聽那位高僧講法,至天明方散!”

“哦!”楊文元眯起眼睛。

很好!

先帝曾有敕令:諸傳習妖法,夜聚曉散……依法配行。

那浴室寺已經滿足了先帝敕令之中的兩個條件了。

“還有嗎?”楊文元循循善誘着。

“自是有的!”李庶臉都漲紅了,湊到楊文元面前,繪聲繪色的說起來:“傳說,浴室寺中,有時會有無遮大會……”

“諸貴人自帶女子……”

楊文元舔了舔舌頭,看向李庶,意思是真的嗎?

李庶點點頭,就差賭咒發誓了:“府司,此事千真萬確啊!”

“小人雖未目睹,也未參與過,但聽人說起過其中的妙處……”

楊文元聽着,心中冒出了刑統的條款:傳習妖教及經會之人,若遇男女雜處、混居,自合依條斷遣!

合那一條?

當然是‘僧俗不辨,男女混居……託宣傳於法令,潛恣縱於淫風,若不去除,實爲弊惡’的這一條。

這可是掉腦袋的罪名!

尤其是王則之亂後,朝廷對此抓的很緊!

平時,若沒有人管,也就罷了。

可一旦有人要管了。

那被逮到的人,有死無生!

於是,楊文元只剩下最後一個問題了。

“那高僧可是法號願成?”

李庶點點頭,喜悅無比的說道:“正是願成大師!”

“這位大師,據說還曾爲先帝賜紫衣,與好多貴人有着關係。”

“聽說這位大師的紫衣,乃是當年跟着如今的章相公開梅山時所得!不止如此,便是當年的王相公之子,也曾拜服在其佛法之下呢!”

等等!

楊文元的神色凝固下來。

“章相公?”

“王相公?”他看向對方,眉眼緊皺。

楊文元是在地方上了熬了足足十年,才終於湊齊了五張舉狀,京削圓滿,改爲京官,然後又在地方上熬了兩任通判的資序,因爲政績優異,纔在元豐八年初被提拔入京爲官。

他沒什麼後臺,也沒什麼靠山。

不然,也不會被放到司錄司去當那個所謂的‘提舉檢校司錄司庫’。

這個差遣在過去,幾乎就是一個混吃等死的差遣。

不可能做出什麼政績,也很難出頭。

所以,楊文元是真不知道,這些宰執元老們的隱秘私事。

但,楊文元很清楚的。

當今官家,是有些碰都不能碰的逆鱗的。

其中,最廣爲人知的就是先帝了——先帝的事情,除非這位陛下自己說‘皇考和朕說過云云’。

不然,一般人誰碰誰死。

然後,開封府的小圈子裡有傳說,江寧一個,河東一個,都是碰不得的。

一碰,小官家就要炸毛!

傳說,好像是因爲先帝曾經囑託過、交代過要保全、善待。

所以,這兩個大臣,現在都快在朝堂上隱身了。

江寧那個還好,大家不提就是了。

河東那個才叫厲害!

對方似乎也知道有這麼一個事情,所以蹬鼻子上臉,搞得都堂宰執們,經常噁心得難受,卻又不得不捏着鼻子配合對方的表演。

而作爲經常在官家面前出現、彙報的臣子。

楊文元和賈種民、章縡走的比較近,如今也算是交換了名帖,屬於可以稱兄道弟的交情。

所以,楊文元知道,這兩個遠比他更受寵,甚至已經有了‘直奏君前’權力的官員,都和那位已經南下的執政,有着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此外,根據他的觀察,每每廣西那邊有奏報入京,有司總會立刻第一時間拿到官家面前。

這裡面要是沒有貓膩,才叫見鬼了!

於是,楊文元難免躊躇起來。

那個妖僧,是官家指名道姓要辦的!

可他偏偏卻和官家的‘逆鱗’以及一位非常看重執政有着密切關係。

這個事情不好辦啊!

楊文元沉吟着,但他知道,這個事情必須辦,而且得辦漂亮,辦仔細,辦妥帖了。

想到這裡,楊文元就揮手將李庶打發下去。

“先將這妖僧抓起來再說!”

這是肯定的。

官家都已經下了旨意了,他作爲臣子,自然要做好。

至於罪名?

楊文元想起了官家內降旨意的文字。

他頓時醒悟了過來。

“我怎麼這麼笨!”

“官家都已經說得那麼明白了——妖言惑衆!”

“我去還傻乎乎的想要羅織罪名!”

這可是大忌!

偏他傻乎乎的,被鬼迷了心竅一樣,竟想違背旨意。

妖言惑衆,依律上限是絞,下限甚至只要罰款。

同時,這個罪名也很適合這個情況。

最重要的是……

楊文元已經知道了,怎麼把這個事情做好了。

簡單,依故事。

什麼故事?當然是大宋官場的故事了!

犯人只要下獄,只要官員想要讓他死,那他不死也得死!至於死因?

別問,問就是瘐死!

 

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354.第336章 王大槍的悲喜經歷175.第166章 自有大儒會爲朕解經第523章 說客(1)第630章 大宋的城市化太快了75.第74章 堂薄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423.第401章 大興土木吧!太皇太后!460.第437章 心潮澎湃的刑恕372.第352章 遼國採購團來了第568章 見賢思齊346.請假條487.第461章 聖天子啊!302.第287章 貶官第26章 曾布第492章 朕愛叔叔第518章 朕就是想給太母 母后修個園子,朕有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270.第256章 西夏起風雲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第558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524章 命運的糾纏第629章 太皇太后主動提歸政了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587章 逼捐(4)【還債140】316.第300章 蘇頌第595章 戰前(2)423.第401章 大興土木吧!太皇太后!274.第260章 司馬光和汴京新報204.第194章 遼使:讓我試試南朝小皇帝的成210.第200章 向太后:吾兒必可爲堯舜88.第87章 京東鐵馬(2)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484.第458章 開門!市場經濟!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364.第344章 千古佳話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102.第99章 大小相制 (第一更求月票啊)第578章 極限施壓第545章 硃砂痣不敵白月光第498章 熙河(1)第605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1)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514章 賈種民:汴京城能自己長金子了!(新春快樂)400.第380章 欲加之罪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第574章 外交(2)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400.第380章 欲加之罪第586章 逼捐(3)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446.第423章 靈活的紅線第511章 只有胡及受傷的世界第559章 司馬光:知我者,陛下也!393.第373章 掮客412.第391章 初幸專一製造軍器局408.第387章 立功心切的大宋武將們205.第195章 汴京沙盤361.第342章 種家兄弟 (1)209.第199章 遼使入京446.第423章 靈活的紅線第39章 太子(2)第627章 文彥博:當今天子,謀定而後動127.第122章 司馬光:爲了少主,便受此委屈82.第81章 王珪之死88.第87章 京東鐵馬(2)74.第73章 外戚(2)91.第90章 至善至仁(2)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85.第84章 想一魚N吃的趙煦第41章 太子(4)327.第311章 工具人司馬光(1) 【中秋快樂478.第453章 文官:我上我也行191.第181章 太皇太后:下發!立刻下都堂!第623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3)332.第315章 元祐元年249.第237章 重賞之威!第513章 城管祖師爺(2)247.第235章 囑託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第56章 韓絳315.第299章 各有稻粱謀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440.第417章 茶葉傾銷事件380.第360章 既要又要還要205.第195章 汴京沙盤100.第97章 老臣手段第13章 乖巧懂事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95.第92章 上貨!上貨!(1)213.第203章 養女第48章 耆英會第50章 兩位王叔第3章 兩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