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第381章 武裝移民

元祐元年閏二月辛亥(23)。

廣南西路,宜州,宜州城外。

一隊輕騎,疾馳而來。

爲首的騎士,留着濃密的絡腮鬍,戴着范陽笠,腰間掛着兩條厚重的鐵鐗。

這是大宋中高級武臣最喜歡的兵器。

一鐗下去,可謂衆生平等。

他們騎着的馬,則是典型的大理馬。

大理馬腳短身矮,奔馳速度不如北馬。

但耐力強,能負重,而且性格溫順,耐粗糧。

於是,在整個廣南地區,廣受好評,也成爲了大宋南方的主要運輸力量。

所以,廣南西路每年都會向大理買馬,朝廷專門在邕州設立了買馬場,並設置了專勾提舉左右江侗丁、同措置買馬公事一職。

大理馬四尺一寸以上,既可買入。

其價格從十三貫一匹到最高四十八貫一匹,分成八個不同的等級。

目前來說,是將其中最高一級的大理馬作爲戰馬使用。

其他所買的馬匹,則分銷各地,或作爲宋軍的運輸馬匹。

當這些騎兵靠近宜州城的時候,遠遠的就已經有宜州官吏迎了上來。

騎兵們紛紛下馬。

爲首的武臣問着來迎接他的官吏:“章相公何在?”

那官吏低着頭說道:“相公在府衙之中會客,差我等來迎知州!”

那武臣點點頭,迫不及待的說道:“煩請足下,告知相公,就說末將邕州知州蘇子元奉大帥將令,前來拜見,乞大帥撥冗相見!”

官吏點頭,道:“相公早有吩咐,命蘇知州一至,便帶到府衙官廨相見。”

“善!”這武臣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然後擡頭,看向那宜州城的城頭。

已經十年了!

父兄妻女,在邕州殉國已經過去十年了。

他無時無刻,無日無夜,不在思念着他的父兄,不在想着他那一雙可愛的兒女,還有賢惠的妻子。

蘇子瞻詞曰:十年生死兩茫茫!

他何嘗不是如此?

國仇、家恨,疊加在一起。

讓他無日無夜,不在想着復仇。

奈何,自熙寧南征後,朝廷就不願意舉兵向南了。

北虜、西賊,甚至吐蕃,都比南方的交趾重要。

他只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在這廣南西路,做着萬一的準備。

現在,他終於等到了!

當他得知,朝廷已經下詔,以執政出鎮廣西的時候。

他就知道,他等待了十年的機會終於來了。

而當他看到朝廷的詔書時,他就確認了這一點。

因爲,新君旨意之中,無比明確了章惇南下的目的:交趾之禍,起於五代;熙寧之災,不過十年……朕承先帝之寶訓,而奉聖人之禮教……

可謂是殺氣騰騰,劍指交趾。

這讓他振奮不已,於是,收到旨意後,便開始積蓄糧草,準備兵馬。

等到他聽說章惇到了宜州,還派人來傳他來宜州相見後。

他就立刻出發,星夜兼程而來。

……

章惇下了衙,回到後衙的內宅,那兩個宮中賜下的侍妾,連忙替他端來茶水。

“官人辛苦了!”

章惇接過茶水,喝了一口,然後閉目休息了片刻。

他自到宜州,就沒有一天閒下來過。

每天不是在宴客,就是在處理宜州內外的公務。

誰叫他除了是廣西經略安撫制置使外,還是管內勸農使同時還兼着管內觀察處置等使的頭銜。

在某種意義上,他現在的身份,和唐代的節度使,沒有區別!

都是軍政、民政一手抓!

