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聖天子(2)

七月流火。

哪怕是早上,汴京開始變得悶熱。

所以,文彥博早早的就搬到了城外瓊林苑旁的山莊消暑。

這個山莊乃是治平元年,英廟改元后,爲了酬謝嘉佑宰執們扶保之功,集體御賜的。

蠢也就罷了,關鍵還被一個婦人牽着鼻子走,毫無主見,利慾薰心。

如果您發現內容有誤,請您用瀏覽器來訪問!

韓琦在熙寧八年去世,富弼於元豐六年長辭。

文彥博面朝皇城大內的福寧殿方向拱手再拜:“既是國事,老臣敢不奉詔?”

但,卻很出奇的沒有混亂。

“彥國兄啊!”文彥博輕聲嘆道:“老夫算是知道了,昔年兄爲何要寫那張字條了。”

更說明,他的靠山很硬。

不止字間櫛比,行間茂密,提按頓挫之間,更是彰顯着剛毅。

在汴京城,能喝到金水河的河水的人家,皆是權勢之家。

可沒有辦法!

禮有七出之律,但也有三不去之法。

這就太稀奇了!

承議郎從七品文臣朝官寄祿官。

他文彥博,還沒有到那個可以冒天下之大不韙,在兒媳沒有觸碰七出之前,強令其夫妻和離的膽子。

富弼一生都很少求人。

所以,這又可以滿足老臣們青史留名的心思。

他是真的對文宗道失望了。

“誰叫汝來的?”文彥博冷冷的問道,語氣已經變得極爲不善了。

“乃其族孫。”文貽慶回答。

說着,文貽慶就有些羨慕了:“汴京都說,此人好運氣!”

就連慶曆時代的政敵,也都死乾淨了。

所以,每當文彥博回到這個在瓊林苑旁的山莊時,總會感懷故人。

本以爲,賈家已經就此沉寂。

文彥博就準時乘着肩輿,在一隊神衛軍的將校的護衛下,從自己的避暑山莊出發,踏上回城的路。

文彥博漫步其中,卻沒有多少閒情雅緻,觀賞這園林景色。

文彥博坐直了身體,看向那官員。

而在州橋兩側的空地上,一個個朱漆杈子之中,圈着好幾輛太平車。

然而景觀典雅,佈局優美,山水寓於其中。

打的人狼哭鬼叫,不斷求饒。

文彥博頓時奇了。

文彥博深刻理解了富弼當年的無奈。

兒子不成器,當老父親的也很無奈啊,只能舍了臉皮。

“大人!”很快,門口就傳來了他的小兒子文宗道的聲音。

比如,過去的選人,就只能穿青衣。

反倒是心中憂患漸起。

“承議郎?”文彥博眯起眼睛來。

廂房外的庭院裡,傳來了腳步聲。

他們夫婦居然敢來他面前,談論起國家朝政,甚至想慫恿他回朝去爭權奪利了!

當他文寬夫是什麼人?

服侍着他的子弟,連忙給他蓋上一件毯子,以免晨間的霧水,讓他受涼。

再這樣下去,怕是十三娘也要被其牽連!

怎麼辦?!

文彥博一看文宗道這個慫樣,就已經知道了:“又是汝妻!”

便讓家人,立刻爲他準備。

“李士良?元豐三年的都水監?”

這字是韓琦的真跡。

他就是這樣的,直來直去。

說着,他就感慨:“真聖天子也!”

“哦!”文彥博點點頭,冷冷的看向這個傻兒子:“這又怎樣?”

開封府的官吏,會定期巡視、修葺、保護。

光是這一點,就超越了歷代官家——即使仁廟,對大臣也不過是‘賞賜不斷、恩寵備至’而已。

“大人……”

毋庸置疑,只能是富弼。

文家的了?

一個堪比質庫一樣的聚寶盆。

在大宋,天子的元后的選擇是有嚴苛條件的。

不意,現在冒出來了一個賈種民。

“街道司歷來不是朝官充任嗎?”

文彥博聽着,面露感動,雙眼一紅:“老臣何幸,竟荷如此厚愛?!”

文彥博眯起眼睛,他知道,李士良在新黨裡是跟着誰混的?

章惇章子厚——李士良被用爲都水監,就是章惇奏舉的。

但到了晚年,卻親筆寫了一張字條,送給了在京城的一個故舊,請對方關照一下自己的兒子,同時請對方閱後即焚。

文貽慶卻是看着老父親出神的樣子,問道:“大人在想什麼?”

