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第97章 老臣手段

第97章 老臣手段

和文彥博不一樣。

韓絳聽出了些言外之意。

他記得很清楚,少主所引用的那兩句詩,在最後的結尾。

成王是這樣說的:於乎皇王,繼序思不忘!

先王的偉業,我不敢忘記,在先王的靈前,我發誓一定繼承併發揚光大!

成王發誓要繼承併發揚武王的事業。

少主呢?

他是不是也要繼承發揚大行皇帝未竟之業?

最關鍵的是,韓絳適才看的仔細,少主在說話前先看了帷幕後的兩宮。

所以,這是兩宮教給少主說的話?

要少主繼承大行皇帝的事業,併發揚光大?

聯想到這一路上聽到的種種傳說。

尤其是前幾日的李定案,紫宸殿便殿上,少主怒斥之語,兩宮震怒之言。

帶着這樣的想法,韓絳仔細斟酌了一下用詞後,持芴說道:“老臣以爲,大行皇帝功業,天下景仰,臨朝一十九年來,造福天下,協禮文,正法度。以庠序造士,以經術取人,以法理核吏……”

“今皇帝陛下初登大寶、太皇太后初聽大政,皇太后初佐軍國,不以老臣迂腐,德音下降,以詢老臣軍國之事,老臣昧死謹奏之……”

於是,侃侃而言,將其在外的十來年間,所經歷的種種事情一一說出來。

聽到兩宮不時點頭。

也讓趙煦聽着,大感滿意。

因爲這是來自於一個過去十幾年裡,以宰相身份出知地方,歷任鄧州、許州、河陽、大名府、河南府的元老重臣,從地方上帶回來的第一手直觀信息。

也因爲韓絳做事的能力,朝野都是有公認的——韓絳除了不會帶兵打仗外,在民政上的能力,被人認爲可比富弼富韓公。

元豐六年,河南大雨,黃河潰堤。

就是韓絳一邊指揮軍民,修築新堤,一邊開倉賑災,幫助災民渡過危機。

新堤築成後,不過幾個月,洪水再來,韓絳修築的大堤,經受住了洪水的考驗,安然無恙。

因而,韓絳得到河南府百姓的擁戴。

在趙煦的上上輩子,元祐初,韓絳在大名府主政時,正是他親自考察了當地的河堤後,堅決拒絕了都水監的瞎指揮,採用了正確的辦法率領當地軍民,抵禦住了當年洪水的狂猛侵襲。

所以,雖然趙煦明知道,韓絳在這些事情裡面,肯定塞了自己的私貨,也肯定帶了他的政治意圖。

但他還是讚賞不已——這個世界上,那裡有不帶自己政治意圖和私貨的大臣?

能有一個肯做事會做事的就不錯了,該知足了。

但在一旁聽着的文彥博,越聽越不對勁。

因爲韓絳所言種種,雖然指出了不少新法在實踐中的問題和弊端。

可他也說了新法的很多好話。

尤其免役法和免行法,被韓絳稱讚是‘千古德政’,只需要‘稍作修正,去其害處’就可以‘施及百世,用爲成法’。

聽得文彥博太陽穴都在跳動。

偏偏,文彥博自己已經致仕了好多年。

想要反駁,卻拿不出恰當的說辭和具體的案例。

此外,現在韓絳在說話,他要是貿然打斷就太失禮了。

所以,他只能一邊聽着,一邊在心中思慮着韓絳所言的漏洞。

韓絳在侃侃而言,將近兩刻鐘後,終於結束了他的進言,持芴而奏,拜道:“故此,以老臣愚見,當今天下之政,在於爲政者太急,在於施政者冒進……”

“大行皇帝,神武睿知,早知此弊,方以德音,以教少主……”

“今皇帝陛下初登大寶,便罷市易法,去堤岸司,與民生息,與民分利,實乃天下之幸也!”

“老臣愚鈍,以爲當今之政,當依大行皇帝遺命,用老成謀國之士,去浮躁冒進之人,緩急進冒進之策……”

“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何止君子、學問當琢磨、切磋,方能長久,國政亦然!”

韓絳的話說完後,就持芴恭立着。

帷幕後的兩宮,卻長久的沒有反應。

她們都在消化韓絳方纔所言帶來的震撼!