既要負責打仗,還得負責民生。

這不,宜州內外的土司們,就天天上門,都在求他許一個名義。

這就讓章惇有些頭疼了。

倒不是頭疼處置、安置這些傢伙,天子給他的小冊子裡,就授權了他可以臨機處斷,便宜行事。

交趾北方之地,更是可以任由他安排。

反正——又不是自家的疆土。

而且,就算佔了,自己開發,難度也大的很。

從北方移民的話,山高路遠,死亡率也會很高。

不如給土司們,先羈縻着,將來再說。

章惇頭疼的事情,只有一個——土司們太熱情了。

幾乎人人都想‘爲國盡忠’,家家都願出兵。

而且好多人和莫家一樣,都願意舉全族之力,追隨王師‘征伐兇頑、犁庭掃穴’。

但,糧食從哪裡來?

這麼多土司,你一家我一家,加起來,都快能湊出兩萬土司兵了。

算上廣西本地的兵馬,還有御龍第一將的兵馬,這前線總兵力,怕不是得奔着四五萬去了?

這麼多人,人吃馬嚼的,邕州、欽州、廉州有這麼多糧食嗎?

廣南西路的官倉,能負擔得起嗎?

章惇對此很疑問。

至於因糧於敵?

交趾怎麼都不像是有錢有糧的大戶。

想到這裡,章惇就睜開眼睛,再次拿出那本官家賜給他的方略,細細的看了起來。

這方略,他是越看越有心得,也越看越覺得,官家深謀遠慮,實在非常人!

搞不好,其中許多辦法,都是先帝在當年南征後反思南征得失的經驗。

譬如將戰事儘量控制在富良江以北。

也譬如說,這遷廣西土官子弟,徙爲交趾北方土官的辦法。

都可能是先帝戰後反思的智慧結晶。

不然,官家怎麼可能知道這許多事情?

又如何能想的這麼詳細?

在一開始就將廟算,安排的妥妥當當。

廟算之外的事情,更是全部授權於他。

就是……

章惇看着冊子上,官家要求的,在交趾乞和時,開出來的那些和平條件。

其中一條,讓章惇看着,感覺很荒繆。

“交趾當歲貢稻米五十萬石與大宋……”

五十萬石稻米,交趾有這麼多米嗎?

殺了他們也給不起吧?

但,章惇看着這些條件,卻又怦然心動。

大宋自真廟以來,就一直在給北虜歲幣,仁廟慶曆議和後,甚至還給過歲賜給西賊。

若,真的能強壓着交趾人,答應這些條件……

如此想着,章惇目光灼灼,眼中冒出精芒來。

這個時候,門外傳來了官吏的通報:“相公,邕州的蘇皇城已到府衙!”

章惇立刻起身,當即喜道:“快快有請!”

同時對着自己身邊的兩個侍妾說道:“快去將吾帶來的蒲城茶葉煮好!”

比起這宜州的官吏,還有莫家人。

章惇毋庸置疑,更信任蘇子元。

不僅僅是因爲他和蘇子元,都是福建人。

也因爲蘇子元的堂兄蘇頌,如今就是官家身邊的大臣。

同時,蘇頌和他關係也不錯。

……

蘇子元被人帶着,步入宜州官衙,然後到了內宅。

一進門,他就聽到了一聲爽朗的笑容,然後一個年紀和他相仿的高大身影,就迎出門來,用着帶着福建口音的官話,熱情的說道:“蘇賢弟,吾在此候賢弟久矣!”

然後一隻溫暖的大手,就拉住了他的手。

眼前的人,穿着士大夫的常服,他的鬍子不算太長,也不算太密,皮膚白皙,容貌硬朗。

年輕的時候,肯定是貌比潘安的人物。

“末將拜見大帥!”蘇子元自然猜到了對方的身份,除了那位大宋新法干將,被當今天子委派來廣西坐鎮,全權處置去歲交趾入寇一事的執政章惇章子厚外,還能是誰?

