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第415章 戰前的雙方

第415章 戰前的雙方

元祐元年三月戊辰(十一)。

交趾思琅州知州劉引之子劉奇再至西平州,面見章惇,並獻上帶來的思琅州輿圖、戶籍冊以及交趾所賜思琅州知州、刺史等官印。

劉奇將這一切獻上,就恭敬的跪在章惇面前:“蠻荒之人不識天命,不知大義,幸相公親臨教撫,使我思琅州上下,頓覺大義所在……乞歸大宋,永爲宋臣!”

章惇笑意盈盈的上前,扶起了劉奇,道:“汝父子能知朝廷大義所在,幡然醒悟,率衆歸明,朝廷必不會虧待汝等。”

“吾將上表天子,冊封汝父爲思琅州知州、羽林將軍、思琅州刺史。並封汝爲三班借職。”

劉奇大喜過望,立刻再拜:“臣父子寸功未立,便已蒙相公如此厚愛,朝廷恩德深如海呀!實不知該如何報答!”

說着,眼睛都紅了起來。

這些邊境上的侗溪土司,歷代以來有奶就是娘。

或者簡單點——誰強,他們幫誰。

在熙寧南征後,大宋王師打出了赫赫威名。

如今,大宋西軍再次出現在邊境上。

章惇又懷柔招降,甚至許諾了表奏其家族依舊世襲原職,同時朝廷還將大大封賞的政策後。

傻子都知道怎麼選。

所以,現在不止劉家已經完全倒向了大宋。

在另一側,和廉州、欽州接壤的交趾蘇茂州知州張訓,也遣其子張茂到廉州,獻表稱臣,表示——我們早就盼着王師打過來了!我們和交趾人不共戴天啊!請王師早早發兵,將我們從交趾賊的殘酷統治中拯救出來。

而在昨天,另一位交趾北方大族,交趾門州刺史王靜,也派了代表到了西平州,表示——相公,我們王家早在大宋太祖的時候,就想內附了,乞永爲宋臣,只要天子冊封俺們當門州刺史、知州,俺們就一心一意跟着大宋走。

至此,宋、交邊境上,交趾人設置的五個邊境羈絆州,有三個在開戰前就已經倒向了大宋。

只有七源州、廣源州,還在忠於升龍府。

交趾邊境門戶頓開。

思琅州劉家是第一個獻上輿圖、戶籍的家族。

章惇扶起劉奇,柔聲道:“劉三班,一路辛苦了。”

“且先下去休息吧。”

一個三班借職,章惇自己就可以除授。

這是他的權力!

劉奇大喜,道:“恩相在上,請受末將一拜。”

呦!

還是個會打蛇隨棍上的主。

章惇笑了起來,沒有否認對方的稱呼。

畢竟,他除授的人,不就是他的門生嗎?叫他一聲‘恩相’理所應當。

把劉奇安頓下去,章惇就來到了白虎節堂。

他到的時候,狄詠、蘇子元還有田仕儒等人,正在一個被製作好的沙盤前,推演着敵我態勢。

這沙盤是燕辰帶來的幾個工匠,在來到西平州後,通過詢問當地土司、商賈製作而成的。

雖然可能不詳細,但大體地理地勢和敵我情形是明確了的。

對宋軍而言,有了這沙盤,戰前就可以儘量的推導敵我態勢,同時在心中對當地地理有一個粗略的印象。

章惇走進來,所有人集體行禮:“恭迎大帥。”

章惇點點頭,走到沙盤前,命人將帶來的劉奇所獻的思琅州輿圖送去給那幾個匠人,以便豐富沙盤細節。

做完這個事情,章惇就看着沙盤上的情形,上面已經被狄詠等人插好了一面面小旗幟,顯然他們剛剛已經又推演過一次戰事了。

代表着大宋主力的御龍第一將的旗幟,已經插到了交趾七源州和廣源州的背後——北件城,截斷交趾太原和七源州、廣源州之間的聯繫。

於是,整個交趾北方,將形成一個巨大的突出部。

這個突出部,就像一塊點心,落入了大宋土司們的合圍和圍毆中。

御龍第一將加上蘇子元的邕州兵馬兩千,田仕儒的思州兵馬一千五,以及廣西本路精選出來的精兵兩千,則將在北件對付來援的交趾主力。

交趾兵出太原向北,必須走北件。

這就是逼迫交趾主力,與宋軍決戰。

從而一戰消滅掉交趾駐防在太原的主力。

不誇張的說,只要打贏了北件戰役,交趾北方的戰事就將結束。

廣源州的楊家、七源州的李家,能擁有的兵力是有限的,作戰決心也是有限的。

一旦其陷入圍困,同時宋軍再將交趾援兵的統兵大將的腦袋,懸掛起來。

他們自然會投降。

章惇看向狄詠,道:“根據多方消息,交趾李乾德已遣其太尉李常傑出鎮太原,爲江北諸州節度使。”

“其麾下兵將,已有兩萬餘!”

