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第342章 種家兄弟 (1)

第二天,庚午(十一日)。

趙煦早上起來,馮景就歡喜的報告着:“大家,昨夜汴京城很是下了一場春雨呢!”

“哦!”趙煦點點頭。

“宮中的人都說,這是因爲大家乃是真龍天子,親自祈雨,感動上蒼,纔有甘霖降下……”

趙煦只是笑笑,沒有接話。

馮景見着,乖乖的閉上了嘴巴,開始服侍着趙煦穿衣、洗漱。

等到用完早膳,通見司的人,便送來了今日的陛見排班。

上午在崇政殿,呂嘉問入對並陛辭。

下午在集英殿,接見將要入宮的伴讀們。

趙煦看了看排班的次序,就提起筆在上面簽了字。

然後,他便將石得一叫過來,問道:“石得一,交子務那邊的情況如何了?”

宋遼交子,依照宋遼兩國盟約,也將要在三月份正式發行。

屆時,會有遼使入朝,親自接收和護送第一批交子,前往邊境的榷市。

遼國人對此是很上心的。

大宋也很上心!

特別是汴京城裡的那些奢遮人家、勳貴家族們。

都已經流着口水,就等着這場盛宴開席!

對趙煦來說,交子的質量、印刷版式的精美程度,還有防僞,都很重要。

他也只需要關注這些就好了。

其他事情?

管不了,也沒必要去管。

市(裙)場(帶)經濟,自由競爭嘛!

“回稟大家,李都知言,已和章侍郎、沈提舉等,商定好了交子的版型,如今正在製作之中,相信過幾天就可以呈送御前了……”石得一回答着。

趙煦點點頭:“這就好!”

於是,用了早膳,稍作休息後,就到了慶壽宮給早就已經起來,在慶壽宮中批閱着奏疏的兩宮請了安。

又陪着她們說了說話,順便瞄了幾眼今天的政務。

都是些人事任命,或升或貶的地方監司官員的升遷任免。

當然,也不是沒有大事。

趙煦翻動了一下,就看到了來自梓州的報告。

這是一份聯名報告。

四方館使、瀘南安撫使、知瀘州王光祖以及梓州路轉運使張克明聯名上奏:瀘州蠻酋乞弟已死,新蠻頭領阿機等刻碑派員求降,乞指揮。

趙煦看着,笑了一聲。

乞弟這個瀘州蠻最頑固的領袖,原來是在這個時候死的嗎?

他的死,波瀾不驚。

兩宮甚至都沒有放在心上,只是批示了一句:命王光祖、張克明相機措置。

畢竟,瀘州蠻降而復叛是常有的事情。

但趙煦知道,乞弟死後,瀘州蠻就再也沒有反叛過了。

在他的上上輩子,在紹聖時代,昔日的瀘州蠻族之地,就已經開始大量漢化。

甚至有了入京趕考的舉人。

瀘州蠻族從此融入了大宋,也從此消失在史書上。

……

在慶壽宮中,陪着兩宮說了會話後,趙煦就起身拜辭,然後到了崇政殿。

並在這裡,見到了入宮獨對的呂嘉問。

說起來,這是趙煦在重歸少年後,第一次見到這位呂家的‘家賊’。

呂嘉問如今,四十七八歲的樣子,他留着一臉的絡腮鬍子,穿着緋色的公服,臉型看上去有些消瘦。

一雙眼睛,明亮有神,看着就是個精明能幹的人。

“臣嘉問,恭祝陛下聖躬萬福!”呂嘉問持着朝笏深深一拜,然後就開始了恭維:“臣謹聞陛下昨日祈雨,上蒼遂降甘霖,此真陛下得天福佑之證也……”

“朕只是僥倖而已!”趙煦擡手,就打斷了呂嘉問的施法。

他可太熟悉呂嘉問了。

真要給呂嘉問施展空間,他能滔滔不絕的不重複的吹捧大半個時辰。

所以,趙煦也不想跟他廢話,直接切入主題:“卿此去右江,可已有方略?”

呂嘉問持着朝笏,滿臉真誠的拜道:“臣愚鈍,願乞陛下示下!”

趙煦呵呵的笑了笑。

他可不會被呂嘉問的僞裝給欺騙了。

趙煦很清楚,滿朝大臣之中,也沒有幾個人的主意,會比呂嘉問還大!

這可是呂公弼嘴裡的‘家賊’!

一個爲自己的理想抱負,而不惜和家族決裂的人!

在這個家族利益大於天的時代,呂嘉問能背叛他的家族。

本身就已經可以說明很多東西了。

他還敢提出市易法,冒着得罪無數人的風險,幫着皇帝搞錢,就更足以說明問題——需知道,市易法、免行法的落實,可是拿着向太后的父親向經祭旗、立威的。

所以,呂嘉問怎麼可能沒有他自己的想法?

