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白馬寺

進讒言的最佳時機,就是趁對方不在現場。

他不在這裡,那就沒有反駁的機會,你說什麼都是對的。

於是有些朝臣的心思活絡起來了。

這些朝臣中,有李斯和王綰這種重臣。因爲被李水接連打擊,而一蹶不振。表面上看,他們喪失了鬥志,其實懷恨在心。

於是,他們不介意趁着李水不在,做點手腳。

也有一些中層朝臣。在李水入朝之前,他們過得無憂無慮,自由自在。每天上上朝,斂斂財,喝喝酒,唱唱歌。簡直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但是自從李水來了之後,他們先是因爲房價被收割了一波財富。然後在商君別院舉行的那一系列的大型活動中,他們又花了大價錢買了門票。

再後來,商君別院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奇奇怪怪的東西,這些朝臣的家人陷入了李水的消費陷阱中,每月的開銷比往日增加了十倍不止。

現在可好,又需要上什麼夜校,否則的話,自身的知識跟不上時代,無法通過考覈,就會遭到罷黜。

這些朝臣們忽然發現,日子真的是一片黑暗啊。

原來他們是草地上優哉遊哉的牛羊,只要安心吃草就好了。現在忽然發現,謫仙就是一頭狼啊,自從他來了之後,大夥就得想辦法奔跑,想辦法生存,稍有不慎,就被落在了後面。

於是,這些朝臣很想趁着李水不在,煽風點火。

至於朝臣中的底層,他們也想彈劾一下李水。

畢竟他們是底層,這輩子想要爬上高位,希望不大,只能藉助奇遇。而謫仙就是最大的奇遇。

成功了,就可以一飛沖天。

即便失敗了……反正他們打着爲國爲民的旗號,就算失敗了,謫仙又能怎麼樣呢?他們可以解釋說是誤會了謫仙。

如果謫仙因爲這點小事就找他們的麻煩,反而顯得有些氣量狹小了。

這樣一考慮,成功了,他們的收益很大,失敗了,他們的損失很小。

於是,這些人很想充當急先鋒。

於是……朝堂上的大臣們雖然沒有交流,但是他們不約而同的,想到一塊去了。

現在就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啊。

嬴政看着那些朝臣,淡淡的說道:“今日這朝議,已經進行了三個時辰,諸位想必已經累了,都下去歇息一會吧,兩個時辰之後,我們再議。”

朝臣們都應了一聲,紛紛退出。

兩個時辰,夠他們吃點東西,然後小睡一會了。

但是這些朝臣顧不得休息,他們忙忙碌碌的開始串聯。

很快,有幾個膽大包天,急切想要升官的底層朝臣,已經寫好了彈劾的文章。

而與他們關係相近的朝臣則暗搓搓的表示,會在朝堂上聲援他們。

至於李斯王綰幾個人,則用默許的態度表達了支持。

兩個時辰很快過去了,朝議繼續。

而在這兩個時辰中,嬴政向西方派出去了三波信使,讓他們立刻打探消息。

朝議開始之後,風向發生了變化。

上午的朝議,主要是商討如何應對孔雀國和匈奴國。

下午的朝議,矛頭更多指向了槐穀子。

那些打頭陣的朝臣,毫不猶豫的向李水潑髒水。他們運用各種猜測、推理,妙語連珠,把李水論證成了反賊。

然後這些朝臣建議,應當立刻查封商君別院,對槐穀子進行一次徹徹底底的調查。

這些朝臣相信,沒有人經得起調查。

商君別院家大業大,人員複雜,不可能絕對乾淨,想要找到槐穀子謀反的證據簡直太容易了,含沙射影,過度聯想,朝臣們都是行家。

這些大臣彈劾了槐穀子之後,就在關注着周青臣幾個人的反應。

在他們看來,周青臣是槐穀子的死忠,一定會反駁的。

但是讓他們意外的是,周青臣無動於衷,好像沒有聽到一樣。

然後他們又開始看嬴政的態度,嬴政同樣無動於衷,好像沒有聽到一樣。

無視,是最大的蔑視。

嬴政淡淡的說道:“匈奴國滅亡,已經得到證實了。至於孔雀國是不是滅亡了,朕已經派出去了使者。相信很快也就有消息傳來了。”

“消息傳來之後,槐穀子有沒有欺瞞朕,立刻就可以真相大白。諸位根本無需在這裡妄自猜測。”

朝臣們只好應了一聲。

他們面面相覷,有不少人開始想:看來陛下對槐穀子是格外的信任啊。如此一來,想要扳倒他就更加困難了。

難道,真的要去商君別院調查一番,看看他有什麼造反的跡象?

