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保留意見

“哦?文若也是這麼認爲的嗎?”聽到荀彧之言,劉協一臉意外地看着荀彧,顯然荀彧的看法有些出乎劉協的意料。

只見荀彧點了點頭解釋道:“主公雖然此時手中持有傳國玉璽和傳位昭書,但是能否發揮作用是一個問題。”

“主公只需將詔書和玉璽拿在手中,洛陽城中莫不追隨!”聽到荀彧的解釋,樂進卻是有不同的觀點,頓時說道。

聽到樂進之言,荀彧頓時笑了,就連與荀彧持不同觀點的徐庶卻也是笑了。

“怎麼了?俺說得哪裡不對嗎?”見到衆人都笑自己,樂進有些尷尬地撓了撓後腦勺,有些不知所措地問道。

“文謙太過孟浪了,主公在洛陽城中毫無根基,原先能夠依仗的董氏一族此時都已經被何氏兄妹全部控制了起來。

而在此情形知悉,即便是主公手持傳國玉璽和傳位詔書在洛陽城中振臂一呼,雖然倒也不是沒有一人相應吧,但也絕對不會是應者雲集。

到了那個時候,主公就完全成爲了何氏兄妹的靶標,只剩下圖窮匕見了。”這時,徐庶卻是意外站了出來解釋道。

“元直這是改主意了嗎?”聽到徐庶之言,劉協不禁開口調侃道。

聽到劉協之言,徐庶不禁迴應道:“主公,非是吾改了主意,只是吾知曉奉孝他們的顧忌是什麼罷了。

他們所顧忌的也並不是沒有道理,可是吾總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若不抓住的話,今後主公何時才能夠再次有榮登大寶之良機呢?”

聽到徐庶之言的劉協,心中頓時瞭然,原來這徐元直在想這個。

“元直兄,雖然眼下看起來是一個好機會,但是不代表將來不會再有比這一次更好的機會了。

在這件事情上面,任何行事都需要慎之又慎,否則一個不慎就會萬劫不復。”聽到徐庶之言,這時郭嘉也開口向徐庶勸慰道。

“不錯,孤的意見與奉孝他們是一致的,在是否將傳國玉璽示人從而奪取皇位這件事情上面,孤採取保守的舉措。”這時,劉協終於表態了,順着郭嘉的話附和道。

“主公...”

聽到劉協之言的徐庶卻是一驚,正準備再勸解些什麼的時候,只見劉協舉起了自己的手阻止了徐庶接下來要說的話。

“元直,孤知道你要說什麼,但是你的這條建議當中多少有一些冒險的成分在裡面。

茲事體大,孤還是需要從長計議,先將基礎打牢了再說。”只見劉協搖了搖頭道,語氣當中透露出了無比的堅決。

實際上在劉協的心中,卻是在暗自嘀咕着,之所以劉協不一了百了將傳國玉璽等拿出來,最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源於劉協內心當中最深層次的計劃,那就是打擊門閥士族勢力。

在這個年代裡面,門閥士族的勢力實在是太過於強大了,即便是強如皇帝有時候也是不得不依仗他們的。

這也造成了東漢末年大廈將傾的時候,門閥士族成爲了壓倒大漢朝廷的最後一根稻草。

從之後的兩晉就能夠看得出來,門閥士族對於政治的影響是何等的嚴重。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將大漢數百年來好不容易形成的踏實勇毅的漢人人格,逐漸墮落爲了清談誤國之輩。

大漢即便是滅亡,也依舊是強亡,而在兩晉的影響之下,南北朝時期的漢人都被稱爲了兩腳羊,幾乎屠戮殆盡。

而這一切都是劉協內心當中最爲痛恨的,在劉協看來,歸根結底就是因爲這奇葩的士族門閥制度。

而想要打破這個制度又談何容易呢?大漢多少代的君主劉協不相信就沒有人不曾有過與自己一樣的想法,但是卻從來未曾聽過有哪一個能夠真正付諸實施的。

而即便是劉協有着先知先覺的“金手指”,但是劉協心中卻是也沒有與世家門閥直接抗衡的信心。

而唯獨能夠實現這一目標的唯一途徑,那就是破而後立,將現有的一些條條框框和既得利益全部靠強大的外力來打破,從而由自己再進行重組。

而這股外力在劉協看來,正是這大漢接下來天下大亂的場景。

天下大亂對於黎民百姓來說,自然是水深火熱但是對於劉協來說,卻是一種對於天下的重塑。

而重塑也是建立在天下大亂一切原有秩序都被打亂的前提之下的,不過這一點劉協卻是沒有辦法在明面上說出來。

“既然主公已經作了決斷,那麼傳國玉璽的事情主公當應更加小心纔是,還有此間事了,也應該早些返回渤海了。

且不說張燕不知道還能不能再拖的張楊再久一些,那何進除了召令張楊前來的同時也不知道還叫了其他人沒有。”這時,徐庶頓時向劉協諫言道。

簡答徐庶的反應,劉協頓時滿意地點了點頭,徐庶身上劉協最爲欣賞的一點,那就是能夠很快適應局勢的變化。

在得知劉協並不採用自己的建議而是另行操作的時候,徐庶就會暫時將自己之前的想法給擱置起來,然後將自己設身處地地融進去,開始爲劉協謀劃新的規劃。

“孤也有此想法,但是...”

