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第243章 母慈子孝

元豐八年八月癸未(二十二日)。

秋意漸漸來臨,汴京城的梧桐開始落葉。

趙煦和往常一樣,在御花園中散步、消食。

馮景緊緊跟着,一邊走一邊彙報着今日朝堂上的事情。

“都堂上議功已定……”

“保寧軍節度使知大名府韓維,加開府儀同三司,改判大名府,併兼任北京留守,增食邑一千戶,食實封四百戶……”

“尚書左丞、門下侍郎章惇,寄祿官自通議大夫爲正議大夫,勳轉上柱國,加食邑五百戶,食實封一百戶,爲陽城縣開國伯……”

“步兵副都指揮使、容州觀察使苗授,爲馬步軍副都指揮使,加食邑一千戶,食實封四百戶……”

“入內押班、昭宣使宋用臣,爲宣政使……”

“其他有功官吏、將佐,各依條貫升遷、賞賜不等……”

趙煦聽着,微微點頭。

總的來說,算是皆大歡喜,上上下下都很滿意。

趙煦就更滿意了。

因爲他記得上上輩子小張口決堤後,僅僅是賑災,就運了幾十萬石的糧食去災區。

這些糧食的價值,就已經超過了趙煦撥出的錢帛。

更不要說,爲了防止百姓災年生事,在災區大量招刺災民爲廂軍。

而受災地區,接下來好幾年的賦稅更是想都別想要。

最關鍵的事——這次撥出的錢帛,趙煦讓宋用臣和苗授盯着。

所以,浪費很小。

於是,結餘了一大半!

一百萬貫至少還剩差不多六十萬,一百萬匹絹則起碼還有七十萬匹。

這些錢趙煦自然不會將它們重新送回大內的封樁庫——好不容易有了一筆可以自由支配的財富,誰會輕易還回去?

趙煦當初是故意誇大了需要的財帛數字的!

就是欺負兩宮不懂數學,也是瞧準了沒有人會反對,才藉故將這筆錢,送到了河北,就是要拿着秋汛後結餘的這筆錢來當啓動資金的。

宋用臣在河北,可不僅僅是在勘探河道泥沙淤積的情況。

他還有着別的使命。

馮景不知道這些事情,他繼續彙報着:“翰林學士曾布,似乎要改任戶部尚書了……”

這是太皇太后的提拔!

戶部是大宋六部中最重要的部門,乃是從過去的三司改制而來。

現在的戶部是可以直接理解成過去的三司的。

戶部尚書就是三司使,而三司使,可是計相!

普遍認爲,戶部尚書之後,一般再外放一任,就可以拜宰執。

就是,直接從戶部尚書拜爲宰執也是可以的。

“那原來的戶部尚書王存呢?”趙煦問道。

“聽人說,好像是要改任兵部尚書……”

“至於曾學士的翰林學士位置……則是以兵部侍郎範純仁充任……”

這很合理,翰林學士必爲經筵官。

現在曾布沒有經筵官的頭銜,那當然是只能讓有經筵官頭銜的人充任了。

“大家……”馮景忽然欲言又止:“臣聽到一個傳言,不知當不當講?”

趙煦像看傻子一樣看了馮景一眼,馮景立刻道:“臣在御廚聽說,御史臺那邊的幾位御史,似乎在醞釀將左右司諫、左右正言、左右諫議大夫等員額的權責統一,使他們可以言一切之事……”

趙煦聽完冷笑一聲:“腦子壞掉了!”

“祖宗之制,特設諫院,獨立於御史臺外,以諫院諍朝政闕失,不是給他們玩黨同伐異的工具!”

馮景深深低頭,不敢接話。

趙煦則很清楚,諫官和御史,權責混雜的話諫官和御史就是一類人了。

這是潘多拉的魔盒,一旦開啓,後果極其嚴重。

不過,這個事情趙煦不會直接插手。 暗示一下韓絳、呂公著就行了。

繞着花園走了兩圈,然後又小跑了一圈。

趙煦在女官的服侍下,擦了擦身上的汗,換了乾淨的衣服。

便有人來報:彰德軍節度使張方平、翰林學士鄧潤甫等敬獻《元祐字典》第二冊。

趙煦等的就是這個,立刻笑起來,道:“快快取來,我要去坤寧殿中,給母后獻禮!”

……

坤寧殿。

向太后看着皎鏡中的自己,悠悠一嘆:“又老了一歲……”

尚宮張氏在旁邊道:“娘娘還年輕,怎麼能說老呢?”

“四十歲了……”向太后感慨着:“如何不老!”

