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第164章 報功

第164章 報功

元豐八年五月癸丑(21)。

禮部上奏,今科進士、特奏名進士以及武進士名單。

雖因天子守孝,免殿試,直接以禮部試成績取用。

但還是要上報兩宮,呈遞進士名單,並予諸進士釋褐。

兩宮拿了名單,命人將趙煦請到保慈宮,也將名單給趙煦看。

大宋從仁廟開始,進士數量連年新增。

今科進士,便已經達到了五百七十五人,特奏名進士更是達到了八百四十七人,另有武舉進士三十九人。

趙煦瞥了一眼名單,然後看到了一甲第一名省元加會元的名字:焦蹈。

趙煦手指輕輕彈了彈,沒有說話。

兩宮看着趙煦沒有意見就將相關名單交給粱惟簡:“拿去送都堂,張榜告示天下!”

“唯!”

趙煦卻是有些神遊物外。

他若沒有記錯,上上輩子今年科舉再考是在四月末五月初,然後於五月初六直接放榜。

狀元、榜眼都和現在的名單上差不多。

第一名焦蹈,第二名劉逵。

然而,狀元焦蹈卻在放榜後的第六天,也就是五月十一離奇暴斃。

於是,榜眼劉逵順理成章的接過了原屬於焦蹈的官職、待遇。

現在,因爲趙煦對李定的打擊科場再考延後了十餘日。

不意也讓這焦蹈活到了現在。

就是不知道,他是否依舊會在回鄉途中,因爲太過興奮,急於回到父老鄉親們面前炫耀,以至勞累過度而染病。

進士張榜公示。

汴京城自是又熱鬧了一天。

進士遊街,榜下捉婿等傳統娛樂項目次第上演。

看的汴京城裡的窮措大們羨慕不已,也看的那些今科落榜之人,咬牙切齒,發誓三年後,自己也要出現在這些簪花遊街的進士羣體中。

因爲沒有殿試,瓊林宴是沒了,殿中傳臚自也取消。

只在第二天,新科進士們,被通見司的人領着,遠遠的在延和殿便殿外,拜了兩拜,喊了一聲:“聖躬萬福!”

就算是把程序走完了。

這些新科進士們,也算是走完了他們人生最關鍵的一步。

可對趙煦而言,這只是小事罷了。

元豐八年的科舉,是典型的科舉小年,沒幾個人才,也沒有值得關注的,不似慶曆二年、嘉佑二年這樣的科舉大年,不值得花費精力。

對趙煦而言,他更關心,特奏名進士們有多少願意主動自願去熙河路的?

兩天以後,趙煦知道了結果。

一共只有二十三名特奏名進士,在吏部遞了帖子,主動自願前往熙河路。

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結果,趙煦也沒有感覺太意外。

……

元豐八年五月丁巳(25)。

沈括看着浸泡在水缸裡的那一塊塊鐵片上,漸漸出現的紅色痕跡。

他微微籲出一口氣。

他知道的,成了!

一直跟在他身邊的童貫,小心翼翼的伸出手,探入水缸裡,在一塊鐵片上颳了一下。

那赤紅色的金屬泥,便粘在了手指上。

童貫嚥了咽口水。

把鐵放到膽礬水裡就能鐵上長出銅!?

這是什麼法術?

他不大明白。

沈括卻皺起了眉頭來,他吩咐着左右:“先將鐵片上的赤泥刮下來……”

“然後放入坩爐之中融煉,看看是不是真的銅!”

“唯!”左右領命開始做事。

沈括則閉上眼睛,開始思考,這是怎麼回事?

少主提醒過他的。

格物致知!

此聖人大道!

若他可以用聖人經義道理來解釋,這膽礬水裡泡鐵片,三日就能刮出銅泥的事情。

沈括知道,他就會是新的儒學開創人!

“童勾當!”沈括看向童貫,問道:“宮中可是聖旨?”

童貫搖搖頭。

沈括閉上眼睛,不再說話。

半個時辰後,所有水缸中鐵片上的紅色金屬泥都被刮取下來。

經過稱重,足足二十五斤斤!

然後,這些金屬泥被送進了坩爐,在熊熊爐火的熔鍊下,金色的銅水倒入磨具,然後送入冷水之中冷卻。

一錠錠黃燦燦的黃銅,映入眼簾。

童貫感覺自己的心臟要受不了了。

他看向沈括:“提舉,可以寫奏疏請功了!”

他的聲音都在顫抖!

以水鍊銅,這是什麼神仙手段啊!

沈括看着那些銅錠,點點頭:“是該上章請功了!”

無論如何,他上任一個多月,就有這樣的功勞朝野上下都會側目,兩宮也會青眼。

但少主呢?

沈括想着,他知道的,他需要再次求對!

……

沈括的奏疏,直入通見司,然後被宋用臣直接拿到了趙煦面前。

趙煦看完,一點也不意外。

化學反應是這個世界的運行基礎。

膽水遇到生鐵,就一定能置換出銅。

不需要技術,也不需要前置科技。

只有有膽水和生鐵,就一定能實現!

倒是沈括再次求對以及他在請功奏疏之中,將全部功勞,都歸於‘兩宮慈聖,恩加於臣;皇帝陛下,神聖睿知,親賜臣先人典籍,以聖人聖訓教誨……’,而他‘臣仰仗兩宮慈聖蔭庇,皇帝陛下神聖賜告,僥倖功成而已’。

是事實,態度也不錯。

趙煦想了想,就和宋用臣道:“命沈括明日下午入宮,依舊在崇政殿陛見!”

