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盟主之爭

衆人沒有再理會這個小插曲,因爲所有諸侯都已經衆人齊聚一堂了,宴會之前邊一起討論起討伐董卓的事情起來。

只見衆人談論之時,忽然衆人之中有人提議道:“吾等此來就是爲了討董大業,但是吾等這麼多人,吾等當應該選出一個盟主來,這樣才能夠有效的統一指揮和調度。”

劉協放眼看去,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山陽太守袁遺,剛剛提出要選出盟主意見的正是他。

聽到袁遺所言,衆人之中有驚訝的人、有若有所思的人,還有的則是一臉的暗喜之色,看來對於這盟主一職顯然很是在意。

而對於盟主這一職,劉協倒是並不怎麼在意,畢竟這盟主一職也不過是個虛職而已,並不會給你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影響,可以說是爲了滿足人的虛榮心罷了。

見到躍躍欲試的衆人,劉協不由的就是心中一陣冷笑,劉協觀察着衆人的樣子,曹操也跟自己一樣,似乎一副並不怎麼在意的樣子,而劉備則是根本沒有想。

畢竟以現在劉備名聲雖然在外,但是實力還是不足,能夠得到盟主之位簡直就是癡人說夢了。

而另外讓劉協感到驚奇的卻是那公孫瓚跟孫堅似乎也沒有想要爭奪的意思,這倒讓劉協多少有些意外了。

只見那袁遺對着衆人說道:“各位,吾提議袁本初爲這盟主,不知諸位以爲如何啊?”

聽到袁遺所言,衆人不由的在心中大罵起來,就知道這貨提議選盟主就有所圖謀,現在看來也正是如此。

“伯業,不知你爲何會提議袁本初公子呢?”這時有人向着袁遺問道。

彷彿是知道衆人要這樣問,袁遺不急不忙清了清嗓子道:“本初乃是出自吾四世三公的袁家,再加上當初也在何將軍麾下效力,當然能夠當着盟主一職。”

袁遺話音剛落,就有人開口反對道:“袁伯業,既然你如此說,那袁公路乃是袁家正經的嫡後,豈不是更加符合當盟主的條件?”

原本袁紹聽到袁遺之言,自然有些飄飄然的感覺,雖然這是之前袁紹跟袁遺商量好的,但是現在說出來還是讓袁紹感到非常受用的。

此時忽然跑出來一個人,而且讓袁紹更加憤怒的是竟然將嫡子這個理由又搬了出來。

父親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將,早逝。袁紹庶出,過繼於袁成一房。袁紹生得英俊威武,甚得袁逢、袁隗喜愛,所以袁紹才能夠到達現在的地步。

袁紹最忌諱的就是別人在他的面前提嫡子的問題,現在此人正是犯了袁紹的忌諱。

衆人不由的向着說話之人看去,原來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河內郡太守王匡。

正當衆人以爲王匡得罪了袁紹幸災樂禍的時候,王匡卻是沒有絲毫得罪袁紹的感覺,顯然是有所依仗,剛剛王匡所言顯然也是有人讓他這樣說的,至於這個人是誰自然不言自明瞭。

正當這袁家兄弟之間鬧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忽然濟北相鮑信忽然開口道:“在下提議曹孟德爲吾等的盟主,孟德乃是這次矯詔的發起人,當這盟主一職自然是綽綽有餘了。”

聽到鮑信之言,袁紹和袁術不由的臉色就是一變,畢竟在他們看來曹操確實是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

見到這個情形,曹操趕忙站了出來道:“孟德有幸能夠得到衆人擡愛,發出檄文之後衆人都能夠齊聚於此,就這一點孟德就已經滿足了,至於這盟主一職,孟德還是不會妄想的!”

聽到曹操所言,袁紹和袁術兄弟倆終於暗暗鬆了一口氣,對於他們來說曹操說出此言就是退出了這盟主之位的爭奪。

而還沒等兄弟倆鬆了一口氣,就見另有人說道:“在下提議公孫將軍擔任這盟主一職,公孫將軍在幽州抗擊那外族積累了不少的行軍經驗,當應該擔任這盟主一職。”

隨着此人的話音剛落,又有人向衆人甚至舉薦孫堅擔任盟主一職。

劉協坐在一旁,臉色卻是越來越黑,雖然自己並不像當這個什麼所謂的盟主,但是也不能沒人選自己啊,自己可是堂堂渤海王!

