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征服淳于越

淳于越瞪了瞪眼,對李水說道:“你這根本就是狡辯。老夫拿出來兩枚銅錢,明明一模一樣,你卻說它上面的灰塵不同,磨損不同。若照你這種狡辯方法,世間萬物便沒有相同的了。”

李水微微一笑,沒有說話。而那些來聽課的人全都回過頭來,笑嘻嘻的看着淳于越:“淳于博士,謫仙剛纔不是已經說過了嗎?世間萬物都是不同的。如今你也得出來了相同的結論啊。”

淳于越:“……”

他沉默了一會,幽幽的說道:“靠狡辯得來的結論,也算是結論嗎?”

然後他忽然找到了重點,對李水說道:“方纔你說同一樣東西,在不同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

李水點了點頭。

淳于越拿出那枚銅錢來:“這銅錢變了嗎?與剛纔不同嗎?”

李水還是笑笑沒說話,周圍那些商人都笑了:“淳于博士,這銅錢上面落下來的灰塵肯定發生了變化。你用肉眼看不出來,但是用竹姑娘的顯微鏡,或許可以看出來。”

淳于越瞪了瞪眼:“還是用相同的套路狡辯?”

他低着頭,開始冥思苦想。

李水也不着急,坐在椅子上,對商人說道:“今日是難得的機會,考教一下你們平日所學是不是紮實。”

淳于越:“……”

他有點生氣:槐穀子這傢伙,是把我當成磨刀石了嗎?好,老夫今日就將你們一一駁倒。

昔日孟夫子,滔滔雄辯,怕過誰來?今日我淳于越,要重振儒者雄辯之風。

忽然,他腦子裡面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打敗李水的辦法,他極爲興奮的說道:“方纔謫仙說,萬事萬物,在不同的時刻都是不一樣的?”

李水點了點頭。

淳于越得意洋洋的說道:“然而此刻的老夫,與剛纔的老夫有區別嗎?”

淳于越以爲這句話問出來,商人們會啞口無言,沒想到這些商人臉上全都露出神秘的微笑來。

尤其是牆角有個窮人,居然興奮的說道:“這個我知道,這個我們已經討論過了。”

窮人自告奮勇,對淳于越說道:“淳于博士,此刻的你,與之前的你也是不同的。譬如幾年前,你肯定不知道什麼是望遠鏡,什麼是留聲機,而現在的你,不是已經知道了嗎?”

“譬如前一刻你吃下去的晚飯,還沒有開始消化,現在不是已經消化了一大半了嗎?”

淳于越瞪大了眼睛:“這也算?”

商人們笑呵呵的說:“爲何不算?”

淳于越冷笑了一聲:“這便是你們所謂的哲學?這些歪理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老夫真是不敢相信。”

李水微笑着說道:“本仙所說的,乃是世間最基本的大道理。想要解決實際問題,還需要根據這些道理,做出具體的決策來。”

李水看着那些商人:“誰來說說啊?”

立刻有商人站了起來。

這商人說道:“小人本是楚人,三代以製作箸子爲業。”

他看見謫仙愣了一下,於是解釋說:“便是謫仙說的筷子。”

李水點了點頭。

商人接着說:“我們砍伐竹子,製成筷子,銷往各地,因此積累了不少財富。現在聽說謫仙征服了孔雀國,而孔雀國的人口不下於我大秦。”

“於是在下覺得找到了商機,立刻命令夥計多招募人手,砍伐了更多的竹子,製成筷子之後,千里迢迢銷往孔雀國。”

“結果到了之後,賠的一乾二淨,從夥計的人工費,到買竹子的費用,到製成筷子的費用,再到路費。竟然讓小人大傷元氣。”

“後來小人打聽了一番才知道,原來孔雀國的人,習慣以手抓飯。小人這邊是沒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忘記了任何事物都是不同的。”

“我以爲大秦百姓用筷子,其他地方的百姓也就用筷子。因此就有了這次失利。”

淳于越呵呵冷笑了一聲:“華夷有異,風俗不同。這誰不知道?還需要這種華而不實,玄之又玄的理論嗎?”