於是一見面,就大禮而拜。

“賢弟不必多禮!”章惇樂呵呵的扶起蘇子元:“吾與子容兄,同殿爲臣,乃是舊友……且子元更乃忠武公之後,國家烈臣之子……”

“不敢。”蘇子容低頭說着。

章惇卻是拉着蘇子元,走向自己的官廨。

他今天要和蘇子元好好談一談,現在廣西的事情,也好好了解了解交趾的事情。

這也是官家給他的囑託。

廣西之事,內事不決問苗時中,外事不決問蘇子元。

理由是苗時中積年老吏,熟悉廣西民情,而蘇子元父兄之仇未報,肯定對交趾有着深入瞭解。

……

儂智會帶着侗丁們,站在山崗上,看着在山道上行進的宋軍。

這些宋軍,只有數十人。

但他們押送着數百人的青壯。都是身強力壯,孔武有力之人。

是汴京城的官家,親自下詔,送來這右江勿惡、勿陽等地的壯丁。

儂智會,看着那些人。

他臉上露出笑容,轉身對着他身後的子侄們說道:“當即官家已降下隆恩,許我儂家子孫,迴歸廣源、思琅故土!”

頓時,所有人都歡呼起來。

自從儂智高兵敗後,儂家人就被逐出了自己的故鄉。

故鄉的人民,飽受着楊家、劉家的欺壓,也飽受着交趾賊人的奴役。

每年,都有着人逃亡來尋他們,訴說着交趾人的貪婪殘暴和壓榨,也訴說着楊家、劉家等豪族的兇殘。

現在,大宋終於改變了對他們的態度。

他們是時候,迴歸故鄉,去解救被欺壓、奴役、剝削的故鄉人民了。

於是,不止是歸化州的儂智會這一脈的儂家人在做準備。

儂盛德的順安州,也在做着準備。

當然,作爲代價,儂家人必須交出他們世代所掌握的右江地區黃金礦藏的秘密。

同時,儂家必須爲大宋官家,在現在的歸化州、順安州,以及未來分封的廣源州、思琅州各侗,種一個名叫‘甘蔗’得作物。

官家會用銅錢、鐵器、茶葉、稻米和他們買。

而且,開的價格很高。

一千斤甘蔗,就願給一貫錢。

這對儂家人來說,簡直是菩薩的福音。

也堅定了儂智會、儂盛德,死忠大宋的想法。

畢竟,給大宋稱臣,大宋真的捨得給好處。

交趾人呢?

除了欺壓、剝削儂家外,什麼都不會做。

況且,儂家和交趾的朝廷還有廣源州的楊家、思琅州的劉家,那是有血海深仇的。

想着這些,儂智會就帶着侗丁們,下了山崗,前去迎接遠道而來的大宋移民們。

侗中,已經爲這些客人,準備了豐盛的美食。

……

王大槍跟着人羣,懵懵懂懂的到了一個陌生的山寨裡。

山寨中的人,都穿着奇裝異服。

山寨裡的建築,也都是木製的房子。

但,這裡的食物還不錯。

王大槍現在就在吃着一條用糯米包裹着的,醃製過的魚。

除了有些酸外,其他一切都好。

酒足飯飽,稍事休息後。

一個老人,就帶着人,來到王大槍等人面前。

“諸位大宋好漢一路辛苦了!”老人的官話說的不錯,至少王大槍能聽懂。

“老夫是這勿陽、勿惡之地的侗主,也是官家敕封的歸化州知州!”

還是個官?

王大槍擡起頭,看着那個老人。

只聽着他道:“各位好漢,且先在這寨中歇息兩日,養好了身體,老夫再與諸位好漢發放號牌,到時候,各位好漢就可以去那些無人的荒地,自行圈佔了!”

“我們侗溪兒女,說話算話!好漢們圈下的地方,只要是無人的荒山,便都是好漢們所有!”

“老夫會命人造冊、定書,送去邕州城!好漢們只要依着旨意,佔滿五年,荒山上的一切就都是好漢們的產業了。”

王大槍聽着,整個人都興奮起來。

是真的!

真的可以用腳圈地!

