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第440章 南方有孤忠?不!南方皆忠臣

章惇其實根本就沒有在意過廣源城。

他只是打馬,繞着廣源城的外圍,察看了一番這座已經被圍困了十日以上的城市。

然後命人射了些勸降書入城,做到仁至義盡,就不再管這個城市的得失了。

因爲,廣源城的防禦措施,在章惇以及跟着章惇來此視察的隨行官員而言,太簡單、太原始也太脆弱了。

沒有馬面,沒有羊馬城,也就罷了。

關鍵是,廣源城就是孤零零的一座城市。

外圍的山區、制高點統統落入了土司們控制中,守軍甚至從未出來爭奪過。

這表明,守軍根本不懂守城!

他們就是傻傻的佔據着城市的一羣烏合之衆而已。

既然如此,也就沒必要在這裡費太多心思了。

“明日一早,廣源賊軍若不能開城,便開始攻城吧。”章惇對着在他身邊的土司們說道。

儂智會、儂盛德兩人率着這些土司們恭身而拜:“末將等謹遵相公軍令!”

章惇看着這些畢恭畢敬的土司,點頭道:“善!既如此,這廣源城便交於諸位了。”

“請相公放心!”儂智會、儂盛德兩人立刻拜道:“三日之內,末將等必取廣源城!”

這一點,他們是充滿自信的。

章惇點點頭,也不質疑什麼。

廣源州本就是儂家世代經營的地盤,宋軍能在廣源州無視地方土司和豪族,甚至可以得到這些人幫助、帶路乃至於糧草、民夫支援。

就是儂家的影響力在發揮作用。

現在,儂智會、儂盛德,聚歸化州、順安州以及廣源州的三十餘侗的侗丁,又有桂州來的宋軍營造的攻城器械配合,城中估計還有儂家內應。

他們拿下廣源城不是問題,拿不下才是問題!

章惇正要打馬,回營壘之中,去營中的傷病營看一看。

一個三十來歲的土官,卻在此時,出現在他的馬前,拜道:“經略相公,末將有一不情之請,懇請相公恩准。”

“恩?”章惇看着這個陌生的儂家人,疑惑了起來:“何事?”

“末將聽聞,大宋官家,乃天下之主,四海之君,澤被鳥獸,實乃天下至聖至明之人!”

“恩?”章惇還是不懂此人想做什麼。

儂克詳擡起頭,看着章惇重重磕頭,道:“我儂家爲大宋四代官家,已效命數十年之久,可謂久慕皇恩,深受教化矣!”

“然則,廣西之人,依然以‘羣醜’、‘蠢獠’等視我儂氏各部。”

“乞相公爲儂氏正名,賜下姓氏,以示天下!”

儂克詳的話說完,儂智會、儂盛德就帶着其他儂氏土官,都跪了下來,磕頭道:“乞相公爲儂氏正名,賜下姓氏,以示天下!”

儂家人自從儂智高兵敗後,即使臣服大宋,其實也一直是被歧視的。

像儂克詳所言的‘羣醜’、‘蠢獠’其實還是相對文明的叫法。

在廣西官場上,文官武將們對他們真正的歧視性稱呼是:犬羊之衆、熊羆。

這些都是當年跟着狄青一起南下鎮壓儂智高起義的大宋名臣、故廣西經略使餘靖所賜。

當年,餘靖直接在公文裡,對儂家人就是這麼稱呼的。

餘靖是大宋名臣,他都這麼說,廣西官場上自然人人效仿。

對儂家人百般歧視,儂智會去年被熊本遷到邕州,就有着這方面的原因——根深蒂固的歧視,讓儂家人很難在廣西方面得到什麼幫助。

章惇瞧着這些人,就笑了起來,道:“賜姓之事,乃是天子之權也!”

在大宋當官,第一條——賜姓、賜名,皆天子之權,人臣不可擅專!

因爲歷代天子,都是賜名狂魔。

儂家人頓時有些沮喪,耷拉着腦袋。

章惇見着,就笑了起來,道:“爾等也不必沮喪,此事本官會上書朝廷,請天子爲爾等賜姓!”

當今天子會喜歡賜姓嗎?

