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高太后:誤會了啊

第28章 高太后:誤會了啊

學士院和集英殿之間的距離,近乎爲無。

因爲,學士院是整個皇城官署之中,唯一一個允許開後門,通向禁中的官署。

而學士院的後門,也就是北門,直接通過一條迴廊,和集英殿相連。

換而言之,從學士院到集英殿,可能比從學士院到樞密院還要便捷和迅速。

事實上,也是如此。

爲顯鄭重,曾布特意換上朝服,持着玉芴,在張士良的引領下,出學士院北門,不過數十步,便到了集英殿。

作爲翰林學士,曾布對於集英殿的過去,自然非常熟悉。

此殿,舊名大明殿,仁廟明道年間,更爲集英殿。

原因是此殿,素爲大宋殿試之地。

每年,天下進士,都將雲集在此,天子親策其弟等。

此外,此殿還是大宋每年春秋君臣大燕的舉辦地。

天子將在此,親賜羣臣飲酒。

而集英殿後向北,則是龍圖閣、天章閣、寶文閣。

分別收藏着太宗、真廟、仁廟的御集文字與親筆詔書。

故而,此殿可謂是皇宋天下英才薈聚之地,亦是大宋祖宗文章顯耀之所。

到了集英殿上,曾布擡起頭,便看到了那集英殿御座之後,已經升起了帷幕,珠簾串串落下,將他的視線阻隔在外。

但隱約是可以看到,那帷幕後坐着的身影。

曾布知道,那就是當今天子之母,保慈宮的皇太后了。

於是,連忙持芴上前,恭敬的拜道:“臣,翰林學士布,敬問皇太后殿下無恙!”

“老身無恙!”帷幕後,傳來了一個略帶蒼老的女聲:“學士免禮,賜座!”

便有着內臣,擡來一條紅色的木墩,放到曾布面前。

曾布持芴再拜,這才小心翼翼的坐下來,只聽帷幕後的太后問道:“老身聽聞,學士善治《春秋》?”

曾布連忙持芴答道:“娘娘慈面之前,臣不敢言‘善治’!”

頓了頓,曾布又道:“若論治《春秋》之精深,以臣所知,當是翰林學士承旨鄧伯溫,爲朝臣第一!”

這是事實——鄧潤甫善治春秋,博學多才,文字精緻,國朝上下皆無異議。

也是文人士大夫的體面——恭謙推讓,以示不重名利。

當然,這也是因爲,曾布明白,鄧潤甫沒戲——不然,在這集英殿的就不會是他曾子宣了。

果然,高太后只一聽曾布提及鄧潤甫,立刻搖頭:“鄧潤甫小人哉!”

曾布被高太后這直白且不留餘地的表達嚇了一跳,只能是低着頭,再奏:“鄧學士之外,宰臣之中,則當首推尚書右丞、中書侍郎李邦直!”

“邦直治《春秋》、《尚書》頗謹且精,文章風流,天下推崇,官家也曾贊之:文章逼近經誥!昔在學士院,乃天下公認:‘孫學士之後,唯邦直文章可比賈誼、楊雄’”

“孫學士?”帷幕內的高太后,問道:“可是故學士孫洙?”

“娘娘聖明!”

高太后頓時就感慨了一聲:“學士孫洙,老身久聞其名也!”

“舊年,韓忠獻公,曾贊孫學士文章曰:慟哭泣涕論天下事,今之賈誼!”

韓琦都點贊過的人,高太后當然印象特別好了。

於是,她對曾布的印象變得非常好了。

舉士不顧己,而推論他人,果然是君子人物,不愧是曾鞏之弟,家學淵源啊!

便道:“學士能推舉賢臣,謙讓天下,老身甚敬之,不過今日,老身請學士來此,非爲國事也,乃是家事相詢!”

曾布連忙起身,大禮拜道:“臣誠惶誠恐,上奏皇太后殿下:天家無家事也,天家家事是爲國事!”

高太后點點頭,道:“學士所言甚是,卻是老身失禮了!”

她就吃這一套!

“不過,不瞞學士,老身今日,卻是爲了皇子延安郡王讀書事,特來相詢學士!”

曾布聽着,心臟撲通撲通,好似打雷一樣。

不過他定力和養氣功夫,早已經培養好了。

不再是那個熙寧年間,聽到別人稱頌或者攻仵他,就難以維持神色的朝堂新貴。

於是,持芴再拜:“皇子讀書,實乃天下大事,臣,豈敢擅越?還請娘娘召集三省兩府重臣議之!”

曾布是個聰明人,在和高太后的幾句話交流後,他就大抵猜到了,這位皇太后,會喜歡聽什麼話?

那裡還不知道,投其所好?

高太后道:“學士所言雖善,然則,學士不知,此事確是老身私家事!”

