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反秦聯盟

嬴政點了點頭,說道:“帶上來吧。”

隨後,章郎被一個小宦官引着,進入了議政殿。

他緊張萬分的跪倒在大殿中,甚至畏懼的全身顫抖。

這種情況,嬴政和朝臣見的多了,也不以爲意。

李水對章郎說道:“今日叫你來,不是要審你,而是要你介紹一下蒸汽車的情況,你怕什麼?”

章郎應了一聲,整個人稍微放鬆了一點。

淳于越聽到李水的話之後,十分不解的說道:“謫仙,我們方纔正在討論孔雀國的事務,至今尚無定論,你怎麼忽然又說起蒸汽車來了?”

李水微微一笑,對淳于越說道:“蒸汽車,就關係到孔雀國。”

他對章郎說道:“你給陛下和諸位大人介紹一下。”

章郎應了一聲,開始介紹蒸汽車和鐵路的情況。

等章郎說完之後,李水對嬴政說道:“陛下。按照章郎所說的,鐵路一旦修成,那麼大秦到孔雀國的距離雖然沒有縮短,但是時間已經大大縮短了。”

“從咸陽出發,頂多三五個晝夜,數萬人馬就可以抵達孔雀國。而隨行的還有糧草、武器。”

“如此一來,佔有孔雀國之後,孔雀國中的人因爲距離太遠,想要叛變,這擔憂就不復存在了。”

“而蒸汽車只需要燒煤,便可以沿着鐵路奔馳至孔雀國。那麼所謂荒無人煙的沙漠。也不算是什麼屏障了。”

“不僅如此,鐵路還可以修道中部高原各地。從此以後,陛下何須蓄養那麼多士兵?陛下何須擔心士卒在邊疆叛亂?”

“任何地方有變故,只需要乘坐蒸汽車,大軍便可以源源不斷的趕過去。”

滿朝文武都聽呆了。

嬴政甚至站了起來。

他忽然意識到,李水給自己送來了一樣絕妙的東西。

自從一統天下之後,嬴政一直隱隱的有擔憂。

因爲在他之前,天下從來沒有像如今這樣過。由都城發出號令,然後各地都要遵守。

夏商周三代,幾千年的時間,都是分封制,封邦建國。

天子居住在都城之中,然後諸侯國自己開疆擴土。

大秦統一天下之後,嬴政雖然根據羣臣的建議,也進行了一些鞏固天下的措施。

可是這畢竟是前無古人的事,他心中其實是有些不安的。

但是今天李水提出來的鐵路,讓嬴政看到了天下徹底統一的希望。

天下爲什麼會分裂?無非是因爲太大了。天子政令從都城出來,要幾個月才能到達地方。

而也因爲天下太大,不同地方風俗各異,語言不通。

這些因素,都極容易造成分裂。

但是有了鐵路,這些都不成問題了。

修成鐵路之後,從空間上不會縮短各地的距離,但是從時間上大大縮短了。

而且百姓來往頻繁,漸漸融合。

大秦,就再也牢不可分了。

嬴政滿意的點了點頭,對李水說道:“好,很好。”

羣臣有的點頭,有的搖頭,有的面露疑惑。

終於,有人站出來說道:“陛下,鐵路聽起來固然很好。但是……這種東西,當真可以做成嗎?”

李水幽幽的說:“這位大人剛纔沒有聽到嗎?章郎已經說得清清楚楚了,鐵路已經在北地郡試運成功了。”

又有一位朝臣站出來:“即便這鐵路可以做成,然而……恐怕要耗費甚巨啊。”

李水很無奈的說道:“諸位,你們剛纔有沒有認真聽?章郎已經說過了,鐵路預計第二年便可以獲利。更何況……即便鐵路虧損又何妨?”

“若某地有叛亂,得益於鐵路,三五日便可以平叛。而沒有鐵路,需要多長時間?需要海飛多少錢糧?”

“某地有旱災,得益於鐵路,數日之內,便可以將糧食運過去。如果沒有鐵路,饑民要餓死多少?”

朝臣們都不說話了。

嬴政滿意的看着李水:“關於修建鐵路,你可有詳細的計劃?”