答案是肯定的。

從他即位開始,就已經表現出了這種歷代趙官家們的愛好。

旁的不說,這南征的御龍第一將,就是這位的手筆。

而以章惇對先帝的瞭解來看,基本上,只要是下面請求賜名的,他就沒有不同意不批准的。

再怎麼忙,都會抽出時間,想個好名字賜下去。

所以,元豐時代,地方上的大臣,每天都在絞盡腦汁,如何想辦法給汴京的官家創造一個賜名的機會。

父子一體,章惇感覺,當今這位應該也差不多。

所以,儂家人的請求必然被滿足。

儂智會等人聞言,大喜不已。

執政賜名,如何比得上天子御賜?

於是,紛紛千恩萬謝起來。

章惇看着他們,在心中搖了搖頭。

他能猜到是誰在慫恿儂家人來他面前提出這樣的請求的。

高遵惠!

這位太皇太后的親叔叔,自從到了這廣西后,就神龍見首不見尾,天天和土司們泡在一起。

章惇聽說,這位走馬公事甚至僱傭了不少從汴京南下的青壯,讓這些人代替他去聯絡那些,如今還未歸附大宋的交趾地方豪族。

前些天,呂嘉問來了以後,高遵惠更是和呂嘉問天天都呆在一起。

而呂嘉問來了以後,高遵惠搞出來的動靜就越來越大了。

過去,他可能還只是和土司們聯絡聯絡感情。

現在在呂嘉問的鼓動下,這位走馬公事,就差沒有把‘我乃大宋太皇太后親叔’刻在腦門上。

見土司就說,自己如何如何得官家信任,自己家族如何如何顯赫。

大批大批的交趾土官、豪族,都被高遵惠唬的一楞一楞的。

這也是章惇離開西平州的原因。

因爲高遵惠和呂嘉問,現在已經到了北件。

據說,連遠在交趾太原附近的一些豪族、土官,都已經派了人到北件城去拜見大宋太皇太后的親叔叔。

章惇在聽說了高遵惠跑去北件後,他就不得不把相關後勤輜重工作交給關杞,自己帶着人進入交趾境內了。

沒辦法!

大宋外戚們的名聲過於顯赫了。

章惇可不想,自己變成劉昌祚第二——好好的靈州城,眼看着就要重歸大宋。

高遵裕一道命令掉下來,到手的靈州城,還了回去。

數萬精銳,更是因此葬身黃河洪水之中。

所以,他必須來!

因爲,假若高遵惠要是亂來,狄詠肯定是壓不住的。

只有他這個經略使,才能壓制住高遵惠,讓他不至於在前線亂來,干擾指揮。

……

元祐元年春三月癸未(26)。

高遵惠如今就住在北件城的舊知州衙門裡面。

說是知州官衙,其實也就是一個三進的小院子。

還不如高遵惠在汴京城裡看到過的民居。

不過好在,這裡不缺美人。

高遵惠如今可謂是夜夜做新郎,只要他想,每天都有美人服侍。

於是,纔來北件幾天,他就已經聞美人而色變。

大有參禪修道之意了。

實在是撐不住了啊!“高公事……”門外傳來了呂嘉問的聲音。

高遵惠擡起頭,看到呂嘉問拿着一本小冊子走進來。

“還請公事在此族譜上留下墨寶。”呂嘉問說道。

高遵惠點點頭,接過呂嘉問遞來的冊子,看了一眼,然後瞳孔就開始放大:“他們怎麼敢的?”

“居然自稱韓文公之後?!”

呂嘉問笑起來,道:“這些交趾土官,都是這樣的,誰有名就攀附誰唄!”

“況且韓文公,當年曾多次被貶嶺南,勉強能攀附上!”

高遵惠想了想,也是。

於是,提起筆翻開小冊子,在冊子裡簽下自己的畫押,表明他——大宋國親,太皇太后之叔,認可了這位土官自稱的‘故大唐工部尚書韓公諱愈之後’,也認可了他送來的這本小冊子,確實是這韓家人在這交趾北方,百年傳承的族譜。

雖然說,傻子都能看出,這所謂的族譜可能就是昨天晚上製作出來的,證據就是上面的墨跡都還沒幹呢。

但,沒辦法!

