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潁川賢達

待韓馥將渤海郡的大致情況講給劉協聽過之後,劉協眼中卻是已經滿眼放光了。

“依着韓大人的意思,這渤海乃是冀州錢糧最爲富庶之地?大人莫不是在誆本王呢吧?”劉協饒有興趣地問道。

來之前劉協雖然也聽說過,但是始終不能夠確認,現在看起來渤海是真的富庶,沒想到何家間接地送給自己這麼一份大禮。

“下官不敢!冀州錢糧就數渤海最爲富庶,這是毫無疑問的,殿下在冀州隨便問,這都是大家公認的。”聽到劉協所言,韓馥慌忙道。

看到韓馥惶恐的樣子,劉協不禁一愣,自己剛剛不過是一句戲語而已,沒想到韓馥還當真了。

不過轉念一想,自己身爲藩王,自然每句話都應該慎重,估計是這韓馥剛見自己還摸不準自己的脾性。

再加上原本韓馥其人膽子就比較小,有此反應也是說得過去的。

“韓州牧,孤只是隨口這麼一說而已,你可莫要當真。”劉協趕忙寬慰韓馥道。

聽到劉協所言,韓馥這才擦了擦額頭的冷汗,長舒了一口氣。

“你可是隨口這麼一說啊,可是嚇死老夫了。”韓馥心中暗中悱惻,不過卻不敢說出來,只好道:

“下官知曉,下官知曉,殿下只是玩笑耳!”

“州牧大人,你不會怪孤吧?”見到韓馥明顯口不對心的樣子,劉協也將稱呼又變成了“州牧大人”。

“下官不敢!”聽到劉協所言,韓馥趕忙惶恐道。

看到韓馥似乎一直在“受驚嚇”的樣子,劉協也覺得無趣,索性不再逗他了。

而一直跟在韓馥身後的鞠義,看向韓馥的眼中,卻是不易察覺地透露出一絲鄙夷。

“不過話又說回來,孤這一路走來,即便是京畿之地,經過了黃巾軍的荼毒,也是滿目瘡痍。

唯獨接近這冀州邊境之時,方纔感覺到人民生活的安定祥和。”劉協這時突然感嘆道。

“殿下謬讚了,吾冀州也並不完全是殿下所說的那麼太平,否則也不會將首府從鄴城搬到安平國了,而且像是鉅鹿、廣宗等地當年黃巾尤甚,甚至包括渤海郡內的東光等地也鬧過黃巾。”聽到劉協的誇讚,韓馥如實答道。

“哦?還有這等事?孤先前只聽說廣宗鬧了黃巾,被中郎將盧植所破,卻是不曾聽得東光鬧黃巾。”聽到韓馥所言,劉協一片訝然,顯然沒想到自己的封地之前也鬧了黃巾。

畢竟是自己的封地,劉協自然更是在意。

彷彿明白劉協心中所想,韓馥趕忙安慰道:“殿下大可寬心,東光的黃巾軍相比於廣宗來說只是小股。

在盧植將軍還不曾破廣宗之黃巾的時候,下官部將鞠義就已經將東光的黃巾軍破了。”

說到此處,韓馥一副自得的模樣道。

“哦?能在盧中郎之前破敵,鞠將軍真乃一員良將也!”順着韓馥所言,劉協也誇讚了一番鞠義。

聽到劉協的誇讚,鞠義心中歡喜,面上卻是一副惶恐的模樣道:“殿下真是折煞末將了,末將哪裡敢跟盧將軍相提並論。”

“誒,盧中郎不也是久經戰陣方纔有今日之成就嘛,在孤看鞠將軍未來並不見得比盧中郎差。”劉協一副肯定的語氣說道。

聽到劉協所言,鞠義雖然沒說什麼了,不過心裡面卻是極爲認同。

雖然現在自己僅僅是冀州的一名小小的將官,可是鞠義始終相信自己未來一定不會平凡。

不過看了看身前的韓馥,鞠義心中卻是一陣悲哀。

原本韓馥來之前,鞠義就聽過韓馥的大名,尤其是韓馥還出自潁川。

韓馥剛到冀州的時候,鞠義是第一批前來投靠韓馥的,從遙遠的涼州回來,原本還打算在韓馥手底下建立一番功業。

萬萬沒想到,隨着與韓馥接觸的時間日久,鞠義發現韓馥就是一個徒有虛名的守成之人。

韓馥做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身爲一州之牧,竟然膽小如斯,讓鞠義對自己當初的決定懊悔不已。

劉協一直在偷偷關注着鞠義,鞠義這一系列的細微表情變化,自然也逃不過劉協的法眼。

不過劉協卻是不再作聲,今日這個火自己已經點到了,接下來還需要“小火慢燉”。

“韓大人,這幾位是?”這時,劉協看到了衆冀州官員中有幾個氣質不凡,頓時來了興趣。

只見韓馥指着當前的一位氣質不凡之人說道:“下官疏忽,忘了給殿下介紹,此乃下官之謀主,名叫荀諶,字友若。”

