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第162章 提醒沈括

第162章 提醒沈括

汴京新城西廂金城坊,既是東染院的官署所在,也是專一製造軍器局的官署所在。

作爲天子直領的機構,專一製造軍器局是少數沒有文臣士大夫充任的機構。

沈括是第一個以文臣提舉專一製造軍器局的士大夫。

在他之前,都是內臣兼領。

專一製造軍器局的有司官吏,則大都是從軍器局、監天司調來的伎術官。

大行皇帝將之分作三司。

火器司、斬馬刀司、神臂弓司。

分別負責火器、斬馬刀、神臂弓的生產製造。

除了火器外,斬馬刀、神臂弓,軍器監也有大量生產製造。

所以,基本都是照搬的軍器監的制度。

獨獨這火器生產、製造,因爲從前沒有專門的負責機構,也沒有幾個人懂火器,加上火器的製造流程和配方非常繁瑣。

沈括履任後,按照少主指示,也將重點放在了火器司上。

現在他本人是直接親領火器司。

所以,沈括對那些天子派來的內臣,大都安排到了火器司裡。

讓他們去負責火器司的諸般公事。

至於能學到多少?能不能立功?就看這些內臣的造化了。

他本人現在將重點,放到了活字上。

因爲沈括知道,那可能是最快出成績的東西。

他可不敢久拖!

熙寧、元豐時代,臣子但凡做事出成績慢了一拍。

等待他的都可能是投置閒散的下場。

因爲,大行皇帝只喜歡那些能在短時間內,做出讓他眼前一亮的成績的大臣。

他也只會提拔這些大臣!

於是,沈括出了專一製造軍器局官署,就直奔在東染院旁邊,一個改建的作坊。

他在這裡,已經集中了幾十名能工巧匠,採用熙寧時代,他在軍器監改革神臂弓製造之法時的辦法。

短期大量重複試驗!

尋找原因,尋找問題,然後就地解決!

……

今天,沒有什麼事情。

就連兩宮都難得的有了空閒,在御花園中游玩了一番。

趙煦自然也陪着一起遊玩了大半天。

然後,趙煦又陪着兩宮,去看了正在重新修葺、裝修的慶壽宮。

這裡纔是太皇太后真正的居所。

等太皇太后搬進此地,保慈宮就會成爲向太后的居所。

這也是大宋的傳統了。

太皇太后居慶壽宮,皇太后居保慈宮。

而負責替太皇太后重修慶壽宮的,自然是這位太母身邊最信任的大貂鐺張茂則。

看着那些在張茂則指揮下,在慶壽宮裡忙碌的工匠。

趙煦微笑了起來。

因爲他發現了一個可以擺脫福寧殿內有毒粉塵的辦法。

那就是讓宋用臣將來負責重修保慈宮。

然後,保慈宮裡用什麼材料,不就是他說了算嗎?

再然後……天子篤孝太后,侍奉左右,也就順理成章了。

這樣,他以後就只需晚上回福寧殿。

接觸有毒粉塵的時間就直接減半!

等三年以後,出了孝期,他也應該能掌握整個大內的權力了。

這樣重修福寧殿,就沒有阻礙。

如此想着,趙煦就笑的更加燦爛了。

這讓太皇太后看着,心裡欣慰不已,和向太后道:“官家真是仁孝……”

“連老身住的地方,也親自察看……”

在她理解中趙煦一直微笑,是因爲看到了張茂則勤勉,於是龍顏大悅!

向太后看着,自然順着太皇太后的意思,道:“可不是呢!”

“新婦可聽說了,如今汴京城裡的人,都在羨慕娘娘呢!”

“都說娘娘是我朝福氣最大的太母!”

“官家孝順、懂事、聰俊,又親睦外戚、宗室……”

太皇太后頓時笑的無比燦爛。

她就喜歡聽這樣的話,特別是這些話還是向太后親口說的。

……

趙煦回到福寧殿時,已是酉時。

黃昏落日的餘暉,沾染着福寧殿前的臺階。

一直在殿前等候着的馮景,立刻帶着人,將趙煦簇擁着入殿。

“大家……”馮景一邊走,一邊彙報着:“宋昭宣言:所選內臣,今日皆已爲沈提舉安置入火器司各職……”

趙煦點點頭,問道:“沈括最近都在忙什麼?”

“似乎沈提舉,打算將全部精力,都先集中在活字之上……”

“哦!”趙煦點點頭,這個倒是沒有意外。

畢竟活字相對好突破而且對文人士大夫來說,更有成就感!

只是……

趙煦微微皺起眉頭:“這沈括沒有聽說韓維昨日請下錢禁的事情嗎?”