這些朝臣的心思活絡起來了。

接下來的朝議,他們沒有再弄出什麼別的幺蛾子來,每個人都乖乖的按照嬴政的要求,對於國事提出了一些建議。

如果孔雀國真的滅亡了,該當如何。距離遙遠的兩處地方,應該如何統治。

如果孔雀國沒有滅亡,那又該怎麼辦。

直到朝臣們集思廣益,提出來了兩套可行的方案,嬴政終於滿意了,然後揮了揮手,結束朝議,讓那些朝臣離開了。

等朝議結束之後,伏堯就找到了嬴政,他擔憂的問道:“父皇,你當真相信師父謀反了嗎?”

嬴政看着伏堯,問:“你覺得呢?”

伏堯想了想,然後堅定地搖了搖頭:“師父絕對不會謀反。”

嬴政微微一笑,對伏堯說道:“任何人都有可能謀反,即便是父子之間,也經常有殺伐。”

伏堯又說:“然而師父確實無心謀反,我與師父相處日久,對他很瞭解。”

嬴政嘆了口氣,說道:“你要知道,人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個人以前不想謀反,不代表他以後不會謀反。”

“昔日我作爲質子生活在趙國的時候,也根本沒有想到,有朝一日,會成爲天下的主宰。”

“人因爲不同的際遇,會有不同的想法。隨着地位越來越高,野心也會越來越大。”

伏堯有些傷心的說道:“如此說來,父皇是相信師父謀反了?”

嬴政笑了笑:“我不相信。不過……我也不會對他徹底信任。伏堯啊,你要記住,一個做帝王的人,不可以絕對信任任何人。”

伏堯沉默了一會,然後點了點頭離開了。

嬴政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感慨:伏堯類我啊。

他很肯定,伏堯聽懂了。這個孩子年紀幼小,雖然有孩童的天真,但是並不幼稚。至少比起那個滿口仁義的長兄來,要顯得務實的多了。

想到扶蘇,嬴政就又想起來扶蘇今日在朝堂上的建議了。

“和親?虧他想的出來。”嬴政冷哼了一聲,然後一揮袖子,把几案上的書籍掃了一地。

在旁邊侍奉的小宦官嚇得縮了縮脖子,不知道陛下爲何忽然發這麼大的脾氣。

…………

咸陽城外,距離商君別院不遠的地方,有一座寺廟,叫做白馬寺。

這個寺名是李水給起的,寺中的僧人沒有意見,於是就定下來了。

這是大秦第一座寺廟,裡面住着的是王賁、胡亥,以及一些孔雀國來的僧人。

與後世的僧人不同,王賁等人的生活並不悠閒,他們可不是在佛像跟前念上幾遍經,燒燒香,算算卦,陪着貴族婦人小姐看看手相就完了。

這時候的佛教,還更類似於一種哲學。

王賁等人每天都很忙,他們在翻譯佛經。

梵語和秦語大不相同,王賁努力的將佛經翻譯的優美,同時又不失原意,這個過程很艱難,因爲對佛法理解不深刻的人,是絕對做不到這一點的。

胡亥被關在這裡,被迫給王賁打下手。

胡亥很聰明,短短几個月時間,已經深明佛理,讓那幾個孔雀國僧人敬佩不已。

但是王賁卻很清楚,這都只是表象而已。

胡亥一直在關心着咸陽城中的局勢。

按照嬴政的命令,胡亥是不可以走出白馬寺的。不過,白馬寺的守衛,究竟不如皇宮森嚴,胡亥可以通過買菜的雜役,瞭解到外面的情況。

今日,胡亥就很開心的聽說,朝臣們正在彈劾槐穀子。

胡亥激動地搓了搓手。

至於朝臣們能不能把槐穀子扳倒,胡亥根本不抱希望。這些年來,槐穀子在朝中久經風雨而屹立不倒,已經讓胡亥死心了。

他真正考慮的,是能不能在這渾水之中,摸出一條魚來。

想要渾水摸魚,就必須走出白馬寺。即便身體不能走出去,名聲也得出去。

胡亥左思右想,然後推開了王賁的房門。

王賁,現在是白馬寺的住持。

住持這個名號,也是李水給起的。

王賁正在讀佛經,看見胡亥到了,衝他點了點頭。

胡亥行了一禮,恭恭敬敬的說道:“住持,不知道今日白馬寺來了多少信衆?”

