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第335章 交趾君臣

交趾、升龍府(今河內)。

如今,乃是大越廣佑二年正月丙辰(27)。

已經六十八歲的大越天子義弟、太尉、同中書門下上柱國、輔國上將軍李常傑,被人攙扶着,走入了大越天子的殿堂。

大越天子李乾德立刻起身相迎:“太尉來了……”

李常傑看着那個已經長大成人的皇帝,露出欣慰的笑容,拜道:“老臣豈敢當官家相迎?”

“應該的,應該的……”李乾德滿臉孺慕之情。

他即位的時候才七歲,全靠了這位忠心耿耿的太尉輔佐,鎮壓上下,震懾內外,才能坐穩了皇位。

成年後,又是因爲這位內臣的支持,才能順利親政。

於是,李乾德親自來到李常傑面前,將這位扶持着他一路至今的長者,攙扶着坐下來。

“官家厚愛如此,老臣死亦瞑目……”

李乾德道:“太尉是朕長者,也是朕股肱臂膀……”

“朕希望太尉,長命百歲,將來還能看顧朕的子嗣!”

李常傑聽着,感動的道:“若老臣死前,能抱一抱皇子,那就實在是菩薩保佑了!”

李乾德點頭:“朕會努力的!”

眉宇之間,卻不免有些憂慮。

他今年已經三十歲了,親政都已經十年了。

可卻一直無子無女,哪怕是他在後宮日夜辛勞,也沒有妃嬪懷孕。

這讓他憂心忡忡。

沒有子嗣,這可是帝王大忌!

他可聽說過北朝的仁宗死後無子,於是養子英宗竟想將其生父濮王尊爲皇考的事情。

看着李乾德的神色,李常傑只能寬慰道:“官家不必憂心……老臣已經在命人在各地爲官家遴選美人入宮,菩薩保佑,官家一定能有皇子的!”

“希望如此!”李乾德嘆道。

然後,他就對李常傑道:“這次勞動太尉入宮,乃是北朝的廣西經略使,遣人入朝,命我朝約束廣源州楊景通,不可生事……朕拿不定主意,請太尉爲朕計較!”

李常傑點點頭:“老臣也聽說了這個事情!”

“廣源州的楊景通,征討叛逆,天經地義!”

“儂智會乃是我朝叛臣,更是我朝之大盜,勿陽、勿惡等地,更是我朝故土!”

說到這裡,李常傑就有些咬牙切齒。

儂家,是大越國的天字第一號大叛賊!

從儂智高、儂智會的父祖那一代開始,就一直起兵與大越國爲敵!

太宗(既李德政,又作李佛瑪),善意懷柔,儂家父子依然桀驁不馴,屢次反叛。

到儂智高更是自立稱帝,也幸好儂智高沒有兵鋒指向升龍府,而是跑去北朝爲禍。

否則,今日升龍府中坐着的是否還是李家人,恐怕誰都說不清楚。

儂智高兵敗後,儂家人四散,本該識趣了吧?

但他們偏不!

寧願去抱殺戮了無數儂家人的北朝,去捧北朝的冷屁股,也不肯看升龍府的大越天子一眼!

真真是可恨至極!

若有可能,李常傑定會率軍,將所有儂家人斬盡殺絕!

所以,在李常傑眼中,楊景通所做所爲,不僅僅值得表揚,更當加官進爵!

“可是北朝……”李乾德憂心忡忡的說道:“也不可不給一個答覆啊!”

當年的戰爭,錯非是黃龍保佑,天降暴雨,讓北朝大軍止步富良江。

不然,北朝的軍隊一旦跨過富良江天險。

大越就要亡國了!

“隨便遣使去致歉就好了!”李常傑不以爲意的說道:“北朝的老皇帝,已經死了!”

“新即位的不過是個孩子!”

“其朝政定是決於婦人,對婦人,只要說些好話就可以了!” “可是……”李乾德道:“太尉有所不知,楊景通還報告了,那儂逆智會已經回到了勿惡、勿陽,正在徵集侗丁……”

李常傑頓時拍案而起:“竟有此事?!”

儂逆迴歸歸化州?

這意味着儂家的勢力,再次開始接觸廣源等地。

那些無知的侗人,恐怕又會被儂家人鼓動!

想着那些侗人,李常傑就目露兇光。

不過是讓爾等多獻黃金而已!

只是讓爾等將找到的黃金,都獻來升龍府罷了。

爾等卻不識好歹,屢次作亂!

於是,李常傑道:“那就遣使去質問北朝好了!”

“問問北朝的經略使,是否以爲我大越無人?!”

