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公子不爭功勞,真的不爭

在九江郡守的描述中,三崑山的賊人極爲強大,他們不僅有呼風喚雨只能,而且繼承了蚩尤的本領,銅頭鐵臂,刀槍不入。

壽春城秦軍悍不畏死,幾番衝殺,無奈凡人之力,如何與神鬼相爭鬥?

秦軍屢屢敗下陣來,但是屢敗屢戰,不屈不撓。

眼看着城中的守軍越來越少,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殘,而賊人的勢力越來越大,已經發展到了三千人。

但是以郡守爲首的九江人,絕對不投降,哪怕戰鬥到最後一個人,也要寧死不屈,守住大秦的榮光。

這奏摺寫的,聲淚俱下,把壽春城中的秦軍描繪的無比悲壯。

念奏摺的小宦官都不由自主的流下來了熱淚。

他頓了頓,擦了擦熱淚,然後繼續年奏摺。

奏摺中說,就在城中秦軍苦苦支撐,眼看就要支撐不住的時候,伏堯公子到了。

公子率領着三千人馬,如同猛虎下山,頓時驚退了賊人。

原來伏堯公子的人馬身上,帶着謫仙的神力。

謫仙神通廣大,即便是蚩尤也要退避三舍。

三崑山賊人見勢不好,乾脆據險而守,退回到了三崑山上。

而伏堯公子又定下來了奇計,選了一百勇士,趁着夜色從懸崖峭壁之上,攀到了三崑山。

當日月黑風高,陰風呼嘯。

伏堯公子的一百人馬,宛如從天而降的天兵天將。宛如一尊尊金甲戰神。宛如進入羊羣的猛虎,宛如衝進育嬰堂的壯漢。

在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排比句之後,郡守又對戰況進行了描寫。

那一日,這一百人馬,左劈右砍,殺的是昏天暗地。

三崑山上的三千賊人,個個哭爹喊娘,四處逃竄,只恨爹孃少生了兩條腿。

這些賊人,摔下山崖,化作肉泥者有之。

掉進山澗,葬身水底者有之。

自相踐踏,腹破腸流者有之。

被公子抓住,斬首示衆者亦有之。

本來抓到了一些賊人,公子想要送到咸陽城,令諸位大人觀賞一番。

不過忽然想起來,這些賊人身上都有妖術,萬一他們路上施展妖術逃跑,那就不好了。

更何況,這些妖邪之物,身上都帶着邪氣,進入咸陽城之後,玷污了這塊清潔之地,那更是該死。

於是,在伏堯公子的主持下,將這些人全部斬首。

據說斬首那一日,天色忽然晦暗,有一片烏雲蓋下來,遮天蔽日,彷彿一下變成了黑夜。

而在烏雲之中,隱隱有鬼哭狼嚎之聲。

當時衆人皆惴惴不安,而伏堯公子大喝一聲,抽出腰間寶劍,劍指蒼穹。

伏堯公子大聲呼道:“我乃大秦皇帝之子。爾等妖魔鬼怪,豈敢放肆?”

公子這聲音,得天地之正,浩浩蕩蕩,凜然不可侵犯。

九江郡大小官員聽在耳朵裡面,都覺得精神百倍,那內心深處的一絲懼意,頓時蕩然無存了。

忽然間,只聽得烏雲之中,只聽得咔嚓一聲,彷彿晴天霹靂。

緊接着狂風大作,竟然將烏雲吹散。

烈日重現天地之間,照耀刑場。

而伏堯公子金盔金甲,手持寶劍,在日光中熠熠生輝,宛若天神下凡。

在場之人看了之後,無不讚嘆:果然乃大秦公子。此等神威,豈是凡人能有的?

隨後,刀斧手斬下賊人頭顱。

那被俘的三百賊寇,頓時身首異處,再不敢作亂。

公子有大功而不爭功,甚至不忍扶蘇公子輸的太難看,故意謙虛一些,說自己只殺了三百人。

但是九江郡上下,不忍心公子被人誤解,因此冒死上了這道奏摺。

小宦官念完奏摺之後,在場的人都傻眼了。

有不少朝臣說:“這……這是真的嗎?”

“這怎麼聽者有點像是說書人說的故事?”

