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第157章 地震和瑣事

元豐八年五月丙午(十四),酉時。

宮門還未落鎖汴京城就輕微的搖晃了一下。

這個時候,趙煦正在坤寧殿裡,跟着向太后一起‘學習’沈括的上書內容。

母子兩人,都被嚇了一跳。

“地震了?”向太后皺起眉頭,擡頭看向四周。

已經沒有搖晃的感覺,宮中的屏風、宮燈也沒有位移的痕跡。

要不是方纔確實感覺到了大地輕微的晃動,一切就像從未發生過一般。

“母后,先到御花園中空地再說吧……”趙煦說道。

他不大記得,上上輩子這個時候汴京有沒有地震。

不過,從剛剛的感受看,只是一場小地震,震級不高,可能也就是后土娘娘打了個哈欠。

但,小心爲妙,先到殿外的空地,等待一下,預防可能的餘震。

“嗯!”向太后點點頭。

這個時候,石得一領着許多女官和內臣,跑了進來。

“請太后娘娘、大家,移駕殿外……”

便簇擁着母子兩人,到了坤寧殿外的宮苑花園。

幾乎所有宮閣裡的妃嬪、皇子、公主們也陸陸續續的被人簇擁着來到了這個後宮的宮苑花園開闊之地。

德妃朱氏,抱着剛剛幾個月大的皇十女,牽着皇五女,在她身後國婆婆則抱着兩歲多的普寧郡王。

朱氏和其他妃嬪,見了太后和官家,也都在這裡,便紛紛過來請安。

趙煦則搶先一步,到了朱氏面前,跪下來拜了一禮:“姐姐安好……”

朱氏看着兩個多月沒見如今已經圓潤了許多,也長高了不少的官家。

忍不住眼眶一熱,哎了一聲,說道:“官家長高了好多,也胖了不少!”

她到了向太后面前,盈盈一禮:“娘娘慈聖,保佑擁護官家,真乃是:母后皇太后!”

她知道的,向太后就喜歡聽她這樣稱呼。

你要問朱氏爲什麼會想到這樣稱呼向太后?

那是兩個多月前的事情了。

任家的縣君(她養父的妻子)託人入宮,給她帶了這麼一句話:請以太后爲母后皇太后。

自然,這不是任家人能想出來的主意。

據說,是一個知名不具的刑姓朋友對任家的友情提示。

向太后看着朱德妃如此識趣,那一句母后皇太后,更讓她心花怒放,於是立刻道:“德妃不必多禮!”

當然了,朱氏這麼識趣,該有的體面,向太后也不會少她的:“德妃生養官家,有功社稷,本宮也不會忘的!”

“已着有司,商定德妃的儀衛……”

“當依李宸妃故事,從重恩典!”

朱氏連忙千恩萬謝,她也就這麼點追求了。

排場大一點,穿的好看一點,用的奢侈一點。

如此而已。

而在她們身側,趙煦已經在和很久沒見的妹妹說着話了。

“五娘這些日子在閣中可還開心?”趙煦問道:“我命人送去的玩物,五娘可都收到了?”

小姑娘乖乖的點點頭。

“過幾日,我再命人給五娘送幾條裙子來……”趙煦微笑着說道。

“多謝官家!”五娘身旁的乳母連忙帶着她謝恩。

趙煦呵呵笑着,沒有去幹涉。

當他成爲天子的那一刻開始,他就不再是朱德妃的兒子,五娘、十娘、十三郎的哥哥。

而趙煦更清楚,這種宮中的上下尊卑等級,越早確定越好,對每個人都是好事!

趙煦於是,又去看了看還在襁褓裡的十娘,也看了看被國婆婆抱着的普寧郡王趙似。

在這個過程裡,趙煦還看到了邢妃,還有被邢妃抱着的遂寧郡王趙佶。

趙頊直接扭過頭去,當做沒有看到趙佶,更不要說打招呼了。

走到向太后面前,趙煦道:“母后,且先去保慈宮中問太母安吧!”

向太后點點頭,對朱德妃道:“德妃好生在宮中,撫養普寧郡王和兩位公主,本宮和官家都會記得德妃的功勞的!”

朱德妃再拜,帶着人送着向太后,到了宮苑的殿門口,才依依不捨的回去。

……

到了保慈宮,太皇太后並沒有出宮。

她依舊鎮定的坐在保慈宮裡,像個沒事人一樣。

向太后帶着趙煦,到了跟前,問了安。

太皇太后便道:“一場小地震罷了,沒什麼要緊的!”