“乃是皇子延安郡王,精俊好學,求學問於老身之處,老身於是賜《春秋》之書,與皇子研讀,而皇子聰俊賢哲,雖只十歲,卻已能讀聖人之經,發赤子之問,以書獻老身,敬拜而謝曰:伏唯我太母聖謨光大,慈愛天下,又誠拜而求之:乞我太母闡發聖人之教,不吝慈聖之言!”高太后說着這些,特別是說起皇子對她的敬仰和孺慕之語時,嘴角都是微微翹起,臉上神色紅潤至極。

她是故意的,故意將這些話,藉着這個機會告訴曾布。

然後讓曾布傳揚出去。

揚她美名,也揚皇子精俊好學,純孝求知之名!

曾布聽完,整個人如同發條一樣,當即匍匐而拜:“皇子好學至斯,孝慕娘娘如此,臣謹爲祖宗賀,謹爲陛下賀,亦爲皇太后殿下賀!”

“此乃祖宗庇佑!”高太后得意的說道:“亦是官家教的好!”

此刻的高太后,真的是很惋惜。

惋惜那兩個葬身火場的直講!

誤會了啊!

本以爲,那兩個直講是和王安石一樣的奸臣。

不意,在他們教導下,皇子不僅僅純孝、好學、聰俊,更明禮知禮。

若他們還活着,高太后必然會重重賞賜。

如今雖不幸死於水火,高太后也決定,給他們和他們的家人優遇。

至少,至少,也要蔭其子弟爲官,並表彰其父祖。

“奈何老身乃女流婦孺之輩,雖略通經義,卻恐於聖人之意上,有所偏差……聞說學士,精於《春秋》聖人之真意,老身特請學士來此,爲老身解皇子之疑,答皇子之問……還請學士,萬勿推辭!”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再去推讓,再去推辭,就是不識好歹了。

曾布當即拜道:“臣謹奉娘娘旨意!”

他的內心,更是一片激動。

他彷彿已經看到了,宰相之位,在對他招手!

……

更正一個前文錯誤,富弼這個時候確實死了!是我記憶出現了錯誤,一直誤以爲,富弼還在洛陽優哉遊哉呢!

感謝:暐鞅、終於有時間了打賞1500起點幣,感謝十日談打賞500起點幣,感謝書友20220721203915044打賞100起點幣!

(本章完)

第38章 太子(1)第495章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100.第97章 老臣手段266.第252章 各自的上書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130.第125章 心累的司馬光第593章 聞戰則喜(2)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第49章 高太后:太子果然這麼說的嗎?第614章 黃毛之心281.第267章 蔡確:衣錦還鄉315.第299章 各有稻粱謀第47章 司馬光308.第293章 宋用臣的密報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436.第413章 金融工具人(1)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第45章 文德殿上 (1)第42章 卡bug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第72章 外戚(1)183.第174章 司馬光:張之諫不該被罪第540章 御前演武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120.第115章 長胖長高了 (15500更新完畢,121.第116章 文府夜宴(1)367.第347章 出幸開封府(2)第66章 雙贏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518章 朕就是想給太母 母后修個園子,朕有408.第387章 立功心切的大宋武將們172.第163章 沈括:餅有點大!第545章 硃砂痣不敵白月光第14章 通風報信204.第194章 遼使:讓我試試南朝小皇帝的成352.第334章 黑化的舔狗儂智高第596章 西北狼煙(1)450.第427章 廷推(1)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第60章 朕的錢!!!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462.第438章 有關皇后的想法第566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2)第532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1)425.第402章 學區房325.第309章 趙煦:要斷章取義124.第119章 畫餅 (12500更新完畢,繼續求196.第186章第24章 請君入甕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第544章 司馬光的病情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159.第150章 軟肋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第479章 打算告黑狀的蔡京和封賞415.第393章 耶律洪基:朕欲法南朝,與士大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423.第401章 大興土木吧!太皇太后!500.第474章 顯貴的燕家第22章 忽聞暗箭來212.第202章 加一分178.第169章 無語的呂公著第619章 戰局(1)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第614章 黃毛之心第543章 狡兔三窟437.第414章 金融工具人(2)202.第192章 程顥的遺言498.第472章 視察第39章 太子(2)368.第348章 交子務249.第237章 重賞之威!131.第126章 範純仁入京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366.第346章 出幸開封府(1)501.第475章 李師師的手段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第581章 財神爺爺下凡了250.8月總結,九月展望。324.第308章 狄詠:臣願爲陛下效死盡忠185.第176章 動物園之說410.第389章 交子開始流通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519章 火熱的房產(1)474.打磨劇情,請假一天。86.第85章 趙煦上上輩子的夢魘記憶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105.第101章 仁廟他顯靈啦!473.第449章 司馬光在行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