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不必限制生育

進入書房之後,嬴政一臉和藹的看着面前的朝臣:“諸卿有何事要說啊?”

嬴政最先看了看李斯。

李斯干咳了一聲,說道:“臣……臣還沒想好。”

自從被李水打擊了一番之後,李斯就萎了,變得沉默寡言。

平時在嬴政面前還好,尚且能侃侃而談,但是有李水在場的時候,他總是低頭不語。

嬴政又看了看王綰:“丞相有話要說?”

王綰沉聲說道:“臣今日見到了化肥的神奇之處,大爲歎服之餘,又有些擔憂啊。因此來向陛下稟告。想必其他幾位朝臣,也是出於此心。”

旁邊的幾個人都使勁點了點頭。

李水和李信對視了一眼,都有點茫然:這些朝臣又想到什麼了?怎麼我沒有想到?

嬴政皺了皺眉頭,說道:“說來聽聽。”

王綰說道:“這化肥,畢竟是外力,猶如拔苗助長,令糧食豐收。比如一個人,受到驚嚇之後,動如脫兔,但是心情平復之後,必定脫力,軟綿綿坐在地上,站不起來。”

“道德經有云,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可見田中的肥力是一定的,今年收穫了十倍的收成,那未來十年,是不是便要一無所獲了?”

其他幾位朝臣都憂心忡忡的點了點頭,顯然覺得這件事值得深思。

李水一臉無奈的看着他們。

嬴政好奇的問李水:“槐穀子,你爲何不加反駁?”

李水行了一禮,說道:“臣覺得,陛下應當下一道命令,日後有誰想要彈劾、反駁、直諫。必須實地調查,證據確鑿。不能一拍腦袋,靠着想象胡說八道。”

王綰氣的直瞪眼:“謫仙說誰胡說八道?”

李水看了看李信:“李兄,我說的不夠清楚嗎?”

李信說:“也許丞相喜歡你指名道姓。”

李水哦了一聲,大聲說:“丞相王綰,胡說八道。”

王綰:“……”

幸好這幾年和謫仙打交道多了,把這一顆心鍛鍊的強大無比。否則的話,這一句話就能讓他背過氣去。

王綰憋着一口氣說道:“那謫仙又有什麼證據,證明本官在胡說八道?”

李水向嬴政行了一禮:“陛下,證據就在商君別院,臣請求取來證據。”

嬴政點了點頭。

於是李水向殿外說道:“烏交,去商君別院取證據來。”

烏交一臉茫然地探進腦袋來:“商君別院,有證據嗎?”

王綰等人竊笑不已。

李水則鎮定自若,對烏交說道:“你只管告訴相里竹,她自然知道本仙指的是什麼。”

烏交應了一聲,急匆匆走了。

兩刻鐘後,烏交一臉古怪的回來了,後面跟着幾個侍衛,擡着一個架子。

架子上面放着很多玻璃瓶,有莊稼就生長在玻璃瓶裡面。

這東西放進書房,衆人的目光就被吸引走了。

因爲……這太違反常理了。

玻璃瓶裡面沒有泥土,只有一些像水一樣清澈的液體。

而這液體裡面,又生長着宿麥。如今宿麥已經成熟了,結穗吐子,顆顆飽滿……

這……

嬴政好奇的問李水:“這宿麥,一直生長於水中?”

李水說道:“是。”

“相里竹爲了試驗宿麥生長,到底依靠什麼。於是做了這東西。宿麥從一開始就生長在水中,不曾接觸過農田。只不過這水中加了各種化肥而已。”

嬴政微微一笑:“如此說來,今年宿麥豐收,不是因爲提前耗盡了肥力?”

李水說道:“自然不是。”

淳于越皺着眉頭說到:“或許是有人將宿麥從農田中拔了出來,又將根鬚清洗乾淨,塞進了瓶子裡,謊稱它一直生長在這裡。”

李水幽幽的說道:“淳于博士能將這一團根鬚塞進去嗎?”