送族譜來的人,可是交趾北方豪族韓氏。

而且還不是一個人,是好幾個在這北件、太原一帶有着強大影響力的土官。

正是靠着這些土官的幫助和支持,宋軍才能將交趾太尉李常傑圍困在北件以南,並斷絕了太原與其的聯繫。

這些地頭蛇,熟悉道路,熟悉環境,手裡面還有大量糧食、青壯。

不把他們拉攏,他們一旦倒向李常傑,就有可能讓李常傑逃脫。

而現在,他高遵惠只要動動筆,在這些人的族譜上籤個字,給他們背書,他們就自帶乾糧,加入宋軍陣營,切斷交趾太原到北件的道路。

還將他們的糧食便宜賣給宋軍。

他們還派出嚮導,指引田仕儒的思州兵,繞開大道,從小路滲透、伏擊,交趾從太原出來的輜重糧草隊伍以及援軍。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這些人知曉這交趾的礦產所在。

靠着他們,高遵惠和呂嘉問已經找到了好幾個大型的露天石炭礦礦場。

有了石炭,將來熬糖就有了廉價的燃料。

就是……

高遵惠放下筆,就嘆道:“呂安撫啊,你我在此所作所爲,若傳回汴京,還不得被人笑話?!”

自從呂嘉問到了廣西后,起初高遵惠也不願意和這個人打交道的。

因爲他很清楚,呂嘉問深罪向太后。

可是,架不住這個人真的厲害,主意多啊。

而且,他也很支持在交趾種甘蔗,認爲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很不巧,呂嘉問還是官家任命的‘都大右江安撫使’,不止整個廣西右江地區的羈縻州,就連交趾境內的土司們,日後也受他監督。

這就沒辦法了。

高遵惠只好和呂嘉問一起共事。

然後,他就被呂嘉問慫恿着進了交趾。

老實說,一開始高遵惠是害怕的。

畢竟,這兵兇戰危的,萬一出個意外,他在汴京的美妾嬌婢還不知會便宜誰!

可是呂嘉問卻用一句話,讓他鼓足了勇氣:“公事年近六十,雖身強體健,又深得太皇太后、官家信重,然公事膝下五子七女十餘孫,卻未必能如公事這般,深沐皇恩啊!”

“公事若不爲子孫計,多蓄錢銀,子孫奈何?”

“公事不見當年王超、王德用子孫乎?”

在大宋,社會家庭財產,就是父母在,不異財,父母死則均分家產。

所以,高遵甫、高遵裕、高遵惠三兄弟,雖然是親兄弟,可在他們的父親去世後,他們就已經是高家的三個分支。

於是,高遵惠雖然是太皇太后的親叔叔。

可是,他的兒子,卻只是太皇太后的堂兄弟。

一旦他高遵惠和高遵裕一樣撒手人寰,他的孩子,也就只是太皇太后眼裡的一般親戚了。

哪怕現在,太皇太后也更關心她的親侄子——高公紀、高公繪兄弟。

所以,呂嘉問的話,正中了高遵惠內心的憂慮。

王超、王德用父子,是大宋太宗到仁廟時代,最爲顯赫的將門,父子節度,執掌樞密。

可現在的王家早就破落了,王德用的孫子裡,已經有人爲了生計,不得不去經商了。

王家尚且如此。

他這個太皇太后的叔叔的子孫,又會如何?

他百年之後,那點微薄的家產,被兒子們一分,每個人能分到多少?

孫輩析產的時候,又能分得多少?

可別和王德用家裡一樣,才三代人就破敗的得去經商,逢年過節祭祖的時候,連祭品都供奉不全!

所以,他得賺錢啊!

至少得賺夠一百萬貫!

就這樣被呂嘉問半忽悠半鼓勵的,踏出了國境。

然後,高遵惠才知道,原來他的名頭這麼管用。

就是……

太荒誕了些!

看看這手上的族譜是怎麼記錄的吧?

“餘等本故大唐韓公諱愈老大人之後……百三十來,餘等流落蠻荒,然不敢忘祖宗衣冠,不敢忘中國天子……於是,留一腔熱血於蠻荒,遺滿腹忠誠於子孫……今聞王師南征,乃集子孫於家,舉義兵響應……”

高遵惠雖然讀書少,但他也知道,這是當年西北歸義軍節度使張義潮的模板!

張義潮是西北有孤忠。

而現在,在這交趾之地,北件以南的地區,大宋孤忠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窩一窩的向外冒。

大家都是孤忠,都是一代代南望王師而不得的忠臣。

而他高遵惠卻以大宋皇親國戚的身份,對這些族譜全部背書。

這樣的事情,若傳回汴京,還不得被人笑死?