“再徵發青壯民夫,其軍勢可達數萬。”

“若其從太原,全軍而來,將軍有信心在北件將之擊敗嗎?”

狄詠擡起頭,自信無比:“經略相公旦請放心,我軍已經準備妥當。”

“末將與蘇知州、田巡檢都已經商議好了。”

說着,他在沙盤上,開始講解其他和其他大將商議好的作戰部署。

狄詠老於陣戰,有豐富的軍事經驗和履歷。

而且,還接受過當今天下烈度最高的沿邊地區的軍事考驗。

自然他的佈置極爲細緻。

連預設的戰場,都選了好幾個地方。

章惇聽着,眼睛漸漸亮起來。

他是知兵,知道狄詠等人的佈置和安排都很合理,也很恰當。

只是……

“我軍兵力,不過萬餘,交趾若全軍而來,兵力夠嗎?”

“此外,劉引、張訓還有王靜等人,都說交趾太尉李常傑此番率軍屯駐太原,還帶來了象兵,據說有戰象二十頭。”

章惇皺起眉頭來:“不好對付啊!”

章惇沒有見過大象,但他聽說過,汴京的玉津園在太祖、太宗和真廟時代養過大象。

傳說大象巨大無比,力大無窮,發起怒來等閒十來人根本攔不住。

交趾人用來作戰的戰象,只會比玉津園裡馴養的大象更大、更強、更厲害。

若其結陣衝陣,恐怕很輕易就能撕開一條步軍的防線。

狄詠笑了起來,他對章惇道:“請經略相公放心,御龍左直就是官家親自派來對付交趾人可能出現的戰象的奇兵!”

“嗯?”章惇不太明白了。

御龍左直是護衛燕辰的軍醫們的衛隊。

這些天來,也一直呆在燕辰屯駐,專門作爲後方傷兵療養的永平寨。

章惇去看過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特別是寨中改造好的傷兵院,還有培訓的女醫戶都有着深厚印象。

但御龍左直的那一百多人?

章惇就記得他們每天都會在永平寨的空地上,拿着一些裝滿了石頭的陶罐練習投擲。

比拼誰丟的更遠、更準。

燕辰甚至會給那些丟的遠、丟的準的人發賞。

章惇看的莫名其妙,但燕辰告訴,這就是御龍左直在戰場上唯一要做的事情。

這讓章惇很不解,但也沒有多想。

畢竟御龍直嘛,總是有很多怪癖的,也沒有人能管得了他們。

可如今,聽聞這些御龍直還是專門對付戰象的奇兵?

章惇有些不太相信。

他們怎麼打戰象?

靠丟陶罐嗎?

但考慮到御龍直的特殊性,還有狄詠透露的信息,章惇沒有多問。

……

交趾,太原城。

這裡是交趾在富良江以北最大的軍事據點,也是交趾統治江北的核心,同時還是江北和升龍府最近的地方。

直線距離,只有一百多裡。

換而言之,越過太原,就可以橫渡富良江,兵臨升龍府。

故此,交趾人在此建立了堅固的城防,同時常年屯駐了數千軍隊。

隨着李常傑來到太原,並在這裡,設立‘大越國江北行營大總管’幕府。

太原城也變得喧譁、擁擠。

李常傑帶來的兩萬多交趾軍隊,將整個城市擠得水泄不通。 無數騾馬,在城市內外,日夜喧譁。

李常傑此刻,正在帶着來太原城與他商議對策的廣源州知州楊景通巡視着戰象營。

二十多頭戰象,威風凜凜的在象兵的指揮下,排列成一排。

這讓李常傑充滿了安全感。

上次戰爭,交趾也投入了戰象部隊,但只有不到十頭。

而且還是在決裡隘那種不適合戰象部隊作戰的地方,但依然發揮了巨大作用,一度讓宋軍產生恐慌,可惜卻被宋軍統帥郭逵找到了弱點,集中了大量神臂弓和牀子弩,對準戰象進行攢射。

當場就射殺了四頭戰象,其他戰象驚慌失措,返身踐踏了大越的部隊,導致大越防線全線崩潰,決裡隘失守。

這次,李常傑吸取了教訓。

他絕不會再將寶貴的戰象部隊,投入到那種會被宋軍神臂弓和牀子弩集火的狹小地帶。

他只會在平原上,投入戰象。

二十頭戰象,足夠正面撕開宋軍的防線了。

一雪前恥,就在此戰!

