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落荒而逃

項梁聽說郡守府着火,頓時吃了一驚,不假思索的說道:“快救火。”

但是幾乎是同時,他忽然反應過來了,對身邊的人說道:“慢!”

正準備救火的人愣住了,說道:“將軍,水火無情,耽擱片刻,恐釀成大患啊。”

項梁搖了搖頭,對心腹說道:“你立刻帶三千精兵,守住南門,任何闖門者,無論是誰,立斬。另外,告知項氏子弟,各自帶人,謹守其他三門。”

心腹有點茫然,小心翼翼的問道:“有人闖門?”

項梁喝道:“快去。”

心腹應了一聲,慌忙走了。

項梁對着剩下的人說道:“剩餘兵馬,隨我去郡守府。府中任何人,無論男女老幼,一個不留。”

那些士卒都嚇了一跳,小心翼翼的說道:“將軍,郡守府中……”

項梁拔出劍來,一臉惱怒的說道:“吳玉有異心,我便剜了他的心。”

隨後,項梁大踏步地走出去了。其他人走出營帳的時候,發現項梁已經騎在了馬背上,這些人不敢怠慢,紛紛上馬,引着本部兵馬,向郡守府趕去。

郡守府火光沖天,全都燒着了。吳玉早就從圍牆上跳了下來,正站在街心,一邊飲酒,一邊看着火光賦詩。

有些百姓看到郡守的英姿之後,都不由得感慨:到底是郡守啊,家中眼看要被燒爲平地,居然依然如此鎮定,這份魄力,真是令人敬佩不已。

項梁帶人趕到之後,立刻將人馬分散開來,把整個郡守府團團圍住。

他看着吳玉:“郡守大人好雅興啊。”

吳玉微微一笑,拉長了聲音吟詠道:“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項將軍啊,天下剛剛安定,你又興風作浪,百姓們苦啊。”

項梁拔劍架在了吳玉的脖子上:“吳剛何在?”

吳玉嘆了口氣:“儒生說,得民心者得天下。世人皆以爲迂腐。老夫認爲,得民心者,不見得能得天下。而失民心者,必定不能得天下。”

吳玉緩緩地扭過頭來,看着項梁:“項將軍,你覺得你得民心了嗎?天下人之心,倒不用說了。這吳郡的民心,你得到了多少?”

項梁向周圍看了一眼,那些百姓紛紛低頭,眼神之中都流露着畏懼。

吳玉呵呵一笑:“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項將軍倒是有周天子的風範啊,可惜……是厲王。”

項梁忽然把劍收回去了,笑着說道:“今日郡守大人的膽量,倒是大得很啊。”

吳玉淡淡的說道:“死到臨頭,還有什麼可怕的?膽子自然也就大了。”

項梁淡淡的說道:“我倒不打算殺你了。這樣便殺了你,有些便宜你了。倒不如將你關押在軍營中,每日拷打一番,方消我心頭之恨。”

吳玉微微一笑,說道:“那就多謝項將軍饒我性命了。”

項梁呵呵一笑,揮了揮手,對身後的人說道:“除吳玉外,郡守府中男女,全部殺死。”

那些府中僕役全都嚇呆了。他們哭喊着說道:“我等,我等是膽小之人啊。”

可惜,他們也就喊了這麼一嗓子,就被殺死了。

吳玉嘆了口氣,閉上了眼睛。

被殺死的不僅有府中的僕役,還有他的家人。但是亂世之中,又能怎麼樣呢?

很快,郡守府的人全部被殺死了,吳玉忽然睜開眼睛,呵呵笑了一聲,說道:“世人常說,秦人殘暴。可項梁就不殘暴了嗎?這麼多無辜的婦孺,轉眼之間,砍殺殆盡。諸位可以試想一下,這等人若得了天下,你們當真能過上太平日子嗎?”

吳玉這話,是對着周圍的百姓說的,那些百姓聽了之後,人人臉上都露出古怪的神色來。

吳玉有嘆了口氣:“由此可見,什麼清君側,什麼誅暴秦,都是唬人的東西。項梁的目的,無非是恢復自己的權勢罷了。更有甚者,是爲了他自己做皇帝。嘖嘖嘖,爲了一人的尊貴,要讓成千上萬的百姓,去征戰,去廝殺。此乃大奸大惡之人也。”

項梁緊緊的握着手中的寶劍,他額頭上青筋畢露,很想立刻砍下來。但是他忍住了,冷笑了一聲說道:“但願你被打得遍體鱗傷,還能如此巧舌如簧。”

隨後,有兩個項氏子弟衝過來,把吳玉綁起來了,並且在他嘴裡面塞上了一塊破布。

…………

郡守府火起的那一刻,藏在黑暗中的吳剛,就把錦囊打開了。

他挺好奇,一直唯唯諾諾,庸庸碌碌的父親,這一次能有什麼妙計。

然而,等他打開錦囊看了一眼,頓時驚呆了,上面寫着:衝出南門。

吳剛有點哭笑不得:“衝出南門?這話說的輕巧,我孤身一人,如何衝出……”

他剛剛想到這裡,南門方向就傳來了一陣喊殺聲。

吳剛大驚,扭頭向那邊一看,發現十幾個正提着刀劍,砍殺守門的小卒。

吳剛驚奇的發現,這是幾個人似乎是自己家中的僕役。

守衛南門的小卒本來有一百多個,半數以上在城牆上警戒。守着大門的也不過五六十人。起火之後,更是有半數人去救火了。

現在這些僕役突然發難,那些小卒根本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頃刻之間就被殺了五六人。剩下的被嚇破了膽,乾脆一鬨而散。

