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手足和諧

一回來,劉協就暫時放了陳到的假,讓陳到收編管亥的部隊去了。

畢竟在管亥的訓練之下,這支黃巾軍已經是身經百戰的存在,相信經過陳到的進一步“加工”,一支精兵指日可待。

與此同時,劉協卻是越發地感覺到自己的實力不足,實力的不足並不是軍事力量的不足,也不是手下謀士的不足。

因爲劉協有理由相信,自己麾下現在有着這一世目前爲止最爲豪華的配置,那些歷史上的諸侯們鼎盛時期恐怕也就自己現在起步的水平。

劉協所認爲的不足,是從劉備的事情上面所感覺到的。

從劉備的言談舉止之間,劉協能夠感受到劉備並沒有跟自己說真話,而劉協推測之所以劉備能夠那麼迅速的、巧合的出現在那裡,定然是得到了別人的指點。

而指點之人,雖然劉協現在還並不能夠確定究竟是何人,但是劉協基本上已經知道肯定是冀州之人了。

心中雖然有幾個選項,但是沒有確鑿的證據面前,劉協也不好武斷地下結論。

而此時卻是凸顯暴露出了劉協手下情報收集太差了,別人都已經聽到消息跑到自己跟前,自己卻都還不知道究竟是誰走露了消息。

想到這裡,劉協不禁撓了撓頭。

自己現在麾下雖然是人才濟濟,但是這樣的人才缺失缺乏至極,以至於劉協思來想去一個都不符合。

倒是陳到估計還勉強能夠勝任,畢竟行走江湖多年,但也就是勝任而已,卻不一定能夠做得好。

但是相對於爲自己訓練處一支精兵來說,劉協覺得還可以再放放。

而有一個人劉協認爲是最爲合適的,那就是賈詡,畢竟“毒士”的名號可不是吹的,但是賈詡此時在家丁憂三年,且不說人家丁憂完會不會來自己這裡,起碼短期內是絕對不可能的。

但是這件事情又是擺在面前一項相對來說緊要的事情,搞得劉協一籌莫展。

正當劉協沉思的時候,這時突然見陳宮走了進來,剛看到劉協便向劉協說道:“主公,幽州有消息了。”

“哦?什麼消息?”聽到陳宮所言,劉協頓時感興趣道。

自從那田疇和關靖走了之後,兩邊一直都沒有迴音,搞得劉協都以爲兩邊都放棄了爭取自己,會不會是自己的要價太高了。

此時聽到有了消息,自然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見到劉協心急的樣子,陳宮不禁笑着說道:“幽州那邊並沒有給吾們來消息,是吾們的人在探聽幽州消息的時候,聽說了一件事。”

“哦?什麼事?”聽到並不是幽州那邊來了消息,劉協眼中不禁閃過一絲失望之色。

緊接着對於陳宮所說的消息的興趣也並不大了,只是禮貌性地問道。

也許是已經猜到了劉協的反應,陳宮並不意外,而是仍舊說道:“主公,探子探到,幽州的公孫瓚扣押了一批冀州運往幽州的物資。

而劉虞在得知這件事情之後大爲光火,差一點就要起兵與公孫瓚幹氣來了,最後還是田疇勸了下來。”

“有這等事?”聽到陳宮之言,原本已經失去興趣的劉協,頓時又再次眼前一亮。

“千真萬確。”看到劉協在聽完自己所言之後果然是變了副模樣。

“那豈不是說,幽州那邊應該快來人了?”聽到陳宮的消息之後,劉協第一個便想到了這裡。

只要是那劉虞和公孫瓚爭鬥得你死我活,那麼自己就不愁他們不爭取。

“是的,主公,而且這已經是很多天以前的消息了,如果吾所料不錯的話,幽州來使定然就是這幾日。”聽到劉協之言,陳宮不禁點了點頭推測道。

“主公!”

正當劉協和陳宮商議的時候,只聽徐庶的聲音從外面響了起來。

“主公猜元直所爲何事啊?”這時,聽到徐庶聲音之後,陳宮卻是一臉若有所思的想了想,緊接着笑着向劉協問道。

“莫非是幽州之事?”看到陳宮那笑意的樣子,劉協不禁猜道。

“元直來了主公自然就知道了。”陳宮雖然沒有直接回答,但是看樣子還是能夠知道徐庶此來定然就是爲了此事。

只見徐庶從外面走了進來,一眼看到了陳宮,意外了一下道:“公臺也在。”

“元直,你先別開口,讓吾與主公猜上一猜,你此來可是爲了幽州之事?”看着徐庶,陳宮一臉笑意地問道。

“嗯?你怎麼也知道?”聽到陳宮所言,徐庶頓時就是一愣,明明是第一個知道這個消息的,怎麼陳宮竟然也知道,莫不是自己手底下的人嘴巴都太不嚴了不成?