只要擊破宋軍……

李常傑舔了舔舌頭。

但跟着李常傑的楊景通,卻充滿了不安。

“太尉,北朝此番來勢洶洶,下官實在是惶恐啊……”他試探着說道:“下官不過草芥之軀,不如請朝廷將下官交出去,交給北朝,換取北朝退兵?”

在聽說了北朝西軍南下,還有執政出鎮廣西后。

又聽說了儂智會、儂盛德等儂家人在拼命訓練侗丁,組織軍隊的事情後。

楊景通就已經明白江北各州,誰都能投降。

獨獨他廣源州楊家不能降。

降了也是死。

所以楊景通最害怕的就是升龍府被北朝的動作嚇壞了,將他交出去當替死鬼。

而這是升龍府的那些文官們做得出來的事情。

十年前的戰事後,升龍府裡的文官們就嚇壞了。

面對北朝,怯懦無比。

若只要交出他楊景通就可以保太平,楊景通毫不懷疑升龍府立刻就會將他交出去。

李常傑回首看了一眼楊景通,道:“當今天子聖明,豈會因北朝一言,而將知州這樣的忠臣交出去?”

“況且,北朝貪得無厭,乃豺狼之國,毫無聖人之教。”

“若不能擊敗北朝寇兵,我朝永無寧日!”

北朝那個使者,李常傑已經審訊了好幾次了。

那確實是個硬漢子。

受盡酷刑,也不肯透露北朝統帥是誰?執政又是誰?南下的兵馬有多少?

但北朝小皇帝開出的條件,他卻記得清清楚楚。

李常傑也不敢忘記。

交出劫掠歸化州,掠殺邊民的楊景通,交出那個寫詩詆譭北朝先帝的不知名詩人,交出他李常傑。

同時,要遣使賠禮道歉,並每年貢稻米五十萬石與北朝作爲賠款。

這哪裡是來息事寧人的?

就是來搞事的。

而且,李常傑相信,哪怕大越答允了這些條件,也於事無補。

豺狼一樣的北朝,必然得寸進尺。

也正是因爲知曉這個,天子才能力排衆議,決意遣他率軍北上抗敵。

楊景通聽着李常傑的表態,總算放下了心中的擔憂。

他立刻表態:“天子恩德,臣景通沒齒難忘,願爲大越赴湯蹈火!”

一旦開戰,廣源州首當其衝。

他和他的家族,哪怕是想跑也跑不掉的。

所以,他看向李常傑,拱手問道:“未知太尉,能否從太原城中,調一部分大軍,屯駐廣源?”

“比如說一萬人……”

李常傑橫了他一眼。

他麾下的經制之軍,總共就不到三萬。

分出去一萬,就剩下兩萬了。

一旦宋軍不顧廣源州,直撲太原而來,這太原城城矮牆破,如何守得住?

他必須在手中,保持一支兵力足夠的軍隊,隨時應對北朝大軍。

楊景通被李常傑瞪的發毛,只能弱弱的道:“五千呢?”

李常傑還是不說話,只是看着他。

楊景通只能哀嚎起來:“兩千總該給吧?”

廣源州的侗丁現在都已經動員起來了,拼湊出了一兩萬多人馬。

可是這些人來自各個侗,其中好多侗都和儂家人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真正信得過的,肯給他楊家賣命的也就那麼兩三千。

一旦開戰,楊景通擔心萬一自己的嫡系受到重創,那麼其他人就可能割了他的腦袋,去北朝那邊換賞賜。

所以,他只能來太原城求兵,求一支可靠的兵馬,作爲督戰隊,彈壓其他人。

不然廣源州根本就沒法守。

李常傑也知道楊景通的難處,只能嘆息一聲道:“老夫只能給知州一千五百人。”

“多了實在無法調動。”

沒辦法,現在北朝那邊一切都在迷霧。

連對方來了多少西軍?統帥是誰?那個坐鎮廣西統籌內外的執政是誰?都根本不知道。

李常傑只能靠猜,靠揣測,也只能盡最大可能得保持警惕。

若北軍勢大,實在不行,就賣了邊境各州,甚至退守富良江,撐到雨季,等暴雨勸退北朝的兵馬。

反正,上次戰爭已經表明了一個真理——北朝的西軍雖然厲害,但他們害怕暴雨,害怕瘴癘疾病。

尤其是瘧疾,他們根本沒有抵抗力。

一旦感染,就是一營營的死。

所以,升龍府中才有——乾脆棄守江北,退保富良江,坐看北兵爲暴雨、瘴癘所傷的議論。

打不過,我們還熬不過嗎?

