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

大宋正在對交趾,調兵遣將、部署準備之時。

北方的遼國上京城中,一場御前經筵正在舉行。

大遼的翰林學士、知制誥趙孝嚴,正在給皇太孫耶律延禧講解《論語》。

大遼皇帝耶律洪基端坐在殿中帷幕,帶着大批的遼國貴族旁聽。

這是一場,準備了兩個月的經筵。

爲了這一天,耶律洪基和皇太孫耶律延禧,都已經很久沒有睡好覺了。

自然是準備充沛。

於是,自然是對答如流。

陪着耶律洪基一起聽講的遼國北院貴族們,都是紛紛稱頌皇太孫的賢明。

特別是當趙孝嚴講到‘北辰居所而衆星拱之’的時候,耶律延禧當殿說道:“我聽說北極之下就是中國,那我如今所居之地,豈非北極?”

羣臣集體道賀,都說太孫賢明。

趙孝嚴又講‘夷狄之有君’。

耶律延禧也對答如流,更說道:“古時之匈奴、獫狁等不知禮法,不遵聖人之教,故此稱爲夷!”

“我大遼自太祖以來,修文興武,輕徭薄賦,用科舉取士,已自夷入夏矣!”

“且我朝出自漢室劉姓,正合卯金之讖!”

“豈不比南朝小姓更爲正統?”

羣臣再次稱賀,並恭維起耶律洪基來。

這讓耶律洪基忍不住得意的撫須點頭:“太孫所言甚是!”

“我大遼方是真中國!”

“南朝不過是一竊據神器之小朝而已!”

“大抵不過是東吳、南朝陳一類……”

羣臣則紛紛附和,都說陛下聖明,有好聖孫,大遼基業萬萬年之類的話。

聽得耶律洪基,龍顏大悅。

於是,經筵就在這樣喜慶、祥和的氣氛中結束。

經筵結束,耶律洪基就在殿中舉行了宮宴,招待羣臣。

耶律延禧則被奶媽帶回了大內。

在宮宴上,耶律洪基趁機向羣臣展示了,遣南朝正旦使蕭洽等人送回來的南朝皇帝贈皇太孫筆記。

羣臣如何不知耶律洪基的心思?

紛紛稱賀,都說南朝雖有明君,可大遼也有聖孫。

耶律洪基心情更是大好,於是多喝了三五盞。

等到宮宴散去,耶律洪基紅着臉,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五院部、六院部的貴族們,也該歸心了!”他說道。

今年正旦,因爲馬上就能拿到三百萬貫的浮財的緣故。

所以,耶律洪基開始了大撒幣。

僅僅是賞賜給五院部、六院部的宗室貴族的財帛珍寶,價值就達到了百萬貫之巨!

所以,那些貴族大臣,方纔哪裡是恭維耶律延禧?他們是在對孔方兄恭維!

在耶律洪基面前,他的心腹親信耶律迪烈說道:“陛下,夏太后再次遣使至西京大同,乞朝貢……”

耶律洪基搖搖頭,道:“不見!”

“這些党項羌蠻該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的過錯!”

他回憶着過去數十年裡,党項人的所作所爲,心中頓時有些厭惡。

遼、宋、夏三方博弈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遼、宋強,党項人的西夏最弱。

而宋、夏之間,連年交兵。

以正常人的思路,党項人理當牢牢抱緊遼國的大腿吧?

但,党項劍走偏鋒!

從李諒祚時代開始,就一直對遼國進行着類似PUA一樣的事情。

雖然看似恭順,可每每遣使來朝、來見,卻總會明裡暗裡的威脅、暗示遼國——大遼要是不罩着我們,我們可是會和宋人議和了哦。

搞得遼國,不得不耐着性子,對党項人安撫,常常大手筆的賞賜。

但現在局勢已經不同了。

宋、遼加速接近,原本夾在中間,可以對遼、宋訛詐的党項人,一下子就失去了騰挪輾轉的空間。

“陛下……”耶律迪烈說道:“等到南朝的交子到手,該見的還是得見……”

耶律洪基點點頭:“朕知道!”

“那麼,臣就去回絕党項人……”耶律迪烈請示着。

“去吧!”耶律洪基揮揮手。

看着耶律迪烈遠去的背影,耶律洪基眼神迷離了一下。

已經在位超過了三十年,經歷了耶律重元、耶律乙辛之亂的老皇帝,早已經成熟了起來,成爲一個合格的政治生物。

所以,他自然清楚。

在這場遼、宋、夏的三方博弈之中,遼國應該遵循的原則。

維持宋、夏交兵,但同時不能讓宋人消滅夏國。

所以……

老皇帝知道,他應該怎麼做的。

“看來,是得從宗室之中,選一位公主培養了……”他想着。

等党項人再求個兩三年,就得就坡下驢,答應他們的要求。

耶律洪基忽然想起了一個事情,擡起頭,看向另一位留在他身邊的心腹蕭兀納,問道:“聽說南朝,又欲南征?”

