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第107章 李憲回朝

元豐八年四月乙卯(十六)。

詔以太皇太后七月十六生辰爲坤成節,有司本請立皇太后生辰聖節,奏上,皇太后恭辭之,曰:姑後在堂,不敢僭越!

延福宮使、入內內侍省都知、利州觀察使張茂則特旨爲寧國軍留後。

昭宣使、入內內侍省押班宋用臣;入內內侍省副都知、勾當御藥院粱惟簡兼差內東門司。

勾當皇城司公事、入內內侍省副都知石得一,劉惟簡特與勾當御藥院。

皇帝殿祗候馮景,特授帶御器械,勾當御廚。

皇太后殿祗候嚴守懃,特授帶御器械,特與轉出,以東頭供奉官,提舉汴京水磨務。

帶御器械、勾當御藥院樑從政,兼差皇太后殿祗候。

在這一系列的人事安排後,大內皇城的局面,爲之一變。

對趙煦來說,最重要的是——馮景勾當御廚和石得一、劉惟簡勾當御藥院。

爲什麼?

一個管廚子,兩個管醫藥。

人身健康和飲食安全,有了保障!

剩下的,對趙煦來說,其實都是小節。

所以,在石得一等人來他面前謝恩時,趙煦不忘囑託他們務必要忠於職守,不可懈怠。

……

當夜,趙煦正準備入睡時,向太后來到了福寧殿。

“母后怎來了?”趙煦連忙上前請安問道。

“卻是有個事情,要告訴六哥……”向太后坐下來後,說道:“劉惟簡方纔來報,陳美人方纔隨大行皇帝而去了……”

“還是沒勸住嗎?”趙煦嘆了口氣。

“唉……”向太后嘆了口氣,說道:“劉惟簡言,美人陳氏雖被後宮衆人勸住了,也開始進了水米,奈何還是沒有想開,這幾日又開始不吃不喝,不言不語……方纔終於是隨了大行皇帝而去……”

趙煦低下頭去,道:“隨葬吧!”

向太后也嘆道:“只能如此了!”

“就是遂寧郡王怎麼辦?”

“在宮中爲皇弟選一乳母照看着吧……看看,有沒有無子的父皇妃嬪願意領養……”

“邢淑妃倒是願養……”向太后看着趙煦說道:“六哥覺得呢?”

邢淑妃,是趙煦父皇曾經寵愛的妃嬪。

曾給趙煦的父皇生下了四個皇子,其中兩個比趙煦大。

可惜沒有一個能活到成年,最大的皇八子三歲多一些就夭折了。

“一切皆依母后安排吧!”趙煦嘆息着。

“也只能如此了!”

送走向太后,趙煦坐在御牀邊上,他的眼睛看着福寧殿內那硃紅色的屏風、帷幕和那些殿柱、窗臺,總感覺刺眼的很。

但想要換掉,甚至將整個福寧殿重新裝修,卻不是一時半會能做的。

因爲他在守孝!

三年不改父之道,這是儒家的道德基準!

他是天子,必須以身作則。

不然就等於遞給司馬光一把刀子,一個最好的藉口。

“只能是讓馮景,把飲食安全把控好了……”趙煦低聲說着:“也只能儘可能出門去殿後的花園裡透風,儘量少留在密閉的空間裡……”

……

元豐八年四月庚辰(十七)上午。

щшш▪ ttκan▪ C O

汴京城西的官道上,一隊策馬而來的武士,從西方奔馳而來。

沿途的商隊、路人紛紛避道,然後人們就驚訝的發現,這些武士騎着的都是戰馬,他們身上帶着的殺氣,更是讓人膽戰心驚。

“哪來的兵馬?”人們驚疑不定。

然後,大家很快就發現,那些武士只是開路的先鋒。

因爲在這些武士身後,跟着一隊持着旗牌的將官。

一面面旗牌,在道路上迎着陽光,讓人呼吸急停。

哪怕汴京人已經足夠見多識廣,依舊被這些旗牌上的官職、差遣所震驚。

引見使、四方館使、皇城使……

熟悉國朝官制的人,立刻倒吸一口涼氣:“全是諸司正副使以上的旗牌……”

“是哪位沿邊帥臣,率部回朝面聖了?”

於是,他的眼睛,向着最前面的旗牌看去。

景福宮使?

內臣嗎?

武信軍留後?!!

是他!

此人立刻說道:“是熙河路的李太尉回朝了!”

果然,一面旗牌從他面前經過。

熙河蘭會路經略安撫制置使!

確實是李憲回朝了!

於是,道路兩側的路人和商賈的眼神都變了。

自永樂城大敗以來,國朝沿邊帥臣之中,就屬李憲的熙河路勝仗最多,斬獲最大!