不過,無所謂了!

呂嘉問到了右江那邊,就會知道,他現在心裡面想的一切都會被推翻掉的。

因爲他會發現一個和鹽一樣重要的東西。

糖!

人不能不吃鹽,同樣,人也無法阻擋自己對糖的嚮往!

現代人是無法想象,封建社會的人對糖的追求的。

這可是利潤、價值,遠超食鹽的商品!

幹好了,大宋每年多得幾百萬貫的歲入,是很輕鬆的事情。

於是趙煦說道:“朕近來讀書,觀盱江先生所言……”

“人所以爲人,足食也……國所以爲國,足用也!”

“足食足用,亦是聖人之教!”

“卿此去右江,協助章惇等,當落點於此!”

因爲是公開召見,有起居郎在旁記錄。

趙煦當然不好說那些不體面的事情,只能是提醒着呂嘉問。

“足食、足用……”

呂嘉問舔了舔舌頭,心中的念頭在轉動。

然後他就恭身再拜:“臣謹從陛下教誨!”

“必以‘足食’、‘足用’爲治政之本!” 趙煦笑了笑,然後拍拍手。

馮景就將一份密封好的文書,送到了呂嘉問手中。

“出了汴京,卿再看其中文字!”趙煦說道:“其中有朕對於足食、足用的一些見解……”

趙煦說到這裡,就意味深長的看着呂嘉問:“望卿在廣西,以愛民爲本!”

“臣恭遵旨意!”

於是,呂嘉問就再拜而去。

趙煦則帶着人,回到了慶壽宮,在慶壽宮中陪着兩宮用午膳。

吃完午膳,趙煦就趁機提起了今日召見呂嘉問的事情。

然後,就看向向太后,問道:“母后,兒臣聽說,這個叫呂嘉問的大臣,當年曾對滎陽郡王(向經)不敬?可有此事?”

向太后笑了笑,拉着趙煦的手,說道:“都已經過去了……而且,也只是小事……”

但她眼中的神色,卻騙不了人。

當初她的父親向經,被呂嘉問指使御史彈劾,被迫出知青州,客死異鄉,讓她連最後一面都見不到!

要說向太后不恨呂嘉問,怎麼可能?

只是她的身份地位,不允許她恨呂嘉問。

趙煦抓住向太后的手,認真的道:“母后,兒知道了!”

“傳說是真的!”

“這呂嘉問,竟敢不敬滎陽郡王!實在大膽!”

“兒定會給母后出氣!”

向太后看着這個孩子的模樣,伸手摸了摸他的頭,道:“母后有六哥這句話就夠了!”

“再怎麼說,呂嘉問也是先帝大臣……要給些體面……”

“哼哼!”趙煦冷笑一聲。

他自然知道,必須要讓向太后心裡面那口氣出了才行!

不然的話,這也是個風險。

於是就道:“兒知道輕重!”

“一切都會在祖宗法度、朝堂條貫上着手!”

“就且先讓他在廣西好好反省幾年!”

向太后欣慰的抱住趙煦。

這個時候,她才知道,六哥將呂嘉問貶到廣西的原因。

原來是給她的父親出氣!

難怪貶的這麼狠!

竟是貶到了右江這種蠻荒、不毛、瘴癘之地。

這就是有兒子的好處啊!

知道心疼母親,也知道要給外家做主!

這就反而,讓向太后心裡面對呂嘉問的恨意消減了一些。

她反而開始給呂嘉問求起情來:“六哥是天子,大臣都是六哥的臣子……”

“臣子們就算做錯了事情,只要沒有超過限度,就該寬宥一些、給些體面!”

“我大宋,乃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趙煦哼哼兩聲,道:“兒臣將之貶到右江,不是因爲想貶到右江,而是因爲大宋最偏遠的地方,只有右江!”

“若今日大宋,還有北海之地……兒臣說不定會將之貶去北海蘇武牧羊之地!”

向太后頓時就被趙煦逗笑了。

太皇太后也跟着笑起來。

趙煦看着兩宮,也跟着笑了起來。

他心裡面當然知道,向太后的氣,還遠遠沒有消!

須知,向太后是孝女。

父女感情更是無比深厚!

向經因呂嘉問之故,客死他鄉。

向太后沒有在掌權後,立刻派人將呂嘉問打入大理寺,狠狠的收拾他,就已經是很尊重法度了。

想要向太后原諒呂嘉問?

哪這麼簡單?!

只能慢慢來,讓呂嘉問在廣西多呆幾年。

正好,這也是呂嘉問的特長——搞錢!

搞不好,將來呂嘉問都捨不得回汴京了呢!

