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第235章 囑託

第235章 囑託

當夜,福寧殿中,燈火通明。

趙煦罕見沒有早睡,而是在宋用臣的陪同下,查看着剛剛製作完畢的河北沙盤。

宋用臣在旁邊爲趙煦做着見解:“大家,自中唐以來,黃河在濮陽河段就不斷淤積……”

“因爲黃河在濮陽段的淤積,使得我朝開國之後,黃河之患從過去十年、二十年一決,變成了三五年一決……”

宋用臣盡職盡責的向趙煦介紹大宋立國以來,與黃河的博弈。

總結起來就是:太祖、太宗、真廟時代,通過植樹和大量在檀州、滑州建造埽堤,穩定了黃河。

但,自真廟以後,兩議回河,讓一切變成了今天的樣子。

趙煦聽着宋用臣的介紹,不住點頭,這他自然知道這些往事。

在他的上上輩子,章惇就已經和他說了無數次了。

他都能背了!

凝視着沙盤上,那一北一東,從不同之地注入大海的黃河。

北流的那一條,在現代還有遺存:海河。

爲了治理海河,現代工業國家,都用了幾十年。

至於東流那一條……

在趙煦上上輩子親政後,漸漸因爲泥沙淤積而堵塞,最後在元符二年決堤,徹底斷流。

想到堵塞的東流河道,趙煦的心臟就有些堵。

他凝視着東流段。

目前而言,黃河分爲二股河,北流河段天天發大水,但東流道卻一直很安靜。

這條河道,自大名府向東流,經堂邑走高唐,穿越整個德州,最終在山東半島匯入大海。

這本是大宋河防的一道保險。

奈何……

在趙煦的上上輩子,元符二年河決於內黃口,奔騰向北。

自從東流道斷絕!

元符二年的決堤就是受到了今年小張口決堤的影響。

小張口決堤,淹沒幾乎大半個河北東路。

受災人口接近百萬,良田數十萬頃爲之吞沒。

無數祖墳、桑田被洪水吞噬,同時形成了大片黃泛區。

再算上元符二年的決堤,導致東流道斷絕,淹沒數州,受災人口超過五百萬!

趙煦微微籲出一口氣,等着宋用臣介紹完整個大宋治河歷史,他就感慨道:“水性向下,天性也!”

“不可逆天而爲!”

大宋治河,爲何一次次失敗?

就是都想逆天!

在朝堂上,一直存在着兩個不同的治河策略。

因爲這兩個策略,自仁廟以來,朝野大臣就分成了東流派和北流派。

東流派做夢都想要黃河回到仁廟景佑元年之前的故道上。

代表人物是文彥博、王安石、安燾……

北流派則覺得,現在黃河流的好好的,做好河防就行了,別去搞它,你搞不贏的。

北流派以歐陽修、司馬光、蘇軾、範祖禹等爲代表。

兩派人馬,互相爭執,毫不妥協。

東流派,在特殊時期內,都會佔據上風。

而他們佔據上風的結果,就是兩議回河。

一次河決商胡口,衝入六塔河。

一次河決曹堤,奪淮入海。

兩次回河,保守死亡人口都在百萬以上!

大宋能在這樣的情況下,依舊苟住了,只能說趙官家們的動物園策略確實有效!

現在,趙煦是堅定的北流派!

他對黃河,不再有任何非分之念。

只願修修補補,只做維護河堤,植樹造林,減少泥沙的事情。

其他的事情……

真的只能依靠子孫後代的智慧!

必須要有起重機,必須要有大卡車,必須要有各種重型設備。

還必須在上游,興建十幾個小浪底工程。

同時,還得依靠人口增加,工業發展,大量抽水,讓黃河流量減少。

不然的話,就躺着吧。

黃河它老人家,想怎麼擺動,就怎麼擺動。

就算擺去遼國境內也沒關係。

反正,宋遼歲幣交子化後,遼國未來十年都會心滿意足。

十年之後……

遼國再也不會是威脅了。

宋用臣卻是看着自己面前的官家的神情,低下頭去,問道:“大家,此番臣授命往河北……”

“未知大家可有囑託?”

趙煦看着沙盤,手指向了大名府和小張口,對宋用臣道:“大名府有韓維、章惇……”

“昭宣當將注意力,放在此地!”

“小張口若決,整個河北東路數百萬百姓,都將受災……搞不好,就又是一次河決商胡口的災禍!”

