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吳安持:我必令汝家破人亡

吳安持出了文府,他就嘆了一口氣。

“文太師爲何總是不喜於我……”

他想起富弼在的時候,富韓公每次見他,眼神之中,似乎也帶着些輕蔑。

只不過,富韓公一般不會表現出來而已。

但富韓公諸子,卻都不約而同的在富韓公駕鶴後,疏遠了和他的關係。

吳安持有些煩躁。

文彥博、富弼,都是國朝成了精的老狐狸。

這兩個人一直都對他看不順眼。

這讓吳安持內心總是有些不安。

感覺自己似乎做錯了什麼天大的事情一樣?

可我到底做錯了什麼呢?

吳安持認真的想着,卻怎麼也想不出來,他到底做錯什麼?

“賣報……賣報……”

遠遠的,吳安持聽到了孩童稚嫩的叫賣聲。

“今天剛剛刊行的汴京新報……”

“交趾降服,歲貢稻米百萬石,遣其王弟入朝謝罪!”

吳安持聽着,頓時就有些煩躁了。

正好,那兩個報童,捧着一撂厚厚的還散發着油墨味道的小報,來到了他身前,見着他穿着官員的綠袍,又是個生面孔,頓時就上來推銷。

“官人,要買一份汴京新報嗎?”

“只要五錢,就可以買到最新的朝野新聞,還能知曉汴京各坊物價,知道汴京好吃好喝好玩的場子。”

汴京新報,現在的發展極爲磅礴。

每次刊行的印刷數量,如今已經達到了兩萬份。

巔峰時超過了五萬。

這麼大的發行量,自然是因爲這份小報很接地氣。

除了新聞,大部分版面,都放在了生活上。

這上面不止有國事八卦,還有柴米油鹽醬醋茶,更有吃喝玩樂的小貼士。

如今,汴京新報不僅僅廣受汴京人歡迎。

還隨着各地官員、商賈,將影響力擴散到天下州郡。

汴京新報,已經成爲了外地人瞭解汴京情況的窗口。

不過這兩個報童找錯了人,吳安持的心情本來就很不好。

他再看着那兩個穿着打着補丁的粗衣的報童,他們也就十一二歲的樣子,小臉紅彤彤的,眼睛烏黑烏黑,既健康又自信,眼神炯炯有神,好似在發光。

這刺痛了吳安持。

讓他想起了文彥博看他的眼神……

嫌棄、厭惡、拒之千里。

也讓他想起了富弼在世時,那對他若有若無的疏遠。

現在,居然連兩個報童都敢直視他了。

把他當成什麼人了?

他是知道,這些汴京新報僱的報童的出身的。

都是孤兒!

屬於這個汴京城裡,最底層最沒有希望也最容易被欺負的羣體。

過去,汴京城每年都要凍死、餓死幾百個。

見到他這樣的衙內,從來都只有磕頭討好或者遠遠避開的份。

哪裡敢直視他?哪裡敢和他說話?

吳安持頓時,生出一種被羞辱的感覺。

他本就是個很敏感的人。

不然也不會自己的結髮之妻,鬧到天下皆知不和的地步。

於是,他的理智崩潰了。

“爾等和誰說話呢?”吳安持憤怒的伸手,揮向那兩個膽大妄爲的直視他的報童。

“吾可是宰相家的衙內!”

是啊,他是宰相家的衙內!

生來就是含着金鑰匙出生的。

生來就高人一等!

可憐兩個報童,不過十一二歲,吃飽肚子也就三五個月,身體都還沒有養好,就被吳安持這樣一個身高五尺五寸以上的成年人的大手,不留任何餘地的伸手一巴掌呼在了臉上。

啪啪!

頓時,兩個可憐的孩子的臉頰就高高腫起來。

然後,他們哇哇大哭。

事情發生的太快,吳安持的隨從都沒有反應過來,就看到了自己的主人,咆哮着將兩個報童的臉都給打腫了。

他們立刻聚攏過來,看向那兩個報童,厲聲威脅、呵斥起來:“滾!快滾!”

“也不看看我家官人身上穿着的袍服!”

國朝文臣服色,以青綠緋紫爲排序。

選人服青,京朝官服綠,待制服緋,宰執服紫。

一襲綠袍公服,就意味着是京朝官。

全天下加起來才兩千八百人。

一般只有一州知州、通判以上文官纔有資格穿上綠袍。

他家官人,還是故宰相家的衙內!