李水行了一禮,恭恭敬敬的說道:“有。”

他對嬴政說道:“臣懇請陛下,從國庫之中,拿出黃金,派遣工匠,進行修建。並且選擇一些官吏,組成一個鐵路院。”

“此院仿照商賈做生意的形式,進行鐵路修建。建成之後,又由鐵路院統一經營。若有盈餘,則充盈國庫。若不慎虧損,則國庫進行補貼。”

“如此一來,這鐵路便牢牢地掌握在朝廷手中了。這等國之命脈,只要朝廷抓住了,我大秦天下,便可以萬世無憂了。”

嬴政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他看着文武羣臣:“誰願意去這鐵路院?”

朝臣們都有些打退堂鼓。

鐵路院,肯定需要一位大臣牽頭的。

可是……大臣到了鐵路院,變成什麼了?像謫仙說的,負責經營?那不是變成商賈了嗎?

雖然現在商賈的地位比以前高要的多了,但是在這些權貴看來,商賈依然很低賤。

大家都是有爵位在身的,每日入朝議事,高人一等,何等的自在?忽然間要去經商?那簡直比被罷官還要痛苦。

於是朝臣們紛紛表示,沒有這方面的經驗。

除此之外,他們還推薦李水來擔當此重任。

朝臣們的想法很簡單:你槐穀子反正也不要臉,不介意經商。而且這鐵路院是你提出來的,那你就牽頭吧。

但是李水拒絕了。

他對嬴政說道:“陛下,臣的商君別院,已經兼顧了太多東西。印刷廠、麪粉廠、造紙廠。現在再來一個鐵路院?臣實在是抽不開身。”

“既然諸位大人都不願意,臣建議陛下……這個職務,由皇子擔任。”

嬴政微微一愣,忽然發現李水又提出來了一個好建議。

鐵路,確實是天下的命脈啊。如果這命脈掌握在一些大臣手中,他甚至還有點不放心。

如果由皇子主持鐵路院,那就可靠多了。

問題是……皇子都已經分封出去做藩王了。唯獨剩下扶蘇和胡亥。

扶蘇爲人喜歡講仁義,不喜歡經商,而且正在西域帶兵。

倒是伏堯,雖然年紀小了點,但是很有經商的才能,據說辦的報紙掙下來了不少錢。

ωωω▪ttka n▪Сo

嬴政點了點頭,說道:“那就由伏堯主持鐵路院。並且朕要定下規矩,日後鐵路院,都只能由皇子主持。”

羣臣都答應了。

這時候,嬴政內心中關於太子的人選,已經傾斜到伏堯一方了。

嬴政甚至有一個想法,等選定了伏堯做太子之後,要再頒佈一個規矩。鐵路院的院長,就是未來太子的人選。

在鐵路院,能夠提前熟悉全國政事,不至於做了皇帝之後,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而鐵路院又與朝堂不同,無法結交大臣,形成朋黨,對老皇帝構成威脅。

嗯,妙哉!

成立鐵路院的事就這麼定下來了。

接下來,又確定了要在咸陽和北地郡之間修築一條鐵路作爲試運行。

鐵路如果當真能盈利,甚至不至於虧損太多的話,嬴政就打算徹底推廣鐵路了。

等商議完了鐵路的事之後,嬴政才說道:“關於出兵孔雀國的事,繼續議論吧。”

羣臣都幹瞪着眼,誰也說不出話來了。

還議論什麼?還怎麼議論?

謫仙把鐵路都搬出來了,那之前想好的反對出兵的理由都沒用了啊。

朝臣們又一次敗了,搖頭嘆息向外面走去。

現在朝臣們到有點想去商君別院聽聽課了,他們真的發現有點跟不上時代了。

與此同時,有使者騎着快馬,奔向西域。

他們要傳達嬴政的詔令,命扶蘇和蒙恬準備出兵孔雀國。

使者的馬很快,沿着平整的大道奔行,幾日之後,便已經到了扶蘇的大營。

扶蘇和蒙恬看過嬴政的詔令之後,都沉默了。

等送走了使者,扶蘇對蒙恬說道:“將軍,你以爲如何?”