她是從仁廟時代走過來的。

仁廟時期,汴京隔三差五就要小震這麼一下。

每次都是搖晃兩下了事,她早就習慣了。

“還是娘娘鎮定,新婦遠不如也!”向太后微笑着道。

趙煦則輕聲的說道:“太母有大將之風也!”

兩宮聽了,都是哈哈大笑。

尤其是太皇太后,很滿意趙煦的這個評價。

當年姨母慈聖光獻,臨危不亂,指揮女官內臣,平定了一場宮中禁軍引發的動亂,因而被朝野稱頌。

自然,她是很羨慕的。

這一天傍晚的地震,沒有引發任何風波。

入夜後就一切平息,汴京人也沒有任何感覺。

……

隔日,丁未(十五),望朝,趙煦照例在福寧殿睡懶覺。

這一天也沒什麼要緊的事情。

所以趙煦繼續跟着向太后‘學習’沈括的上書內容。

經過數日的母子教導,現在沈括上書所言種種,都已經學的差不多。

在向太后的指點下,一個個和軍器局有關的名詞,開始被趙煦‘記住’。

這意味着,以後,趙煦可以光明正大的插手專一製造軍器局,甚至給軍器監下令了。

因爲——皇太后親慈賜教,朕躬孝篤學之,已知其中利弊!

而向太后則也在這個過程裡,被動的知道了專一製造軍器局的很多事情,也知道了一些軍器製造生產的流程和需要的東西。

戊申(十六)。

資政殿大學士、銀青光祿大夫、侍讀呂公著,加提舉西太一宮使兼集禧觀使。

這就是確定呂公著要入三省了。

就是不知道,東府還是西府了。

相對而言,西府可能性更大,畢竟,遼使馬上要入京,西府長官卻還空缺着。

這不大好。

本日,都堂上奏,兩宮批示,遣監察御史黃降、監察御史陳次升,分別前往福建路、江西路,監查檢討當地榷鹽、榷茶倍克之事。

這本來是李定的活。

但李定現在在御史臺裡呆着,所以這些事情在一段時間裡,居然就沒有人管!

兩宮沒空管這種幾千裡外的事情。

舊黨們更是沒這個心思來關心福建、江西的事情。

所以,實際上真正在推動這個事情,是章惇、蔡確、蔡京、蔡卞這些福建來的官員。

畢竟,他們是福建人,這個事情要是不管,回去會被人戳脊梁骨!

所以,即使蔡確遠在河南府也親自上書,談論了這個事情。

同日下詔,命監察御史張汝賢前往鄜延路械押張之諫回京受審。

本日,兩宮推恩元老,以平章軍國重事文彥博四朝元老,天子股肱之故,恩蔭其子。

以文及甫爲奉議郎、吏部員外郎,特旨加館職直龍圖閣。

文彥博堅辭館職,只說:祖宗無郎官加館職之先例!

且‘犬子頑劣,實難造化,望乞收回成命,只給及甫閒散之職,以免誤國……’

兩宮無奈,只能再推恩另一個文彥博兒子文永世。

以文永世爲承事郎,命有司選監官注闕。

趁着給文彥博推恩的機會,皇太后慈旨,以高遵裕大行皇帝大將之故,推恩高士充、高士京。

以高士充爲左藏庫副使高士京爲文思副使。

不要看,都只是從七品的武臣資序,可問題在於,武臣諸司正副使最高的皇城使也才正七品!

隨便積累點功勞,就可以跳上去!

對外戚來說,皇城使帶個刺史遙郡是非常簡單的事情。

這個封賞,對高遵裕家來說,勉強算是個安慰吧。

可是,當高遵裕家的人,看着高公紀已經整裝待發,連甲冑都穿上了,準備出發熙河路的風光樣子,不禁又有些吃味。

自家只是兩個恩賞的虛銜武臣名頭。

而高公紀三十歲都沒有,就已經是權管勾熙河蘭會路財用司了。

說不定只要回京就可以加遙郡!

而且是實權遙郡!

什麼諸司正副使,什麼橫行五階?不存在!

搞不好,人家四十歲都不到,就是節度使。

這和誰講道理去?

然而,高遵裕的家人也只能羨慕!

誰叫高公紀是太皇太后的親侄子呢?

……

高公紀現在可沒心思關注高遵裕家裡的事情。

他如今,風頭正盛!