地位更不同尋常!

區區兩個不知道哪裡來的孩子,居然還敢碰瓷碰到自家官人身邊?

吃了熊心豹子膽了!

這要是在滑州,直接可以抓起來,關進大牢,好好料理一番了。

可惜,吳安持也好,還是他的隨從也好。

他們卻都忘記了一個關鍵的問題——這些報童,在汴京城裡走街串巷,到處叫賣,爲什麼到現在都沒有出過任何問題?

甚至可以在所有街巷,出入無人。

是汴京城裡的地痞無賴提不動刀了?

還是汴京城裡的貪官污吏們下不動嘴了?

這兩個報童,在短暫的驚慌失措後,想起了學堂和汴京新報受過的教育。

胡總編的話在他們耳畔響動着。

“你們吃的是官家的飯,穿的是官家的衣,睡的是官家的牀,讀的是官家的書!”

“你們是官家的人,在外面不要惹事,但也不要怕事!”

“遇到事情,就吹響這個哨子。”

汴京新報的規矩是嚴的。

連被子,都要求疊成豆腐塊,疊的稍微不合的,一天都別想吃飯,還要罰站。

做錯了事情,更是會被重罰,嚴重的會被開除。

開除?

這兩個報童,回憶起了曾經流浪的日子。

對忍飢挨餓以及流離失所,無依無靠的恐懼,勝過了一切。

於是,他們哇哇哭着,然後將掛在脖子上的一個特製的瓷哨用力的吹響。

滴……滴滴……滴滴滴……

尖銳的哨聲,劃破了巷子口的寂靜。

“居然還敢吹哨?”吳安持的隨從們暴怒不已:“是想叫人是吧?”

吳安持更是笑了起來。

他聽說過,汴京新報的那個胡飛盤的名聲。

知道此人神通廣大,在汴京城裡都能混的風生水起,汴京新報甚至能和司馬康主持的汴京義報打擂臺。

自然肯定有勢力和靠山。

但這又怎樣?

他是宰相,是衙內之子。

如今都堂上的宰執中,有兩三個都曾在他父親門下聽事,是故舊門生。

所以,便是那胡飛盤,他打了也是白打!

一個小小商賈,便是打傷了,也得乖乖的來給他擺酒陪不是。

何況是那小商賈下面的報童!

“我倒要看看,誰敢與你等做主?”吳安持桀驁的說道。

衙內的作風,此刻在他身上盡顯無疑。

……

又是一個無聊的午後。

許安百無聊賴的坐在兵鋪的廂房裡,將范陽笠罩在頭上。

作爲汴京左軍右廂都巡檢下面的一個都頭。

他的職責就是維護本坊治安,並主持防火、維護汴京城的行道樹和渠內栽種的荷花。

隨着汴京的好漢們,都跑去登萊那邊淘金後,平日連汴京城連盜竊都少了許多。

每個月只能領上三五貫的俸祿,偶爾魚肉一下那些小商小販,敲些好處過活。

生活越發的枯燥無聊。

忽地。

滴……滴滴……滴滴滴……許安聽到了一陣哨聲。

他豎起耳朵,再次聽到了相同節奏的哨聲。

滴……滴滴……滴滴滴……

“這是?”許安一屁股跳起來,渾身都來了精神:“來活了!”

他記得很清楚的。

開封府早就下過嚴令了。

汴京新報的報童,屬於開封府重點保護對象。

誰要敢把爪子伸向那些報童,那就是道德敗壞,喪盡天良,無恥至極的人渣!

對這樣的人渣,開封府左右軍巡檢司必須出重拳!

更讓許安這樣的低級吏員興奮的是,上面定下過KPI。

各地軍巡鋪、兵鋪、潛火鋪的官兵,但凡能保護一次報童,就算積功一次,積滿十次就可以減一年磨勘。

去年汴京新報剛剛刊行那段時間,汴京城左右巡檢司的人,都樂瘋了。

好多人幾天就攢夠了功勞,紛紛減了磨勘。

那段時間,汴京城裡的英雄好漢,都塊成爲了左右軍巡檢司上上下下眼裡行走的功勞。

有些運氣好的,甚至一下子就攢夠了功勞,直接升官,去了巡檢司裡的肥差部門上班了。

而許安運氣不大好,別說升官了,就連減磨勘的標準他都還少一個功勞。

如今聽到了哨聲,這是標準的報童求助。

許安那裡還坐得住?

