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掌握主動

“殿下真要出陣不成?”趁着陳到等人準備的工夫,周異來到了劉協近前問道。

“確實如此,孤早就聽聞黑山軍張燕大名,今日孤也想會一會他。”見到周異問自己,知道的對方關心自己,劉協回答道。

“還請殿下三思。”聽到劉協果然要去見張燕,周異頓時色變,趕忙向劉協勸解道。

“伯淵公何出此言呢?”見到周異勸阻自己此行,劉協畢竟是個能聽得進別人意見的人,出於禮貌向周異問道。

“殿下,張燕雖然外間傳言其信守承諾之人,其手下之人也多是爲此纔對其死心塌地。

但是張燕畢竟曾是黃巾啊,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會做出來,賊寇無信,承諾更不可信啊!”周異語重心長地勸解道。

在周異看來,劉協還是太年輕了,太容易相信別人的話,要知道方纔自己就是個反面典型,如果不是有徐晃在自己就交代了。

劉協知道周異是在爲自己着想,雖然心中感激,不過此行劉協心中主意已定。

正當劉協不知道該怎麼向周異解釋的時候,恰巧看到了周異身後的周瑜,不禁饒有興趣開口問道:“公瑾,汝意爲何?”

周異也沒想到劉協竟然會突然問自己兒子,不過既然劉協已經開口了,周異也看向了周瑜。

平日裡自己兒子被外人稱之爲天才,就連周異跟着也佔了不少的光。

對於兒子周瑜,周異顯然是非常滿意的,在碰到一些難題的時候爲自己出過不少的主意,而面對眼前的情形,周異也想看看自己兒子是怎麼想的。

“殿下此行無礙。”

周瑜言語簡短,一下子就將自己的意思表達了出來。

“你又如何知曉無礙?”聽到自己兒子竟然與自己的觀點相左,周異不禁有些不悅道。

“父親,殿下乃天子之子,自身氣運加深福澤萬里,定然不會有事,這是其一。

殿下手下之人,能者無數,想必徐將軍之前的表現父親大人已經看過,而且孩兒看殿下身後這位將軍也是勇猛之輩,就不需要兒贅述了,這是其二。

再者那張燕雖然曾經是黃巾,但是如今早已經從黃巾中分離開來,成了唯一的一支黑山軍,僅僅從這一點就能看得出那張燕有刻意與黃巾分割之想法,否則也不會從黃巾中脫離出來了。”周瑜向周異分析道。

緊接着周瑜補充道:“而且孩兒斷定,殿下此去,定爲招安。”

周異被周瑜之言搞得有點懵,不禁開口問道:“你又是如何知道那張燕有招安之意的?”

“這就更加簡單了,黑山軍源自黃巾軍,不過如今的處境卻甚是尷尬。

黑山軍努力想與黃巾有所切割,所以已不能算是黃巾軍,而黑山軍同時又不是官軍,只能算作一夥土匪,等於黑山軍現在介於官軍和黃巾之間的第三股力量。

如今張燕玩的正是這等把戲,一邊增強實力從而增加自身談判籌碼,另一方面卻是亦急切想解決自身身份的問題。”對於自己的判斷,周瑜胸有成竹。

周瑜僅僅從黑山軍的蛛絲馬跡之中就對黑山軍作了透徹的分析,不僅讓父親周異重新認識了自己的這個兒子,更是讓劉協大爲滿意。

周郎果然是周郎,一番分析果然非同凡響!

“伯淵公,公瑾今後當有非凡之成就啊。”劉協向周異一邊賀喜,一邊觀察着周瑜道。

而當事人周瑜在聽到自己的誇獎後,並未作出什麼大的反應,彷彿說得不是自己一般。

“殿下過獎了,犬子一番妄言上不得檯面,還望殿下恕罪。”對於自己兒子的秉性,周異是非常清楚的,雖然自己多少也被兒子的言語所打動,但在劉協面前還是不能夠輕易表現出來的。

“誒,伯淵公說得哪裡話,公瑾所言字字珠璣啊!”對於周異所言,劉協並不認同,對就是對,沒有必要這麼繞來繞去。

聽到劉協之言,周異也不好反駁,只好無奈地搖了搖頭。

“主公,已經準備就緒。”這時,陳到走到近前向劉協彙報道。

聽到陳到的彙報,劉協剛要準備說什麼,見到一旁的徐庶似乎還有什麼話要說,趕忙問道:“元直,可還有何事?”

見到被劉協給看了出來,徐庶只好道:

“吾在來之前聽到了殿下與伯淵公之間的隻言片語,吾也以爲,雖然那張燕並不像是無信之人,但由於干係重大,還是需要謹防其有詐!”

見到徐庶此時一臉認真,劉協也只好道:“元直你有何更好的主意嗎?”

