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公攤與房貸

靖安坊中,原本的樑垂舊邸(樑垂是真宗時的大臣,根據考古,其舊邸就在靖安坊,有明確墓誌銘記載),如今已經被完全推倒了。

這個昔日靖安坊最大的宅邸,現在已經成爲了‘汴京學府’的展示區。

走在其中,王旋感覺,自己好像是鄉下的土財主,第一次進京一樣。

目不暇接,手足無措,甚至有些惶恐。

因爲這裡太漂亮了!

雪白色的牆壁,被粉刷的極爲平整,觸感也很舒服,輕輕敲擊牆壁,能明顯聽到磚石的聲音。

平整的地板上,鋪着一塊塊乾淨、整潔的木板。

沒有毛刺,也沒有凸起,哪怕光着腳走在地板上,也不用擔心腳會受傷。

而這個房間裡,陳列的那些傢俱,更是讓他眼界大開,非常喜歡。

所有陳列的椅子、櫃子、牀鋪、案几的外表都呈現着硃紅色的外表。

輕輕撫摸,光滑而冰涼。

鼻腔還能聞到一股淡淡的天然的辛香味道。

聞着就很舒服!

更讓他驚訝的,還是這些傢俱表面的紋理——褐色或者黑色的木質紋理,優雅清新,典雅美觀。

和這些傢俱一比,他家裡花費重金打造的那些漆器就不值一提了。

作爲汴京人,而且是老汴京——王旋的祖父,曾在仁廟時,跟着孫祥出仕陝西,參與了當年的鈔鹽法改革!

鈔鹽法,可是仁廟時代,最大的風口——短短數年,就造就了十幾個家產數十萬貫的大鹽商。

作爲孫祥身邊的人,王旋的祖父,自也參與了那場盛宴,給子孫留下了一筆龐大的財產。

靠着祖父留下的財產和人脈,王旋的父輩,在這汴京城裡,真正的紮下根來。

傳到王旋這一代,光是王旋從他父親那裡繼承到的家產,就包括了州橋下的三個王二家飲子店,馬行街的兩家‘久住王員外邸店’、土市子的三個胭脂鋪。

雖然有錢,也有些父祖的餘蔭、人脈可以庇護他。

但,王旋總感覺少了點什麼。

直到,他看到了汴京新報上刊載的新聞。

王旋才知道,他少了什麼?

家裡少了讀書人!

沒有讀書人,再多的財富,恐怕也保不住。

所以,王旋幾乎是在看到汴京新報的報道後,立刻就將家裡的流動資金全部集中起來,在汴京學府的認籌司,認下了四套宅子的號牌。

他已決定不惜代價,也要培養出一個進士兒子。

在王旋身邊來自‘汴京學府’認籌司的官吏,帶着微笑,與他介紹着:“王員外這‘汴京學府’的宅子,大抵都如員外所見的樣式……”

“只是住宅面積,各有不同而已。”

“目前‘汴京學府’的宅子,統一皆爲一千平尺(約合現在三百平)的戶型……”

“一千平尺?”作爲一個商賈,王旋當即就發現了不太對,頓時疑問起來:“有這麼大嗎?”

一平尺多大,大宋商賈們是有概念,甚至可以通過目測來量出來——沒辦法,如今絹布也屬於一種流通貨幣,而絹布的價格,與其大小息息相關。

一匹布多寬、多長?

商賈們用眼睛目測基本就能確定——連這個本領都沒有,就沒必要出來經商了。

所以,王旋用着眼睛一瞧,就發現他所在的這個展示區裡見過的所有房子加起來,絕不可能有一千平尺。

至少縮水了三成!

那吏員微笑着解釋:“所謂一千平尺,自是包含了配套與園林以及蒙學、小學的面積……”

“所以,這套宅子的實際得房,應該在六百平尺左右……剩下四百平尺,都在外面……”

“是員外日後在此居住時,所享受的園林、景觀以及水榭閣樓……”

“也是員外的孩子們,將來讀書之地……”

“此乃‘公攤’也!”

