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第192章 程顥的遺言

第192章 程顥的遺言

河東的封賞,在汴京城裡沒有攪起任何波瀾。

哪怕是舊黨大臣,也當沒有看到。

對大多數人來說,只要呂惠卿不回京就好!

他喜歡在河東,那就讓他在河東吧。

打完這一仗,呂惠卿還能有什麼作爲?

西賊的左廂神勇司,經此一役,沒有幾年是恢復不了元氣的。

而兩宮又不喜興兵生事。

從此河東註定無戰事!

呂惠卿的精力再旺盛,也只能放到民政上。

更有人在思考,待呂惠卿這一任經略使做完,就想辦法,運作他去江寧、揚州這樣的地方。

在這天下午,一個消息送入宮中。

朝請大夫、天章閣待制孫坦卒於家中。

兩宮下詔撫卹,並命有司恩蔭。

隔日已亥日,大內舉行了趙煦的旌節移藏儀式!

殿前司都指揮使燕達,親率御龍諸直指揮爲儀仗,從慶寧宮護送趙煦的過去的旌節,移藏天章閣。

這些旌節,包括彰武軍節度使、太平軍節度使、延州觀察使、延州刺史等趙煦過去的頭銜,以及他的延安郡王印信、合牌、儀仗。

在趙煦即位後這些東西和頭銜,從此成爲他的私人物品,也從此不會再授給臣子。

趙煦在兩宮簇擁下,於天章閣中,觀看了旌節移藏典禮。

隨着一面面,繪着龍虎圖案的旌節,被送入天章閣。

並被御龍諸直恭請放入天章閣內的一個小小的閣樓裡。

從此永藏其中,永不啓用。

換而言之,就是絕版了。

趙煦看着,百味陳雜。

因爲他知道,這代表着程序已經臨近了南郊祭天請諡的環節。

一個月後,他的父皇,就要從大行皇帝變成某某皇帝。

從此以後,即使是趙煦,在公開場合也得用諡號來稱呼了。

父子兩人將真正的天人永隔!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也代表着趙煦君權的穩固。

大行皇帝變成某某皇帝以後,大宋天下臣民就只有一個主人——就是他。

……

元豐八年六月丁丑(十五)。

洛陽伊皋書院。

程顥臥在病牀上,眼窩深陷,臉上沒有了半分血色。

他已經油盡燈枯了!

但他卻依舊望着汴京方向,心中滿是不捨,也滿是遺憾。

“陛下啊……老臣福薄,終不能入京覲見服侍矣!”

周圍服侍他的家人、學生們,都流下眼淚。

人人皆知,這位大宋天下的文學之臣,已經行將就木。

“將《識仁》拿來……”

程顥對着他的學生說着。

於是,程顥花費了一生心血,寫成的《識仁》一書,被送到他面前。

程顥顫抖着手,撫摸着這部書的封皮,然後看向他的弟弟。

“正叔啊……”他虛弱的說着:“老夫將朽矣……未來只能指望正叔,發揚廣大我伊皋之學……”

“帶上它……去汴京,敬獻天子!”程顥將他的那本書推到了程頤面前。

程頤哭着點頭:“兄長之願,某自當遵從!”

“還有……”程顥掙扎着說道:“這些日子來,我一直在思考,天子當讀何書……”

“天子聰俊,自古少有……”

“都堂相公,想要阻止天子接觸王介甫的三經新義是不可能的……更是一廂情願!”

“堵不如疏啊!”

“與其天子將來自己讀到,從而猜忌大臣……以爲大臣不忠……”

“不如,大臣們先以君子之書,填補空白……”

“伯淳啊……到了京城,待天子年歲漸長,或者見了天子,知天子果然聰俊過人……”

“汝就敬獻盱江先生的文章於御前……”

“兄長……”程頤激動起來。

盱江先生李覯,是王安石新法理論和思想的源頭。

號稱是‘未得時用之王介甫’,也被人稱作‘在野的王安石’。

不客氣的說,若沒有盱江先生幾十年的講學,培養出來的那一批善於理財和擅長經營的人才,以及打下來的輿論基礎,王安石想要變法,遇到的阻力會是熙寧年間的數十倍,甚至連大行皇帝也未必會支持。

“總比天子自己找到三經新義,自己去理解要好!”程顥說道。

“再者……當今天下之弊……你我豈能無視?”