“是……”

趙煦拿起沈括的奏疏,直奔坤寧殿。

進了坤寧殿,他就歡歡喜喜的拿着奏疏,和向太后炫耀起來:“母后!母后!”

“父皇給兒選的這個大臣沈括,可真厲害!”

“我前些時日,只和他說了一句:聖人格物致知!他就用了心了,今日奏報說,其從我賜給他的那些古書之中,找到了一條先賢格物格出來的道理,用這個道理,便用鐵從膽水裡煉出銅來了!”

向太后聽着,起初只是微笑,旋即變成大喜。

“果真?”她有些不敢相信!

大宋缺錢的事情,即使是她深居深宮也是知道的。

而錢的多少,和銅的產量是正相關的。

大行皇帝在世時爲了能多鑄錢,可是披肝瀝膽,日思夜想,什麼辦法都用過了。

更是屢下詔旨,親自獎勵那些能多貢銅的礦監!

不獨如此,大行皇帝這麼愛財的人,爲了能讓銅的產量多一點,甚至聽從了舊黨元老的意見,恢復仁廟時代的天下礦冶政策——官民二八抽分!

以官取兩分,餘者以市價和買五分,剩下的礦產,則聽民自便。

哪怕這樣,銅還是不夠用!

而且遠遠不夠用!

現在,有了新辦法了?

向太后心裡自然開心。

尤其是她看沈括奏疏,看着沈括將所有功勞歸於兩宮慈聖,尤其是六哥賜教後。

她就更開心了。

“這個大臣,大行皇帝果然選的好!”向太后開心的說:“是個忠臣!”

在向太后心裡面,她是沒有信沈括說的‘皇帝陛下,神聖睿知,親賜先賢典籍,以聖人聖訓教之’的話。

向太后知道,這是託詞。

那個沈括是在用這樣的方式表忠心!

她和太皇太后也聽政兩個多月了,這樣的事情見多了!

許多大臣上書論事,都會將大部分功勞,認爲是‘兩宮慈聖、皇帝陛下神聖’所致。

他們想方設法的找理由找藉口,來論證確實如此。

最開始,向太后其實是很享受的。

可現在都過去兩個多月了,早習慣了,閾值也降下來了。

所以,沈括的文字,她沒放在心上。

就是對沈括將功勞推到六哥賜書和告誡上,讓向太后很滿意。

這是一種新型的吹捧方式!

說出去也好聽多了。

於是,放下奏疏,向太后和趙煦道:“走,六哥,去保慈宮裡把這個好消息也告知太皇太后!”

“讓太皇太后也高興高興!”

趙煦用力的點點頭:“正該如此!”

今天下午寫的東西和科舉有關,我寫完了才發現,和正文沒有任何關係,對現在和以後的情節也沒任何推動作用,發出來大抵又要被批評水,就全部刪了~

嗯,其實最重要的還是,以後有一個科舉類似的情節是主線!

就是主角親政的前兆,也就是再過三年的新君第一次科舉,龍飛榜!

要是現在寫了,以後難免會重複相同情節!

(本章完)

159.第150章 軟肋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第538章 吐蕃使者308.第293章 宋用臣的密報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572章 文彥博:妥了!450.第427章 廷推(1)229.第217章 該害怕的是他們!307.第292章 蘇軾在登州147.第139章 集結415.第393章 耶律洪基:朕欲法南朝,與士大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144.第137章 火上澆油342.第325章 預算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382.第362章 奇兵突起325.第309章 趙煦:要斷章取義282.第268章 再次接頭第592章 聞戰則喜(1)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387.第367章 有功必賞第39章 太子(2)160.第151章 傾軋356.可以訂閱了!329.第313章 大宋工程隊起飛!475.第450章 司馬光在行動(3)208.第198章 橫渠門下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第62章 條貫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第516章 王大槍的奇妙之旅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第480章 朕愛大臣!100.第97章 老臣手段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439.第416章 進擊的高遵惠77.第76章 祀在戎前398.第378章 忠君報國的土司們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123.第118章 沈括入京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537章 暴利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618章 棉甲第506章 入甕398.第378章 忠君報國的土司們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112.第108章 熙河將星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425.第402章 學區房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第3章 兩宮第538章 吐蕃使者第21章 王珪的選擇第545章 硃砂痣不敵白月光101.第98章 平章軍國重事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467.第443章 決戰(1)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第593章 聞戰則喜(2)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346.請假條314.請假條447.第424章 開戰第12章 劉惟簡第526章 文彥博:還是得繼續攢嫁妝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第575章 混亂的東南亞(1)第528章 拿捏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第547章 向宗回 高公繪: 我也可以聽話,我也可以做事501.第475章 李師師的手段330.九月總結。502.第476章 遼國 高麗交惡之始第61章 上架感言425.第402章 學區房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494章 安惇:我太想進步了93.第91章 烈火烹油第9章 蔡確的野望184.第175章 迂迴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第59章 太皇太后:王珪之罪,罪莫大焉!353.第335章 交趾君臣102.第99章 大小相制 (第一更求月票啊)280.第266章 伴讀和漣漪306.第291章 汴京義報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104.兩宣麻大拜除。184.第175章 迂迴第478章 吳安持:我必令汝家破人亡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