“額……”王旋作爲一個商賈,對數字是很敏感的。

所以他很快就反應了過來:“某爲何要爲那些公攤付錢?”

這是典型的強買強賣!

什麼園林、景觀、水榭、閣樓。

我可以不要嗎?

還有,學校不是汴京學府的配套嗎?

我也要出錢?!

那官吏卻似乎早有準備,他禮貌的說道:“員外可以不買啊!”

他伸手指向外面:“員外,現在就可以離開,拿着認籌的銅牌,去到認籌司退錢!”

“只要繳納一成的費用就可以拿回員外全部的認籌款。”

汴京學府,是一個公平公開公正的銷售機構。

絕不強買強賣,而是本着來去自由的原則,面向所有人銷售。

無論他是什麼人——只要掏的起錢,就可以來這裡買房子。

甚至,不需要憑由!

完全就是一個面向整個大宋天下,所有想送孩子讀書,想給子孫謀求一條出路的富人而敞開的地方。

這裡,只認錢。

這官吏想着,他這些日子受到的培訓,也看着那些正在不斷涌來的人羣。

內心的底氣,無比充足。

須知,爲了賣房子。

汴京新報,早早的就開始了造勢。

甚至有人拿着汴京新報,送去洛陽、大名府、太原、應天府、潁昌府等大宋富人聚集之地——要不是時間太少,甚至會送去南方的揚州、杭州、真州、潤州、江寧。

以便將大宋天下的富人,都吸引到汴京來。

順便,也讓這些人帶着他們世代積累的財富入京。

據說,這是官家面授的機宜。

也是當今官家的一個大戰略,名曰:強京師。

如今看來,效果顯著。

因爲,街道司近期在汴京城,發現了很多操着外地口音入京的富商。

但這些人入京後,到今天才發現,需要認籌才能買這汴京學府的房子。

所以,現在在靖安坊外面,有着一大堆正在交錢排隊的人呢!

王旋聽着,卻是楞了一下,旋即訕笑起來:“買!某當然要買!”

不惜代價,也一定要培養出一個進士兒子來!

而且……

王璇瞧着那些,在他身邊進進出出的人羣。

同時也聽着,在外面的認籌司,那邊正在搖號的地方傳來的喧譁聲。

他的態度就無比堅定了。

買!

必須買!

砸鍋賣鐵也得買!

因爲,誰也不知道靖安坊的汴京學府後,還會不會有這樣的好事?

於是,王旋問道:“此地的房子,作價幾何?”

官吏微笑起來:“員外,這汴京學府乃是在東華門外,位於汴京舊城,毗鄰皇城,附近既有打瓦寺,也有潘樓街,出了門就可以到東向御街,可謂是全汴京最好的位置!”

王璇點點頭,對此表示很贊同。

雖然說,過去靖安坊,是整個汴京舊城,最混亂複雜的地方,所以,房價一直漲不起來。

但過去是過去。

如今,靖安坊已經被全部推到,那些過去的陋巷、棚戶全部拆毀。

昔日惡臭的溝渠和下水道,也統統被清理乾淨,然後填埋了起來。

住在這裡的混混地痞無賴們,也統統被趕走了。

高高的院牆被建立起來,奢侈的大門,如今十二時辰,都有着官府僱傭的門衛把守,據說以後出入都要有信物、銅牌。這樣就可以保證,在靖安坊內居住之人,非富即貴。

讓自己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遠離那些地痞無賴,免得被帶壞了!

同時,還能結識到那些過去花錢也未必能結識到的人脈!

所以,王旋已經做好了此地房價將是全汴京最高的打算。

甚至他已經願意爲此付出代價!

但,當他聽到對方的報價時,卻忍不住的張大了嘴巴。

因爲,報價太良心了!