於是,他當即決定,這兩天一定要好好做一雙鞋子。

以便到時候儘可能的多圈一些地方。

就聽着那老人道:“當然,好漢們也可以選擇先不圈地,先在峒中住着,等到王師克服廣源等州,再去當地圈地。”

“不瞞各位好漢,若好漢們是爲了黃金而來,廣源等地的山峽裡的黃金,比歸化州這裡要多多了!”

“歸化州,只有虎跳大峽谷那裡還有些金子。”

“但廣源州的山峽,卻到處是金子。”

說着,這老人就拍拍手。

兩個男子擡着一塊蓋着紅布的木盒子上前。

老人打開紅布,揭開盒子。

裡面是好幾塊拳頭大的狗頭金,每一塊都起碼有好幾斤重。

看得王大槍眼睛都紅了。

“這些金子,就是老夫的族人過去在廣源州撿到的。”老人介紹着,也嘆息着:“可惜,好多都已經賣掉了,就剩下這幾塊了!老夫記得,過去族裡有過一塊二十斤的大金塊!”

那是他的哥哥儂智高的寶貝。

儂智高身死崑崙關的時候,也隨之丟失,不知是被宋軍敲碎了分掉了,還是被某個宋軍大將自己私吞了?

王大槍已經呼吸急促了。

二十斤的大金塊?那得值多少錢?

於是,他已經下定決心,等到王師克服廣源州,再去廣源州圈地。

他都走了幾千裡了,不在乎再多等幾天,也不在乎再多走幾百裡。

其他人,也都和王大槍是一個想法。

來都來了,也不怕再多等一會。

這個時候,那個負責押送王大槍等人,來到這裡的禁軍將官,就走到了老人身邊,和老人說了一句話,老人笑呵呵的帶着族人們退下。

那將官則咧嘴一笑,看着他面前的這些無賴、地痞。

他獰笑一聲,道:“官家洪恩,雖許了爾等天大的恩典,叫爾等可以在這南方黃金之地,淘金還錢。”

“可是,那廣源州等地,如今在交趾賊手中。”

“王師克復之後,爾等才能前去當地圈地。”

“可王師打下的地方,豈能平白給爾等?”

“所以,爾等屆時,若欲去廣源州等地圈地,就得立下功勞,纔能有優先的選擇權。”

“有功者優先,天經地義!”

“此外,廣源州等地,虎豹出沒,還有着山蠻!”

“爾等也不想,被虎豹吃了,被蠻人抓走吧?”

“所以,想去廣源等地的,從今天開始,都得跟着俺操練起來了!”

他說着就拍了拍手。

禁軍士兵們,將一張張弓弩,一柄柄長槍,擡了出來。

“願意去廣源州的,現在可以報名了。”

“簽下自願前去廣源的契書,然後再簽下自願借錢二十貫,購置弓弩兵刃的契書。”

這將官說着,就貪婪的看向在場的數百名壯丁。

這些人,在他眼中,每一個都是行走的軍功。

因爲,朝廷那邊已經給了他旨意。

押送這些人,順利抵達歸化州,存活率保持在九成以上,就給轉官一級。

他現在是從九品的三班借職,轉官一級就是三班奉職了。

這樣的賞格,基本就相當於,一次綱馬的成功押送。

押送綱馬,是軍中出了名的好差事。

因爲只要成功完成任務,將馬匹押送到目的地,就給轉官一級。

但他的這個差事,比押綱馬輕鬆多了。

畢竟,人比馬聰明,只要不苛待、虐待,生病了及時給藥,一般都能活下來。

而他超額完成了任務,押送的四百五十人,沒有死一個,全部安全抵達歸化州。

所以,他還能額外減磨勘兩年。

但,這還只是一個開始。

朝廷的旨意裡,還給了他和他的部下任務。

給他的部下的任務是——每訓練好三個青壯——讓他們掌握好基本的射手和基本的行伍陣列,通過經略安撫使司的考覈的,就視同斬首一級。

而給他的任務,則是階梯式的賞格。

他押送的這四百五十人,有一半順利完成了訓練,通過考覈,就再轉官一級。

這就是可以從三班奉職遷爲右班殿直了。

這可是正九品的武臣職差!