蕭兀納低頭回答:“確有此事!”

便將蕭洽等人奏報內容報告了一遍。

耶律洪基聽到蕭洽等人,對南朝上書的事情後,就點頭:“蕭洽、蕭嘉做得好!”

“各遷一官,以爲嘉勉!”

……

大白高國,興慶府。

國喪已經結束,樑太后及其子秉常,都已經下葬。

廟號、諡號也都已經選定。

小皇帝在小樑太后和樑乙逋的輔佐下,更是坐穩了自己的位置。

於是改元:天儀治平。

天儀治平元年正月庚戌(21)。

國相、太師樑乙逋,率軍從天都山歸興慶府。

跟着他一起回來的,還有新任的右廂朝順監軍司監軍都堂嵬名泰哥以及新任的卓羅和南監軍司監軍都堂樑興泰。

而這兩個地方,過去都是仁多家的地盤。這意味着,党項人已經完成了內部的洗牌。

嵬名家、樑家,分食了仁多家的地盤。

而他們下面的大小貴族,則瓜分了仁多家的牧場、莊園、奴隸。

於是,朝野歡欣。

只有樑乙逋,心事重重。

他抱着自己的外甥幹順,坐在寢殿之中,和自己的妹妹說着,他在天都山時的事情。

“阿里骨還在猶豫,不肯聽我之計……”

“南蠻在熙州建的寺廟,聽說快要建成了,已經有很多吐蕃首領去朝聖……”

“就連卓羅和南、右廂朝順的許多部族頭人,也在蠢蠢欲動……”

一枚佛牙舍利,撬動着整個西北的局勢。

樑乙逋知道,在崇佛的吐蕃人、羌人以及党項人心中。

佛陀的舍利,本是聖物,而珍貴的佛牙舍利就更是聖物之中的聖物。

若是沒有也就罷了。

可舍利現在就在熙河!

崇佛的貴族們,豈能熟視無睹?

“聽說,南蠻準備派一位高僧,主持那座供奉了佛牙舍利的寺廟……”

此事更讓樑乙逋難以安心。

畢竟,舍利不會說話。

但僧人會!

而南蠻僧人的佛法修爲和佛經理解是天下第一。

若真的來了一位寶相莊嚴,佛法修爲精湛的僧人……

在佛牙舍利的加持下,恐怕會造成遠超當年智緣僧的危害——那可是一人說降了數十個部落叛逃的妖僧!

小樑太后聽着,也是憂心忡忡。

她嘆息着說道:“國事艱難啊!”

“雖然南蠻已經恢復了與我朝的互市貿易,也答允我朝可以在南蠻陝西諸地售賣青鹽……”

“可是去年秋天的旱災,讓數十萬畝土地的小麥枯死……”

“北朝也一直不許我朝使者入覲……”

“若是繼續這樣,本宮擔心,恐怕會有人投奔南蠻!”

說到這裡,小樑太后就問着自己的哥哥:“兄長,唯今之計,如之奈何?”

“只能以攻代守了!”樑乙逋說道。

“可是一旦如此,南蠻就會斷絕互市……”小樑太后道:“原本允許我朝售賣的青鹽,也將不許再賣……”

這正是党項人最害怕的事情。

對党項人而言,其實歲賜不歲賜,還在其次。

關鍵是互市貿易和青鹽銷售這兩個要命的東西。

互市,就意味着超額的利潤——絲綢之路,固然受遼國的強大影響,可佔據河西走廊的党項,卻依舊是左右這條黃金商路的主要力量。

即使過去統一的黑汗王朝,也要給党項人面子。

何況如今的黑汗,已是一盤散沙。

而青鹽交易,則可以爲党項人帶來他們最想要的銅錢。

樑乙逋自然知道這個。

可是,他更清楚,在這個問題上,梁氏沒有退路。

若不能打一個勝仗,立下威信來。

那麼,時間一長,國中那些大小貴族首領們,就會生出異心來,就會不服梁氏。

那樣,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仁多保忠’站出來。

在這西北的大白高國,只有勝利,才能團結上下,凝聚人心。也唯有勝利,才能震懾不臣,穩固統治。

不然,梁氏就是下一個野利家、沒臧家!

於是,樑乙逋道:“所以纔要叫吐蕃人先動手!”