李水微笑着說道:“本仙這理論並不玄,任何人都能聽懂。聽聞淳于博士一直苦惱爲何儒家不能治國,或許我這理論,可以幫你一把。”

淳于越瞪大了眼睛。

李水說道:“請問淳于博士,你一直推崇儒家治國,是什麼原因?當真覺得儒家可以治國嗎?”

淳于越說道:“當然!堯舜禹、湯文武,那便是儒學治國的典範。孔夫子便是根據他們的所作所爲,提出來儒的觀念。因此,三代之時雖然沒有儒生,但是確確實實用儒禮治國。”

李水說道:“既然儒學治國這麼好,春秋戰國,數十個國家沒有一家實行呢?”

淳于越嘆了口氣:“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

李水一拍手,說道:“這便是變化了。經歷了千百年間。東周的天下,已經與堯舜禹不一樣了。”

淳于越瞪大了眼睛:“有何不同?”

李水說道:“堯舜禹,小國寡民。那時候的天下,不過河洛一帶,人口不過數十萬而已。用所謂的禮,倒是可以安定天下。”

“然而東周時候,天下擴張了何止十幾倍?百姓多了何止幾百倍?這時候的天下,已經大大的變化了,禮那一套,還管用嗎?”

“譬如博士小時候穿的鞋,十分合腳舒適,但是長大之後還能再穿嗎?”

淳于越瞪了瞪眼睛:“那你又憑什麼說,儒學不能治理東周時候的天下?”

李水微微一笑,拿起一隻大毛筆來,飽蘸濃墨,然後在紙上寫下了幾個很醜的大字:實踐出真知。

李水說道:“宋襄公空談仁義,結果如何?淪爲笑柄。而我大秦行法家,兼併天下。事實俱在,還有什麼可討論的嗎?”

“譬如淳于博士面前有兩碗湯。一碗湯有毒,一碗湯沒有毒。我已經捉來兩隻老鼠,試的明明白白了。而博士你還要從氣味到色澤,一通議論,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淳于越張口結舌。

而商人們都嘿嘿笑了兩聲,然後拿出紙筆來,筆走龍蛇記下來謫仙的話:實踐出真知。

淳于越說道:“那麼……那麼謫仙現在爲何又要推崇商賈之道了?”

李水說道:“還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時候的大秦,和兼併天下之後的大秦一樣嗎?”

“戰國末年,百姓已經打了幾百年的仗,苦不堪言。這時候我大秦爲民請命,要一統天下。然而如何一統天下?內則有取之不盡的糧草,外則有能征善戰的將士。”

“因此行嚴刑峻法,獎勵耕戰。所有秦人都繃緊了一根弦,終於用十年時間,掃平天下。這十年,秦人受了不少苦。”

“而大秦已經得到了天下,再推行嚴刑峻法,將百姓當做牛馬一樣壓榨。可以嗎?百姓定然心懷不滿,天下也不會安寧。”

“因此,本仙分析了一下,認爲百姓要的很簡單,便是安居樂業而已。”

“因此我先是提高了糧食產量,讓百姓不用餓肚子。然後又行商賈之道,互通有無,讓百姓富足起來。”

“這,便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妙處了。如今大秦天下穩定,百姓安居樂業。外邦不戰而降。這不是正好證明商賈之道是有用的嗎?”

淳于越的嘴脣動了動,有些無力的說道:“然而……然而商賈狡詐,賤買貴賣,長此以往,人人都想做商賈,都想掙快錢。還有人耕田嗎?還有人做工嗎?我大秦不是會迅速的衰落下來嗎?”