馬上就拿起了兵刃,把兵鋪那幾個正在打瞌睡的腌臢貨都給提醒。

“別睡了,別睡了!”

“功勞送上門來了!”

睡的迷迷糊糊的兵士們睜開眼睛,看向許安:“都頭,啥事?”

“聽!”許安對他們說道。

兵士們豎起耳朵。

他們聽到了哨聲。

一個個都來精神!

紛紛起身,拿起兵刃:“那個不開眼的賊廝鳥,居然敢惹到汴京新報頭上了!?他們不怕死的嗎?”

汴京新報的水,可是深得很。

開封府、探事司,都和它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當然,這些事情離這些鋪兵都太遠。

老實說,只要不是火燒到眉頭,這些傢伙只會拖拖拉拉。

但問題是,人家財大氣粗啊!

幫了汴京新報,回頭汴京新報的人,肯定會有表示。

不僅僅會有人帶着受害的報童,登門道謝,送上謝儀。

雖然不多,每個人可能也就幾百文。

但,汴京新報的報童,會送感謝信給他們,還會送橫幅,掛到兵鋪的門口!

這就頂不住一點了!

鋪兵們都是些大老粗,哪裡見過這種陣仗?

人家帶着孩子,在自己面前鞠躬道謝,一個個脆生生的喊着:“多謝叔父仗義出手,給孩兒們撐腰,區區薄禮,還請叔父笑納。”

然後,紅包封着的謝儀,就被這些孩子送到手中,再次鞠躬感謝,並奉上親筆所寫的感謝信。

這些感謝信上內容真摯,寫的都是這些孩子過去的經歷,被人欺負,無依無靠,沒有人關心。

然後話鋒一轉——幸得叔父援手,令孩兒們始知人間溫情云云。

最後,就有人敲鑼打鼓,將一塊橫幅,掛到兵鋪的大堂或者門口。

什麼‘仗義英雄’、‘護民好漢’、‘街坊義士’。

真的頂不住,完全頂不住。

更不要說,左右軍巡檢司,都出過有軍士因爲幫了報童,結果人家感恩,找上門去認作了叔父、義父,逢年過節都登門拜謝,比親侄子、親兒子還懂事、孝順的事情。

於是,許安帶上他的鋪兵,風風火火的出發。

比平日裡的效率,快了十倍不止。

很快,他們就抵達了事發地,看到了一個穿着青袍的中年文官,帶着一羣隨從,圍着兩個可憐的報童,氣勢洶洶,殺氣騰騰的樣子。

許安眉頭一跳,心說:“合該是俺升官發財的時候了。”

綠袍,是文臣京朝官的公服。

放在外地,那自然是威風八面,了不得的人物。

可在這汴京城……

就算朱紫高官,腰纏魚袋,配金銀魚袋的重臣,也不在少數。

而汴京新報那邊,背景深不可測,靠山硬的超乎想象。

連御史臺的烏鴉,都不敢管汴京新報的事情。

於是,許安毫無畏懼的帶着自己的兵,迎上前去,大聲呵斥起來:“怎麼了?怎麼了!”

“哪來的宵小,竟敢當街行兇,威逼報童,欺凌小兒?”

“來啊,都給俺抓起來,帶回軍巡檢司!”

八九品的文臣京朝官罷了。

汴京左右軍巡檢司的主官,都是從七品或者正七品的高級武臣。

再向上,主管的是開封府司錄參軍事,這個差遣是從漢唐的督郵官演變而來。

素來以從七品甚至是正七品文官朝臣充任。

再向上就是從四品或者正六品的權知開封府。

所以,許安根本不怕把事情鬧大。

鬧大了最好!

驚動了上面的人,搞出大案子來,他就可以渾水摸魚,升官發財。

至於大人物鬥法的aoe,會不會不小心將他拍碎了。

許安根本不怕!

人生在世,要死卵朝天,不死萬萬年。

……

吳安持看着那個開封府的都頭帶着兵士,對他大聲呵斥。

他笑了起來,心說:“吾不在汴京才三年多,不意汴京人卻已忘了吾!”

想當年,他爹吳充爲宰相時,他可謂是威風八面,跺跺腳汴京城都要抖一抖。

要不是被蔡確陷害,編管到了地方,他吳安持說不定已經有了館閣貼職。

於是,他好整以暇的看向來人,笑眯眯的眯起了眼睛。

“汝確定要抓吾?”吳安持微笑着。

“抓吾容易,送吾出來,那可就難了。”

他是宰相之子。

還有一州知州,哪怕是個權的。

可也是官啊!

