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第351章 漣漪

第351章 漣漪

範純仁、呂大防等經筵官們走出宣德門的大門。

他們不約而同的深吸一口氣。

哪怕是呂希哲這樣的小字輩,其實也是讀遍了史書的。

他們如何不知,漢武帝建尚書檯,以分宰相之權,最後尚書令,演變成了事實上的宰相的故事?

所以,他們是既激動,又忐忑。

激動在於,自己得以靠近權力,影響萬民。

忐忑則在於……

似乎人有點多呀。

經筵官、伴讀加上種家兄弟,都快二十人了!

此外,每月初一、十五,宰執大臣甚至六部大臣,都會列席經筵。

所以……

這不就是翻版的朝會?

只不過,這種朝會,列席人員不再是百官。

而是宰執、六部、經筵官、伴讀……

那麼,決策中心在那裡?

這是他們思考的問題,也是考慮的核心所在。

倒是伴讀們,沒有想太多,一個個出了宣德門就聚在一起,說說笑笑。

衆人見着,也是羨慕不已。

年輕好啊!

……

呂希哲、呂好問父子,回到榆林巷的呂宅。

一進門,他們父子就看到了呂公著已經煮好了茶,在等着他們父子。

“大人!”父子兩人,連忙躬身行禮。

“回來了?”呂公著慢悠悠的拿着茶盞,給自己的兒子和孫子,舀起茶湯。

乳白色的茶湯,被舀到茶盞中。

然後,他給呂希哲、呂好問一人遞上一盞。

“都坐!”呂公著說道。

父子兩人乖乖的坐下來,呂公著就看向他們,問道:“今日經筵如何?”

呂好問立刻興奮的說道:“當今官家之智,千古罕見,無論是治學態度,還是殿上儀表法度,皆無可挑剔!”

呂公著點點頭。

這是自然的!

錯非這位官家,表現的如此聰慧,如此成熟。

文寬夫(文彥博)、張安道(張方平)、馮當世(馮京),這些老狐狸又怎麼可能在入京後,那麼輕易的就認同了韓絳的施政?還給韓絳背書?

須知,以上三人,可都是在大宋政壇的鬥爭中,千錘百煉出來的。

哪一個不是經歷了無數次黨爭、攻訐,依然屹立不倒的元老?

能讓這些人,乖乖的安下心來,而不是和韓絳纏鬥起來。

只能是他們已經知道了,那位官家的態度!

當然了,官家的禮遇、親近和安撫,也是必不可少的。

譬如馮當世那頭金毛鼠,就得了一個節度使的頭銜。

張安道,則天天忙着編纂《元祐字典》,根本沒有其他精力,也不想摻和朝政了。

文寬夫那個老匹夫就更過分!

厚顏無恥!

居然把自己的孫女,送到了宮裡面!

而官家則遊刃有餘的應對着這一切。

“還有呢?”呂公著問着。

呂好問答道:“官家還帶我等登上了昇平樓……”

“放眼大內,縱觀美景……”

“嗯?”呂公著繼續問着:“然後呢?”

“然後官家就居安思危了……”

“哦?”

呂好問便在自己祖父面前,繪聲繪色的描繪了昇平樓上的情況。

呂公著聽完,悠悠一嘆,道:“昇平樓,老夫也曾隨仁廟、英廟、先帝登上過幾次……”

“但三代官家,卻都無此問……”

然後,他就深深的看了一眼,一直坐着,一言不發的呂希哲:“都是汝在御前教得好啊!”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生於安樂死於憂患!”

這是孟子的名句!

誰教的?

在呂公著眼中,這是很顯然的事情——除了這個逆子,還能有誰?

呂希哲笑了笑,端起茶盞,微微抿了一口茶湯,說道:“大人,兒,只是盡臣子的本分罷了!”

經筵,是一個鬥獸場。

每一個經筵官,都會抓住自己講書、教授的時間,極盡一切可能得塞自己的私貨。

範純仁如此,呂大防如此,鄧潤甫也如此。

和尚摸得,貧道自然也摸得。

所以,蘇轍、程頤還有他呂希哲,當然是有樣學樣。

藉着經筵的機會,在御前向天子闡述自家之道。

呂公著看着這個逆子得意的神色,有些氣不打一處來。

可終究,他只能嘆息一聲。

能怎麼辦呢?