“所以,經開封府覈算,工部與戶部權衡,這‘汴京學府’宅邸價格暫定爲每平尺三十貫!”

一平尺三十貫,就意味着一套宅子,也就是三萬貫。

相比汴京新城,確實是高價。

但在這汴京舊城,卻是很良心。

因爲,汴京舊城裡的宅邸,那種破破爛爛的房子,可能還沒有一千平尺,價格就要一萬貫了。

何況汴京學府這種官府開發建設的全新房子?

“這麼便宜?”王旋都不敢相信了。

官府什麼時候這麼好說話了?

“員外不知道嗎?”那官吏笑着道:“此汴京學府,可是當今天子,爲了給兩宮慈聖,籌措萬壽聖宮之費,而發聖智所爲……”

“當今天子聖德,已下詔命——汴京學府所得錢款,除用於奉兩宮慈聖聖宮之外,餘者盡皆撥與太學並開封府府學……”

“用於補貼貧寒士子,獎勵師生,若還有剩餘,就用來並興建一所皇室書舍,以藏天下圖書,只要是開封府府學、太學學生及在京官員,皆可免費借讀!”

“這可是千古德政、仁政、善政!”

“自是須得讓利於民,如此天子聖德方纔圓滿!”

這些說辭,賈種民早就教過了他們無數次。

自然是說的無比流利。

王旋聽得一楞一楞。

理智告訴他,這不大可能,因爲官府的嘴,騙人的鬼。

可現實卻似乎說明,眼前之人,大概率沒有說謊。

“員外還有問題嗎?”那官吏問道。

王璇趕緊搖頭。

“沒有問題的話,就請員外拿着號牌,隨某去認籌司那邊……”

“員外的號牌是丙字四十、四十一、四十二對吧?”

“恩?”

“那稍等片刻,就可以搖號了……”

“甲字是五成的中籤率……乙字是四成……丙字則是三成……”

“員外還是得做好,不能中籤的準備。”

“明白!”王璇握着手裡的銅牌點頭。

他早已經做好了準備了。

所以纔會一口氣認籌三套。

就是多留一手,以防萬一。

……

認籌司臨時搭起來的棚子中。

孫賜被人領着,走入其中。

“孫店主!”賈種民擡眼看了看此人:“店主此番,一共中籤了四套宅子……”

“可要全部認購?”他微笑着問道。

四套宅子,可是要一次性支出超過十二萬貫的鉅額現金。

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筆天文數字。

孫賜嚥了咽口水。

他回頭看了看身後的人,也聽着如今還在靖安坊外,排着隊打算入場認購的人羣。

他的心開始顫抖。

他自然沒有這麼多現金——雖然他的訾產有數十萬貫。

但現金卻不可能有這麼多。

不過……

孫賜在之前,已經聽說過了。

‘汴京學府’接受所謂的‘首付’。

只要交一半的錢,剩下的一半,官府幫你墊着——只要以後慢慢還本償息就可以了。

當然,你需要將自己的房子抵押給官府。

一旦不能按時還本償息,就要罰息,超過半年未能償還,官府就會抄沒你的房子,賣掉後,官府拿回他的錢,剩下的錢纔是你的。

最讓孫賜心動的,還是這個利息。

據說,天子推恩,給與天下百姓一個大福利——年息一分!

真真是天恩浩蕩!

要知道,如今大宋民間借貸利率,通常在三四成以上,而且還是利滾利,九出十三歸的那種。

現在,天子推恩,給了所有買房子的一個大福利。

一分年息,史無前例的低息——青苗法當年,兩分年息,都被人認爲是讓利於民。

所以,孫賜想了想,壓低了聲音,問道:“賈公事,某是否可以首付?”

“首付?”賈種民眉頭一揚,立刻起身:“店主這邊來……”

、“您是想用多少年償還本息?”