“讓阿里骨替我大白高國,吸引南蠻的精銳……”

“我們再趁勢而動……進軍南蠻涇原路、環慶路、鄜延路……讓整個南蠻都尖叫!”

“這是毅宗皇帝的戰略!”小樑太后立刻反應過來。

樑乙逋點頭:“此乃維護我國自尊之戰也!”

“南蠻肯給北朝三百萬貫,對我國卻連舊有的歲賜也不肯給!”

“此乃奇恥大辱!”

“若不能用武力,逼迫南蠻正視我國,我國何以自立?”

“太后、兀卒,又如何君臨天下?”

小樑太后聽着點了點頭。

確實!

近來,興慶府內外都有議論。

好多人都說:南蠻欺人太甚!

更有人說她太軟弱了,連歲賜都拿不到云云。

於是,小樑太后道:“如何叫吐蕃人先動手呢?”

現在阿里骨,軟硬不吃,死活不肯與大白高國聯手,何況是叫他先動手?

樑乙逋笑起來:“阿里骨會的!”

“佛牙舍利在熙河一日,阿里骨就一日不得安寧!”

“太后且等着吧!”

“等開春之後……阿里骨必然無法忍耐,必然來祈求我國……”

佛牙舍利,對党項來說,危害很大。

但對阿里骨來說,卻是索命的毒藥。

放任不管,則吐蕃各部將日益離心!

一旦各部首領,都去過熙河朝聖之後,那麼阿里骨的地位,也就將再不能保。

這一點,樑乙逋看的無比仔細。

阿里骨,不是唃廝囉的血脈!

他身上沒有贊普的神聖光環!

現在,再被佛牙舍利,帶走人心。

他的統治將頃刻瓦解!

所以,無論阿里骨願意還是不願意,他都只能也必須起兵,從青唐高原而下,去熙河搶奪那枚佛牙舍利。

他也只有得到佛牙舍利,迎回青唐城,才能穩固統治地位。

這一點,不因他阿里骨本人的意志而轉移。

除非南蠻肯將那枚佛牙舍利,拱手送給阿里骨,讓他拿回去團結上下,建立起一個依靠佛教的統一王朝。

南蠻會嗎?

不會!絕對不會!

第22章 忽聞暗箭來367.第347章 出幸開封府(2)145.第138章 廣告牌(6000月票加更!)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184.第175章 迂迴第569章 壽宴(1)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322.第306章 猛踩油門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72章 外戚(1)第10章 天子290.第275章 胸無城府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146.七月總結,八月展望。第558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71章 要做事就先餵飽人472.第448章 司馬光在行動(1)104.兩宣麻大拜除。250.8月總結,九月展望。421.第399章 趙煦:韓絳怎生了這麼笨的孫子第495章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458.第435章 踏營(2)203.第193章 兀卒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273.第259章 靈駕發引第578章 極限施壓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第57章 元老之間第478章 吳安持:我必令汝家破人亡第540章 御前演武第36章 命運之日(3)209.第199章 遼使入京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364.第344章 千古佳話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292.第277章 蔡京:我就要飛黃騰達了!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365.第345章 轉世之約468.第444章 決戰(2)372.第352章 遼國採購團來了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第606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第578章 極限施壓170.第161章 劉昌祚181.第172章 人事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191.第181章 太皇太后:下發!立刻下都堂!187.第178章 苗授158.第149章 天生聖君 (6500月票加更)454.第431章 交趾羣臣:北朝能籤澶淵之盟,358.第339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個大計劃第542章 格物風潮(2)第550章 逆練神功261.第247章 趙煦:還是滅了西賊最划算第13章 乖巧懂事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415.第393章 耶律洪基:朕欲法南朝,與士大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604章 回扣發揮了作用181.第172章 人事132.第127章 分裂的痕跡第69章 宋用臣(2)410.第389章 交子開始流通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257.更新要晚一點第45章 文德殿上 (1)84.第83章 煩躁的釣魚人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384.第364章 問題的根源290.第275章 胸無城府第39章 太子(2)450.第427章 廷推(1)第484章 臥龍鳳雛 (爲了道歉而加更)370.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第24章 請君入甕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100.第97章 老臣手段259.第245章 黃金的呼喚(2)279.第265章 君前獨對(2)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第600章 西北狼煙(5)【51快樂】311.第296章 西夏的計劃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573章 外交(1)398.第378章 忠君報國的土司們498.第472章 視察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419.第397章 傷兵院第527章 被嫁妝壓迫的狄詠第516章 王大槍的奇妙之旅304.第289章 宋遼友誼,蒸蒸日上!( 電飯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