孟子,乃是亞聖!

誰能阻止,經筵官在經筵上說孟子的道理?

沒辦法,呂公著只能沒好氣的哼了一聲:“汝好自爲之吧!”

經筵上,自有起居郎記錄言行。

而御史臺的烏鴉們,可是日夜盯着經筵的記錄。

只要被他們找到把柄,這個逆子就沒有好果子吃。

呂希哲拜道:“大人教誨,兒銘記於心!”

呂公著哼哼兩聲,就開始關注正事了,他問道:“官家果然要將開封府的卷宗、事務,拿到經筵上?”

呂希哲再拜:“回稟大人,確實如此!”

“官家說了,此乃學以致用,也是集思廣益!”

呂好問在旁邊,興奮的跟着問道:“祖父大人,是不是意味着,孫兒也可以參與到開封府的事務討論之中?”

年輕的宰相之孫,心潮澎湃。 呂公著微微頷首,道:“若聖心不變,大抵如此了!”

呂好問,頓時就有些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模樣。

卻根本不知道,這其中蘊含的危險。

可呂公著也不好說什麼,只能深深的再看了一眼呂希哲這個逆子。

希望這個逆子,好好私下提點一下呂好問了。

呂希哲,卻是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沒有會過意來。

經筵官參政,雖然只是開封府之政,卻也意味着,他可以間接影響整個汴京城!

直到呂公著哼了一聲,他纔回過神來。

然後順着呂公著視線,看到了呂好問興奮、雀躍的神色。

呂希哲終於會意,他們父子,可是同在經筵上的!

所以,一旦父子同氣連枝。

哪怕再正確,也會被人拿來攻訐,甚至可能牽扯到呂公著。

搞不好,就會被人將一頂頂帽子,直接扣到腦門上,洗都洗不乾淨!

於是,呂希哲對呂好問說道:“舜徒,隨我到書房說話……”

他得好好叮囑才行。

……

今日,是個晴天。

文彥博在文及甫服侍下,悠然的在文府內宅的小院中曬着太陽。

文彥博近來的生活很平淡,卻也很充實。

每旬入宮一次,到太皇太后、皇太后面前露個臉,然後在朝堂上坐上一會,有時候,天子會召見他,慰勉、賜茶。

然後天子還會親自送他到內東門下。

論待遇,本朝大抵也就只有真廟時的宰相呂端、仁廟時的宰相晏殊,還有先帝時的韓琦,能和他相比了。

宮裡面的十三娘,也在文家命婦們入宮時說,兩宮慈聖還有官家待她都極好。

所以,文彥博也就心安理得的享受起了自己的退休生活。

朝政上的事情,他都不大管——除非兩宮請他參謀。

每日,除了聽曲,就是看報。

汴京新報他看,司馬康的汴京義報也看。

偶爾手癢了,就寫幾篇詩文,送去汴京義報用伊叟的名號刊載。

若是天氣好,得了空閒了。

就邀請張方平和在京城養病的孫固,一起組織詩會唱和。

爲了方便,他們三人將這詩會稱爲:三叟會。

昨天,才結束了一次三叟會。

文彥博寫的詩,押韻押錯了,丟了好大的臉。

此刻,他正在自責着。

“張安道和孫允中,背地裡肯定會編排老夫……”

“下次詩會,必須扳回來才行!”

文彥博可是知道,大宋的士大夫們,最喜歡寫筆記的。

譬如司馬光,私下寫的筆記,就叫《涑水記聞》,裡面記錄不知道多少人私下的趣事。

而,大部分人的筆記,最後都會公開。

然後被好事之徒手抄了去。

正想着,如何在下次詩會,叫張方平、孫固也和他一樣出一次醜。

這樣大家都出醜,就等於都沒有出醜。

門庭之外,他那位在皇城之中,當着合門通事舍人的次子文貽慶就匆匆的回來了。

文貽慶來到文彥博面前,恭敬的磕了頭,然後道:“大人,今日經筵已經結束……”

“哦……”文彥博睜開眼睛,看了看文貽慶,問道:“可是出了什麼事情?”

