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皇甫援軍

此役下來,光俘虜黃巾軍的數量據初步統計就達到了八千人,可謂是一場大豐收。

而原本俘虜的那三千人,在城中大亂的時候卻是也有部分人有些按捺不住的,好在有徐晃和丁原坐鎮,當場誅滅帶頭的幾人之後,也老實了下來,加上緊接着又是一場大勝,整體才彈壓了下來。

“殿下,城外突然出現無數火把,將夜晚照的如同白晝。”

“什麼?”聽到軍士所言,劉協還以爲自己聽錯了。

先前的三千加上此時的八千,足足有一萬一千人的俘虜,四千守軍對一萬一俘虜,聽起來都有些魔幻。

正當衆人收拾戰場的時候,這時突然有軍士慌忙來報:正當此時,陳宮也是一臉焦急地跑了過來道:“主公,城外又出現不明敵情的隊伍。”

“公臺,有多少人?”聽到陳功所言,劉協心中暗歎,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

“足有數萬!”陳宮一臉凝重地說道。

“哈?”劉協被陳宮報的數給驚呆了,數萬?開什麼玩笑!

於毒這萬把人都差點沒搞定,還數萬人,簡直不可想象。

陳宮接着說道:“不若殿下先行離開,吾待在這中牟城中,探明情況之後再通知殿下。” Wшw ▪ttκan ▪C ○

“這怎麼可以?孤怎麼可能將公臺一人丟在這中牟城!”聽到陳宮之言,劉協堅定地搖了搖頭,堅決不同意。

“主公,吾乃這中牟城的縣令,即便與中牟城共存亡也在所不惜。

但殿下不同,殿下還要留着有用之身去幹出一番事業來,不能有任何閃失。”陳宮說得情真意切,彷彿是要訣別一般。

見到陳宮如此說,劉協就更加不依了,遂道:“若孤今日走了,豈不是都以爲孤是那貪生怕死之徒?”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道理主公應該是懂的,此時萬不可意氣用事!”見到劉協始終不肯離開,陳宮在心中感動的同時卻又是焦急萬分。

“叔至,快些帶主公離開中牟!”眼瞅着勸不動劉協的陳宮,開始打起了陳到的主意。

“孤不走!”劉協將頭一昂,決絕道。

正當此時,陳到卻是開口了,語氣中有着說不出的驚訝:“你們看那邊!”

衆人順着陳到所指的方向看了過去,隨着距離的縮短,已經漸漸能夠看出來旌旗之上的漢字。

“好像是漢軍的旗子,上面寫着...皇甫?莫非是皇甫嵩將軍不成?”這時,陳宮頓時猜測道。

“自然是了,漢軍當中複姓皇甫的獨此一家。”劉協對着衆人說道。

正在此時,只聽得城下有人喊道:“中牟城守衛聽着,吾等乃左將軍皇甫嵩將軍帳下,此番乃是追擊黃巾殘軍,路過貴地,別誤會了。”

聽到對方的解釋,劉協等人這才放下了心。

爲了確保萬無一失,陳宮主動要求出城前去接應,而劉協則是留在了城中。

打着“皇甫”旗號的漢軍,來到陳宮等人近前後,一個鬚髮皆白的老將軍騎馬出了陣列。

老將軍身後則是跟了一個面色稍顯黝黑的青年將軍,脖子上掛一紅巾,眼中不時有精光閃過,顯得神采飛揚。

陳宮走上前去行禮道:“下官中牟縣令陳宮,見過左將軍!”

聽到陳宮之言,只見鬚髮皆白的老者開口道:“老夫皇甫嵩,借過貴地,今日在此修整一番。”

“皇甫將軍哪裡的話,能夠接待官軍,實乃難得的機會。”聽到皇甫嵩之言,陳宮迴應道。

這時,皇甫嵩看了看四周,皺了皺眉頭道:“這裡剛剛發生過打鬥?”

“皇甫將軍果然慧眼如炬,這都能夠看得出來。”說着陳宮將之前發生的所有事情都講給了對方。

“渤海王在城中?快帶老夫前去!”聽到劉協在中牟,皇甫嵩眼中閃過一絲驚訝,緊接着急切道。

而此時的劉協,卻已經先行去到了縣衙當中。

“主公正在此地,不知二位又是何人?”陳到當先一步出列問道。

“老夫左將軍皇甫嵩求見渤海王。”

“末將騎都尉曹操求見渤海王。”

皇甫嵩與曹操二人自報家門,陳到聽到之後,見到老將軍竟然就是名滿天下的皇甫嵩,更加不敢怠慢,趕忙回去稟報劉協。

聽到陳到的彙報之後,劉協也微微吃了一驚。

相對於陳到等人對於皇甫嵩親自前來的吃驚不同,畢竟在看到來援漢軍旗幟上所寫的“皇甫”二字就已經猜出了端倪,劉協吃驚的是和皇甫嵩一同前來的竟然是曹操!