此後,每多五十人合格,就可以減磨勘一年。

若是四百五十人,全部願意去廣源州,且全部訓練合格,那麼,加上之前減的兩年磨勘。

他這一趟下來,他可以直升左班殿直還有餘。

相當於幾個月,就完成了三級跳。

基本上,等於在戰場上立下了斬將奪旗的大功!

要是磨勘的話,沒有十年,想也不想要!

更緊要的是——這些人,日後在戰場上,若立了功勞,他也可以分潤,基本上斬首或者俘虜十人,就算他斬獲一人了。

自然,這將官對這個事情無比上心!

沒有大宋將官,可以拒絕這樣的好事——這可是升官發財啊!

注:歸化州、順安州的儂家人,以稻米和魚類爲主食。

注2:兩宋押送綱馬,一直是軍隊裡最火熱的差事,沒有關係背景的人,根本搶不到!

因爲,只要順利完成綱馬任務,就轉官一級。

這是因爲過去押送綱馬,死亡率很高,所以就改變了政策,給押送的軍官和軍人,定下指標,完成的就升官,所以軍官們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調動起來,綱馬死亡率大大降低。

 

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146.七月總結,八月展望。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486.第460章 下次一定第30章 趙煦:我還只是一個孩子啊356.可以訂閱了!311.第296章 西夏的計劃274.第260章 司馬光和汴京新報第616章 御前會議(1)第595章 戰前(2)第61章 上架感言170.第161章 劉昌祚423.第401章 大興土木吧!太皇太后!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第555章 逆鱗第579章 茶香四溢第36章 命運之日(3)第573章 外交(1)425.第402章 學區房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632章 器以藏禮,禮以出信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第560章 封賞(1)第532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1)469.第445章 戰後(1)第500章 出幸文府(1)388.第368章 熬鷹與義商第46章 文德殿(2)第506章 入甕第563章 章惇是下一個王安石?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158.第149章 天生聖君 (6500月票加更)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第508章 宰相的交易第6章 兒科聖手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394.第374章 白酒風雲第17章 母子(1)213.第203章 養女第41章 太子(4)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215.今天更新晚一點第539章 坐而論道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第12章 劉惟簡第528章 拿捏第45章 文德殿上 (1)425.第402章 學區房499.第473章 白嫖就是香!(感謝十二月的星第514章 賈種民:汴京城能自己長金子了!(新春快樂)270.第256章 西夏起風雲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第621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1)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579章 茶香四溢第519章 火熱的房產(1)198.第188章 賞要快338.第321章 天子賜神物275.第261章 西夏想用馬換交子?265.第251章 蘭州第494章 安惇:我太想進步了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第64章 人心變易128.第123章 朕給舊黨加一派 (求月票,求追130.第125章 心累的司馬光83.第82章 進擊的曾布437.第414章 金融工具人(2)290.第275章 胸無城府96.第93章 上貨!上貨!(2) 【大章求追定第556章 現實的天龍八部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395.第375章 告狀的來了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214.第204章 趙煦:王安石何人也?【8000月407.第386章 測試198.第188章 賞要快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479.第454章 條約與尊號120.第115章 長胖長高了 (15500更新完畢,420.第398章 汴京風雲第503章 斷尾求生461.卡文第39章 太子(2)264.第250章 章惇發現了曾布的秘密289.更新要晚一點91.第90章 至善至仁(2)304.第289章 宋遼友誼,蒸蒸日上!( 電飯煲376.第356章 大奧249.第237章 重賞之威!280.第266章 伴讀和漣漪351.第333章 錦囊妙計第45章 文德殿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