程頤沉默了。

二程雖然是舊黨理論家,但他們是學者,勝過官僚。

所以,他們無法無視天下已經存在的弊端。

他們對王安石最大的意見,是急功近利,是倍克,是聚斂。

在一開始,其實他們不反對的。直到後來,新法實行日速,特別是青苗法、市易法頒佈後,他們纔開始激烈反對!

程頤知道的,也明白的。

冗官、冗兵、冗費……還有西賊、北虜隨時入寇的威脅……

這些問題不解決,大宋就始終坐在火山口。

聽着兄長的話程頤也思考起來。

然後他就明白了。

當天子將來面對這些問題時,就肯定會去想解決的辦法!

大臣不給天子解決的思路,天子就會去找王安石!

“天子若果聰俊……”

“大臣們再怎麼瞞,也是瞞不住的!”程顥說着,就認真的看着程頤:“再者,豈有臣子隱瞞君上的道理?”

“此更非儒臣所可以爲之事!”

上個月,少主欽賜御藥,御筆親書勉勵。

讓程顥在這臥病的日子裡,竭盡一切的去思考,去想象……

如何報答,如何教導,如何讓他走上正道。

畢竟,那可是一個八歲,就已經熟讀詩經,運用熟練,而且對孝道、師道等無比尊重的少主。

其他種種傳說也證明他聰明的不似孩子!

這樣的君主,是不可能也不該被大臣們欺瞞的。

任何企圖想要那麼做的人,最終只會自討苦吃,甚至將事情引向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地方——一個完全相反的方向!

程顥講學這麼多年,教了那麼多學生。

他太清楚學生,特別是聰明的學生一旦逆反了,就會做什麼事情!

而盱江先生,就是程顥開出來的藥方。

一個不那麼激進,卻又能和王安石三經新義爭奪營養的學說。

天子若先讀盱江先生的文章。

大臣們觀察後發現,天子並未急躁,也並未有急於求成的心態後,就該將三經新義和字說,也敬獻御前。

對的地方,應該稱讚。

畢竟,王介甫的學問是如今的顯學,也是大行皇帝最喜歡的學說。

天子又以孝子自居。

一味的詆譭、污衊、攻擊王安石,甚至不顧事實扭曲王安石的文章和學說。

那麼聰明的天子,怎麼可能被大臣們三言兩語就糊弄過去?

看不起誰呢!?

程顥雖然在伊皋書院,距離汴京數百里,但也聽說了那些天子的事蹟。

所以,要實事求是!

王安石對的地方要誇讚,要不吝讚美!

而王安石錯的地方,也要指出來,還要說明爲什麼錯了。

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後人哀之而不戒之’的悲劇。

只是這些話,程顥不方便說,他也沒有精力再說了。

他的身體,已經撐不住了!

只能希望程頤可以自己領會了!

程頤聽着,低下頭去:“兄長之命,我當謹遵!”

“善!”程顥慢慢的閉上眼睛,輕聲說道:“義禮知信皆仁也!”

“唯以誠、以敬方能存仁!”

說着,他緊閉的雙眼就彷彿看到了明媚的陽光。

那是汴京城的陽光!

他也彷彿回到年輕的時候,坐在他對面的人,正在對着他微笑:“伯淳啊……來與吾再談一次《易經》如何?”

程顥笑起來:“是子厚啊……”

“子厚來接吾了呀……”

他看向對面的人,一身儒袍,清雅且質樸,謙謙君子,如切如磋。

他手中拿着書籍,和煦的笑着。

是張載!