這是待制級的配置啊。

賈昌朝死後,賈家已經很多年沒有聲音了。

相反,行人、牲畜、車輛,各行其道。

不得不說,這個御賜的山莊,雖然在規模和大小上,遠遠不如文彥博在洛陽城外的那個東莊。

不是假打,是真打!

文彥博回過頭去,看到了跪在門口問安的文宗道。

百花繁盛,樹蔭成林。

可這樣一來,效果就差了許多,還有風險。

這就不是一般人了。

父母的德行、品格、言行,也是重要參考依據。

文宗道?

連躺贏恐怕都很難做到。

大宋開國以來,就沒有這樣的例子。

緋服、銀魚袋……

結果,對方關照是關照了。

文彥博感覺,文家將來若是要壞事。

文彥博點點頭,心中雖然狂喜,但臉上還是保持着鎮定自若,對一切一無所知的模樣:“官家何事要召老臣?”

他記得他上個月出城前的汴京,可不是這個樣子的啊。

只能是嘆了口氣,然後道:“汝下去吧……”

……

文彥博年紀大了,自然難免睏倦。

金水河的河水是大宋保護的最好的河水。

於是,文彥博問道:“街道司?”

卻不料,文宗道一個人就超越了文及甫、文貽慶。

文彥博眯了眯眼,感慨道:“想不到賈文元家裡居然還能有人才!”

這說明這個人很狠!

走在其中,讓人心神安寧,哪怕是在盛夏時節,也沒有絲毫悶熱。

一個拿着棍棒,親自上街執法的待制文臣?

那可是抵當所。

這是因爲這個山莊的水,是直接從瓊林苑所引,而瓊林苑的水,則自金水河而來。

哪怕在盛夏,也能如山泉水一樣清冽、甘甜。

那官吏的喝罵聲,傳入耳中。

其中,猶以一個字跡內緊外鬆,筆法飄逸的人的字跡最爲顯眼。

那時候,天街南北,喧譁不已。

文貽慶起身避到一旁,面朝皇城方向拱手道:“官家口諭:請太師入宮,有國事相商。”

於是,文彥博回頭看着韓琦的字帖。

所以,好多人只能靠碰瓷,自己主動刷名聲了。

一般的待制大臣,都沒有資格!

“汝這爛羊頭,還敢在本官面前頂嘴?”

要不是礙於禮法,文彥博現在真的很想強行讓文宗道夫妻和離了。

卻見那汴河上的州橋之上,一羣官吏,拿着棍棒,正在大聲呵斥着。

七七.八一.九二.二三三

如今,還活着的慶曆君子,就剩下他和張方平了。

“這樣子下去不行啊!”

可現在,卻不是這樣的。

一生特立獨行的富鄭公!

富弼和其他所有人都不同,他不給自己取號,哪怕晚年致仕,也不隨大流,給自己弄一個XX老人的稱呼。

可惜的是,當年一起定策立儲的同僚們,如今都已經去世。

靠磨勘的話,三十年都未必爬的到朝奉大夫。

行人在左,車輛在中,牲畜在右,各自井然有序的行進着。

但現在,天下州郡選人,統一穿上了只有京朝官才能穿的綠袍公服——這是集體僭越。

因爲它是皇家御用的飲水河。

文彥博看着這個蠢兒子的身影,搖了搖頭。

原因是——富弼的字寫的太好。

文貽慶卻阻止了文彥博立刻回朝的舉動,道:“官家叮囑,如今暑熱,太師宜當明日五更回朝。”

若知道,那就有意思了。

哪像現在這樣,小官家自己主動的幫着大臣們刷名聲。

對文及甫、文貽慶,文彥博可能還會提點幾句,甚至耐着性子,將事情掰碎了給他們分析。

“近來,更是被特旨準服緋!”

自然,水源乾淨、清爽。

其在汴京城內、城外的渠道,都是‘瓷以礱壁、樹之芳木’。

文貽慶答道:“回稟大人,賈種民是以承議郎,提舉街道司。”

文彥博的一張老臉,都要皺成麻花了。

但卻沒有‘閱後即焚’,而是將之保留了下來。

對宰執大臣的尊重,那位官家在細節上,真的做的無可挑剔。

利慾薰心的小人?見錢眼開的奸臣?還是錙銖必爭的商賈?

又把朝堂當成什麼了?