李水微微一笑:“淳于博士所說的重農抑商,已經是老黃曆了。依然是犯了沒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錯誤。”

“那時候天下貧瘠,產糧極少,百姓辛辛苦苦耕作一年,也不過能勉強維持餓不死罷了。所以朝廷要重農抑商,免得耕夫太少,造成饑荒。”

“而現在呢?自從本仙實行代田法,實行化肥以來,糧食已經不再是問題了,少幾個農夫也沒什麼關係。”

“而由於現在不再抑制商賈,糧價一直在不斷上揚,現在種田反而變得有利可圖了,據說今年的墾荒面積,較往常年大大增加了。”

李水納悶的看着淳于越:“博士不會不知道這些事吧?”

淳于越張口結舌。

李水笑了:“如此說來,博士只是憑着自己的印象,便說一旦商賈多了,農田就會減少嗎?”

李水搖了搖頭,飽蘸濃墨,又在紙上寫了幾個大字: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那些商賈個個醍醐灌頂,又開始記筆記。

李水接着說道:“除此之外,商賈的出現,並沒有導致人心思亂,變得陰險狡詐。商人,其實是最公平的人。”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你賣的貴了,我自然去找別人。你這次騙了我,下次再也沒有人與你做生意。長此以往,百姓反而會越來越誠實啊。”

在場的商賈都使勁點頭,一副深以爲然的樣子。

淳于越有些垂頭喪氣的說道:“然而……如此說來,儒學之道,再也沒有用了嗎?”

李水說道:“以後的事,誰說的準呢?至少短時間內,是用不着了。以後即便用得着,也可能是修正過的,譬如外儒內法,譬如霸王道雜之。”

“儒學用來裝門面,自然是富麗堂皇,十分好看。然而真的要駕馭一個國家,還是需要一些手段的。”

“不過本仙覺得,儒學修身之道,倒也不錯。根據具體的情況,可以稍加變通,使儒學成爲修身養性的東西。德與法相輔相成,對安定天下百姓,或許有意想不到的用處。”

“至於治國嘛……似乎有些不太合適了。一個國家,何其龐大,而國家也在一直變化之中。靠着數百年前,聖賢的隻言片語就要治國。本仙擔心,會害了天下人啊。”

淳于越有些頹然的坐在椅子上。

他沉默了一會,然後緩緩地站了起來。

他向李水拱了拱手,說道:“謫仙高論,老夫……受益匪淺。”

隨後,他有些蹣跚的向外面走。

李水要送送他,淳于越搖了搖頭:“不必了,老夫有些事要再想想,有謫仙在旁邊的話,想不清楚。”

李水乾笑了一聲:“那在下先回去了。”

淳于越點了點頭,用緩慢的步伐向大門口走去。

這時候,李水的聲音還在不斷地飄到耳朵裡面。

淳于越聽到李水說:“今日,我們講特殊矛盾與普遍矛盾。在講之前,我先要講一個概念,叫試點……”

後面的話,淳于越就聽不清楚了,他已經走得夠遠了。

他上了馬車,準備回自己家了。

馬車搖搖晃晃,淳于越的心也越來越空蕩蕩的。

今天晚上,他感覺自己整個人都被抽空了。

不是體力上被抽空了,而是思想上被抽空了。

多年以來,淳于越都用儒學武裝自己,他持身甚正,無論遇到什麼難事,都能從儒學中找到解決方法。

淳于越覺得,這世間已經沒有什麼東西能難倒自己了。

但是今天他忽然發現,自己一直信奉的儒學,竟然有可能是錯的?

難倒用儒學作爲治國之道,真的錯了嗎?

淳于越搖了搖頭:“怎麼會?怎麼會?我怎麼會因爲謫仙的一席話,就對聖賢的學說產生了懷疑?”