蒙恬嘆了口氣,說道:“我已經派人去孔雀國偵查了一番,發現此國人口極多,只是稍遜我大秦。”

“如果戰端一開,必定兩敗俱傷啊。除此之外,沙提烈和冒頓的匈奴國,一直在西方虎視眈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打過來。”

“末將以爲,應當將主要精力,放在匈奴國上面,至於這個孔雀國,畢竟沒有結下深仇大恨,先放一放吧。”

扶蘇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

蒙恬又有些爲難的說道:“然而,陛下的政令說的明明白白,讓我們出擊孔雀國,我們卻又不能抗命。”

扶蘇說道:“我這便給父皇寫一封信。”

蒙恬搖了搖頭:“不可,此信不能由公子來寫。”

扶蘇皺了皺眉頭:“怎麼?”

蒙恬說道:“公子乃是長子,本來這太子之位,便應該是公子的。然而,陛下卻將公子放到軍中歷練。顯然比下對公子是有所不滿的。”

“若公子對陛下的政令總是反對,陛下會怎麼想?定然覺得,若將來公子繼位之後,會改弦易張。”

“因此,末將以爲,公子即便不同意陛下的想法,哪怕假裝也要裝下去。大不了將來繼位之後,再改過來也就是了。”

扶蘇嘆了口氣:“我師父也這樣勸過我。”

蒙恬微微一笑:“所以,這信由我來寫比較好。公子最好置身事外。”

扶蘇有些不忍心讓蒙恬承擔這個責任,但是轉念一想,這似乎確實是最好的辦法了。於是他微微點了點頭。

當天晚上,蒙恬很委婉的將西域的局勢寫在了信中,然後交給信使,讓他帶回了咸陽。

這一來一回,已經十來天過去了。

與此同時,匈奴國和孔雀國的來往,也更加密切了。

沙提烈和冒頓向孔雀國派出去了使者,商討着一塊夾擊大秦的事宜。

兩方在共同的敵人下,相談甚歡,他們甚至約好了,如何滅掉大秦之後,如何平分天下。

使者拿到孔雀王的回信之後,美滋滋的向匈奴國趕去。

只可惜,他離開孔雀國沒多久,就被蒙恬派出去的探子給抓了。

匈奴國的使者被押送到了蒙恬的軍帳之中。很快,他身上的書信被搜出來了。

蒙恬找了一個懂得梵文的人翻譯了一下,然後大驚失色。

因爲書信中的內容,全是在講怎麼攻滅大秦的。

孔雀王說,他有雄兵百萬。

匈奴國說,他有良將千員。

孔雀王說,他有錢糧無數。

匈奴國說,他有長矛利劍……

這兩方人馬其實都有點吹牛的成分,好在接下來的合作中佔到上風。

但是蒙恬怎麼也沒想到,這兩個國家的君王全都不靠譜,一個賽着一個的大嘴巴。

更可怕的是,根據蒙恬調查來的情報,孔雀國還真的有雄兵百萬。

當然了,這百萬雄兵的戰鬥力究竟行不行,蒙恬就不知道了,畢竟沒有親自打過。

他緊急和扶蘇商議了一番,決定把匈奴國的使者送到咸陽,當陛下裁決。

因爲事情太多重大,扶蘇決定,親自押送匈奴國使者回去。

其實,扶蘇回咸陽,也是淳于越謀劃了很久的事。

他早就發現了,扶蘇離開都城的時間越長,就和陛下的關係越疏遠,將來得到太子之位的可能性越小。

因此他經常給扶蘇寫信,讓他抓住時機,如果有合適的機會回到咸陽的話,不要猶豫,立刻回來。

扶蘇覺得,這個匈奴國使者,應該算是個很好的機會了。

於是他帶着使者,快馬加鞭回到了咸陽城。

嬴政倒沒有責備扶蘇自作主張回來,反而對他的行爲大加讚賞。

他覺得,這個兒子終於有主見了。知道發生了大事之後,先回來稟報,而不是死死地守着規矩,把事情拖得無法收拾。

等嬴政看過了書信之後,立刻告訴身邊的小宦官:“去告訴羣臣,立刻入宮議事。”