不過,李常傑不服,天子也不願就這樣窩囊的退兵。

……

永平寨。

燕辰正在宴請着,當地的土司和土司們帶來的巫醫們。

酒足飯飽之後,燕辰就對衆人說道:“王師即將南征,但交趾密林多瘴癘,恐害士卒性命。”

“願請諸位長者,教我等瘴癘之方!”

“若確實有效,在下必將上奏朝廷,爲諸位請功!”

說着他就恭身再拜。

這已經是他在來到永平寨後,宴請的第七波當地土司、巫醫了。

爲的就是,向他求取他們部族之中,治療各種瘴癘疾病的方法。

別管有沒有用。

先蒐集起來,做好準備。

這次南下,天子也從御藥院,撥給了大量的藥材。

同時,軍營滅蚊工作,和要求軍隊特別是作戰主力的御龍第一將必須飲用燒開後的涼白開,也是燕辰一直在做的事情。

從汴京出發後,他和他率領的軍醫、御龍直們,就是御龍第一將的軍法官。

就管着滅蚊、殺蚊以及軍營將士飲水安全。

到現在,已經基本讓軍隊形成了習慣。

在燕辰的請求下,酒足飯飽的土司和巫醫們,紛紛獻上了他們侗中預防、治療瘴癘疾病的各種偏方、方法,同時也提供了很多防蚊、滅蚊的辦法。

燕辰立刻命人一一記錄下來,並交給軍醫們去驗證。

偏方主要看有沒有毒。

防蚊、滅蚊的法子,則當場就可以實驗。

(本章完)

452.第429章 對曾布的安排367.第347章 出幸開封府(2)126.第121章 沈括的想法第506章 入甕第608章 戰局(2)第613章 議諡118.第113章 外戚的手段 (【我是分析師】萌337.第320章 開戰!開戰!(5)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第39章 太子(2)第618章 棉甲229.第217章 該害怕的是他們!254.第241章 威權立矣!433.第410章 宋誓(2)204.第194章 遼使:讓我試試南朝小皇帝的成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517章 使者360.第341章 穩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第540章 御前演武484.第458章 開門!市場經濟!251.第238章 三國的中秋節302.第287章 貶官130.第125章 心累的司馬光443.第420章 司馬光的最後執念第537章 暴利第52章 重大情況通知!很重要!請各位讀者賞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第516章 王大槍的奇妙之旅第547章 向宗回 高公繪: 我也可以聽話,我也可以做事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221.第210章 佛牙舍利起風浪277.第263章 也得去別人家裡攪一攪336.第319章 開戰!開戰!(4)336.第319章 開戰!開戰!(4)157.第148章 望母成龍第17章 母子(1)133.第128章 趙煦:呂惠卿 蘇軾,現在爾等都第57章 元老之間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14章 通風報信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467.第443章 決戰(1)第43章 茶藝大師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第478章 吳安持:我必令汝家破人亡384.第364章 問題的根源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115.第111章 呂惠卿453.第430章 有人要反攻倒算第509章 朕受傷了,需要哄才能起來305.第290章 海洋的呼喚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47章 司馬光86.第85章 趙煦上上輩子的夢魘記憶365.第345章 轉世之約332.第315章 元祐元年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第57章 元老之間第43章 茶藝大師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287.第273章 重祿倉法131.第126章 範純仁入京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94.乙未日加封、推恩名單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276.第262章 章惇求對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280.第266章 伴讀和漣漪第510章 聖質深邃332.第315章 元祐元年第606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410.第389章 交子開始流通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140.第134章 司馬光:連堯夫也已經退縮了嗎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第522章 和離第624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4)314.請假條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第68章 宋用臣 (1)【求首訂!】338.第321章 天子賜神物第624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4)107.第103章 想要爲國捐軀的趙煦271.第257章 前奏 (111jza萌主加更)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262.第248章 新役法(1)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503章 斷尾求生405.第384章 小官家是聖君啊!第531章 點下重商主義的第一個點數第583章 和尚也得講政治第22章 忽聞暗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