呂嘉問看着高遵惠的神色,從袖子裡掏出了一大塊狗頭金。

這狗頭金看上去足足有着十幾兩重。

“公事,此乃韓氏諸子予公事的潤筆之費。”

“此外,韓氏諸子皆言,得公事襄助,感激不盡,願隨公事,共謀大事!”

什麼大事?當然是種甘蔗的大事了。

高遵惠看着那塊碩大的狗頭金,不動聲色的抓起來,然後大義凜然的說道:“凡夫俗子要笑就笑吧!“

“老夫爲天下,爲社稷,甘願受天下誤解!”

外戚,不就是被人誤解的嗎?

區區名聲,哪裡有金子、砂糖實在?!

呂嘉問看着高遵惠恬不知恥的神色,他笑了起來。

“高遵惠是小人!”

“但他可比很多道貌岸然的君子實在多了!”

至少,高遵惠這個人啊,只要好處給足了,他真的肯和人交心。

哪像某人,根本就養不熟!

偏偏這個叛徒,如今在朝中還身居高位,已是戶部尚書!

呂嘉問正想和高遵惠繼續談談,未來的甘蔗貿易的問題。

門外,傳來了高遵惠身邊的隨從的聲音:“明公,狄總管命小的來通報:章相公已到北件,請明公和呂安撫一起出城迎接。”

“章七怎來了?”高遵惠起身問道。

呂嘉問笑了笑,道:“交賊李常傑覆滅在即,章子厚自然要來坐鎮!”

高遵惠點點頭:“也對!”

但其實,他們兩個都知道,章惇忽然來北件是幹嘛的?

來監督他們兩個,免得他們搞出什麼亂子的。

第545章 硃砂痣不敵白月光第553章 文彥博教子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48章 耆英會77.第76章 祀在戎前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第495章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第517章 使者第620章 戰局(2)500.第474章 顯貴的燕家第19章 高太后:到頭來,竟還不如六哥知禮數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第561章 封賞(2)496.第470章 唯恐天下不亂的趙煦第42章 卡bug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405.第384章 小官家是聖君啊!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第477章 文彥博要被文及甫蠢哭了472.第448章 司馬光在行動(1)404.第383章 春秋決獄第28章 高太后:誤會了啊127.第122章 司馬光:爲了少主,便受此委屈第51章 登基第49章 高太后:太子果然這麼說的嗎?322.第306章 猛踩油門79.第78章 司馬光入覲(1)第575章 混亂的東南亞(1)第599章 西北狼煙(4)373.第353章 向太后的提醒第530章 難道他是天生的帝王?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465.第441章 求和第63章 司馬光入京394.第374章 白酒風雲118.第113章 外戚的手段 (【我是分析師】萌106.第102章 章惇在暗中觀察 【四更12000字131.第126章 範純仁入京第515章 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是(新年快樂)84.第83章 煩躁的釣魚人353.第335章 交趾君臣第63章 司馬光入京305.第290章 海洋的呼喚201.第191章 賞功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358.第339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個大計劃第561章 封賞(2)141.第135章 範純仁:又是一個拗相公182.第173章 挾契丹自重!441.第418章 惡龍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171.第162章 提醒沈括第601章 第五百九十七 開戰(1)481.感冒了177.第168章 大行皇帝到底留了多少奏疏?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309.第294章 顆粒火藥第560章 封賞(1)第64章 人心變易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523章 說客(1)143.第136章 呂公著和王安石128.第123章 朕給舊黨加一派 (求月票,求追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115.第111章 呂惠卿第35章 命運之日(2)398.第378章 忠君報國的土司們434.第411章 國書與報告185.第176章 動物園之說258.第244章 黃金的呼喚(1)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第53章 陳美人第46章 文德殿(2)120.第115章 長胖長高了 (15500更新完畢,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67章 旋渦189.第180章 皇太妃【7500月票加更】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404.第383章 春秋決獄第15章 高太后:果然都在稱頌六哥純孝嗎?211.第201章 趙煦巧學成王87.第86章 京東鐵馬(1)第42章 卡bug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第583章 和尚也得講政治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447.第424章 開戰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82.第81章 王珪之死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184.第175章 迂迴96.第93章 上貨!上貨!(2) 【大章求追定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148.北宋弓箭手營田制度第53章 陳美人470.第446章 戰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