聽到徐庶之言,劉協頓時點了點頭,但是臉上卻是有那麼一絲遲疑。

“不知主公還有什麼可慮的呢?”這時,身旁的郭嘉卻是好奇地向劉協問道。

被郭嘉的問題打斷了思路,劉協略微整理了一下,頓時開口說道:“其餘的事情孤不擔心,孤現在有些擔心那被何氏兄妹軟禁起來的董氏一族了。”

“殿下莫不是害怕董氏衆人在何氏兄妹手下吃了虧?當日在宮中的時候,那董氏之人可沒少給主公臉色看。”聽到劉協之言,樂進頓時湊熱鬧開口道。

“你覺得孤是在擔心這個嗎?”聽到樂進之言劉協卻是沒好氣說道。

“那主公是在顧慮什麼呢?”這個時候樂進有些被搞糊塗了。

只聽郭嘉意味深長的話再次在一旁響起:“主公非是怕董氏一族吃了虧,而是顧慮董氏一族能夠活下來。”

“呃......”聽到郭嘉之言,在場衆人頓時愕然無比。

第一百九十五章 兩頭通吃第四章 婆媳罵街第九十六章 意外收穫第二十七章 心細如髮第一百一十二章 黃巾來襲第二百八十一章 半路攔截第二百零一章 挑中獎了第五十七章 大殿之內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馬公孫第二百四十六章 郭嘉荀彧第七十六章 賞你耳光第三百六十章 輕敵身死第二百三十七章 堅韌之志第二百一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一百五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三十三章 靈帝醒來第九十二章 當場吐血第三百零八章 糾結韓馥第二百一十章 寶劍到手第五十三章 太后之憂第一百二十八章 豪爽張邈第二百三十一章 引起震動第一百七十章 甄氏一族第一百三十章 蔡邕歸鄉第二百九十二章 保留意見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豐入帳第四十八章 一身冷汗第二百三十一章 引起震動第三百零八章 糾結韓馥第一百九十三章 長史關靖第五十五章 太后撒潑第四十三章 初見賈詡第五十五章 太后撒潑第三百零八章 糾結韓馥第三百一十一章 攻安平國第二百二十章 就地正法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辭而別第三百零三章 天選之人第四十八章 一身冷汗第三百四十二章 盡皆斬首第十八章 以多欺少第二百三十三章 解開心結第七十三章 衛氏仲道第一百六十章 冀州人才第二百章 激將之法第五十六章 冷眼旁觀第一百九十九章 黃巾將領第二百零八章 兌現盟約第七十一章 尿褲子了第二百三十章 下定殺心第三百零四章 無恥何顒第一百八十四章 到達渤海第一百二十二章 文韜武略第二十三章 又生變故第一百六十四章 拜訪沮授第三百二十八章 龍爭虎鬥第三百二十九章 比拼箭術第三百三十八章 歡迎儀式第三百三十三章 墳冢之前第一百七十三章 優柔寡斷第五十七章 大殿之內第十八章 以多欺少第四十七章 請教賈詡第九十四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零四章 平原劉備第二百二十一章 戰況焦灼第一百六十五章 志在必得第三百零二章 一戰擒獲第一百九十二章 有使田疇第二百三十章 下定殺心第三十八章 董卓來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果如其言第二百六十一章 劉協入洛第二百六十六章 靈堂之前第五十章 突發事件第一百零六章 小陳縣令第三百五十六章 酸棗會盟第二百零八章 兌現盟約第二百九十章 招攬荀彧第一百六十章 冀州人才第二百七十一章 死罪可免第一百七十四章 踏破鐵鞋第二百五十八章 荀攸獻計第二百九十九章 袁紹之策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幕開啓第一百二十章 皇甫援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黃巾來襲第二十三章 又生變故第二百九十三章 牢獄之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終究小道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爭虎鬥第三百六十七章 鬧場之人第十九章 租借徐榮第二百八十章 想到一起第二百零六章 堆積如山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辭而別第二百一十九章 勸說太史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樂進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