“卿到了河北……給我盯住了小張口河段……”

“是!”宋用臣雖然不懂大家爲何這麼在乎在沙盤上小小的小張口埽堤。

但既然大家都下了旨意,那他就得遵從。

趙煦拍了拍手,一直在殿中等待着的馮景,就捧着一個灰灰的東西,到了宋用臣面前。

宋用臣狐疑的看向那個東西。

“此乃我設計之物……”趙煦指着那個東西:“曰麻袋,以粗麻繩編制而成……”

“能容沙石在其中!”

“我已命開封府張榜公告,以絹一匹換麻袋六十個……或者一貫錢二十個麻袋的價格,大量公開徵購此物……”

“此物,會在徵購後,大量送去河北各地,取代埽堤上準備的埽物……”

趙煦特地和兩宮申請動用封樁錢。

自然不是全部拿來做賞錢的。

不然,他爲何不乾脆全拿錢?

之所以申請一百萬匹絹布,用意就在這裡。

增加社會上的商品供應量,促進經濟發展。

同時,也是爲了這一次,藉助秋汛防洪的機會,開一個這樣的先例——國家大規模採購!

爲日後的進一步國家採購,打好基礎。 這個時候,趙煦就需要感謝王安石變法了。

王安石變法,罷差役法和科配製度。

改用了免役法和免行法取代,這兩個法令都有一個共同點——廢國家無償徵用民間勞動力和物資的制度。

從那以後,國家再想大興工程,或者大量採購物資就得拿真金白銀出來。

像是這一次河防,韓維奏請,要僱傭十萬民夫。

爲了僱傭這些民夫,一天工錢起碼兩萬貫!

如今,趙煦想要徵購裝填沙石的麻袋,也得拿出真金白銀來。

若是上上輩子的他肯定捨不得。

但現在趙煦深知,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用錢採購甚至是溢價採購物資,看似國家暫時吃虧了,但國家的公信力卻可以藉此建立起來。

有了這一次的經驗,下次再進行大量採購,民間就會踊躍參與。

民間的活力就會自然激發。

“此外,朕還叫人設計了一種新的吊運裝置……”

“昭宣到了河北,務必將之打造出來……”

“每隔十里,打造一臺,用於吊運材料……”

趙煦說着,就將這些日子他繪製的簡易龍門吊的圖紙塞給了宋用臣。

宋用臣接過來,拿在手中,藉着燈光看了看……

然後,他就震驚了。

絞索、滑輪組、吊組……若是可行,完全可以取代他過去爲了修建汴京城而發明的發土車。

於是,宋用臣緊張的問道:“臣斗膽敢問,此物誰人爲之?”

趙煦微笑着,看向他:“此非昭宣之物乎?”

他是皇帝,皇帝不需要什麼魯班之類的頭銜。

正好宋用臣是內臣,一個內臣做當代魯班,完全沒有問題!

宋用臣嚥了咽口水看着似笑非笑的大家。

他連忙跪下來:“臣豈敢……”

“我之賜,如何不敢?”

宋用臣無奈,只能拜道:“即使如此,臣亦不敢居功,倘有人問,便以:‘此大內秘藏之古籍上所有’相告……”

趙煦苦笑了一聲,道:“便依昭宣的吧……”

也確實,宋用臣是不敢做這種事情的。

此乃取死之道!

等到宋用臣要拜辭的時候,趙煦就又叫住他。

命馮景將自己寫好的治河注意事項,交給了宋用臣,囑託道:“到了河北,再打開……”

“然後交給章惇、韓維、苗授等人……”

“臣遵旨!”

……

第二天,乙巳日(初八)。

章惇、苗授、宋用臣在垂拱殿陛辭——前兩日,垂拱殿正式啓用,恢復了聽政功能。

兩宮自然是交代了不少事情。

韓絳、呂公著更是千叮嚀萬囑咐,希望章惇等人不負使命。

河北、河東可是大宋經濟的命脈之一。

若是決堤,光是賑災,就得花掉幾百萬貫。

更麻煩的是——熙寧十年黃河決於曹村埽堤,一度奪淮入海,黃河的泥沙,將淮河流域的水道堵塞了好幾條。

那可是花了無數財帛,纔好不容易消弭下來的大災!

再來一次奪淮入海,汴京每年八百萬石的漕糧恐怕就要難以維繫了。

沒了漕糧,汴京百萬之衆,就得餓肚子。

搞不好,還得學大唐,天子帶着羣臣跑路洛陽就食……

那就太丟人了!