“回主公,最好的辦法就是將主動權抓在己方。”

“怎麼個將主動權抓在己方?”聽到徐庶所言,劉協被提起了興趣。

“如果那張燕是真心誠意,果真因爲其義父張牛角的事情想要當面見主公表示感謝的話,那就由吾方定時間和地點,看他張燕敢不敢前來。”徐庶回答道。

“殿下,我認爲元直所言辦法可行,如果張燕心中無鬼爲何不敢前來?”劉協還未說話,一旁的周異卻是直接開口贊成道。

現在劉協可以說是聽從了兒子周瑜的建議,但是事情是不是這個樣子其實周異也沒底,如果劉協聽兒子的建議除了什麼問題自己也脫不了干係,現在有保險的法子周異自然是第一個贊成。

見到衆人意見一致,劉協自然也不會閒的拿自己小命兒去做賭注,頓時同意下來。

“那好,孤就聽元直之言,我們挑好地點,派人與那張燕說一下,看其反應。”劉協下令道。

“諾!”

.........

張燕沒有等到渤海王。

但是在回營之後收到了一封信件,信件正是渤海王親自手書。

信件上面所表達的大概意思,若是張燕想要見渤海王,須得到某地一敘。

收到信件的張燕猶豫了,對方害怕自己使詐,同樣自己又何嘗不擔心對方使詐!

自己確實是誠心想要求見渤海王一面,但是對方此舉究竟是僅僅只爲了安全着想還是別有他圖,這就很值得商榷了。

這是一場考驗雙方信任度的事情,張燕覺得自己務必要慎重對待,因爲這是性命攸關的大事。

張燕手捧着書信,踟躕不已,回去後在大帳之中來回踱步,時而皺緊眉頭,時而若有所思,心中權衡利弊。

渤海王在信中所表達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既然是你張燕想要見渤海王,那麼時間地點就只能由渤海王來定。

你張燕來或者是不來,就看你有多大的誠意了,或者說是不是真的是如同口中所說的那樣。

張燕經過內心經過一番爭鬥,眼神逐漸變得堅定起來,像是終於下定了決心。

第三百六十一章 倒黴蛋兒第二十七章 心細如髮第二百三十六章 劉備求情第五十九章 統一思想第六十章 何苗其人第六十六章 紅衣女孩第一百七十九章 勉爲其難第四十二章 爭風吃醋第二百五十一章 劉協啓程第二百四十七章 郭嘉之言第五十二章 內宮門前第三十三章 靈帝醒來第一百六十二章 只出一招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馬公孫第二百三十八章 劉協勸架第二百零七章 手足和諧第七十二章 天山火蠶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穫趙雲第三百四十二章 盡皆斬首第二百六十章 郭嘉之析第二百二十八章 重歸於好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史追擊第二百二十二章 悲慘孫觀第五十五章 太后撒潑第一百七十二章 終究小道第二百七十九章 荀攸之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初見毛玠第二百四十九章 原因之一第一百一十章 霸道劉協第一百九十九章 黃巾將領第三百二十五章 董卓進城第二百四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三十三章 靈帝醒來第五十一章 倔強徐榮第一百三十九章 屠村噩耗第一百章 黃巾餘孽第一百六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五十九章 潁川賢達第三百二十八章 龍爭虎鬥第三百四十三章 繞城而跑第三百五十九章 商議出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直抒胸臆第二百七十三章 何進求情第一百二十八章 豪爽張邈第三百六十五章 赫赫威名第一百零六章 小陳縣令第二百九十一章 君子坦蕩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見韓馥第三百五十八章 盟主之爭第二百一十九章 勸說太史第二百零五章 關羽出手第十六章 劉協赴會第二百六十九章 典韋出手第二百四十章 甄家父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歡迎儀式第三百六十六章 生擒活捉第八十五章 劉協賜婚第一百二十一章 孟德其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穫趙雲第二百一十七章 勢均力敵第二百三十二章 又見劉備第一百六十一章 你太弱了第二十三章 又生變故第一百三十一章 再見文姬第二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六十二章 初戰首勝第二百九十八章 空手白狼第九十四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八十七章 前進受阻第三百三十四章 劉協遷府第九十章 謎底揭曉第一百八十一章 鞠義到來第一百八十章 劉協逼婚第一百六十一章 你太弱了第八十一章 伊人已去第一百三十二章 初見毛玠第九十八章 郭嘉奉孝第二百零六章 堆積如山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穫趙雲第二百五十九章 皇甫擋道第一百六十五章 志在必得第一百七十三章 優柔寡斷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戰之前第三百一十四章 污衊構陷第一百零二章 樂進遇險第三百一十章 諸將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勸說周異第二百三十八章 劉協勸架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戰之前第一百三十四章 口吐蓮花第二百八十章 想到一起第一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三百章 大錯特錯第二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七章 有女魅娘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幕開啓第八十一章 伊人已去第三百二十五章 董卓進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悲慘孫觀第二百章 激將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