很快,淳于越忽然驚訝的發現,原來這種懷疑早就根植在內心深處了。他一直沒有理會,一直選擇了忽視。

從多久以前?就有人抨擊過儒學不切實際,抨擊過儒學法先王而不法后王。

那時候,淳于越雖然不以爲然,但是心裡面已經悄然有了裂痕。

這一次,李水沿着裂痕,直接把他堅守的東西擊碎了。

淳于越嘆了口氣,掀開簾子向馬車外面看了看。

幾年前還十分荒涼的咸陽城,外面竟然有了不少燈光。

是擺攤的小販,這些原本窮困不堪,在死亡線上掙扎的窮人,紛紛來商君別院擺攤,養活一家老小。

淳于越聽到他們的交談聲,聽到他們的歡聲笑語。這樣的快樂,以前似乎並不多見。

忽然,他想起來扶蘇的話:若天下大治,用的卻不是儒學之道。孔孟是高興還是憤怒呢?

第七百九十一章 飛艇第四十三章 扶蘇進諫第四十一章 無奸不商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團糟第五百四十四章 百姓的呼聲第二十九章 匈奴左賢王到第五百二十九章 自殺式彈劾第七百五十五章 平安煤礦保平安第六百二十章 真假劉季第五百七十二章 帶貨能力第六百三十六章 神仙的對決第三百二十一章 封王第七百零三章 謫仙,有人抄襲你第一百一十一章 羅織罪名【爲六月的獵人捧場的2000起點幣加更1/2】第五百八十一章 取經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綁在賊船上第六百六十四章 陛下,吉兆啊第六百章 朝臣互助金第一百七十五章 患難見忠臣第一百九十五章 投機不可取第九十章 快,叫叔父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倒黴的說客第五百七十一章 頒獎典禮第三百二十四章 會稽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發了【爲北山夜雨打賞的1000起點幣加更】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報!就說我不愛名第一百八十八章 求死得死第三十六章 一杯倒第六百四十八章 謫仙的輿論轟炸第三十章 囂張的沙提烈第二百五十一章 孤辰命第三百七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七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三十四章 組合拳第七百五十四章 黑煤窯第七百九十七章 被抓典型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小僧法號八戒第一百五十四章 敗給了無恥【爲推薦票過百加更9百】第一百章 文武雙全槐穀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五十章 宋留很無奈第三百六十五章 專業捱打第七百七十一章 電話費?說話還要錢?第五百八十三章 鐵路第一百二十三章 匈奴人反了第七百零七章 秦學,勢不可擋第六百四十七章 公主懷孕了第三百零一章 謫仙太神奇了第一章 我爲秦王煉仙丹第一百八十四章 別打,我招第一百八十四章 別打,我招第二十章 懈怠農事罪第七百九十二章 剷除鄉賢第三百四十章 三千人足矣第五百五十一章 東方來的勇士第五百二十三章 反秦志士張子房第四百九十章 旗語第三百六十八章 見宋娥第五百四十五章 印刷司第二百八十二章 輿論高地第二百九十四章 季明的新朋友第三百七十三章 童言無忌第三百五十五章 似民實匪第一百八十一章 誇你也不行嗎第八十一章 挑撥離間第二百七十九章 謫仙的治國之術第六百六十五章 仙學概論第七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五十八章 你聽說過洗腦嗎【爲推薦票過百加更9百】第三百五十三章 隱隱有種趙高的感覺第五百五十六章 報紙第三百九十二章 一股無恥之風第七十一章 我養你啊第二百零四章 皇室入股【萬字更新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一章 徐福第二百七十八章 古人挺會玩第二百零三章 知其所以然第三百一十六章 兩個奇葩第六百三十九章 扶蘇公子太穩健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同去,同去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子之位確定第五百五十章 發飆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你玩的真大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再信你一次第三百九十六章 連環計第三百五十一章 項將軍,官兵到了第六章 毒殺第五百六十章 蒸汽機第八百四十一章 鴨梨日報的資本運作第二百六十七章 踏平商君別院第六百零二章 哲學院第一百六十章 槐穀子良心發現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亂軍心者必殺之第五百二十五章 喲,廷尉你還有兩個美人啊第五百章 彈劾專家第四百零三章 獨一無二的請柬第二百九十六章 選太子第九十章 快,叫叔父第六百五十四章 封禪泰山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套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