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說客(1)

元祐元年六月丙申(初十)。

一大早,大宋的勳貴外戚武臣們家裡的命婦,就開始絡繹不絕的入宮。

這些命婦們都帶着一個或者兩個,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小姑娘。

兩宮看的,眼睛都挑花了。

於是,都笑了起來。

“太后,這許多的小娘子,可都是衝着官家來的呀……”太皇太后隔着帷幕,見着這盛況,非常高興,對向太后問道:“太后可有中意的?”

向太后搖搖頭,道:“奏知娘娘,新婦素在宮中,鮮與外廷往來,與諸勳貴外臣家的女兒,並不瞭解……”

太皇太后臉上的笑容更盛了。

她的權力慾很強,控制慾自也差不到哪裡去。

至少,想要在未來的後宮裡,擁有足夠的發言權。

這是當年,還在濮王邸的時候,就認下來的。

也比如說文薰娘在日常會喜歡讀書、寫字。

提起孟氏女,太皇太后的臉上就洋溢起了止不住的笑容。

自然,很想主導着這個宮裡面的事情。

可是……

文薰娘終究是士大夫家裡教出來的女兒。

自然與向太后更親密。

最重要的是——她是太皇太后看着長大的。

太皇太后輕笑着,道:“不瞞太后,老身在今日入宮的這許多小娘子中,還是有幾個比較瞭解的。”

剛好,孟氏女年紀也只比官家大三歲。

簡直就和親孫女一樣!

沒辦法,孟氏之母,華元郡君王氏是這位太皇太后的乾女兒。

文彥博的孫女,延安郡君文薰娘,雖然乖巧懂事,甚得她喜歡。

比如說,文薰娘去保慈宮的次數更多。

其出生後,就被送到宮裡面,給她瞧過。

很多細節上,都能表現出來。

“比如說,故眉州防禦使孟元的孫女孟氏,就是老身看着長大的。”

那個小娘子,她是真喜歡!

連小名都是太皇太后金口所取。

性格溫柔,爲人恬靜,年紀雖小,卻非常懂事。

這就多少有些不美了。

女大三,抱金磚。

太皇太后覺得很合適。

正好,滎陽郡王曹佾也上表推薦了孟氏女。

這讓太皇太后很開心。

曹佾,是勳貴外戚的代表。

他推薦了孟氏女,自是意味着勳貴們不會有意見。

所以,孟氏入宮就剩下最後的障礙了——向太后。

畢竟,自古婚姻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而向太后是官家嫡母,母子感情又極爲親密。

向太后卻是皺起眉頭。

“娘娘……”她輕聲笑了笑,勉強維繫着一個媳婦在姑前該有的體面:“孟家的門第,是不是有些?”

孟家和這位太皇太后的關係,向太后當然知道。

王廣淵的外孫女太皇太后的乾女兒所生嘛。

不然,王氏的華元郡君誥命怎麼來的?

難道還是靠她那個在汴京城裡混吃等死的丈夫?

只能是太皇太后的恩典!

可問題是——孟家已經衰微了!

孟父孟在爲,現在只是一個合門邸候而已。

而大宋歷代皇后,都是什麼人家?

真廟的元后章懷皇后,出自大名府潘氏,乃父就是國朝名將潘美。

仁廟的元后郭氏是平盧節度使郭崇之女。

便是英廟,當年還只是團練使的時候,就蒙了仁廟恩典,指婚瞭如今的太皇太后。

而太皇太后,出身亳州高氏。

乃祖就是國朝名將高瓊! 至於她這個太后,更是出生於國朝宰相之後。

怎麼,到了六哥這裡,皇后備選居然出身一個小小的防禦使?

孟家的地位,太低了!

根本拿不出手!

太皇太后微笑着,握住向太后的手,道:“太后,章獻明肅出身也低,但不也照樣母儀天下,扶保仁廟?”

向太后不說話了。

章獻明肅,那是真廟自己選的。

人家樂意!喜歡!

現在算什麼?

而且,哪怕是章獻明肅那麼強勢的人,當年給仁廟選後,也是千挑萬選。

雖然沒有如仁廟願,選他喜歡的。

可至少,選上來的郭皇后,無論身世還是門第、教養、模樣都是上上之選。

即使如此,仁廟親政後,郭皇后還是逃不了被廢的結局。

太皇太后看着向太后不說話,知道這個媳婦在心裡面計較孟家的門第。

於是,笑了笑道:“這也不是說,孟氏女入宮就要立後。”

“皇后還是要看官家喜歡的……”

向太后這才露出笑容來:“新婦一切都依娘娘的……”

太皇太后微微頷首。

她所求的也只是將孟氏女帶入宮中。

至於之後?

那就要看孟氏的造化了!