“又是神仙,又是鬼怪。楚地這麼多事嗎?”

“不會是九江郡守,與公子串通好了吧?”

不過也有知情人說道:“不可能,據說九江郡尉,名叫黎刀,與蒙恬一向親近。”

此言一出,衆人恍然大悟。

黎刀,大多數人只是有耳聞。可是他兄長黎劍,衆人就很瞭解了。

那是蒙恬的心腹大將啊。

這麼說,伏堯公子到了九江郡,黎刀沒有給他暗中使壞就不錯了。要故意吹捧,誇大他的功績?那是萬萬沒可能的。

只是……九江郡,真的進行了一場神魔大戰嗎?這也太邪乎了吧?

李水也有點懵逼了。知道古代有一些神乎其神的傳說,可是……還真讓自己碰見了?

蚩尤有沒有神力他不知道。

但是謫仙有沒有神力,李水很清楚啊。

這不是扯淡嗎?

不過,心裡面很震驚,李水在臉上是不會表現出來的。

他幽幽的說道:“如此看來,伏堯公子真是仁者啊。對待窮兇極惡的賊人,有魄力盡數剿滅,還百姓一個太平。對待自己的兄長,可以照顧他的感受,讓他不至於顏面盡失。”

“此乃大仁者也。至於扶蘇公子,所謂的仁者無敵,不過是放跑了山賊而已。山賊離開了梅縣,必定去了其他地方作惡,又要禍害其他無辜的百姓。這樣的仁,似乎小了一些。”

周圍的朝臣都連連點頭,忽然覺得李水說的很有道理。

那些儒生都很鬱悶,心想:果然不能讓謫仙說話啊。謫仙這張嘴,真是死人都能給說活了。

淳于越嘆了口氣,說道:“子不語怪力亂神。”

李水笑眯眯的說道:“子不語,難道就不許別人語嗎?或許淳于博士覺得九江郡守在撒謊?”

淳于越沒有說話。

這個年代,大家還很有一些迷信觀點。喜歡相信山精鬼怪。

否則的話,秦始皇也不會整天派人尋找仙山了。

否則的話,後來的陳勝也不會因爲一句“大楚興,陳勝王”就聚攏起一夥人馬來了。

李信適時說道:“如此看來,還是伏堯公子的功勞比較大啊。首先滅賊人數比較多。其次滅的比較徹底,免得那些賊人再次作亂。”

這話一出口,蒙恬的人有些不樂意了。

有人說道:“伏堯公子的功勞很大嗎?我看扶蘇公子的功勞也不小。那些賊人確實沒有死,但是他們逃走之後,必定是洗心革面了。”

“上天有好生之德,洗心革面的賊人,變成了安分守己的百姓。這不是好事嗎?我等以爲,伏堯公子的處置方式,有些太過血腥了。”

朝臣們都覺得這個場面怪怪的。

幾個殺人如麻的武將,居然在朝堂之中大談仁義,並且口口聲聲,說什麼殺人太血腥。

你們行軍打仗,難道不用殺人的嗎?

不過……朝臣也只是這麼想而已,誰也沒有說。

畢竟,好端端的,得罪人家蒙恬幹什麼?得罪扶蘇公子幹什麼?這不是吃飽了撐的嗎?

只有周青臣幾個人幽幽的問出來,問那幾個武將:“如此說來在,諸位將軍真守邊關的時候,從來不曾殺人了?”

這些武將愣了一下,然後狡辯道:“我們自然是殺人的。但是我們殺人,與伏堯公子殺人截然不同。”

“我們是武將,我們殺人,乃是職責所在。而伏堯公子是公子,他可以殺人,也可以不……”

周青臣幽幽的說道:“然而,伏堯公子接到的命令,是剿滅三崑山的賊人,此乃皇帝之令也。換而言之,伏堯公子那時候也是武將。他殺人,有什麼問題嗎?”

這些武將說不出話來了。

剛纔他們就是在勉強狡辯,現在被人問的啞口無言,也算正常。

就在這時候,有個小宦官氣喘吁吁地跑進來了。

他跪倒在地,說道:“陛下,陛下。伏堯公子的人回來了。”

嬴政一愣:“這麼快便回來了?朕纔剛剛看到捷報。”

不過嬴政看了看送捷報的驛卒,立刻就釋然了。

這驛卒,實在是倒黴了一點,一次耽擱了太長時間。

嬴政問小宦官:“伏堯可回來了?”