淳于越一時有些語塞。

這宿麥的根鬚有一大團,而玻璃瓶開口極小。如果強塞進去的話,倒也能夠做到,但是那樣一定會碰斷根鬚。

可是這瓶中的宿麥,根鬚卻十分完整,看起來像是一直生長在這裡的。

烏交又拿出來了一摞照片,說道:“這是宿麥生長過程中拍下來的。”

李水展示了一番,羣臣無話可說了。

因爲照片中詳細的記錄了宿麥從一開始的幼苗,長到如今這般大的全過程。

趙騰幽幽的說道:“如此說來,莊稼生長,完全靠的是肥力了?”

李水搖了搖頭:“並不是。”

“相里竹還做了一個實驗。將莊稼分成兩批。一批在室外,一批在不見日光的室內。這兩批莊稼,都沒有用肥料。”

“在室內者,很快就枯死了。而在室外者,長勢很好。”

“隨後相里竹又稱量了莊稼、泥土。最後發現,莊稼重了三斤,泥土輕了幾兩而已。”

朝臣們面面相覷:“那多出來的重量,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李水說道:“諸位別忘了,有些不見太陽的莊稼,已經死了。我們有理由推測,日光之中,富含能量。這些莊稼吸收了日光的能量,因此長大了。至於肥料,是輔助作用。”

衆人恍然大悟。

淳于越捋着鬍鬚說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何爲道?便是這陰陽二氣了。陰陽二氣,可以滋生天地萬物。古聖先賢,誠不欺我啊。”

李水:“……”

特麼的古聖先賢又知道了?

李水乾咳了一聲,向嬴政說道:“如此一來,諸位大人的擔心,實在是大可不必了。”

嬴政滿意的點了點頭。

然而,王綰說道:“還有一件事,令臣忐忑不安。”

嬴政問道:“何事?”

王綰說道:“農田中用了化肥,產量增加了十二倍。這想必已經到極限了。”

李水幽幽的說道:“那可未必,若能找到良種,產量還能增加。”

王綰說:“然而,終究是有極限的吧?”

李水納悶的問:“怎麼?”

王綰又說:“即便糧食的產量可以增加。那江河中的水是有限的吧?大秦國土上的平地是有限的,樹木是有限的。”

李水無語的說:“丞相到底想說什麼?”

王綰憂心忡忡的說道:“如今百姓們不用擔心餓肚子。可以想見,他們會肆意繁育後代。”

嬴政皺了皺眉頭:“人口滋生,那不是好事嗎?”

在秦代,人口增長,確實是好事,簡直是大大的好事。

人口多了,代表國力的增強,兵源充足,勞動力增加,社會繁榮。

有很長一段時間,人口的多寡,是盛世與否的一大標誌。

因此嬴政有此一問,也就不足爲奇了。

王綰說道:“在一兩百年內,人口增加,自然是好事。然而我大秦要傳之萬代,人口的增加,就未必是好事了。”

“臣粗略的計算了一番。百姓從成年至四十五歲,平均可產十餘子。”

“這十餘子,在二十年內,又產十餘子。”

“除去年邁者、早夭者、病死者。人口每十年可增長一倍。”

“不出百年,大秦人口將以億計。而且一旦過億,增長更快。或許三五十年,將以百億計。”

“到那時候,取江河之水,不足爲飲。罄天下之木,不足爲薪。人滿爲患,摩肩接踵,恐怕無立錐之地。”

朝臣們都連連點頭,一副深以爲然的樣子。

嬴政問道:“那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王綰說道:“滋生人丁,如同駿馬疾馳。已經跑到懸崖邊上,再勒馬就來不及了。應當早作決斷,讓它緩步慢行,徐徐前進。”

“因此,臣建議陛下,從現在開始,便下一道命令。每一對夫妻,至多生育四個子女。”

“如此一來,人口增長不至於過快。隨着人口越來越多,還可以繼續下詔令。命百姓至多生三胎、兩胎,乃至於一胎。”

李水有點無語的看着王綰:這……這思想挺前衛啊。

嬴政總覺得王綰的想法有點匪夷所思,但是仔細想想,又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於是他看向李水:“槐穀子,你以爲如何?”

李水說道:“臣想問丞相大人,可知道百姓爲何拼命地生孩子?”

丞相微微一愣,然後說道:“子女衆多,在宗族之中,便可以理直氣壯,不受人欺侮了。”

李水微微一笑:“既然如此,我們申明法令,嚴格執法便可以了。使強者不敢欺凌人,弱者不至於受辱。如此一來,百姓還會拼命生產嗎?”