就像現在,他就看着眼前的一副字帖發呆。

而此人在字帖上籤下的畫押,則表明了他的身份——那是一個草書的‘弼’字。

行人、車輛、牲畜,各有各道,一副井水不犯河水的模樣。

要是選人也跟着穿,那士大夫的體面何存?

所以朝廷默認,所有選人,都可以‘借綠’。

“父不賢,母無德,何以母儀天下?”

這才幾天?

他的心裡立刻浮現起了這個寄祿官的職階。

但,文彥博卻發現了華點。

可現在……

但,因爲青衣現在開始普及,一般的富商、胥吏都在穿了。

尤其是莊園內開鑿的水渠,用着竹木相連,日夜都有着流水嘩嘩,以及水流滴答之音。

“上個月靖安坊的汴京學府售賣一事,就是他在主持,因此被賜銀魚袋。”

乃是元豐新制的第十七階,相當於過去的左右正言、太常博士、國子監博士,離着待制級還差了十萬八千里呢!

但張方平那個老匹夫,卻不念半點舊情,非要和他做對!

所以,這賈種民也是章惇一黨?

所以,天子知不知道這個?

“罰款加倍!”

汴京城的街道,開始繁華起來。

硬到他不懼御史臺的彈劾!

文貽慶低聲答道:“大人,那是官家身邊的提舉街道司賈種民。”

文貽慶點點頭。

第二天五更時分。

“他得了特旨,可以借緋賜魚袋?”

“當爲陛下,鞠躬盡瘁!”

章惇在京城的時候,可沒有見到過,天子提拔重要章惇的人。

這從他不時的看向汴京大內的方向就可以知道。

心中煩惱着文彥博就拄着柺杖,在僕人們的服侍下,走出廂房,來到外間散心,同時也思考着法子。

文宗道瑟瑟發抖的趴着。

一個穿着緋色公服,繫着銀魚袋的官員,站在那些四尺高的朱漆杈子外面,他手中拿着一根棍棒,似乎正在打着人。

張方平在慶曆新政失敗後,直接跳反了。

是他那個在京城裡掛着‘合門通事舍人’頭銜的兒子文貽慶。文彥博轉身,看向風塵僕僕的文貽慶:“汝不在宮中值守,怎擅自回來了?”

所以……

“兒聽到了一個汴京城的傳言……”文宗道跪在地上,戰戰兢兢的說着:“據說,當今官家有意撲買抵當所。”

等文彥博醒來的時候,他已經看到了景靈宮的殿垣。

但朝官傳緋袍,配魚袋,依然是非常罕見的。

反倒是微風一吹,帶起絲絲涼意,令人身心俱輕。

“聽說大相國寺的智性禪師,都已經連夜去洛陽了。”

而此人不但拿着棍棒上街執法了,而且還能毫無顧忌的當街喝罵、斥責。

文宗道還想再說點什麼,卻被老父親直接喝止:“不必再說了!”

恐怕就會壞在這個蠢兒子手裡——文及甫、文貽慶,雖然傻傻的,但起碼會躺平,也會交朋友。

本以爲,文及甫、文貽慶就已經是文家的低窪了。

那就沒事了!

文彥博正感懷着往昔。

但對文宗道,他已失去了所有耐心。

同時也說明,他壓根不在乎什麼士林輿論和外人評價。

眼睛在富弼簽押留下的文字來回掃着。

當時文彥博得知後,沒少笑話過富弼。

文貽慶對老父親解釋道:“以兒所知,賈種民是去年,被開封府判官李士良從駕部借調到的開封府,起初是跟着李士良用事,參與了侵街一事的處理……今年不知道怎的,入了官家的眼……”

當年一起發動慶曆新政,意圖變法強國的同僚們,現在都已經死的差不多了。

“大人……”文宗道嚥了咽口水,拜道:“您不回朝乞見官家嗎?”

可那官員卻臉生的很,而且模樣也年輕,看着絕對不過四十。

汴京人什麼時候這麼守規矩了?

很快,文彥博就發現了導致這一切的源頭。

“大人!”文貽慶跪下來拜道:“兒奉官家口諭,來請大人入宮。”

哦……

“賈種民?”文彥博皺起眉頭來,想了想,然後狐疑着問道:“他與賈文元(賈昌朝)什麼關係?”