“開封府目前有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不同的償還契書……”

“您可以瞭解一下……”

說着,賈種民就開始招呼起了一個在棚戶裡的差吏。

“高敦厚,來與孫店主,詳細解釋一下不同房貸契書每月需要償還的本息金額……”

雖然官家沒有定下過貸款的KPI。

可是,賈種民是很想進步的。

而按照過去的傳統,這種能給宮裡面賺錢的事情,臣子們做得越好,就越會得到宮裡面的歡心!

他賈種民能入當今法眼,不就是因爲在撲買汴京堤岸司的堆垛場時,幫着宮裡面比原本預計的多賣了三十萬貫嗎?

所以,賈種民對每一個願意貸款買房的人,都很熱情。

因爲這些人在眼中,都屬於是送政績來的人!

在棚戶裡的那個差吏,聽到招呼,立刻上前,對着孫賜拱手一禮:“孫店主,請與在下來……”

“在下好好的與店主解釋一下……”

高敦厚,可不僅僅是街道司的差吏。

他還有着另外一個身份——皇城司探事司邏卒。

自然,他早早的就在宮裡面培訓過了。

培訓他的人,不僅僅有那幾位大貂鐺,還有戶部請來的老吏。

所以,相關政策和算法,他都已瞭然於胸。

當然了,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個高敦厚有三個兒子。

最小的那個,名叫高俅,今年大約六歲左右。

第528章 拿捏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298.第283章 名曰呂惠卿的陰影第503章 斷尾求生351.第333章 錦囊妙計455.第432章 李常傑:老夫將再次拯救大越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307.第292章 蘇軾在登州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2)第586章 逼捐(3)120.第115章 長胖長高了 (15500更新完畢,第615章 吃幹抹淨第19章 高太后:到頭來,竟還不如六哥知禮數第513章 城管祖師爺(2)173.第164章 報功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第488章 機會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460.第437章 心潮澎湃的刑恕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第581章 財神爺爺下凡了第580章 你怎麼穿老劉家的衣服?第549章 聖天子(2)第16章 王珪的心思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541章 格物風潮(1)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第51章 登基第51章 登基80.第79章 司馬光入覲(2)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404.第383章 春秋決獄360.第341章 穩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139.第133章 好人就會被人欺負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第66章 雙贏319.第303章 蔡京的決斷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585章 逼捐(2)第33章 瞬間爆炸!(求月票,求打賞,求追讀281.第267章 蔡確:衣錦還鄉177.第168章 大行皇帝到底留了多少奏疏?第630章 大宋的城市化太快了378.第358章 寶津樓會議(2)357.第338章 愛上廚藝的王安石第72章 外戚(1)126.第121章 沈括的想法368.第348章 交子務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第34章 命運之日(1)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2)第533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2)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395.第375章 告狀的來了488.第462章 交趾認輸360.第341章 穩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413.第392章 童貫的野望第584章 逼捐(1)第502章 朕根本不喜歡錢!別拿錢考驗朕!第45章 文德殿上 (1)第66章 雙贏第573章 外交(1)228.卡文中,晚點更新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第542章 格物風潮(2)469.第445章 戰後(1)354.第336章 王大槍的悲喜經歷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53章 陳美人第503章 斷尾求生第523章 說客(1)456.第433章 山上沒有水第588章 逼捐(5)336.第319章 開戰!開戰!(4)第506章 入甕93.第91章 烈火烹油第613章 議諡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368.第348章 交子務269.第255章 血洗親賢宅255.第242章 王安石:看戲就已經很好了87.第86章 京東鐵馬(1)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178.第169章 無語的呂公著498.第472章 視察第578章 極限施壓92.人事原因。288.第274章 兩宮:又有人要來欺負我們孤兒353.第335章 交趾君臣第65章 皇權的第一次外延 (求首訂)119.第114章 司馬牛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80.第79章 司馬光入覲(2)424.調作息。306.第291章 汴京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