“生下孩子來,便是一張嘴,養活起來,並不容易。如果百姓不受欺負,人口暴增的趨勢,立刻可以緩解,何須陛下下令,禁止百姓生育?”

“若陛下當真下了這道命令,恐怕百姓們纔會怨聲載道吧?”

王綰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了。

淳于越淡淡的說道:“謫仙有所不知。人這一生當中,最危險的不是老年,而是幼年。”

“人在幼年之時,頭腦一片混沌。不能行走,不能言語。是渴是餓,全憑父母猜測,而且極易染病,一旦染病,又極難治好。”

“因此幼兒早夭,比比皆是。不長到十幾歲,誰知道他可以成年呢?”

“百姓喜歡生育,只是因爲子女死亡的太多了,若不多生幾個,或許一個長大成人的都沒有。”

李水好奇的說道:“既然如此,丞相大人建議陛下下令,每戶最多生四個。那不是強迫有些人斷絕香火嗎?”

淳于越:“……”

王綰:“……”

馮去力忽然噗嗤一聲,笑了。

他和王綰是對手,看見王綰吃癟,自然開心不已。

王綰眉頭緊皺,問李水:“那謫仙以爲如何?”

李水說道:“既然百姓們因爲擔心孩子養不活,這才大肆生養。那我們爲何不研究一下,如何讓幼兒活下來呢?”

“如今商君別院,已經在開發新藥了,瘡疽之疾,已經攻克。其他的疾病,也在陸續的找出對應的病菌,然後實驗新藥。”

“諸位恐怕還不知道,以前一些無法治癒的絕症,都已經在商君別院攻克了。”

“不出十年,新生兒的死亡率,將降到不足現在的一成。”

王綰無話可說了。

李斯終於開口了。他幽幽的說道:“既然如此,那情況就更加危險了。”

“新生兒都能活下來,而孩子能活下來,就可以在宗族中有更大的勢力。即便有法令保障百姓,也總有一些人,喜歡兒女成羣。至少女兒多了,耕田的時候會省力不少。”

“如此一來,人口增長的不是更快嗎?古語云,過猶不及。大秦要昌盛,自然需要人口,但是人口過多,反而會爲之所累啊。一旦糧食不夠吃,水源不夠飲,豈不是會天下大亂?”

李水微微一笑:“這個,我早就已經想到了。想要控制人口很簡單。那就是給他們一個向上爬的機會。”

“開科舉,辦學校,辦工廠,都是這個意思。”

“進了學校,就可以考科舉。考上科舉,就可以做官。”

“即便不考科舉,將來去工廠之中做工。也優先錄用識文斷字者。如此一來,百姓們自然喜歡讓自己的子女入學。”

“以前是因爲沒有辦法,生來貧賤,就只好貧賤。現在明明可以做人上人,誰還願意做豬狗牛羊呢?”

“因爲百姓很快會意識到入學的重要性,這件事在數年之內,會形成風氣。而入學就需要交學費,孩童入學之後,便不能幫着百姓下地幹活。”

“因此,在孩童成年之前,是賠本的買賣。百姓還會胡亂生養嗎?”

李斯說道:“若孩童成年之後呢?成年之後,可以賺來大筆錢財。百姓們不能咬咬牙,多生幾個孩子,過幾年苦日子,再求回報嗎?”

李水說道:“這便是一個平衡了。若百姓覺得日子太苦了,實在過不下去,自然不會再生了。諸位想要控制人口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以前不論生的多,還是生的少,年景不好,都是餓死的命。但是現在,人人都可以吃飽穿暖了。”

“生的少的,可以安心享福。生得多的,卻要累死累活。甚至因爲生的太多,看管不過來,反而一個成才的都沒有,那就得不償失了。”

“我覺得百姓心中也有計較,生上幾個,足以養老,也就不會一直生下去了。”

李斯皺了皺眉頭:“若有些地方的人,不求入學,只求生下孩子來務農,一直拼命地生育呢?”