“可是出自潁川荀家?”聽到韓馥所言,劉協卻是也吃了一驚,沒想到在這裡能碰到此人。

“正是。”見到劉協一副吃驚的樣子,韓馥心中也是涌出了一絲自得之色。

要知道這荀諶荀友若,可是當初自己從潁川好不容易纔請來的。

雖然二人之前就是好友,但期初韓馥邀請其前來荀諶是拒絕的,後來實在是拗不過韓馥這才一起來到了冀州。

“久仰友若先生大名,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啊。”這時,劉協看着荀諶一副求賢若渴的模樣。

見到劉協的樣子,荀諶先是一愣,緊接着餘光掃了一眼韓馥對着劉協正色道:“渤海王謬讚,鄉野村夫耳,當不得渤海王如此誇讚。”

聽到荀諶言語之中的距離感,劉協並不爲意,而是徑直說道:“自神君之後,荀家每個都不同凡響,荀家爲我大漢培養出如此多的人才,你說孤該不該誇讚一番?”

聽到劉協竟然將自己爺爺荀淑都給搬了出來,荀諶不禁無奈,知道自己只能受了,因爲這是對自己家族的肯定,關乎家族的榮辱:“多謝殿下!”

聽到荀諶對自己的稱呼從“渤海王”變成了“殿下”,劉協滿意地點了點頭。

“殿下,此人亦是下官之謀主,名叫辛評,字仲治。”韓馥接着介紹道。

聽到韓馥的介紹,劉協更加驚訝了,這冀州還真是藏龍臥虎之地,竟然能吸引如此多的潁川志士前來。

辛評比之荀諶可是絲毫不差的,只不過在潁川辛家比之荀、陳等四大家族來說差一些而已。

辛評最讓劉協敬佩的,莫過於對於袁家從一而終,即便面臨滅頂之災依舊是忠誠依舊。

看着辛評,劉協不禁有些呆了,久久未曾言語。

原本辛評想着劉協估計對自己也會說上那麼一兩句,誰成想到了自己這裡,辛評等了半天只看到劉協看着自己發愣,頓時有些摸不着頭腦了。

第三百四十七章 劉協發怒第二百五十章 彌合嫌隙第八十四章 權力滋味第三百四十六章 執行軍法第二百一十四章 路遇麻煩第二百九十六章 黑山撤軍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拒還迎第二百二十二章 悲慘孫觀第一百三十二章 初見毛玠第六十三章 曲徑通幽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備其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許褚來投第三百五十章 平原偶遇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理攻勢第三百六十一章 倒黴蛋兒第二百一十四章 路遇麻煩第九十章 謎底揭曉第一百三十八章 趕赴譙郡第三百五十四章 徐榮請戰第九十七章 啓程開拔第二百一十八章 賭之一字第一百二十二章 文韜武略第一百一十八章 黃巾襲城第七十九章 白衣左慈第三十三章 靈帝醒來第三百二十七章 銀甲小將第一百三十三章 勸解蔡邕第三百三十三章 墳冢之前第一百九十六章 劉協借錢第五十八章 分封渤海第二百三十七章 堅韌之志第八十六章 槍神之徒第二百七十二章 何氏兄妹第一百三十三章 勸解蔡邕第一百六十章 冀州人才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戰之前第二百六十五章 血脈之親第二百四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爭虎鬥第一百九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二百七十五章 勸說張楊第二百一十一章 童丘城破第一百三十七章 打斷狗腿第四十五章 不怒反喜第三百四十四章 表達不滿第三百零八章 糾結韓馥第一百五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二百六十六章 靈堂之前第六十九章 危急時刻第五十二章 內宮門前第二百八十八章 背後之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黑山撤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死罪可免第六十八章 古靈精怪第三百零四章 無恥何顒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辭而別第一百三十二章 初見毛玠第八十一章 伊人已去第一百六十五章 志在必得第三百二十章 背後之人第二百零八章 兌現盟約第三百一十三章 何進身死第二百六十七章 備受指責第三十二章 文人內核第二百四十六章 郭嘉荀彧第二十四章 殺你何如第二百三十章 下定殺心第二百零一章 挑中獎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豐入帳第一百五十四章 勸說周異第八十九章 才女蔡琰第二百零一章 挑中獎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黑山撤軍第四十六章 效果立判第二百七十六章 各做準備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幕拉開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婚之前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發毒誓第八十八章 護衛陳到第三百一十章 諸將請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初見毛玠第一百零一章 劉協遇刺第六章 劍拔弩張第三百四十章 李斯歸洛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理攻勢第一百五十四章 勸說周異第一百一十八章 黃巾襲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掌握主動第五十一章 倔強徐榮第五十九章 統一思想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十章 我攤牌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矛盾凸顯第七十四章 被威脅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備其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血脈之親第二百四十五章 潁川學子第二百二十章 就地正法第三十章 大殿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