但,他可沒有這個心思,更沒有這個耐心,幫着大臣在青史上留名。

金水河,汴京城最乾淨、清澈甚至有些甘甜的一條河。

“官家還叮囑,令兒等擡肩輿,更遣來神衛軍將校,爲太師引路。”

韓琦的字,走的是師法顏魯公(顏真卿)的路子,而且,自己獨立走出一條別出心裁的書法道路。

這個事情,在元豐三年的時候,被人捅了出去。

最關鍵的是——所有人都知道,像天子善待、厚遇元老的事情,都註定寫入國史。

行人、車輛、牲畜,互相爭道,一言不合,常常打作一團。

“有什麼事情嗎?”文彥博問道。

此時,太陽也已經升起,晨霧正在散去。

文彥博在園林裡,走了可能有小半個時辰後,他終於聽到了讓他等候許久的聲音。

見字如面,看着昔年老友們的墨寶,文彥博唏噓不已。

“那是何人?”文彥博將文貽慶叫到自己面前問道。

文彥博微笑着回答:“老夫在想啊……”

“滾!”看着文宗道,還想眷戀,還想說一些胡話,文彥博怒髮衝冠的暴怒起來舉着几杖,有些怒髮衝冠的吼起來:“汝這逆子,再敢在老夫面前私議朝政一句,老夫杖死汝!”

“先是正名提舉街道司……”

清澈冰涼的河水,浸潤着莊園草木。

根本不想和他多費口舌——上次天子駕幸文府的時候,他才痛罵過文宗道夫婦。

所以乘上肩輿後,他很快就在肩輿上躺着睡着了。

大宋之制,文臣之中的一些翹楚,是可以通過特旨,提前獲賜穿戴那些超出他們身份地位的服章的。

“當今官家,真可謂是聖天子矣!”

文宗道這才灰溜溜的磕了頭,再拜謝罪,慌慌張張的離去。

賈昌朝,那是他在嘉佑時代的政敵。

但章惇一離開,就接二連三的重用、提拔章惇的人了。

這要不是巧合。

那就真的是太誇張了!

259.第245章 黃金的呼喚(2)215.今天更新晚一點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450.第427章 廷推(1)159.第150章 軟肋440.第417章 茶葉傾銷事件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第483章 耶律延禧:孤必報今日之仇第9章 蔡確的野望397.第377章 魏國大長公主的感謝371.第351章 漣漪370.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135.第130章 仁多保忠:優勢在我!(4500月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172.第163章 沈括:餅有點大!145.第138章 廣告牌(6000月票加更!)254.第241章 威權立矣!280.第266章 伴讀和漣漪138.第132章 太皇太后的轉變317.第301章 天胡開局第477章 文彥博要被文及甫蠢哭了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181.第172章 人事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第495章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第601章 第五百九十七 開戰(1)342.第325章 預算第28章 高太后:誤會了啊388.第368章 熬鷹與義商446.第423章 靈活的紅線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605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1)393.第373章 掮客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135.第130章 仁多保忠:優勢在我!(4500月182.第173章 挾契丹自重!114.第110章 對李憲的安排178.第169章 無語的呂公著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191.第181章 太皇太后:下發!立刻下都堂!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163.第154章 憤怒的韓絳第594章 戰前(1)474.打磨劇情,請假一天。第500章 出幸文府(1)第483章 耶律延禧:孤必報今日之仇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434.第411章 國書與報告433.第410章 宋誓(2)451.第428章 廷推(2)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第618章 棉甲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568章 見賢思齊第584章 逼捐(1)486.第460章 下次一定262.第248章 新役法(1)179.第170章 臥底289.更新要晚一點110.第106章 起復的沈括和入京的蘇軾 【四更第580章 你怎麼穿老劉家的衣服?第602章 開戰(2)253.第240章 新約(2)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307.第292章 蘇軾在登州449.第426章 韓絳:累了,毀滅吧!第24章 請君入甕501.第475章 李師師的手段372.第352章 遼國採購團來了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228.卡文中,晚點更新284.第270章 仁多家來投第559章 司馬光:知我者,陛下也!第584章 逼捐(1)485.第459章 司馬光:只要陛下是知老夫的就第493章 端午衆生(二合一)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第521章 汴京學府的商業邏輯第537章 暴利266.第252章 各自的上書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第31章 首議立儲,王珪失分(求追讀,月票386.第366章 謀國第519章 火熱的房產(1)第63章 司馬光入京第508章 宰相的交易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602章 開戰(2)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410.第389章 交子開始流通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75.第74章 堂薄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317.第301章 天胡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