……

當天下午,趙煦又出現在集英殿。召見了入宮的伴讀們。

呂公著之孫呂好問、章惇之子章持、韓絳之孫韓喻。

此外,還有高家、向家的子弟,以及被塞進來的勳貴子弟。

一共是八人,年紀也都在十四歲以上!

都很年輕,也都很稚嫩。

趙煦呢,也只是見一見這些人,認一下他們的模樣,記一下他們的名字而已。

所以,也只是走了一下流程,和他們見了一面,問了名字、年紀、表字(假如有)。

就將他們打發走了。

將這些未來的伴讀打發走後,趙煦就將負責引見之事的郭忠孝喊到自己身邊,問道:“郭卿,朕欲從武臣之中,尋覓一員,忠勇可嘉、技藝精良之將入宮,在經筵之後,教授朕及諸伴讀武藝,以強身健體……”

趙煦看着郭忠孝,問道:“愛卿可有推薦之人?”

郭忠孝擡起頭,剛想要推薦幾個名字。

他就一個激靈,趕緊低下頭去——這位陛下,可不是沒有主見的人!

更不可能無的放矢!

搞不好,他是在希望用自己的嘴巴,來將某人弄到宮中來!

這就不得不說,郭忠孝的身份了。

他雖然是武臣之後,勳貴之子。

可他娶了個好妻子——其妻範氏,是范仲淹的孫女,範純仁的女兒!

平日裡,妻子沒少私底下叮囑過他。

特別是他接替狄詠成爲合門通事舍人後,他妻子每日早晚都會提醒他——伴君如伴虎,當今天子,可非尋常少年,官人御前言語,當三思再三思!

於是,郭忠孝小心翼翼的問道:“未知陛下可有聽說過什麼大將良臣的故事?”

趙煦呵呵一笑,道:“朕在宮中,聽說我朝有大將之家,名曰種氏!”

“其祖种放公,乃太宗名士……”

“其先種公世衡,更乃名將!”

“而皇考麾下大將種鄂,據說更是萬人敵!”

趙煦玩味的看向郭忠孝:“如今種氏,是否還有良將之種?”

今天天氣突變,似乎有點感冒,不太在狀態。

所以寫的有些慢!

但等下應該還有一章!

396.第376章 欠了朕的錢不還,還想白嫖朕?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213.第203章 養女462.第438章 有關皇后的想法157.第148章 望母成龍第493章 端午衆生(二合一)91.第90章 至善至仁(2)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292.第277章 蔡京:我就要飛黃騰達了!440.第417章 茶葉傾銷事件第621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1)82.第81章 王珪之死第607章 戰局(1)395.第375章 告狀的來了440.第417章 茶葉傾銷事件341.第324章 封妻廕子106.第102章 章惇在暗中觀察 【四更12000字424.調作息。85.第84章 想一魚N吃的趙煦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432.第409章 宋誓(1)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136.今天沒有了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600章 西北狼煙(5)【51快樂】第504章 趙煦對孟皇后的回憶470.第446章 戰後(2)111.第107章 李憲回朝478.第453章 文官:我上我也行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第564章 太母車與聖母梭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365.第345章 轉世之約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627章 文彥博:當今天子,謀定而後動352.第334章 黑化的舔狗儂智高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144.第137章 火上澆油第563章 章惇是下一個王安石?第57章 元老之間461.卡文221.第210章 佛牙舍利起風浪416.第394章 進擊的高遵惠125.第120章 君前獨對第551章 你們讓朕很爲難吶!401.第381章 武裝移民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第523章 說客(1)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263.第249章 新役法(2)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第597章 西北狼煙(2)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366.第346章 出幸開封府(1)214.第204章 趙煦:王安石何人也?【8000月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119.第114章 司馬牛421.第399章 趙煦:韓絳怎生了這麼笨的孫子第24章 請君入甕第553章 文彥博教子272.第258章 流血的興慶府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第605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1)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205.第195章 汴京沙盤201.第191章 賞功365.第345章 轉世之約458.第435章 踏營(2)499.第473章 白嫖就是香!(感謝十二月的星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第31章 首議立儲,王珪失分(求追讀,月票第588章 逼捐(5)467.第443章 決戰(1)第593章 聞戰則喜(2)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332.第315章 元祐元年140.第134章 司馬光:連堯夫也已經退縮了嗎247.第235章 囑託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328.第312章 工具人司馬光(2)470.第446章 戰後(2)278.第264章 君臣獨對(1)156.第147章 趙煦:烏鴉們,起來幹活了!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204.第194章 遼使:讓我試試南朝小皇帝的成第574章 外交(2)第523章 說客(1)469.第445章 戰後(1)391.第371章 糖衣炮彈451.第428章 廷推(2)第625章 趙煦:爾等竟敢孩視於朕?334.第317章 開戰!開戰!(2)第59章 太皇太后:王珪之罪,罪莫大焉!302.第287章 貶官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