小宦官說道:“伏堯公子沒有回來,回來的是十個士卒,以及公子帶回來的三百顆人頭。”

朝臣們都恍然大悟。

這就和九江郡守奏摺裡面的話對上號了。

九江郡郡守不是在奏摺裡說了嗎?

伏堯公子殺了敵人三千名,但是完整的屍首卻只得到了幾百具。

因此他挑選了一些模樣周正的,把腦袋砍下來,送到咸陽城。並且沿路示衆,震懾宵小。

蒙恬幽幽的說道:“也不知道是不是隻有這個三百人。”

朝臣們聽了這話之後,都微微一愣,然後點頭說道:“有道理,很有道理啊。”

如果九江郡守的奏摺是假的呢?

如果三崑山上的賊人只有三百名呢?

所以伏堯只帶回來了三百首級。

這樣一想的話,伏堯的功勞就要小得多了。

於是,嬴政命人把押送人頭的小卒帶上來了。

小卒有些拘謹的進了大殿,向嬴政和各位大人行禮。

嬴政和顏悅色的問道:“你們都跟隨伏堯,參與了與賊人的拼殺嗎?”

小卒愣了一下,老老實實的說道:“似乎只有殺,沒怎麼拼啊,那些賊人不堪一擊。”

朝臣們都愣住了:這就是九江郡守說的謙虛嗎?這還謙虛?這簡直很囂張好嗎?

嬴政說道:“當日的經過是什麼樣的?你原原本本說一遍。”

小卒答應了一聲,老老實實的說道:“當日我們看見三崑山的賊首,就是那個叫三昆的人,帶領着三百山賊,正在……”

蒙恬立刻抓住了這個信息,興奮地問:“你說,三崑山只有三百賊人。”

小卒說道:“是啊,有人頭爲證。”

很快,有不少人臉上露出來了神秘的微笑。

嬴政心中也隱隱有些不快,心想:難道是九江郡守在撒謊?

他對小卒說道:“繼續說下去。”

小卒說:“但是這三百賊人,正在攻打壽春城。”

滿朝文武,頓時譁然:“什麼?三百賊人攻打壽春城?這可能嗎?這些賊人莫不是瘋了?”

嬴政皺了皺眉頭:“你若不說實話,朕絕不饒你。”

小卒有些害怕的說道:“小人所言,句句屬實啊。”

他心裡開始打鼓:這是怎麼了?我們明明打了大勝仗啊。怎麼回來之後,像是被審問一樣?

李水和顏悅色的看着小卒,微笑着說道:“你不要害怕,老老實實說出來便可,是非曲直,我們自然會判斷。”

小卒應了一聲,繼續說道:“當時壽春城中的秦軍,不敢出戰。一直在幹什麼……祭祀黃帝。好像是這樣的。”

朝臣們都懵了:“還真的祭祀黃帝了?”

小卒又說道:“壽春城的人在祭祀黃帝,外面的那些賊人,也都舉着大牌子,他們好像是蚩尤的什麼人。小人不認識那兩個字,是聽別人說的。”

朝臣們越聽越心驚:“對上了,好像都對上了。”

小卒又說道:“後來伏堯公子從我們當中,挑選了一百人。我們這一百人打開城門,衝了出去。如同砍瓜切菜一般,便將那些人都殺了。”

“大約用了幾刻鐘,這人頭就擺好了。”

朝臣們聽得目瞪口呆,問道:“沒了?”

小卒有些惴惴不安:“沒了啊,還能有什麼?”

嬴政嘆了口氣,對小卒說道:“罷了,你下去吧。”

小卒應了一聲,退下了。

李水笑眯眯的說道:“諸位大人覺得,這小卒說的是不是真的?”