“若是如此,老臣請纓,再次率軍北上……”

“太尉……”李乾德連忙勸道:“不可……不可……”

“北朝的老皇帝雖然已經死了,可他留下的驕兵悍將可都還在!”

“去年派去的使臣,還回報說,在汴京城聽說昔年南征的趙卨,如今還在朝中爲官……”

“而當初跟着趙卨一起南征的燕達,現在更是北朝的殿帥了!”

“趙卨……燕達……”

咀嚼着這兩個在記憶裡的對手名字,李常傑多少有些忌憚。

作爲當年率軍抗宋的主帥,李常傑自然知道,錯非那場大雨,讓宋軍無法再渡過富良江,大雨之後瘧疾肆虐,使得宋軍士卒大量死去。

迫使宋軍只能撤兵、議和。

不然的話,他是擋不住的。

但也正是因此,讓李常傑和交趾上下都深信,大越有天佑,有黃龍保佑!

不然,爲何眼看就要戰敗,卻天降大雨,讓宋軍寸步難行,其後又爆發瘧疾,使宋軍大量死傷?

所以,他對李乾德道:“官家放心,我朝有天佑,黃龍庇護,即使來犯,也必遭天譴!”

“官家但安坐便可!”

李乾德聽着,也深以爲然。

於是,在得到了李常傑支持後,他力排衆議,不顧朝中主和派的要求,直接遣使前往桂州,當面責問苗時中——爲何毀約,放縱儂逆?我國興兵,只爲誅儂逆!

在李乾德看來,北朝應該會退讓的。

畢竟,他們現在主少國疑。

小皇帝在位,婦人聽政,自然一切當以穩定爲重。

不可能也不會興師來問罪。

但他不會知道,此時,正有一支精銳的禁軍,正沿着汴河,向着南方的大運河前進。

他也更不會知道,爲了對付他和他的國家,大宋派來了一位執政。

這可是當年南征也沒有的待遇!

而且這位執政有着豐富的少數民族安撫經驗!

注:李乾德既李仁宗,此人終生無子。

皇位後來傳給了侄子李神宗。

第40章 太子(3)177.第168章 大行皇帝到底留了多少奏疏?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540章 御前演武452.第429章 對曾布的安排218.第207章 遼使眼中的魔法:交子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142.最後一天,求月票!367.第347章 出幸開封府(2)第66章 雙贏442.第419章 謀國(求訂閱)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378.第358章 寶津樓會議(2)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479.第454章 條約與尊號163.第154章 憤怒的韓絳第16章 王珪的心思373.第353章 向太后的提醒425.第402章 學區房282.第268章 再次接頭第508章 宰相的交易276.第262章 章惇求對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403.請假條341.第324章 封妻廕子第611章 司馬光之死(2)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360.第341章 穩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374.第354章 弟弟們198.第188章 賞要快第63章 司馬光入京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415.第393章 耶律洪基:朕欲法南朝,與士大316.第300章 蘇頌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第67章 旋渦264.第250章 章惇發現了曾布的秘密第535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2)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95.第92章 上貨!上貨!(1)第36章 命運之日(3)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189.第180章 皇太妃【7500月票加更】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499.第473章 白嫖就是香!(感謝十二月的星第479章 打算告黑狀的蔡京和封賞320.第304章 天人感應和交趾入寇第490章 好人就會被人拿槍指着第21章 王珪的選擇124.第119章 畫餅 (12500更新完畢,繼續求113.第109章 想卡位塞人的曹家第32章 向皇后:遠近親疏,一目瞭然 (求追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275.第261章 西夏想用馬換交子?255.第242章 王安石:看戲就已經很好了第42章 卡bug345.第328章 戰前部署398.第378章 忠君報國的土司們第621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1)第542章 格物風潮(2)第26章 曾布491.第465章 要顧全大局啊第545章 硃砂痣不敵白月光481.感冒了127.第122章 司馬光:爲了少主,便受此委屈453.第430章 有人要反攻倒算214.第204章 趙煦:王安石何人也?【8000月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597章 西北狼煙(2)182.第173章 挾契丹自重!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475.第450章 司馬光在行動(3)第60章 朕的錢!!!408.第387章 立功心切的大宋武將們446.第423章 靈活的紅線第566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2)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76.第75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170.第161章 劉昌祚第565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路(1)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402.第382章 周淑妃教女第552章 悽慘的吳家256.第243章 母慈子孝384.第364章 問題的根源397.第377章 魏國大長公主的感謝第504章 趙煦對孟皇后的回憶第580章 你怎麼穿老劉家的衣服?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第499章 熙河(2)第611章 司馬光之死(2)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60章 朕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