畢竟,現在的官家,年紀雖然小,但卻不是個可以被人隨意糊弄和操縱的。

最重要的是——他已經得到了朝野的擁戴和支持。

無論是宰執,還是士大夫,甚至太學生們。

都已經歸心於他。

三衙禁軍,更是早早的就已經效忠於他。

燕達、苗授、劉昌祚。

這三位禁軍大將,如今更是乾脆一副‘天子爪牙、官家鷹犬’的做派。

特別是苗授——他連鑿井子太尉的諢號,都欣然接受。

所以,哪怕是太皇太后,也知道,其實皇后的選擇權,在那個孫子自己手裡。

哪怕是她這個太母和向太后聯起手來,他若不喜歡,也不可能硬塞一個皇后給他。

何況,向太后這個樣子,像是會跟她這個姑後聯手的嗎?

恰在此時,帷幕外傳來了粱惟簡的聲音。

“太皇太后、皇太后……”

“彰德軍節度使張公之妻隨國夫人入覲乞見。”

“隨國夫人怎麼入宮了?”太皇太后和向太后都很詫異。

張方平的妻子隨國夫人馬氏,可不是簡單人物。

馬氏是馬條的女兒。

馬條此人在國朝名聲不彰,很少有人知道。

但,他有個好爹——馬誥。

沒聽說過?不要緊,馬誥有幾個名聲不算太大的好朋友。

他們的名字是:寇準、向敏中、王旦、李沆、張詠……

這些人加上馬誥,共同組成了太平興國五年的進士天團。

他們的關係非常親密!

因爲這些人都是姻親!

比如說,馬條的大女婿是王繹——王旦的次子。

他的小女婿就是張方平了。

現在知道,張方平的入仕早期的靠山是誰了吧?

而張方平和馬氏所生的女兒,後來又嫁給了王鞏。

王鞏他爹叫王素,祖父是王旦……

而王鞏和蘇軾又是好朋友,關係鐵到親兄弟一般。

所以烏臺詩案,王鞏是被牽連最深的人,跟着蘇軾一起倒黴,被貶去了廣南西路的賓州,監酒稅去了。

去年才被聖旨起復,和蘇軾一起回朝了,出任了宗正丞。

所以,張方平爲什麼這麼喜歡蘇軾,原因就在這裡了——自家女婿的鐵哥們啊!

所以馬氏在宮裡面的關係網也不簡單。

最起碼,她在向太后這裡是說得上話的——她是向太后的生母,向老太夫人的乾女兒。

就和華陽郡君王氏在太皇太后面前的地位一般。

第578章 極限施壓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228.卡文中,晚點更新469.第445章 戰後(1)第528章 拿捏497.第471章 請君入甕301.第286章 漢明之質 唐宣之德第1章 花有重開日,人回少年時第14章 通風報信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410.第389章 交子開始流通297.第282章 招考吏員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155.第146章 憋屈的司馬光第501章 出幸文府(2)178.第169章 無語的呂公著487.第461章 聖天子啊!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第492章 朕愛叔叔155.第146章 憋屈的司馬光275.第261章 西夏想用馬換交子?306.第291章 汴京義報123.第118章 沈括入京82.第81章 王珪之死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113.第109章 想卡位塞人的曹家228.卡文中,晚點更新497.第471章 請君入甕382.第362章 奇兵突起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201.第191章 賞功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第532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1)228.卡文中,晚點更新第67章 旋渦403.請假條111.第107章 李憲回朝380.第360章 既要又要還要第485章 王家是病虎229.第217章 該害怕的是他們!208.第198章 橫渠門下467.第443章 決戰(1)79.第78章 司馬光入覲(1)138.第132章 太皇太后的轉變第489章 蔡京的決心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56章 韓絳265.第251章 蘭州259.第245章 黃金的呼喚(2)第521章 汴京學府的商業邏輯第509章 朕受傷了,需要哄才能起來第50章 兩位王叔389.第369章 趙煦:他們應該感恩戴德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274.第260章 司馬光和汴京新報146.七月總結,八月展望。211.第201章 趙煦巧學成王第17章 母子(1)第40章 太子(3)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368.第348章 交子務第603章 環慶路就是絞肉機第549章 聖天子(2)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184.第175章 迂迴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第6章 兒科聖手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447.第424章 開戰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第611章 司馬光之死(2)321.第305章 儂智會:一拍兩散第483章 耶律延禧:孤必報今日之仇431.第408章 感動的羣臣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272.第258章 流血的興慶府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第510章 聖質深邃260.第246章 秉常:朕要生兒子第606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205.第195章 汴京沙盤114.第110章 對李憲的安排464.第440章 南方有孤忠?不!南方皆忠臣第571章 壽宴(3)262.第248章 新役法(1)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593章 聞戰則喜(2)406.第385章 大宋養士百二十年,仗義死節就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第632章 器以藏禮,禮以出信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