朝臣們都搖了搖頭。

李水微笑着說道:“本仙也覺得不是真的。”

“那麼就只有一個可能,三崑山上,不是有三百人,是有三千人,因此他們纔敢攻打壽春城,當然了,或許他們當中確實有一些武術,所以壽春城中的秦兵,纔不得不祭祀黃帝。”

“而伏堯公子剿滅了反賊之後,不想貪圖功勞,於是囑咐這小卒,不可以對外說有三千人,只是說有三百人便好了。”

“可惜公子沒想到,這個小卒有些愚笨,畢竟大家也看到了,他連字都不認識。”

“這小卒趕了幾百里路,已經把伏堯公子教他的那些善意的謊言忘得差不多了。”

“他沒想到。陛下會將他叫到議政殿,親自問話。因此緊張之下,這小卒根據記憶,又編了一些內容。因此聽起來就很古怪了。”

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中治安太好了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團糟第六百七十四章 虛僞的儒生們第九十四章 磨刀霍霍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秦來的傳教士第二百八十六章 科舉出題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的追求第三百四十一章 亂軍心者必殺之第六百五十三章 新大陸第七百八十五章 坦白從寬第六百零二章 哲學院第四百三十九章 孩童都不放過第五百七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六百六十章 神奇的大錘第四十三章 扶蘇進諫第六百一十八章 斷案第四百六十四章 不乾不淨,喝了沒病第二百一十章 我知道你們的秘密了第四十八章 色膽包天第七百五十二章 一貧如洗馮去力第四百二十五章 虎狼之地第一百八十二章 來打我啊【20181019184022743加更2/3第五百三十四章 越鬧越大第八章 穿上衣服沒認出來第五百六十四章 叫我共工第五百八十三章 鐵路第七百零五章 大秦妙不可言第八百四十五章 鴨梨日報的名單第三百零四章 謫仙樓喪盡天良第三百零三章 新思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我還沒出手,你們就倒下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踏平商君別院第一百一十七章 養寇自重第六百七十八章 倒黴的光桿王第五百一十三章 廷尉大人愛才如命第四百一十四章 身殘志堅第五百五十一章 東方來的勇士第八百三十章 我以爲不可第七百九十一章 飛艇第一百四十章 止疼藥【萬字更新求訂閱】第八百四十一章 鴨梨日報的資本運作第六十一章 嘴炮英雄沙提烈第一百九十三章 發了【爲北山夜雨打賞的1000起點幣加更】第六十七章 槐穀子的南方故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趙騰的選擇第七百零一章 拯救大兵王五第二百六十二章 謫仙遺風第七百二十章 兩個謙卑怪第七百八十二章 紅色恐懼症第一百三十七章 弱智也有他的價值【爲推薦票加更6百】第二百四十五章 生活逼我做惡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背黑鍋第三百三十五章 越王宴第五百九十九章 抄家滅族險第四百六十九章 槐穀子,你又進步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迴光返照的王氏第二百三十七章 咸陽真的亂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送你一場富貴第三百零五章 地圓說第三百一十九章 倒黴的熊達第六百九十五章 此地民風如此荒唐第四百二十二章 善於用細作第一百八十四章 別打,我招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埋伏第一百五十一章 把水攪混第五百四十四章 百姓的呼聲第十三章 代言費第四百四十章 推卸罪責第四百二十九章 出租項羽第六十三章 強行第一名第三百二十三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七百三十三章 你敢威脅我第五百零三章 智囊團第三百七十六章 公主,臉怎麼紅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秦永無饑荒第五百九十六章 班師回朝第三百二十八章 槐穀子,得罪不得第一百七十五章 患難見忠臣第四十一章 無奸不商第四百八十章 百姓逃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冒頓的計策第一百二十二章 王賁這個不孝子【萬字更新求訂閱】第七十三章 你的事情發了第八百三十八章 吃撐了的吃瓜羣衆第五百七十章 細菌第三百二十章 淳于越叛變了第八百二十八章 胡編亂造第八百二十六章 來回折騰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子,求你別太謙虛第六百四十六章 他們編排我第九十六章 謫仙的自信第二百六十四章 謫仙的至交好友第一百八十七章 閻樂很快樂第三百五十二章 怎麼你也叛變了第九十章 快,叫叔父第四百七十八章 禮樂包治百病第七十五章 我與槐穀子不共戴天第六百五十三章 新大陸第六百三十三章 朝臣的怪異舉動第三百七十六章 公主,臉怎麼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