文貽慶點點頭,將現在差不多已經傳遍了皇城的事情,對文彥博報告了一番。

文彥博聽完,終於坐不住了。

他伸伸手,在文及甫的攙扶下,坐了起來。

“看來,老夫以後,每月初一、十五的經筵,都得到場才行了!”

文及甫和文貽慶聞言,都是欣喜起來:“大人……”

他們還以爲,文彥博是想借着經筵的機會,參與朝政。

文彥博自然知道這兩個傻兒子的心思。

他嘿笑一聲,道:“別想多了!”

“老夫就算到了經筵上,也只會帶耳朵去……”

“那您爲何?”文貽慶不懂了。

文彥博看着這個蠢兒子,搖了搖頭。

都快五六十歲的人了,卻還要自己教孩子一樣,手把手的教導。

沒辦法,文彥博只能提醒他們:“爾等可還記得《論語》之中的《公冶長》篇?”

文貽慶、文及甫兄弟點點頭。

“那子貢問孔子:孔文子何以謂之文,孔子如何回答的?”

兩兄弟都乖乖的答道:“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

文彥博看着這兩個傻兒子,問道:“現在懂了嗎?”

文貽慶、文及甫似懂非懂的互相看了看。

文彥博嘆息一聲,無比慶幸這兩個兒子沒有考個進士去地方上爲官。

不然,他的老臉恐怕都要被這兩個蠢兒子丟光了。

他也懶得教了。

反正,這兩個兒子是沒救了,就讓他們繼續這樣吧。

自己這張老臉,多少還值點錢。

趁着值錢的時候,多賣賣吧!

(本章完)

ωωω. тTk ān. C〇

第564章 太母車與聖母梭462.第438章 有關皇后的想法87.第86章 京東鐵馬(1)第509章 朕受傷了,需要哄才能起來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84.第83章 煩躁的釣魚人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443.第420章 司馬光的最後執念93.第91章 烈火烹油第483章 耶律延禧:孤必報今日之仇第66章 雙贏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260.第246章 秉常:朕要生兒子498.第472章 視察181.第172章 人事454.第431章 交趾羣臣:北朝能籤澶淵之盟,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1章 花有重開日,人回少年時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391.第371章 糖衣炮彈124.第119章 畫餅 (12500更新完畢,繼續求165.第156章 仁多保忠:樑乙逋,我誓殺汝!345.第328章 戰前部署第44章 兩宮聽政第598章 西北狼煙(3)第530章 難道他是天生的帝王?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250.8月總結,九月展望。351.第333章 錦囊妙計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179.第170章 臥底147.第139章 集結第608章 戰局(2)412.第391章 初幸專一製造軍器局501.第475章 李師師的手段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569章 壽宴(1)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第3章 兩宮204.第194章 遼使:讓我試試南朝小皇帝的成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283.第269章 第一茬第509章 朕受傷了,需要哄才能起來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第39章 太子(2)209.第199章 遼使入京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87.第86章 京東鐵馬(1)133.第128章 趙煦:呂惠卿 蘇軾,現在爾等都252.第239章 新約(1)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17章 母子(1)第527章 被嫁妝壓迫的狄詠85.第84章 想一魚N吃的趙煦185.第176章 動物園之說第579章 茶香四溢162.第153章 向太后:吾必殺汝!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87.第86章 京東鐵馬(1)第43章 茶藝大師142.最後一天,求月票!386.第366章 謀國第507章 兩宮的不同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626章 聖明天子第25章 真香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337.第320章 開戰!開戰!(5)300.第285章 劉摯:小人無朋,君子有之!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第591章 郭貴的請求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182.第173章 挾契丹自重!418.第396章 戰前(2)462.第438章 有關皇后的想法174.第165章 章惇:難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74.第73章 外戚(2)第601章 第五百九十七 開戰(1)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77.第76章 祀在戎前331.第314章 大宋禁軍98.第95章 文彥博回京 (求追定,求月票啊!344.第327章 章惇出知廣西478.第453章 文官:我上我也行第574章 外交(2)第482章 太學士大夫再教育中心成立了474.打磨劇情,請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