穿着甲冑,走到了祖母的面前。

“祖母,您看看孫兒,這身裝扮怎麼樣?”高公紀興高采烈的問着:“大家都說,孫兒如今頗有大將之風呢!”

高家太夫人,笑眯眯的看着自己的嫡孫的模樣,不停稱讚:“好!好!”

“我高家將門有後矣!”

不得不說,高公紀穿上甲冑後,確實像模像樣。

最起碼他身材高大,體格也算健碩。

不過,太夫人還是勸道:“乖孫入宮,到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面前,還是要注意的……”

“去了熙河路,也記得莫要生事……”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不喜和人打打殺殺……”

“孫兒知道!”高公紀點點頭,道:“祖母放心好了,孫兒這次去熙河路,是去爲官家修寺廟,給熙河亡魂祈福,也是去給社稷墾田的……”

一匹吉貝布就三貫錢!

誰還願去和西賊打打殺殺?

大家一起開開心心種木棉,一起賺錢發財不好嗎?

便辭別了高家太夫人,在一票狐朋狗友的簇擁下,到了向家和向宗回會和後,直奔皇城而去。

注:續資治通鑑長篇五月丙午條目:酉時,地震,既止。

注2:北宋時期,汴京地震多發,但主要是五級以下小地震,但汴京周圍,還是發生過7級以上的大地震的。

注3:史實文彥博接受了文及甫的直龍圖閣帖職,但現在文家要轉型,肯定不會要。

注4:史實,對新法的調整,在本年由新黨主持,主持者就是蔡確、章惇,歷史上包括京東都路、福建路、江西路的榷法還有其他一些法令調整,都是新黨主政主動做的。

奈何,司馬光要的是全面廢黜!

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379.第359章 寶津樓會議(3)196.第186章326.第310章 王安石的心,活了!第61章 上架感言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386.第366章 謀國85.第84章 想一魚N吃的趙煦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500.第474章 顯貴的燕家79.第78章 司馬光入覲(1)399.第379章 原木立信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346.請假條第611章 司馬光之死(2)第531章 點下重商主義的第一個點數第33章 瞬間爆炸!(求月票,求打賞,求追讀310.第295章 生日296.第281章 潤物細無聲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210.第200章 向太后:吾兒必可爲堯舜第614章 黃毛之心229.第217章 該害怕的是他們!第486章 蔡京:我就只值三千貫嗎?第22章 忽聞暗箭來143.第136章 呂公著和王安石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372.第352章 遼國採購團來了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413.第392章 童貫的野望114.第110章 對李憲的安排179.第170章 臥底第575章 混亂的東南亞(1)410.第389章 交子開始流通394.第374章 白酒風雲第537章 暴利第528章 拿捏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300.第285章 劉摯:小人無朋,君子有之!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412.第391章 初幸專一製造軍器局第565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路(1)135.第130章 仁多保忠:優勢在我!(4500月414.感冒了。256.第243章 母慈子孝477.第452章 血手人屠章子厚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266.第252章 各自的上書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第529章 蠶鹽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169.第160章 錢荒第68章 宋用臣 (1)【求首訂!】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489.第463章 王大槍的奇妙之旅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410.第389章 交子開始流通343.第326章 章子厚夜遊瓦子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第607章 戰局(1)第596章 西北狼煙(1)331.第314章 大宋禁軍329.第313章 大宋工程隊起飛!415.第393章 耶律洪基:朕欲法南朝,與士大419.第397章 傷兵院405.第384章 小官家是聖君啊!319.第303章 蔡京的決斷356.可以訂閱了!211.第201章 趙煦巧學成王330.九月總結。第597章 西北狼煙(2)415.第393章 耶律洪基:朕欲法南朝,與士大第1章 花有重開日,人回少年時127.第122章 司馬光:爲了少主,便受此委屈298.第283章 名曰呂惠卿的陰影345.第328章 戰前部署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293.第278章 深夜邊報308.第293章 宋用臣的密報247.第235章 囑託第501章 出幸文府(2)394.第374章 白酒風雲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499.第473章 白嫖就是香!(感謝十二月的星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433.第410章 宋誓(2)138.第132章 太皇太后的轉變132.第127章 分裂的痕跡321.第305章 儂智會:一拍兩散第500章 出幸文府(1)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484章 臥龍鳳雛 (爲了道歉而加更)第57章 元老之間145.第138章 廣告牌(6000月票加更!)第525章 文彥博:叫汝多管閒事第566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2)第630章 大宋的城市化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