在民間,四十歲的婦人,都已經做祖母了。

說不定,孫子都可能有六哥那麼大了。

這個時候,帷幕外傳來了石得一的聲音:“娘娘,大家來了……”

向太后連忙對張氏囑託道:“快去將寢殿內的那個東西收起來……”

張氏微笑着頷首而去。

片刻後,帷幕後便傳來了腳步聲。

然後向太后就聽到了她的孩子在帷幕前,恭敬的拜賀:“兒臣煦,恭賀母后四十華誕……”

“恭願母后,千秋長樂……”

“兒臣謹以《元祐字典》第二卷,敬獻母后,略作賀禮……”

向太后聽完,立刻走出帷幕,將那個孩子扶起來。

六哥身邊的內臣,當即匍匐着,將一冊厚厚的字典,恭獻在她面前。

向太后微笑着命人收下。

然後抱了抱趙煦,道:“我兒似乎又長高了些!”

趙煦低頭拜道:“皆母后保佑擁護之功!”

他確實是又長高大概一寸多。

從目前的發育情況來看,他長大後的身體,應該會比上上輩子高上好八九寸,也不會再那麼消瘦。

因爲他現在營養充足,睡眠充足。

向太后則是看着,已經快要長到她的胸口的這個孩子。

滿眼的慈愛和欣慰。

記得半年前,在慶寧宮看到他,他還是那麼的小,那麼的瘦。

一幌這個孩子都已經長這麼高了,臉上和身上的肉也多了起來。

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更是從最初的驚慌失措,變成了如今的自信滿滿。

這讓她深感欣慰,也滿心都是成就感!

握着趙煦的手,向太后問道:“我聽說六哥今天一早就又派了人去向家了?”

趙煦笑着道:“太夫人是母后生母,也是我的外祖……”

“外孫孝敬、探望外祖,天經地義……”

向太后看着趙煦真情實意的模樣,忍不住將他摟在懷中:“真是菩薩保佑,讓我竟能得到六哥這樣的兒子……”

注:北宋制度,開國侯以上纔給食實封,但文臣待制以上,許給食實封。

至於勳爵?是按照等級敘轉,而且除了名頭好聽,已經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即使勳轉上柱國也依舊和最低級的武騎尉一樣,連奉錢都沒有!

所以,北宋官員只有在轉到上柱國以後,纔會在結銜里加上,平時根本不鳥這玩意。

145.第138章 廣告牌(6000月票加更!)309.第294章 顆粒火藥485.第459章 司馬光:只要陛下是知老夫的就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251.第238章 三國的中秋節第38章 太子(1)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2)第589章 絕殺462.第438章 有關皇后的想法261.第247章 趙煦:還是滅了西賊最划算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83.第82章 進擊的曾布第605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1)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272.第258章 流血的興慶府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第4章 扼住命運的咽喉179.第170章 臥底第11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492章 朕愛叔叔407.第386章 測試317.第301章 天胡開局346.請假條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15章 高太后:果然都在稱頌六哥純孝嗎?第592章 聞戰則喜(1)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130.第125章 心累的司馬光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411.第390章 鬥紐與帶泄207.第197章 西夏的條件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593章 聞戰則喜(2)88.第87章 京東鐵馬(2)第69章 宋用臣(2)第24章 請君入甕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第596章 西北狼煙(1)210.第200章 向太后:吾兒必可爲堯舜213.第203章 養女第544章 司馬光的病情第583章 和尚也得講政治126.第121章 沈括的想法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第569章 壽宴(1)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第49章 高太后:太子果然這麼說的嗎?第627章 文彥博:當今天子,謀定而後動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450.第427章 廷推(1)106.第102章 章惇在暗中觀察 【四更12000字第528章 拿捏473.第449章 司馬光在行動(2)261.第247章 趙煦:還是滅了西賊最划算第41章 太子(4)397.第377章 魏國大長公主的感謝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287.第273章 重祿倉法215.今天更新晚一點82.第81章 王珪之死198.第188章 賞要快306.第291章 汴京義報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228.卡文中,晚點更新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305.第290章 海洋的呼喚第580章 你怎麼穿老劉家的衣服?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第560章 封賞(1)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107.第103章 想要爲國捐軀的趙煦第548章 聖天子(1)301.第286章 漢明之質 唐宣之德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194.第184章 司馬光請郡492.第466章 章惇的相位危機100.第97章 老臣手段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第479章 打算告黑狀的蔡京和封賞367.第347章 出幸開封府(2)306.第291章 汴京義報328.第312章 工具人司馬光(2)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14章 通風報信第478章 吳安持:我必令汝家破人亡501.第475章 李師師的手段第593章 聞戰則喜(2)258.第244章 黃金的呼喚(1)257.更新要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