曹操是誰想必沒有人會陌生,尤其是在後世關於曹操的歷史記載、傳說、成語等等一系列的知識簡直是數不勝數。

對於後世不熟悉三國的人來說,可能不知道皇甫嵩是誰,但是絕無可能有人會不知道曹操。

曹操這個名字簡直成了一種文化符號,甚至是代表這個時代的某一種符號,是三國這段時期歷史的代表性存在。

對於曹操,劉協心中始終有着一種後世之人才有的巨大好奇感。

“快快有請!”

數個呼吸之間,就聽到一陣沉重的腳步聲響起,顯然是身着重甲之人才能夠發出的聲音。

緊接着就見到一個鬚髮皆白的老將軍和一個皮膚有些黝黑的年輕將軍走了進來。

一進到縣衙之中,二人立馬就認出了坐在最上首的劉協,趕忙行禮道:

“末將左將軍皇甫嵩見過殿下!”

“末將騎都尉曹操見過殿下!”

見到二人向自己行禮,劉協趕忙從座上走了下來,親自走到皇甫嵩二人身前,將二人攙扶了起來:“二位將軍辛苦,況且甲冑在身,就不必多禮了。”

二人被劉協的表現弄得有些受寵若驚,趕忙在劉協攙扶之前自己就站了起來。

“末將來遲,還請殿下贖罪!”皇甫嵩剛剛起來,就又要準備行禮,說着曹操也是亦然。

“哎哎哎,皇甫將軍、曹將軍,孤說過了,爾等不必多禮。”劉協對着皇甫嵩擺了擺手,阻止了皇甫嵩和曹操的再次行禮道。

聽到劉協所言,皇甫嵩與曹操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神中閃過的一絲驚異。

第二十一章 宮門衝突第二百三十九章 發展渤海第十六章 劉協赴會第七十三章 衛氏仲道第二十六章 和氏之璧第一百七十六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二十六章 氣氛盎然第三百零七章 統一思想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拒還迎第九十五章 黃巾降卒第一百二十七章 改道陳留第二百八十五章 下葬之日第一百七十五章 宛如雕塑第三百一十七章 不識擡舉第一百七十章 甄氏一族第二百二十七章 陳宮之析第二百八十八章 背後之人第二十章 警告董卓第二百五十七章 荀攸公達第二百一十四章 路遇麻煩第三百一十六章 臨陣換將第四十四章 識人之明第三百六十二章 初戰首勝第三百一十四章 污衊構陷第三百一十章 諸將請戰第二十七章 心細如髮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殿之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臨陣換將第二百四十六章 郭嘉荀彧第二百零四章 平原劉備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服典韋第二百六十二章 跪拜宮門第八十三章 感恩戴德第一百五十二章 揍成豬頭第二百四十八章 果如其言第三百一十二章 堂前議事第二十二章 極盡侮辱第七十九章 白衣左慈第二百二十二章 悲慘孫觀第一百三十三章 勸解蔡邕第一百六十五章 志在必得第二百二十三章 援軍到來第二百一十九章 勸說太史第五十六章 冷眼旁觀第三十五章 安插人手第六十一章 如此巧合第三百二十三章 黑色洪流第一百五十六章 抵達渤海第四十二章 爭風吃醋第十八章 以多欺少第八十九章 才女蔡琰第一百八十一章 鞠義到來第四十二章 爭風吃醋第二百七十二章 何氏兄妹第一百零五章 盡數燒死第二百四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三百零六章 突聞噩耗第四章 婆媳罵街第六十三章 曲徑通幽第一百八十七章 直抒胸臆第十一章 最大收穫第十三章 董卓仲穎第三百二十五章 董卓進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拜訪沮授第二百五十七章 荀攸公達第九十六章 意外收穫第二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服典韋第二百七十章 就地正法第一百五十六章 抵達渤海第二百八十九章 羣臣競猜第三百六十二章 初戰首勝第五十五章 太后撒潑第二百九十四章 老者張魯第三百零三章 天選之人第一百零一章 劉協遇刺第三百六十五章 赫赫威名第八十五章 劉協賜婚第一百五十一章 張燕懵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開質問第一百二十一章 孟德其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盟主之爭第二百八十八章 背後之人第四十七章 請教賈詡第四十一章 洽談條件第三十八章 董卓來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來我往第二百二十五章 矛盾凸顯第二百八十七章 前進受阻第八十六章 槍神之徒第一百六十章 冀州人才第一百三十章 蔡邕歸鄉第三百二十章 背後之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墳冢之前第二百五十九章 皇甫擋道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馬公孫第一百六十二章 只出一招第一百九十八章 深谷之處第二百九十五章 暗潮洶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