韓絳的進言,是過去十幾年來,兩宮第一次聽到的。

過去,圍繞在她們身邊的人,都在告訴她們,新法一無是處,新法害民殘民。

韓絳是第一個說,新法也有些可取之處的。

尤其是免役法和免行法。

但兩宮一時間都難以接受這種新奇的視角。

原因?很簡單!

向太后是因爲她的父親向經,當年因爲市易法配套的免行法施行,被言官彈劾影占行人,被迫出知青州,死在外地。

這讓她不可能對免行法有什麼好感。

可是,韓絳偏偏說的有些道理。

特別是,現在向太后的身份變了。

她不再是那個沒有兒子的向皇后。

現在,她的兒子是這個天下的主人。

所以,身份一變,看問題的角度也就不一樣了。

從前,免行法什麼的,在向太后眼中,完全就是惡法。

別人別說在她面前說免行法的好話了,就是提起來她都可能會發怒。

而太皇太后,則主要是因爲韓絳言及免役法的事情而有些不是很高興。

免役法免役法,顧名思義,就是免除百姓過去的徭役,而用交稅代替。

可問題是,大宋的役法是與衆不同的。

在過去的嘉佑時代,只有全縣財產最多的人,也就是五等戶才需要去論調服役——當然官戶不在此列。

除此之外的其他人,並不需要服役。

可免役法實施後,所有人,包括過去不需要服役的官戶、僧道、單女戶,都得交錢了。

好多外戚勳臣,特別是高家的親戚,都來太皇太后這裡訴過苦——倒不是高家人缺那幾個免役錢。

問題是,太丟人了!

堂堂皇親國戚,居然也要和措大一樣交稅!

千年以來,有這樣的事情嗎?

免行法也是如此。

但,韓絳說的話,特別是韓絳說話的方式,又讓這位太皇太后猶豫起來。

因爲韓絳用的是她最喜歡也最熟悉的嘉佑時代大臣說話、做事的語氣和方法。

不要急,慢慢來。

咱們先把事情搞清楚再說。

你說什麼時候能搞清楚?

調查、落實、商議,怎麼着也得一年半載吧。

於是,在沉默了一會後,她終於開口了。

“韓相公所言,老身和皇太后,會仔細考量……”

“還請相公,將所言種種,寫於文字,上呈殿中……”

韓絳持芴再拜:“唯!”

這個時候,文彥博持芴起身了。

“太皇太后……”這位老臣別看都快八十歲了,說話的聲音還是很洪亮的:“老臣以爲,韓絳所言,實乃包藏禍心……”

作爲熙寧變法時代大行皇帝特別挑選的,放在朝堂上來制衡王安石的元老。

文彥博哪怕已經致仕很久了。

但他對新法的瞭解和認知,是所有舊黨都沒有的。

幾乎每一條新法的推出,文彥博都必然唱反調,必然強烈反對。

在朝堂上,和王安石你來我往之間,自然他也清楚那些法令的起源。

譬如青苗法是李參在陝西路推廣的。

王安石推行的時候,李參早死了。

將兵法是完全抄襲的范仲淹、張亢在陝西的試點。

市易法是呂嘉問發明的。

至於免役法和免行法嘛……

文彥博看向韓絳,一雙老眼帶着審視。

“老臣昧死上奏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

“所謂免役法,首倡者,便是如今在殿中的這位……”

石破天驚!

帷幕後的兩宮一聽,眼神都變了。

看向韓絳的目光中帶着審視。

好嘛……

居然是你首倡的!

難怪伱要說好話!

文彥博繼續說道:“若老臣記得不錯,當是仁廟至和年間,韓絳、蔡襄,上奏以鄉戶五則法,始變役法,自此國朝美政不存,而遺禍至今!”

這一刻文彥博徹底忘記了,當年他是如何稱讚韓絳、蔡襄的那個倡議的。

更忘記了他曾在仁廟面前,親口稱讚韓絳之法‘苦樂均濟’。

因爲文彥博很清楚。

在朝堂上就不能講道理,也不要去辯論。

兩宮反正也不懂什麼事衙前役,更不知道什麼中唐以來,天下財稅制度的變革,也完全不瞭解,大宋立國以來的役法變動歷史。

少主又小,而且年幼。

所以,只要他把帽子扣過去,韓絳還能怎麼辦呢?