而在張載身後,一個個穿着儒袍的人,都在對着他笑。

有些人,他認得,甚至是好友。

伊川翁邵堯夫、安定先生胡翼之、濂溪先生周茂實……

也有很多不認識的身影。

程顥看着那些身影,嘴中呢喃着,笑着:“老夫,也是個凡夫俗子呀!”

“死前,竟也有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隨着他的呢喃,那些身影消失不見。

世界,確實如他們這些儒生所設想的一樣。

天地萬物,唯禮唯仁唯義而已。

舍此之外,鬼神不存,神佛不在。

所以,既沒有什麼地府,也不存在什麼仙界。

人死如燈滅,唯有道理和經義可以永存!

這樣想着,程顥就欣慰的吐出了他最後一口氣。

承議郎、宗正寺卿兼侍講程顥卒。

臨終遺表,表奏其弟程頤接替他的侍講之職。

注:歷史上,程顥入京前,曾構思過一個經濟思路,但史書沒有明說。只說‘顥深有意經濟’,盲猜他應該想過一個解決的思路。

而程頤在哲宗的身邊時候,主張因材施教,也主張靈活教學,而且他經常觀察哲宗的表現,多次上書請求,多安排一些哲宗的同齡人陪其一起讀書、學習。

從這些方面看,程頤是個合格的教育家——當然,他也有他的侷限性,一個儒者的古板、頑固和對儒家經義、道德的過於堅持。

所以他也是支持讓哲宗身邊沒有金銀玉器和奢侈之物的人。

(本章完)

249.第237章 重賞之威!第567章 虎狼之師第594章 戰前(1)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第489章 蔡京的決心第11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310.第295章 生日第48章 耆英會第552章 悽慘的吳家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第582章 大和尚的錢,三七分賬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第64章 人心變易329.第313章 大宋工程隊起飛!258.第244章 黃金的呼喚(1)第505章 招供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第588章 逼捐(5)315.第299章 各有稻粱謀455.第432章 李常傑:老夫將再次拯救大越第601章 第五百九十七 開戰(1)第594章 戰前(1)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188.第179章 經筵之地402.第382章 周淑妃教女第33章 瞬間爆炸!(求月票,求打賞,求追讀321.第305章 儂智會:一拍兩散440.第417章 茶葉傾銷事件第496章 文彥博:我確實是老了!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543章 狡兔三窟215.今天更新晚一點118.第113章 外戚的手段 (【我是分析師】萌178.第169章 無語的呂公著307.第292章 蘇軾在登州第618章 棉甲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第497章 兩宮的裂痕473.第449章 司馬光在行動(2)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358.第339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個大計劃148.北宋弓箭手營田制度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第9章 蔡確的野望425.第402章 學區房275.第261章 西夏想用馬換交子?374.第354章 弟弟們111.第107章 李憲回朝364.第344章 千古佳話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第45章 文德殿上 (1)第3章 兩宮第619章 戰局(1)第565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路(1)403.請假條344.第327章 章惇出知廣西385.第365章 南下的人們369.第349章 恩賞315.第299章 各有稻粱謀第42章 卡bug第552章 悽慘的吳家446.第423章 靈活的紅線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255.第242章 王安石:看戲就已經很好了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124.第119章 畫餅 (12500更新完畢,繼續求343.第326章 章子厚夜遊瓦子419.第397章 傷兵院第1章 花有重開日,人回少年時491.第465章 要顧全大局啊408.第387章 立功心切的大宋武將們第543章 狡兔三窟第526章 文彥博:還是得繼續攢嫁妝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303.第288章 呂嘉問:子繼父道妙啊!285.第271章 仁多保忠:求賜姓106.第102章 章惇在暗中觀察 【四更12000字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111.第107章 李憲回朝99.第96章 覲見462.第438章 有關皇后的想法123.第118章 沈括入京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393.第373章 掮客467.第443章 決戰(1)123.第118章 沈括入京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第568章 見賢思齊433.第410章 宋誓(2)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