王賁心中微微有些不快:今日來了多少信衆,你不知道嗎?何必來問我?

不過王賁還是淡淡的說道:“並無一人前來。”

說這話的時候,王賁有些感慨。

昔日在孔雀國的時候,到處都是僧人,到處都是信衆。

珈藍寺的寺主講經的時候,不僅僧人在聽,很多平民百姓也趕過來聆聽。

當日那盛況,真是讓人羨慕啊。

怎麼到了大秦……竟然一個人都沒有?

胡亥又問道:“我再問住持,今日有幾人來剃度出家?”

王賁淡淡的說道:“沒有。”

從白馬寺建立到現在,一個都沒有。

大秦信佛的人,只有一個王賁。至於胡亥……那根本不算是信佛。

胡亥嘆了口氣,說道:“我再問住持,哲浩如煙海的佛經,你此生能翻譯完嗎?”

王賁緩緩的搖了搖頭。

胡亥說道:“如今大秦,沒有僧人,沒有信衆。一旦住持百年之後。佛學的種子,在大秦不就斷絕了嗎?”

王賁微微一愣,這一點他還真的沒有想到過。

他看着胡亥:“怎麼?聽你的意思,你有建議?”

胡亥點了點頭:“有。若住持能聽我的建議,我認爲數年之內,佛法可以在大秦傳播開來。”

王賁有了興趣,問道:“你說來聽聽。”

胡亥說道:“其一,擴大影響。如今不少百姓,根本不知道佛理是什麼東西。我覺得應該想辦法宣傳一下。”

“譬如佛經中的一些故事,頗有意思。可以單獨拿出來,放在報紙上面。百姓讀了這故事之後,可以粗略的瞭解何爲因果,何爲輪迴,何爲涅槃……”

王賁緩緩地點了點頭:“這倒是有些道理。”

胡亥又說道:“其次,佛學畢竟發源於孔雀國,而孔雀國與大秦風俗迥異。佛學中的一些東西,對我大秦百姓來說,接受起來就比較難了。我們不如對他進行秦化。”

“秦化?”王賁納悶的看着胡亥。

胡亥說道:“正是,用大秦的風俗,重新解釋佛經,將佛經中不符合大秦風俗的部分,刪掉或者改寫。”

王賁大吃了一驚:“這不是毀佛謗佛嗎?”

胡亥呵呵一笑:“難道住持以爲,佛法誕生之後,是一成不變的嗎?若是一成不變的,爲何孔雀國有不同的派別?”

“佛留下了佛經,而對於佛經的解釋,是要結合人的理解的。我秦人的理解,爲什麼不能是正確的?”

“有可能,我們看到的佛經,是孔雀國爲了附和他們國家的風俗,改寫過的。我們現在只是正本清源罷了。”

王賁堅決的搖了搖頭。

胡亥說道:“住持,你若不這麼做,有兩種後果。其一,佛法從此絕跡。其二,有一些不那麼虔誠的人,肆意篡改,固然使佛法在大秦傳播,但是對佛經來說,卻是浩劫。與其讓他們來篡改,還不如住持動手。”

王賁沉默了一會,淡淡的說道:“這個,容後再議吧。”

胡亥笑了笑,說道:“我還有最後一條計策。”

ωωω.тт kān.℃o

王賁說道:“怎麼?”

胡亥說道:“佛祖名爲喬達摩悉達多,這名字對於秦人來說,顯得有些怪異了。而且大秦百姓,總有一些中原乃是正統,其他地方都是蠻夷的思想。”

“孔雀國傳來的佛法,不能爲他們接受,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居於天下正中的大秦,怎麼能接受蠻夷的思想?”

