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第307章 趙煦:皆在我甕中

第307章 趙煦:皆在我甕中

“娘娘,如此一來抽調的禁軍,就得選派一位忠貞、任事的大臣去親自整軍才行!”向太后看向太皇太后說道。

軍隊的事情,她不太懂。

在這方面,太皇太后纔是權威!

向家,終究不如高、曹兩家,世代將門,對武臣極爲了解。

太皇太后點點頭,然後思慮一番。

“燕達、苗授皆正任武臣,更是殿帥,不適合直接領兵!”

“如今京城之中,有資格,能統兵者,恐怕只有武信軍留後李憲了!”

“可李憲乃是內臣,內臣不可直接於京城統兵!”

唐代北衙的教訓,太深刻了。

所以,內臣們只要回京,就會剝奪一切軍權。

大臣和皇室都絕不會容許有內臣在汴京城掌握一支武裝力量。

而排除掉這三個合適的高級武臣以後,汴京城剩下的人,就都是些中生代的年輕武臣了。

從這些人裡,要選一個信得過的,能力也靠譜,同時能被朝臣接受,不至於被樞密院駁回的人選,有些難度。

因爲,這些人信得過的能力就欠缺了。

能力和信任都滿足的,樞密院就會駁回!

最典型的,就是苗授之子苗履——豈有父子同朝掌兵者?

想都不用想,苗履肯定會被樞密院駁回任命。

忽然,太皇太后想起了一個人。

她看向趙煦,問道:“官家,可否從官家身邊調一位武臣,來充任這一支禁軍的整軍使?”

趙煦問道:“不知道太母想要誰?”

太皇太后說道:“狄詠!”

只是目前最合適的人選。

狄詠是天子近臣,皇室肯定信任,他在沿邊當過提舉保甲,資序也合適,作爲狄青之子,他的統兵能力應該也不錯。

趙煦微笑着回答:“太母做主便是了!”

此事,一直在趙煦的算計範圍。

只要兩宮答應抽調十個在沿邊輪戍過的禁軍精銳指揮,組成大宋的中央戰略預備隊。

那麼,無論兩宮怎麼選,她們選的都只會是趙煦的忠臣!

原因很簡單——現在朝中和邊塞,戰功赫赫的大將以及文官帥臣,都是趙煦的父皇提拔、任命的。

而且大部分人,早已經見過了趙煦。

不信的話,可以數一數。

熙河路的趙卨,趙煦直接任命的,鄜延路的劉昌祚,是趙煦頂着御史文官的壓力,讓他以武臣的身份,爲一路經略使,涇原路的章楶,趙煦特旨提拔起來的。

權發遣熙州的遊師雄、知洮州的苗履、熙河路兵馬鈐轄王文鬱、知蘭州的李浩、阿克密……

涇原路的彭孫、姚兕、姚麟……

還有河東的呂惠卿及其帳下大將們……

沿邊各路,唯一不是趙煦直接任命、提拔的人,就只有新知慶州、權發遣環慶路經略使範純粹。

可是,範純粹的哥哥範純仁,是趙煦的老師。

至於你要問,現在朝中或者其他地方文臣裡,還有沒有可以帶兵的文官士大夫?

自然是有的!

都堂執政章惇……京東路的熊本……還有在瀘州的王光祖……

都是能帶兵知兵的。

但他們是誰的人?

還不是趙煦的?!

所以……

選吧,選吧!

只要兩宮是在正常程序下,選拔大將或者文臣去充任這支中央戰略預備機動部隊的指揮官。

那麼就一定會選中趙煦的人。

其實兩宮也差不多知道這些事情了。

向太后是高興還來不及——軍心歸附,我兒必可爲聖君。

太皇太后則只能接受現實。

甚至得配合着演戲,在趙煦面前表現出豁達、慈祥的樣子。

她已經被文臣和高家人綁架了。 她或許自己感知不到這些,可她的行爲卻證明了這個事實。

這一點,趙煦心知肚明。

當然了,趙煦不會拆穿。

他會繼續扮演他的孝順孫子的角色。

畢竟,他還得讓太皇太后和向太后幫着他去處理那些瑣碎的國事。

太皇太后看着趙煦的樣子,慈祥的摸了摸他的頭然後問道:“官家,既然抽調了禁軍,委任了指揮使……依制,是該給這支禁軍一個名目了!”

趙煦點點頭:“太母聖明!”

“那官家給這支禁軍,賜個軍名吧!”

大宋禁軍的名目五花八門,編制更是七零八落。

在熙寧以前,禁軍們經常是東邊幾個指揮,西邊幾個指揮,京城幾個指揮。

遇到戰事,由朝堂委派文臣或者武將統帥。

而統帥的部隊,經常來自亂七八糟的各種禁軍軍種。

一支不過萬人的部隊,混編了十幾個不同軍鎮的禁軍是很常見的事情。

所以,兵不知將,將不知兵。

將兵法改革後,才總算理順了這個關係。

趙煦當然不會,也不想再給大宋禁軍的架構增加一個新的冗餘、無用的編制。

於是,道:“太母,孫臣聽說,皇考以將兵法,革新軍制,孫臣想着這支新禁軍,也用將兵法的名目吧!”