見到衆人明顯對於劉協非常的不信任,劉協身後的衆人不由的都有些憤憤不平。

不過劉協並沒有馬上發作,而是示意了一下身後也是滿臉憤怒的衆人,緊接着靜靜地看着場中的情勢。

眼見着局面陷入了僵局,並且越來越混亂了,袁紹和袁術不由的都有些焦急。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公孫瓚和孫堅被人舉薦之後,竟然不約而同的放棄了這盟主一職的競爭。

加上劉協並沒有開口,眼瞅着形式已經漸漸明朗下來,這盟主的爭奪應該就在袁紹和袁術這兩兄弟之間了。

剩下了袁紹跟袁術兩兄弟,兩人不由的看着彼此,兩人從小到大都在互相攀比着,沒想到現在又站在了對立面上。

見到此時場中的情形比較尷尬,曹操不禁開口打圓場道:“吾等此次前來就是爲了對付董卓,吾等萬萬不可在這之前就自己人只見造成矛盾。

不如這樣,吾等選出盟主的人選,然後大家一起投票如何?”

聽到曹操所言,北海太守孔融也不由的站了出來對着衆人說道:“孟德所言不錯,吾等現在最重要的是怎麼對付董卓,吾等千萬不可內耗!”

“就是,就是,還是孟德的辦法比較靠譜。”這時,鮑信也佔了出來隨聲附和道。

這個辦法顯然是得到了在場衆人的一致同意,於是大家頓時將心中的候選人選給說了出來,不過即便是有其他的人,但是在面對袁氏兄弟的時候,卻是也不好出來相爭。

正當此時,就聽得公孫瓚說道:“諸位,除了袁氏兄弟以外,吾等似乎忘了一個人。”

“什麼人?”衆人聽到公孫瓚之言,卻是不由自主的開口問道,而一旁的曹操在聽到公孫瓚之言後,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緊接着就聽到公孫瓚口中說出了一個讓衆人恍然大悟的名字:“渤海王殿下!”

第一百七十八章 準老丈人第二百零五章 關羽出手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五十九章 統一思想第一百八十三章 二子甄儼第二百一十九章 勸說太史第二百二十五章 矛盾凸顯第一百四十五章 陣前叫囂第二百一十一章 童丘城破第二十五章 收服之道第三百四十九章 爭先恐後第三百一十六章 臨陣換將第七十四章 被威脅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劉協找茬第三十一章 以死相逼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幕開啓第一百九十二章 有使田疇第三百一十四章 污衊構陷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服典韋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史追擊第二百六十二章 跪拜宮門第二百七十三章 何進求情第六十九章 危急時刻第四章 婆媳罵街第二百一十章 寶劍到手第一百二十四章 挖了個坑第二百二十八章 重歸於好第五十一章 倔強徐榮第二百四十章 甄家父子第八十二章 路遇陳到第二百九十六章 黑山撤軍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穫趙雲第七十七章 情敵來了第七十三章 衛氏仲道第八十七章 個人決鬥第三百六十章 輕敵身死第一百八十一章 鞠義到來第一百二十章 皇甫援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外部勢力第一百五十六章 抵達渤海第十一章 最大收穫第九十九章 袒論形勢第二百四十六章 郭嘉荀彧第九十四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七十五章 勸說張楊第一百四十七章 張燕恩公第一百八十一章 鞠義到來第六十章 何苗其人第二十六章 和氏之璧第二百零六章 堆積如山第二百八十六章 劉協找茬第三百四十五章 挑戰許褚第八十三章 感恩戴德第一章 劉宏傳位第三百零四章 無恥何顒第二百零六章 堆積如山第八十二章 路遇陳到第三百一十九章 二斧對壘第七十九章 白衣左慈第二百五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二百二十二章 悲慘孫觀第二百五十五章 繞城而行第一百八十四章 到達渤海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穫趙雲第二十一章 宮門衝突第六十九章 危急時刻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陽張機第三十三章 靈帝醒來第一百六十二章 只出一招第一百五十二章 揍成豬頭第三百一十七章 不識擡舉第二百七十九章 荀攸之策第二百九十章 招攬荀彧第二百五十九章 皇甫擋道第二百六十七章 備受指責第一百九十五章 兩頭通吃第二百七十九章 荀攸之策第四十一章 洽談條件第一百二十一章 孟德其人第二十五章 收服之道第十八章 以多欺少第二百零五章 關羽出手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發毒誓第一百九十三章 長史關靖第一百六十一章 你太弱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劉協入洛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爭虎鬥第二百六十六章 靈堂之前第二百一十一章 童丘城破第一百六十六章 舉薦之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商議出兵第二百一十三章 渡河之前第三百四十三章 繞城而跑第一百六十九章 君子所爲第八十二章 路遇陳到第一百一十一章 陳宮徐庶第三百五十八章 盟主之爭第四十三章 初見賈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