去年的第五次蘭州會戰後,西賊國內傳來消息。

西賊國相樑乙埋,因蘭州會戰五戰五敗,吐血而死。

更有傳說,就連西賊國主秉常,也曾在蘭州城下被流矢射中。

於是,李憲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就變了。

至少在普羅大衆眼中,李憲是大宋戰神級的人物,又一個老秦太尉般的名帥。

老秦太尉,就是秦翰。

太宗、真廟時代,大宋西北的支柱。

他雖是內臣,卻勇猛無敵,曾身負數十創,依然率部力戰。

他在世之日,西賊別說入寇了。

連挑釁也不敢,一度被他打的,只能遣使求饒。

而李憲鎮守熙河,拓土千里,五戰蘭州,一戰定西,短短數年間斬首就已經超過十萬之巨!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就是又一個老秦太尉!

當然了,一些士大夫可不會這麼認爲!

“哼!”

“閹豎!”有士人低聲唾罵着。

……

福寧殿。

趙煦正在看着他父皇留下來的奏疏、手書。

馮景就在帷幕外,恭身稟報着:“大家,軍頭引見司,方纔遞了邊帥入覲的名單……”

“皇太后命臣,呈來給大家看……”

趙煦放下手裡的奏疏,問道:“是李憲回朝了?”

“是!”

“怎這麼慢?”趙煦又問。

“回稟大家,據說是路上多次遇到山洪阻路,只能繞路,故此拖延至今……”馮景老老實實的回答。

“哦!”趙煦點點頭:“拿進來吧!”

於是馮景將一份名單,放到了趙煦面前。

趙煦拿過來一看,就微微的翹起嘴脣。

名單上第一位的,自然是哪位趙煦父皇生前最信任,戰功最彪悍的內臣李憲的名字。

然後,就是李憲麾下頭號大將王文鬱。

接着就是苗履、李浩等戰功赫赫的大將名字。

在這些人裡,趙煦還看到了去年堅守定西城的熙河路第五副將秦貴的名字。

此外,還看到了趙思忠、趙醇忠兄弟。

以及包順、包約兄弟……

看着這些熟悉的名字,趙煦露出了微笑。

257.更新要晚一點第532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1)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155.第146章 憋屈的司馬光第582章 大和尚的錢,三七分賬259.第245章 黃金的呼喚(2)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第524章 命運的糾纏第38章 太子(1)191.第181章 太皇太后:下發!立刻下都堂!256.第243章 母慈子孝130.第125章 心累的司馬光475.第450章 司馬光在行動(3)第599章 西北狼煙(4)86.第85章 趙煦上上輩子的夢魘記憶第506章 入甕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407.第386章 測試第34章 命運之日(1)第515章 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是(新年快樂)293.第278章 深夜邊報304.第289章 宋遼友誼,蒸蒸日上!( 電飯煲第16章 王珪的心思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182.第173章 挾契丹自重!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333.第316章 開戰!開戰!355.第337章 蘇軾在登州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第629章 太皇太后主動提歸政了第525章 文彥博:叫汝多管閒事421.第399章 趙煦:韓絳怎生了這麼笨的孫子317.第301章 天胡開局368.第348章 交子務第630章 大宋的城市化太快了309.第294章 顆粒火藥司馬光三月十二上書494.第468章 寬厚仁聖119.第114章 司馬牛第49章 高太后:太子果然這麼說的嗎?127.第122章 司馬光:爲了少主,便受此委屈494.第468章 寬厚仁聖339.第322章 呂公著:現在也就只能指望王介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第12章 劉惟簡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第612章 司馬光之死(3)391.第371章 糖衣炮彈89.第88章 京東鐵馬(3)第630章 大宋的城市化太快了第12章 劉惟簡141.第135章 範純仁:又是一個拗相公第570章 壽宴(2)100.第97章 老臣手段457.第434章 踏營(1)86.第85章 趙煦上上輩子的夢魘記憶第539章 坐而論道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453.第430章 有人要反攻倒算第606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303.第288章 呂嘉問:子繼父道妙啊!317.第301章 天胡開局258.第244章 黃金的呼喚(1)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280.第266章 伴讀和漣漪第40章 太子(3)256.第243章 母慈子孝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第60章 朕的錢!!!442.第419章 謀國(求訂閱)473.第449章 司馬光在行動(2)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第563章 章惇是下一個王安石?194.第184章 司馬光請郡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403.請假條第619章 戰局(1)188.第179章 經筵之地第561章 封賞(2)135.第130章 仁多保忠:優勢在我!(4500月306.第291章 汴京義報342.第325章 預算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280.第266章 伴讀和漣漪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156.第147章 趙煦:烏鴉們,起來幹活了!第537章 暴利123.第118章 沈括入京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第487章 這是陷阱!第551章 你們讓朕很爲難吶!第48章 耆英會第45章 文德殿上 (1)305.第290章 海洋的呼喚446.第423章 靈活的紅線第589章 絕殺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