王賁嗯了一聲:“你的想法很有道理。不過,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胡亥微微一笑:“我有一計,攀附名人。”

王賁:“哦?”

胡亥說道:“這些日子讀經,我發現佛祖生活的時代,與老耽、孔丘,大致相似。那是個賢人輩出的時代啊。”

“而這些賢人,他們的生平大都清清楚楚。唯獨老耽,騎青牛出函谷關之後,再無蹤跡。”

“他西出函谷關,會不會一路向西,到了孔雀國,化名佛祖,然後創立了佛學?”

“老耽的道家,在大秦可是大名鼎鼎的,若佛家也是老耽創立的,百姓接受起來,不就沒有那麼大的障礙了嗎?”

第六百零三章 征服淳于越第六百一十九章 把臉撿回來第七百二十八章 劫法場第四百二十章 沛縣個個都是人才第一百二十四章 有刺客第四百四十九章 你玩的真大第七章 都吃錯藥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三十三章 很傻很天真第十三章 代言費第七百二十五章 我是正面人物啊第一百五十三章 孺子可教【萬字更新求訂閱】第十二章 人善被人欺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秦謠言第六百十八章 蒼海君刺秦第七十六章 方士沒有一個孬種第七百五十六章 再忍忍就好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給你看一樣寶貝第五百七十七章 夜校第一百三十六章 蛇已出洞【萬字更新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五章 越王宴第三百三十九章 謫仙太神了第三百五十章 宋留很無奈第一百二十二章 王賁這個不孝子【萬字更新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四章 謫仙深不可測第二百七十三章 瘟神出沒第五百一十章 葡萄酒第二百九十四章 季明的新朋友第十二章 人善被人欺第六百二十四章 項羽也崩潰了第一百零三章 我只願諒十個第三百五十九章 文武雙全槐穀子第七百七十六章 謫仙的新輪椅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你了,快考吧第八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四百九十八章 衣冠禽獸淳于越第一百二十四章 有刺客第六百五十七章 姐丈,你人設崩了第六十七章 槐穀子的南方故人第五百四十九章 肥素與尿素第一百二十一章 組織探險隊第七百四十七章 清白賦第一百零一章 兩個教唆犯【萬字更新求訂閱】第八百三十八章 吃撐了的吃瓜羣衆第六百八十六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七百三十六章 我家沒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錢不要命第七百九十四章 不認命的少女第三百三十四章 深得謫仙真傳第七百五十章 明君與奸雄第四章 三更半夜做手術第六百三十一章 瀰漫着無恥氣息的咸陽城第八十三章 有點晦氣第三百一十一章 謫仙是好人啊第一百三十五章 有人偷窺我第六百八十六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一百七十八章 真闊氣【萬字更新求訂閱】第六百六十八章 儒者大報第四百六十九章 槐穀子,你又進步了第五百二十五章 喲,廷尉你還有兩個美人啊第六百四十六章 他們編排我第八百一十三章 縣令來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迴光返照的王氏第一百九十六章 後宮第一富【萬字更新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一章 賬目的問題不小啊第二百三十章 心很大的項伯第二十一章 石磨第二百六十六章 窩藏反賊第三百七十八章 給你看一樣寶貝第五百四十六章 項羽頹廢了第五十六章 兩個文盲第二百三十五章 儒生中的鬥士第六十二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六百五十一章 城門論政第四百四十一章 闢地千里第五百一十八章 劍靈威脅我第七百五十五章 平安煤礦保平安第八十三章 有點晦氣第四百二十章 沛縣個個都是人才第三百八十三章 打悶棍第五百三十章 大人有喜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暴走的淳于越第九章 揚眉吐氣第七百八十五章 坦白從寬第二百章 豪強做線人【萬字更新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一章 揪出內奸第四百二十三章 征服南越第四百二十四章 千里背鍋第一百二十二章 王賁這個不孝子【萬字更新求訂閱】第四百六十章 謫仙縣第七百八十四章 商君別院凌霸事件第五十三章 未央的贈禮第六百四十二章 參觀謫仙縣第七百零九章 秦人細作來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六百五十二章 暗無天日的地方第二章 我曾夢中遇仙人第五百九十章 征服孔雀國第三百四十章 三千人足矣第八百零四章 大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