正在徐庶疑惑之間,只見陳宮與劉協一同哈哈大笑了起來。

對於二人的笑聲,徐庶卻是更加摸不着頭腦了,不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

也許是不忍心看徐庶依舊疑惑莫名的樣子,劉協頓時開口說道:“方纔孤與公臺正說這個事情,想着那幽州劉虞與公孫瓚今日不睦,說不得一兩天之內幽州定要來使。

誰知孤與公臺二人正說話間元直你便走了進來,所以吾等便猜測是不是幽州之事。

原本孤等也並不確認,但是方纔公臺卻是從你的表情當中詐出來了。”

聽到劉協的解釋,徐庶頓時瞭然,不禁無奈地說道:“公臺,你與吾明說啊,嚇得吾還以爲手下之人中有了大嘴巴的。”

看到徐庶的樣子,陳宮不禁打趣道:“吾這不是直接問你了麼?”

“你......”聽到陳宮的打趣之言,徐庶卻是也拿陳宮沒有辦法。

看到相處和諧的兩人,心中卻是也異常的欣慰。

雖然能夠將武將謀士收入麾下是一種能力,但是若是能夠將這些有才能的人同時發揮作用而不互相掣肘,則是比前者更加難得的事情。

而劉協顯然在這一點上,自認爲還做得不錯,並沒有出現歷史上袁紹手下衆謀士整天明爭暗鬥的情況,若是整日如此,即便是再強大的勢力,終究有一天也會變得分崩離析的。

此時,只見劉協開口道:“元直此次帶來是何消息呢?”

第二百一十七章 勢均力敵第一百八十四章 到達渤海第二百四十七章 郭嘉之言第一百九十章 文姬之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劉協入洛第一百四十二章 樂進吃癟第一百零六章 小陳縣令第二百零五章 關羽出手第一百四十章 許褚歸來第六十章 何苗其人第一百六十章 冀州人才第二百一十章 寶劍到手第一百三十章 蔡邕歸鄉第一百六十五章 志在必得第三百零八章 糾結韓馥第三百三十六章 洛陽來使第一百九十八章 深谷之處第三百二十九章 比拼箭術第二百八十九章 羣臣競猜第六十三章 曲徑通幽第二百一十九章 勸說太史第二百一十七章 勢均力敵第一百七十四章 踏破鐵鞋第二百章 激將之法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豐入帳第一百八十五章 拜訪田豐第五十八章 分封渤海第二百六十九章 典韋出手第三百五十四章 徐榮請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空手白狼第五十九章 統一思想第六十九章 危急時刻第一百八十二章 甄逸轉變第二百五十八章 荀攸獻計第三百一十三章 何進身死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陽張機第一百六十六章 舉薦之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殿之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劉協勸架第一百六十章 冀州人才第三百二十章 背後之人第一章 劉宏傳位第二百四十七章 郭嘉之言第三百四十三章 繞城而跑第一百六十八章 當面戳穿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辭而別第三百一十七章 不識擡舉第二百七十一章 死罪可免第三百四十章 李斯歸洛第四十七章 請教賈詡第五十九章 統一思想第二百四十九章 原因之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趕赴譙郡第一百三十章 蔡邕歸鄉第三百零九章 曾今過往第九十五章 黃巾降卒第三百零四章 無恥何顒第二十四章 殺你何如第五十九章 統一思想第八十一章 伊人已去第一百零五章 盡數燒死第二百三十八章 劉協勸架第十九章 租借徐榮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事訓練第三百一十七章 不識擡舉第九十章 謎底揭曉第二百四十八章 果如其言第二十六章 和氏之璧第十五章 力排衆議第二百零一章 挑中獎了第七十五章 你滾出去第二百七十七章 幫個小忙第三百二十章 背後之人第四十一章 洽談條件第二百一十一章 童丘城破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協護犢第二百一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三百一十五章 所託非人第六十九章 危急時刻第三百四十五章 挑戰許褚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買人心第二百零八章 兌現盟約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馬公孫第八十六章 槍神之徒第二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七十二章 終究小道第三百一十一章 攻安平國第二百八十五章 下葬之日第二百七十三章 何進求情第一百四十七章 張燕恩公第一百八十一章 鞠義到來第二百零一章 挑中獎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黑山撤軍第二百七十六章 各做準備第四十章 連騙帶詐第九十三章 成事不足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爭虎鬥第七十九章 白衣左慈第八十九章 才女蔡琰第六十四章 內宮五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