李水幽幽的說:“那就強行推廣入學。不入學者有罪。對於一些太貧困的百姓,甚至朝廷可以免費讓他們入學。只求這些孩子童年時候,不要爲父母幹苦力。”

“這一代孩童讀過書,見過了世面,定然不會像他們的父母一樣,生下孩子來,只求面朝黃土背朝天。他們是有追求的,希望做人上人的。至少對於他們的子女,他們一定會支持入學的。”

李斯皺了皺眉頭:“免費入學?那得花多少錢?”

李水笑眯眯的向嬴政說道:“陛下,商君別院,願意捐款建立學校。”

朝臣們都無語了。

一說到錢,謫仙就比較興奮啊。唉,誰讓人家有錢呢。

等等,他的錢不都是從我們這裡賺走的嗎?照這麼說,那應該是用我們的錢建學校啊。現在功勞變成了他的?這叫什麼事啊。

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五十四章 大秦是你的後盾第三百六十五章 專業捱打第四百五十九章 去救人第三百零八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六百零三章 征服淳于越第五百零一章 請靠右行第四百四十七章 丞相破產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帶貨能力第一百二十四章 義薄雲天槐穀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童言無忌第一百二十三章 王翦的選擇【爲推薦票過百加更第4百】第七十五章 我與槐穀子不共戴天第四百七十九章 彈劾胡亥第三百零七章 履行賭約第五百零二章 賞萬錢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四百八十一章 買路錢第七百五十一章 我要與謫仙賭命第四百六十一章 謫仙顯靈了第七百九十章 人才啊這是第七十五章 我與槐穀子不共戴天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師也有底線第八十六章 仙人之辯第二百八十八章 你身上有趙高的影子第五百六十三章 你別欺負老實人第五百八十三章 鐵路第六百二十七章 婚禮開始第七百五十七章 馮去力住店第七百五十一章 我要與謫仙賭命第六百零六章 吳弛好難第八百四十六章 謫仙的午餐第七百二十九章 送你一套富貴第五百一十三章 廷尉大人愛才如命第六百九十二章 陛下的真實意圖第六百三十六章 神仙的對決第三十六章 一杯倒第六百一十四章 憤怒的雍齒第四十四章 體察民情第五百三十一章 晚節不保淳于越第六百六十四章 陛下,吉兆啊第七百三十章 你的炮呢第一百五十四章 敗給了無恥【爲推薦票過百加更9百】第三百二十八章 槐穀子,得罪不得第一百五十九章 小人喻於利第六十八章 無比囂張第三百五十八章 知恩圖報王老實第七十三章 你的事情發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你的故事很值錢第三百一十八章 我是不是被騙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仙界有一妖物第七百八十七章 給你引薦一個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堅韌不屈趙大人【萬字更新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七章 真正的爲民請命第一百三十四章 抓到高人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我要祭拜阿姐第三十三章 很傻很天真第四百四十九章 你玩的真大第七百五十二章 一貧如洗馮去力第七百七十六章 謫仙的新輪椅第八百四十四章 謫仙又要告人啊?第三百七十九章 謫仙主要靠氣質第五百四十章 來啊,互相傷害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錢不要命第八百二十六章 來回折騰第五百五十二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五百七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五百九十三章 商君別院三大罪第七百六十六章 膽大包天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佑大秦第一百四十七章 災星【萬字更新求訂閱】第三百一十八章 我是不是被騙了第五百一十章 葡萄酒第五百六十四章 叫我共工第八百四十七章 口供對不上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像做錯事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危言聳聽第四百四十五章 謫仙不同凡響第三十九章 愚蠢罪第一百四十五章 班門弄斧第七百二十章 兩個謙卑怪第六百八十七章 雙面間諜第五百七十五章 封侯第八百零一章 入獄第二百一十三章 歲首第六百八十二章 囂張的異族第十一章 我想要免死金牌第二百七十一章 王恆失眠了第三十章 囂張的沙提烈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秦來的傳教士第七百一十二章 還鄉團第五百六十二章 我要坑謫仙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你了,快考吧第六百四十章 玄之又玄的戰鬥第一百一十五章 匈奴敗家子【六月的獵人捧場的2000起點幣加更2/2】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前對峙第二百九十八章 好爲人師槐穀子第三百七十一章 該不是把我給忘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幫你師父一把【萬字更新求訂閱】第四百七十章 嬴政的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