有口難辯,他就只能乖乖低頭認輸—爲了自己的名聲不被毀掉,主動避位。

所以,文彥博再接再厲,繼續持芴說道:“治平四年,王安石尚未入京時,還是這位韓絳韓子華,於君前首倡助役錢!”

“故而,王安石入京後,爲了回報韓絳舉薦之功,便也倡議變動役法!”

文彥博一邊上奏一邊惡狠狠的看向韓絳。

他知道韓絳的弱點——不善辯論。

而且,文彥博還知道,只要他逼着韓絳和他辯論,哪怕韓絳贏了,也必輸無疑!

因爲君前辯論,決定輸贏的,從來都不是誰有道理,而是誰說的話能迎合君上的心意。

沒看到方纔,兩宮在韓絳上奏之後,沉默了那麼久嗎?

這就說明,韓絳所言,肯定不合兩宮心意。

所以啊……

文彥博得意起來。

“韓子華,你就不該入京!”

“乖乖和老夫一起回洛陽飲酒作樂,豈不快哉?!”

這一章寫的慢了一些。

PS:明天加更啊,因爲月票2500票了。

嗯,肯定不會敷衍大家。

4更每章至少3000字

(本章完)

第573章 外交(1)第643章 樑乙逋的政變第9章 蔡確的野望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340.第323章 遼使:南朝有事,我大遼必須幫396.第376章 欠了朕的錢不還,還想白嫖朕?第580章 你怎麼穿老劉家的衣服?394.第374章 白酒風雲288.第274章 兩宮:又有人要來欺負我們孤兒第496章 文彥博:我確實是老了!316.第300章 蘇頌第529章 蠶鹽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484.第458章 開門!市場經濟!169.第160章 錢荒84.第83章 煩躁的釣魚人102.第99章 大小相制 (第一更求月票啊)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518章 朕就是想給太母 母后修個園子,朕有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501.第475章 李師師的手段250.8月總結,九月展望。第556章 現實的天龍八部第615章 吃幹抹淨460.第437章 心潮澎湃的刑恕171.第162章 提醒沈括321.第305章 儂智會:一拍兩散第493章 端午衆生(二合一)344.第327章 章惇出知廣西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292.第277章 蔡京:我就要飛黃騰達了!158.第149章 天生聖君 (6500月票加更)第537章 暴利353.第335章 交趾君臣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第561章 封賞(2)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121.第116章 文府夜宴(1)453.第430章 有人要反攻倒算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319.第303章 蔡京的決斷485.第459章 司馬光:只要陛下是知老夫的就410.第389章 交子開始流通123.第118章 沈括入京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第539章 坐而論道第5章 心動的皇后第562章 仕途高歌的蘇軾122.第117章 文府夜宴(2)367.第347章 出幸開封府(2)第483章 耶律延禧:孤必報今日之仇解釋一下熙河棉莊經濟的運作。418.第396章 戰前(2)第29章 儒學就是如此第64章 人心變易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第619章 戰局(1)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325.第309章 趙煦:要斷章取義371.第351章 漣漪135.第130章 仁多保忠:優勢在我!(4500月101.第98章 平章軍國重事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260.第246章 秉常:朕要生兒子218.第207章 遼使眼中的魔法:交子395.第375章 告狀的來了99.第96章 覲見369.第349章 恩賞310.第295章 生日第502章 朕根本不喜歡錢!別拿錢考驗朕!418.第396章 戰前(2)376.第356章 大奧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391.第371章 糖衣炮彈113.第109章 想卡位塞人的曹家第628章 輿論造勢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第496章 文彥博:我確實是老了!第521章 汴京學府的商業邏輯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424.調作息。303.第288章 呂嘉問:子繼父道妙啊!413.第392章 童貫的野望308.第293章 宋用臣的密報494.第468章 寬厚仁聖第572章 文彥博:妥了!485.第459章 司馬光:只要陛下是知老夫的就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552章 悽慘的吳家379.第359章 寶津樓會議(3)第603章 環慶路就是絞肉機87.第86章 京東鐵馬(1)368.第348章 交子務484.第458章 開門!市場經濟!第493章 端午衆生(二合一)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第502章 朕根本不喜歡錢!別拿錢考驗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