“嗯!”太皇太后點點頭,然後問道:“官家的意思是?”

“狄詠是孫臣身邊的人,也是御龍骨朵直的指揮……”

“所以,他是代表孫臣去整軍的……”

“不如,就賜此軍爲:御龍第一將!”

滿編十個指揮五千人!

剛好符合將兵法中,將一級作戰單位的要求。

同時,御龍第一將的名頭,也可以算是趙煦打算重建大宋中央禁軍的第一步嘗試——過去的中央禁軍,不止人員被抽調的七七八八,編制什麼的也被拆的差不多了。

偌大汴京城,現在最多有兩萬正規禁軍,算上開封府的鋪兵還有皇城裡那些根本不能打的花架子親事官、親從官,汴京城的守衛力量不過三萬!

這讓人很沒有安全感,也沒有容錯空間。

重建一支強大的,擁有戰鬥力的中央軍,是趙煦在此生必須完成的事情!

上上輩子的時候,他就已經有想法了。

奈何不知從何入手,也不知該從那裡開始。

但現在,趙煦經過在現代的留學後,就已經知道他該如何重建一支足以威懾四方的中央禁軍。

正好,如今碰到了機會,是可以嘗試了。

太皇太后聽着,笑了起來,她認真的看着趙煦,道:“就依官家的吧!”

她說完這句話,多少有些落寞。

這個孫子太優秀了。

所以,她已經知道,以後每過一天,就意味着她能掌權的日子又少了一天。

這讓她多多少少有些不捨。

可事情就是這樣的,不以她的意志爲轉移。

“幸好……這個孩子孝順!”

“老身百年之後也可以託這個孩子的福,在青史之上有一個好評價!”

這樣想着,太皇太后心裡面才舒服了起來。

這一章,反覆修改了一晚上!

(本章完)

164.第155章 呂公著:司馬光到底在擔心什麼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439.第416章 進擊的高遵惠175.第166章 自有大儒會爲朕解經99.第96章 覲見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第41章 太子(4)第625章 趙煦:爾等竟敢孩視於朕?第586章 逼捐(3)454.第431章 交趾羣臣:北朝能籤澶淵之盟,98.第95章 文彥博回京 (求追定,求月票啊!209.第199章 遼使入京401.第381章 武裝移民115.第111章 呂惠卿第56章 韓絳第587章 逼捐(4)【還債140】124.第119章 畫餅 (12500更新完畢,繼續求335.第318章 開戰!開戰!(3)第477章 文彥博要被文及甫蠢哭了第493章 端午衆生(二合一)第595章 戰前(2)288.第274章 兩宮:又有人要來欺負我們孤兒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272.第258章 流血的興慶府105.第101章 仁廟他顯靈啦!101.第98章 平章軍國重事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322.第306章 猛踩油門第554章 難道他的魂魄被惡鬼奪走了?262.第248章 新役法(1)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143.第136章 呂公著和王安石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第619章 戰局(1)第529章 蠶鹽101.第98章 平章軍國重事138.第132章 太皇太后的轉變第588章 逼捐(5)146.七月總結,八月展望。92.人事原因。第629章 太皇太后主動提歸政了第53章 陳美人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320.第304章 天人感應和交趾入寇218.第207章 遼使眼中的魔法:交子第564章 太母車與聖母梭第568章 見賢思齊351.第333章 錦囊妙計第499章 熙河(2)第533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2)170.第161章 劉昌祚第602章 開戰(2)137.第131章 女中堯舜,從此變成公共牌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533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2)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3章 兩宮449.第426章 韓絳:累了,毀滅吧!第561章 封賞(2)423.第401章 大興土木吧!太皇太后!306.第291章 汴京義報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271.第257章 前奏 (111jza萌主加更)492.第466章 章惇的相位危機113.第109章 想卡位塞人的曹家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127.第122章 司馬光:爲了少主,便受此委屈342.第325章 預算291.第276章 還是釣魚第70章 趙煦:走舊黨的路,讓舊黨無路可走285.第271章 仁多保忠:求賜姓114.第110章 對李憲的安排187.第178章 苗授472.第448章 司馬光在行動(1)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317.第301章 天胡開局128.第123章 朕給舊黨加一派 (求月票,求追425.第402章 學區房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550章 逆練神功第591章 郭貴的請求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611章 司馬光之死(2)110.第106章 起復的沈括和入京的蘇軾 【四更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146.七月總結,八月展望。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第30章 趙煦:我還只是一個孩子啊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481.感冒了278.第264章 君臣獨對(1)第62章 條貫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281.第267章 蔡確:衣錦還鄉第631章 我挖我自己牆角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207.第197章 西夏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