章惇等人,當然也知道事情重大。

大名府和河北那邊,連降暴雨,水位正在迅速暴漲中。

堤岸隨時可能出問題。

他們每一個人肩膀上,現在都肩負着數十萬人的身家性命。

沒有人敢懈怠,陛辭後不做修整,直接在苗授率領的上四軍護衛下,前往河北。

兩宮帶着趙煦,親自將他們送出宣德門。

回到大內,兩宮看着宮外陰沉的天氣,也都嘆了口氣,然後就各自回去,到了寢殿的佛龕前唸經祈福去了。

這也是她們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人事已經盡力,剩下的就只能聽天由命!

注:埽堤,一種用樹枝、石頭、沙土捆綁在一起的用於堵塞決口的工具。

北宋沿着黃河滑州、檀州以及大名府河段,設立了數十個埽堤,來應對最危險的情況。

但然並卵……

沙包這種近現代的東西,肯定比原始的樹木捆着石頭好用。至少關鍵時刻應該能發揮作用。

注2:熙寧四年、熙寧十年,黃河兩次決堤,特別是熙寧十年內黃口決堤,讓一部分黃河水衝入淮河,泥沙堰塞了好多淮河水道。

蘇州都受到了影響!

蘇軾破口大罵:汝以有限之才,興必不可成之事,驅無辜之民,置之必死之地……

當時王安石已經罷相一年,說的是誰,不言而喻。

注3:北宋治理黃河,唯一還能用的辦法,就是穩住東流道,北流道隨便他擺動。

只要東流道沒有斷絕,北流的水量和泥沙都會分流。

這也是主角要花那麼多錢的原因。

注4:汴京城糧食無法自給,只能依靠漕糧。

每年八百萬石的漕運額度,大半都是糧食。

這是汴京城的生命線!

注5:此時三易回河,只進行兩次,最後一次是北宋滅亡,掘開滑州大堤,整個淮河打出GG。

PS:北宋在黃河改道後,就一直有很多人想讓黃河回到故道,因爲他們覺得故道最好,最安全。

兩議回河,都有着這方面的考慮。

但那是不可能的。

(本章完)

408.第387章 立功心切的大宋武將們209.第199章 遼使入京第553章 文彥博教子第581章 財神爺爺下凡了309.第294章 顆粒火藥300.第285章 劉摯:小人無朋,君子有之!212.第202章 加一分310.第295章 生日第485章 王家是病虎477.第452章 血手人屠章子厚361.第342章 種家兄弟 (1)285.第271章 仁多保忠:求賜姓461.卡文395.第375章 告狀的來了375.第355章 陛下,請聽臣解釋!第22章 忽聞暗箭來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354.第336章 王大槍的悲喜經歷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501.第475章 李師師的手段413.第392章 童貫的野望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417.第395章 戰前(1)273.第259章 靈駕發引102.第99章 大小相制 (第一更求月票啊)第492章 朕愛叔叔502.第476章 遼國 高麗交惡之始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12章 劉惟簡第607章 戰局(1)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419.第397章 傷兵院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第522章 和離第577章 大和尚的反擊263.第249章 新役法(2)496.第470章 唯恐天下不亂的趙煦502.第476章 遼國 高麗交惡之始194.第184章 司馬光請郡104.兩宣麻大拜除。417.第395章 戰前(1)476.第451章 司馬光:陛下定與我一般,心憂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28章 高太后:誤會了啊139.第133章 好人就會被人欺負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376.第356章 大奧第516章 王大槍的奇妙之旅400.第380章 欲加之罪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93.第91章 烈火烹油106.第102章 章惇在暗中觀察 【四更12000字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284.第270章 仁多家來投393.第373章 掮客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第51章 登基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第484章 臥龍鳳雛 (爲了道歉而加更)第486章 蔡京:我就只值三千貫嗎?247.第235章 囑託第504章 趙煦對孟皇后的回憶第527章 被嫁妝壓迫的狄詠189.第180章 皇太妃【7500月票加更】417.第395章 戰前(1)第518章 朕就是想給太母 母后修個園子,朕有180.第171章 呂公著的上書433.第410章 宋誓(2)128.第123章 朕給舊黨加一派 (求月票,求追第67章 旋渦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545章 硃砂痣不敵白月光338.第321章 天子賜神物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76.第75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361.第342章 種家兄弟 (1)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第505章 招供145.第138章 廣告牌(6000月票加更!)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368.第348章 交子務98.第95章 文彥博回京 (求追定,求月票啊!第537章 暴利161.第152章 撤退391.第371章 糖衣炮彈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208.第198章 橫渠門下第619章 戰局(1)329.第313章 大宋工程隊起飛!第16章 王珪的心思第9章 蔡確的野望453.第430章 有人要反攻倒算281.第267章 蔡確:衣錦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