區區都頭,擅自逮捕一州知州,還是宰相之子。

這簍子可不是一般大。

許安眯着眼睛,看着對面的男人,他當然清楚,若是一般的事情,他確實不敢動一個文官。

最多穩住局面,然後派人去通知上面的人。

可是,這可是涉及汴京新報。

汴京新報的背後是開封府、探事司。

而開封府內,現在蹲着的可不僅僅是明府。

當今官家,隔個十天半個月,就會去一趟開封府視政。

官家身邊的經筵官們,更是有事沒事就要去開封府辦公的。

所以,許安毫不畏懼。

他盯着對方:“俺乃是開封府左軍右廂都頭,受皇命維持一地治安!”

“干犯國法者,無論是誰,俺都能管!”

“這位官人,與俺回衙門走一趟吧。”

“哼!”吳安持冷笑一聲:“不知死活!”

什麼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那是老百姓自己的幻想。

現實是——在大宋,不同等級的人,在法律上有不同等級的待遇。

無官身者拼錢,有官身者拼官。

官員內部,還劃分出文臣、武臣、內臣、伎術官。

他是文臣,本身就清貴,又是宰相之子,貴上加貴。

吳安持在心中發誓,到時候,就算這個不開眼的小吏,跪在地上求他,他也絕不會放過對方!

必要讓他家破人亡!

對吳安持這樣的衙內來說,弄死一個小小的都堂全家,就和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第548章 聖天子(1)449.第426章 韓絳:累了,毀滅吧!496.第470章 唯恐天下不亂的趙煦358.第339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個大計劃443.第420章 司馬光的最後執念323.第307章 趙煦:皆在我甕中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124.第119章 畫餅 (12500更新完畢,繼續求第536章 公攤與房貸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406.第385章 大宋養士百二十年,仗義死節就第39章 太子(2)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221.第210章 佛牙舍利起風浪250.8月總結,九月展望。第529章 蠶鹽373.第353章 向太后的提醒第508章 宰相的交易157.第148章 望母成龍第625章 趙煦:爾等竟敢孩視於朕?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第50章 兩位王叔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38章 太子(1)第67章 旋渦402.第382章 周淑妃教女417.第395章 戰前(1)134.第129章 文彥博: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266.第252章 各自的上書473.第449章 司馬光在行動(2)第553章 文彥博教子493.第467章 大宋中興離不開好漢!第39章 太子(2)第574章 外交(2)411.第390章 鬥紐與帶泄第47章 司馬光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145.第138章 廣告牌(6000月票加更!)383.第363章 神仙下凡也難解第68章 宋用臣 (1)【求首訂!】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613章 議諡498.第472章 視察第4章 扼住命運的咽喉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79.第78章 司馬光入覲(1)271.第257章 前奏 (111jza萌主加更)第628章 輿論造勢265.第251章 蘭州388.第368章 熬鷹與義商397.第377章 魏國大長公主的感謝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122.第117章 文府夜宴(2)163.第154章 憤怒的韓絳第595章 戰前(2)第569章 壽宴(1)第538章 吐蕃使者375.第355章 陛下,請聽臣解釋!第492章 朕愛叔叔142.最後一天,求月票!399.第379章 原木立信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91.第90章 至善至仁(2)第1章 花有重開日,人回少年時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406.第385章 大宋養士百二十年,仗義死節就第599章 西北狼煙(4)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290.第275章 胸無城府第530章 難道他是天生的帝王?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141.第135章 範純仁:又是一個拗相公第509章 朕受傷了,需要哄才能起來第26章 曾布第523章 說客(1)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442.第419章 謀國(求訂閱)第592章 聞戰則喜(1)377.第357章 瓊林苑會議(1)298.第283章 名曰呂惠卿的陰影278.第264章 君臣獨對(1)第607章 戰局(1)293.第278章 深夜邊報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第26章 曾布第43章 茶藝大師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第508章 宰相的交易110.第106章 起復的沈括和入京的蘇軾 【四更455.第432章 李常傑:老夫將再次拯救大越第509章 朕受傷了,需要哄才能起來第38章 太子(1)440.第417章 茶葉傾銷事件第528章 拿捏第513章 城管祖師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