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

“這樣啊……”太皇太后看了看向太后,問道:“太后覺得呢?”

向太后道:“娘娘,六哥所言甚有道理,不如就讓六哥試試?”

只是一個坊而已,花的錢也是從交子的抽稅中賺來的。

可以一試!

趙煦立刻就道:“多謝太母、母后成全!”

“如此一來,若是一切順利,一年半載之後就可以用賺來的錢,給太母、母后修建宮室了!”

兩宮聽着,都是笑了起來。

她們其實現在也知道這個孩子,遠不是表面上這樣的天真、淳樸。

恰恰相反,這個孩子只是在她們面前纔會像個孩子一樣撒嬌、討好。

在其他人面前,可就是另外一個樣子了。

在朝堂上‘望之肅然,法度兼備’,在召見大臣時‘禮遇大臣,行止有度,早知國事,果決非常’。

在處置大臣時,更是能做到‘遵法度,守綱常,然後用仁恕寬厚之道。’

即位以來,已殺一遙郡,貶一待制,編管勳貴五人。

至於惡王詵,罰郭獻卿,更是朝野‘皆以爲聖’。

可也正是因此,兩宮纔對這個孩子放心和滿意。

他不在別人面前撒嬌,偏在她們面前撒嬌。

這就說明,這孩子是真將太母、母后,當成至親。

至於他疏遠任家、朱家、崔家這些生母外戚。

反而證明了這一點。

兩宮都看過史書!

自然找得到類似的例子。

後漢的漢和帝,北魏的孝文帝。

都是親近、孝順養母,厚待養母家族,反而疏遠自己親生母親的外族的例子。

“那臣明日便和經筵官們在集英殿上商量一下此事……”趙煦笑着說道。

“嗯!”兩宮都是點頭。

趙煦於是陪着兩宮,又說了一會話,主要是說了說近來宮中的諸王、公主們的事情。

近來,趙煦時常有空就會去看望他的弟弟妹妹們。

特別是大寧郡王趙佖,得到了趙煦最多的關懷。

他甚至下詔,將慶寧宮內,存留的舊年玩具大部分都送給了趙佖。

即使和是趙煦同胞的普寧郡王趙似,也沒有這樣的優待。

但沒有人能說什麼。

因爲所有人都知道,普寧郡王有眼疾,其母林賢妃又需要照顧剛剛纔被賜名錄入玉蝶的先帝遺腹子趙偲。

長兄如父,作爲趙家的家主,多照顧一下這個有眼疾的十二郎理所應當。

這是兄友弟恭,也是天子寬愛兄弟。

兩宮對此都是很滿意,所以都是笑着聽趙煦講起宮中諸王、公主的事情。

等趙煦講完,向太后就道:“六哥正該如此!”

“先帝不幸,奄棄天下,諸王公主將來就要靠六哥推恩、照顧了。”

“兒明白!”趙煦頷首。

“對了!”他似乎是想起一個什麼事情,說道:“太母、母后,臣近來聽說,似乎都堂東府的執政,自從章相公出鎮後,就一直出缺?”

太皇太后點點頭,答道:“是有此事。”

“老身和太后,也一直在此爲煩惱呢!”

向太后跟着點頭,嘆道:“是啊,朝中大臣,皆是上上之選。”

“譬如那翰林學士承旨鄧潤甫、戶部尚書曾布,皆有宰執之材,吾與太皇太后一時難以決斷!”

趙煦微笑着道:“曾尚書、鄧學士,皆天下知名之士,國家股肱。”

但他心中知道,這其上是慶壽宮和保慈宮之間的矛盾所導致的。

不要看如今的慶壽宮太皇太后和保慈宮向太后,婆媳相處融洽,在多數問題上總能達成一致。

但那是向太后在很多問題上主動退讓、尊重慶壽宮的結果。

實際上呢?

婆媳之間,豈能沒有矛盾?

何況,牽扯到的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利益集團之間的利益。

慶壽宮更傾向勳貴外戚,保慈宮更傾向士大夫。

也就是向太后性子柔弱,不愛爭搶。

換一個性子的人在她的位置上,恐怕兩宮之間早就面和心不和,甚至鬧得不可開交了。

可是,有些東西,終究是不能輕易退讓的。

執政大臣的人選,就是其中之一。

保慈宮想扶翰林學士承旨鄧潤甫上位執政,慶壽宮想讓從先帝重病開始,就爲慶壽宮智囊的曾布遞補。

這就是執政難產的關鍵。

其他什麼猶豫啊、人選太多啊,朝野紛爭啊,都只是表象。

這也是左相韓絳、右相呂公著不敢催促、決定的緣故。

這兩個老狐狸早就看出端倪來了。向太后笑着繼續說道:“此外,御史中丞李常、禮部尚書曾孝寬、吏部尚書韓忠彥以及兵部尚書呂大防等人,也都有被人提及,也都是朝野公認的宰執人選。”

太皇太后頷首:“正是如此!也正因如此,老身和太后才一直無法做出決定。”

兩宮當然絕不會讓人輕易看出她們在執政任命上,已經有了分歧。

趙煦聽着,點點頭,感慨道:“皇考留下的能臣幹臣,竟是如此之多!”