這是要召開朝議了。

按照慣例,朝議每十日舉行一次。

但是遇到緊急情況,會突然召開的。

現在已經是下午了,小宦官帶着人,挨家挨戶的統治各位朝臣。

朝臣們都意識到,一定是出現了了不得的大事。

因此,整個咸陽城,忽然間有一種緊張的氣氛。

不僅僅是朝臣們滿臉疑雲,即便是街上聽到風聲的百姓,都很疑惑的交頭接耳,互相探聽消息。

第六百七十一章 早產第五百六十六章 陪跑的淳于越第四百九十六章 精準行騙第八百一十八章 怎麼會這樣第一百五十章 科舉第四百八十六章 又被騙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謫仙獎第五百八十三章 鐵路第二百八十一章 什麼世道第一百五十九章 小人喻於利第八百四十四章 謫仙又要告人啊?第七百四十章 爭功第五百四十六章 項羽頹廢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謫仙的午餐第四百七十八章 禮樂包治百病第五百九十七章 你竟敢跟我搶公主第一百三十一章 做個飽死鬼第三百六十八章 見宋娥第一百二十七章 綁在賊船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人言不足畏第一百二十一章 組織探險隊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秦猜疑鏈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搜捕【萬字更新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一章 謫仙是好人啊第一百七十二章 幾百萬錢而已第三百三十九章 謫仙太神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清白賦第四百五十七章 聽劍第五百七十三章 不甘寂寞第一百二十六章 戰爭罪【爲推薦票過百加更15】第四百八十九章 伏堯被困第一百一十一章 羅織罪名【爲六月的獵人捧場的2000起點幣加更1/2】第二十八章 沒見識的秦人第一百四十章 止疼藥【萬字更新求訂閱】第七百一十章 對方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我還擊第四百七十八章 禮樂包治百病第四百零三章 獨一無二的請柬第三百三十章 謫仙之能,神鬼莫測第三十章 囂張的沙提烈第四章 三更半夜做手術第一百零五章 不問鬼神問蒼生第二百零七章 高先生的身份第四百五十五章 槓上了第九十四章 磨刀霍霍第四百零八章 儘量動手,不要動口第七百八十一章 揪出內奸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報!就說我不愛名第三百九十九章 看破紅塵第六百二十一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腳踢開第四百零六章 你成功引起了朕的注意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許欺負我姐丈第五百一十二章 訴諸鬼神第五百八十四章 反秦聯盟第五百零五章 狀告某位公子第二百三十章 心很大的項伯第五百一十一章 李信的厚臉皮訓練第四百九十六章 精準行騙第四百三十七章 還能這樣做生意?第八百三十一章 隔岸觀火,引火燒身第五百四十九章 肥素與尿素第五百七十五章 封侯第一百七十二章 幾百萬錢而已第二百五十一章 孤辰命第二百六十三章 告御狀第二百八十四章 男女尊卑論第一百六十七章 送你一場富貴第五百六十章 蒸汽機第七百五十章 明君與奸雄第九十三章 定勝負第七百七十五章 生意小能手第十二章 人善被人欺第八百三十二章 倒黴催的第四十八章 色膽包天第六百七十八章 倒黴的光桿王第六十五章 五大夫第八百二十章 陛下萬歲第二百五十四章 轉運石第六百一十五章 謫仙的反擊第五百五十四章 流傳千古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許欺負我姐丈第五百五十章 發飆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賺得民心第七十六章 方士沒有一個孬種第四百五十三章 難以啓齒的病症第五十九章 何以安天下第七百四十一章 賬目的問題不小啊第六百七十五章 夫人涼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嫌丟人嗎第十九章 熱情的李信第七十八章 謫仙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吊打王氏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像做錯事了第七百二十九章 送你一套富貴第五百四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五十八章 分身術第四百三十三章 誰是你姐丈第八百一十章 赴死的縣令第二十九章 匈奴左賢王到第七百一十八章 厚顏無恥的夫妻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