馮景眨着眼睛,看着眼前這位只到他肚子的少主。

“大家的意思是?”他確認着。

趙煦也不想打啞謎,直接和馮景說道:“派人將此事和沈括說一下吧!”

馮景低下頭去,躬身道:“臣知道了!”

少主很少在他面前做這種直接指示,所以這個事情很重要!

就聽着少主又道:“汝再去崇文院,找幾本書,一起送給沈提舉……”

“讓他好好看看!”

“莫要讓我失望!”

馮景連忙問道:“敢問大家,是哪幾本?”

趙煦微笑着道:“漢,淮南王劉安之《淮南萬畢書》……”

馮景趕緊記下來。

“東晉葛洪《抱朴子》……”

“記得去太醫局裡,找太醫要一本《神農百草經》也一併送去!”

都提醒到這個份上了沈括要是還不知道,趙煦在暗示什麼。

那他就可以拿塊豆腐撞死自己!

……

馮景的動作很快相關的書,他立刻就命人找齊,然後親自出宮,送到了沈括手中。

沈括看着這個天子身邊的內臣,將三本看似完全不搭界的書,送到他面前,他還一臉懵懂。

直到,他從馮景嘴裡聽到了來自天子的指示:“大家問:沈提舉可知昨日韓相公陛辭時的錢禁之請?”

“大家於是命我來將此事告知沈提舉……”

“還命我將這三本書送到提舉手中……”

沈括聽着,嚥了咽口水,他感覺自己似乎明白了什麼。

錢禁?

他看着面前的三本書。

他想起來了!他記起來了!

膽水!

對!

他年輕的時候,看過一本書。

太宗時的《太平寰宇記》,他也聽說過信州的人,在山下用膽水練銅!

他一直以爲那是傳說,大約不可信。

可如今……少主特地提起了錢禁之事。

又特地送來三本不同的書,而這些書,沈括知道,大約只有一個共同點——都記錄了膽水可變銅!

(本章完)

第51章 登基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130.第125章 心累的司馬光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93.第91章 烈火烹油456.第433章 山上沒有水146.七月總結,八月展望。85.第84章 想一魚N吃的趙煦263.第249章 新役法(2)450.第427章 廷推(1)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304.第289章 宋遼友誼,蒸蒸日上!( 電飯煲第30章 趙煦:我還只是一個孩子啊第501章 出幸文府(2)82.第81章 王珪之死337.第320章 開戰!開戰!(5)第561章 封賞(2)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179.第170章 臥底458.第435章 踏營(2)第631章 我挖我自己牆角247.第235章 囑託108.第104章 文彥博的算計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第8章 故園投足總陽春第501章 出幸文府(2)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454.第431章 交趾羣臣:北朝能籤澶淵之盟,296.第281章 潤物細無聲379.第359章 寶津樓會議(3)408.第387章 立功心切的大宋武將們481.感冒了209.第199章 遼使入京438.第415章 戰前的雙方498.第472章 視察157.第148章 望母成龍第626章 聖明天子第59章 太皇太后:王珪之罪,罪莫大焉!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145.第138章 廣告牌(6000月票加更!)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第70章 趙煦:走舊黨的路,讓舊黨無路可走366.第346章 出幸開封府(1)455.第432章 李常傑:老夫將再次拯救大越250.8月總結,九月展望。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171.第162章 提醒沈括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632章 器以藏禮,禮以出信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481.感冒了第42章 卡bug第63章 司馬光入京96.第93章 上貨!上貨!(2) 【大章求追定335.第318章 開戰!開戰!(3)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393.第373章 掮客第576章 交趾的命運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262.第248章 新役法(1)第580章 你怎麼穿老劉家的衣服?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619章 戰局(1)156.第147章 趙煦:烏鴉們,起來幹活了!307.第292章 蘇軾在登州第578章 極限施壓403.請假條358.第339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個大計劃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第20章 拉扯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524章 命運的糾纏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198.第188章 賞要快第69章 宋用臣(2)74.第73章 外戚(2)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330.九月總結。139.第133章 好人就會被人欺負第574章 外交(2)383.第363章 神仙下凡也難解第494章 安惇:我太想進步了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403.請假條436.第413章 金融工具人(1)第21章 王珪的選擇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315.第299章 各有稻粱謀第54章 仁恕天子214.第204章 趙煦:王安石何人也?【8000月第628章 輿論造勢395.第375章 告狀的來了第497章 兩宮的裂痕375.第355章 陛下,請聽臣解釋!452.第429章 對曾布的安排278.第264章 君臣獨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