“是呢!”兩宮點頭,紛紛說道:“諸卿皆乃一時才幹之選,但東府卻只有一個執政空位,不知如何抉擇呀。”

趙煦微笑着,給出他的方案:“太母、母后,何不將章相公空出來的那個執政之職,一分爲二?”

“這樣都堂就可以進二賢了。”

兩宮聽完就對視了一眼。

她們倒不是沒有想過,將目下都堂的執政擴編。

讓執政帶職,從中書省左右丞帶門下省門下侍郎,拆成多執政。

通過增加宰執數量,分擔政務,以此渡過垂簾時期。

只是,此事說易行難。

歷代以來都是有制度的,在過去大宋實行的事三相兩參、兩相三參之制。

元豐改制,雖然廢除了這個傳統,但東府的人數大體保持了五人。

如今,若是將執政的帶職拆成一個個獨立的執政。

這必然讓執政數量突破過去的限制。

也會讓東府的蘿蔔坑變多。

執政與宰相的數量對比,將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兩相四參,這是大宋從未有過的事情。

兩宮雖然在聽政前,都沒有什麼實際的政治經驗,但她們的本能抗拒着這樣的變化。

雖然說不清爲什麼?

但隱隱約約覺得這樣做似乎不對。

可能會打破平衡,引發一些不可預測的後果。

趙煦看着兩宮的神色,不動聲色的道:“就是這樣一來,東府就該有六位宰執了。”

“集議之時,若兩方對峙,人數相當就很容易僵持。”

兩宮眼中閃出驚訝之色。

她們終於自己在擔心什麼了?

東西兩府八位宰執,集議的時候,一旦形成兩派僵持,就會造成四比四的無解局面。

一旦這樣的局面,多次出現,那麼,皇權就只有一個選擇——將所有人全部罷免!

一旦如此,雙方也就不死不休了。

有重演唐代牛李黨爭的可能!

“六哥說的是呢!”向太后喃喃自語着。

太皇太后也頷首道:“官家所言甚有道理。”

趙煦道:“那便再增加一位執政?”

“中書省事務繁忙,增加一位中書侍郎,或者在樞密院增加一位執政名額,如此或可解此煩惱。”

兩宮聽着,都皺起眉頭來了。

這樣一來,都堂東西兩府的宰執數量就要達到九人了。

九爲數之極啊!

會不會有些犯忌諱?

這對兩宮來說很重要,因爲她們都迷信。

“官家,老身和太后再想想……”良久,太皇太后說道。

“嗯!”趙煦點頭。

他也沒有指望,可以一次就說服兩宮。

他純粹是來放風的。

告訴朝野大臣,他有心擴大都堂編制。

這是胡蘿蔔,由不得那些文官不動心。

同時這個事情只要辦成了,那麼新晉的宰執,會感謝誰?

此外,都堂宰執人數的增加,實際上會稀釋宰執們的權力。

這有些類似那個現代的童謠。

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擡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權力就是這樣的,瓜分的人越多,每個人享有的權力就越小。

但權力不會憑空消失。

宰相手裡的權力小了,皇帝的權力自然就大了。

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489章 蔡京的決心第530章 難道他是天生的帝王?481.感冒了第62章 條貫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29章 儒學就是如此456.第433章 山上沒有水第64章 人心變易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第504章 趙煦對孟皇后的回憶75.第74章 堂薄82.第81章 王珪之死第597章 西北狼煙(2)第614章 黃毛之心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第34章 命運之日(1)第619章 戰局(1)101.第98章 平章軍國重事296.第281章 潤物細無聲437.第414章 金融工具人(2)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99.第96章 覲見442.第419章 謀國(求訂閱)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261.第247章 趙煦:還是滅了西賊最划算492.第466章 章惇的相位危機第27章 曾布:嘉佑元老的時代結束了!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169.第160章 錢荒第567章 虎狼之師210.第200章 向太后:吾兒必可爲堯舜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400.第380章 欲加之罪第594章 戰前(1)206.第196章 交趾也敢讓大宋割地了!?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436.第413章 金融工具人(1)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582章 大和尚的錢,三七分賬360.第341章 穩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161.第152章 撤退第556章 現實的天龍八部358.第339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個大計劃419.第397章 傷兵院168.第159章 報捷吧!第584章 逼捐(1)第505章 招供325.第309章 趙煦:要斷章取義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500.第474章 顯貴的燕家175.第166章 自有大儒會爲朕解經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185.第176章 動物園之說263.第249章 新役法(2)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263.第249章 新役法(2)420.第398章 汴京風雲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409.第388章 開啓潘多拉的魔盒第1章 花有重開日,人回少年時第12章 劉惟簡99.第96章 覲見86.第85章 趙煦上上輩子的夢魘記憶467.第443章 決戰(1)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182.第173章 挾契丹自重!第513章 城管祖師爺(2)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417.第395章 戰前(1)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441.第418章 惡龍第497章 兩宮的裂痕第611章 司馬光之死(2)218.第207章 遼使眼中的魔法:交子第582章 大和尚的錢,三七分賬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629章 太皇太后主動提歸政了371.第351章 漣漪105.第101章 仁廟他顯靈啦!247.第235章 囑託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383.第363章 神仙下凡也難解454.第431章 交趾羣臣:北朝能籤澶淵之盟,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345.第328章 戰前部署342.第325章 預算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94.乙未日加封、推恩名單76.第75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77.第76章 祀在戎前146.七月總結,八月展望。第579章 茶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