緊接着,僕役們開始爭分奪秒的打開城門。

吳剛一拍腦門:“吾父真是神了。”

他把錦囊揣在懷裡,撒腿狂奔,當他跑到南門的時候,那厚重的城門剛剛打開了一條縫隙。

吳剛擠了出去,隨後就看到了城外的兵馬。

…………

城外的兵馬,正是李信的人。

李水命人在城牆上射了公開信之後,就通知李信,立刻帶兵前往吳郡城外,準備接收城池。

對此李信嗤之以鼻,但是李水言之鑿鑿,李信也就將信將疑的來了。但是來之前,他和李水約定好了,如果天亮之前城門沒有打開,李水要當衆承認李信是戰神。

對於這一點,李水痛快的答應了。

什麼戰神戰仙的,都只是一個名號罷了,李水並不在乎。

更加關鍵的是,李水已經把秦人的心理研究透了。這些人心思有些單純。現在謫仙無所不能的傳言,已經徹底把他們給洗腦了,所有人都覺得,沒有謫仙辦不到的事。

就算天亮之前城門未開,李水把戰神的名號送給李信。秦人也會覺得,這是謫仙謙虛,不貪功,故意成全李信而已。

想到這裡,李水就一臉同情的看了李信一眼。

恰好,李信也正向李水看過來。

四目相對,李信心想:槐兄的眼神之中,似乎有些哀求之意啊。怎麼?他擔心過一會當衆承認我是戰神,太過傷面子?哈哈,我纔不會可憐他,偏偏要他大庭廣衆之下低頭。反正槐兄臉皮厚,傷了面子也無妨。

想到這裡,李信嘿嘿的笑了。

李水搖了搖頭,很是同情的想:傻孩子,笑的像個傻子一樣。

就在這時候,南城火起。

李水立刻笑了:“李兄,咱們準備自南門入城吧。”

到了這時候,李信還是有點將信將疑。他揮了揮手,帶着人從黑暗中衝出來,向南門狂奔而去,這時候,也沒必要隱藏了。

南門城牆上的反賊如臨大敵,警惕的看着外面的李信軍。

這時候,城牆下忽然傳來一陣喊殺聲,反賊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吳剛就已經打開城門,瘋狂的跑出去了。

這時候,城牆上的反賊終於明白過來了:有人開城投降了。

他們立刻張弓搭箭,射向吳剛。

但是已經晚了,李信軍箭如雨下,頃刻之間把城牆上所有敢露頭的人都射成了刺蝟。

當這一輪箭結束的時候,守軍發現,李信已經帶人入城了。數千人馬,如猛虎下山,根本不可能攔得住。

他們稍微抵抗了一番,在付出十幾條人命之後,很識時務的投降了。

李信剛剛進城,項梁派來增援的三千人也到了。

可是項梁的三千人,成分複雜。裡面有項氏子弟,有原本郡中秦兵,有徵調來的百姓。

這些人,要麼好勇鬥狠,慣於單打獨鬥,卻不懂得行軍打仗。要麼是被迫從賊,根本沒有戰意。要麼膽小如鼠,時刻想着投降要命。

因此兩軍一接觸,片刻之間就分了勝負。李信的大軍如同巨石一樣碾壓過去,項梁的三千人馬,登時崩潰。

最勇猛的項氏子弟,多半被殺死了。而那些老百姓個個丟了武器逃命。至於郡中的秦兵,直接投降了。

殺散了這三千人之後,李信帶着自己的部下,在吳郡橫衝直撞,凡是看到手拿兵器的人,先殺後問。

一時間,吳郡城亂作一團。

…………

郡守府已經被燒光了。項梁剛剛把吳玉綁起來,正打算去協助守城,忽然有項氏子弟跑過來,滿身鮮血的呼喊道:“將軍,吳剛打開城門,放李信進來了。如今城中大亂,我軍四處潰逃。”

項梁聽了這話,頓時怒氣上涌,仰天嚎叫了一聲,忽然提起劍來,奮力一揮,將吳玉砍作兩段。

吳玉倒在地上,嘴角甚至還帶着一絲笑意。

他其實心裡很清楚,自己是活不下去了。他早就知道,項梁準備再充分,也敵不過威名赫赫的始皇帝。

所以從項梁逼他投降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自己活不下去了。不僅活不下去,等項梁兵敗之後,還會抄家滅族。

所以他整日在飲酒,頹廢之餘,也會思考吳氏還有沒有一線生機。現在,這一線生機被他找到了。

經過今夜的這一番佈置,自己雖然死了,但是至少能夠讓吳剛活下來。甚至可能博得皇帝的同情,不會影響吳剛的前途,讓他有重振吳氏的機會。

吳玉,在唯唯諾諾了一生之後,終於在死之前燦爛了一次。

殺了吳玉之後,項梁立刻吼道:“迎敵,準備迎敵。”

那項氏子弟哭着說道:“將軍,如今城中兵荒馬亂,軍士四處逃竄,哪有兵馬迎敵啊。”

項梁有些茫然的向周圍看了看,他忽然有一種感覺,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應該何去何從了。

造反?自己倒是舉起義旗來了。可這才過了多長時間?一個月都不到,居然被區區三千人,追的東逃西竄,全盛時期,也不過佔據了兩座城而已。至於現在,恐怕要落草爲寇了。

造反?簡直是在造笑話。

項梁有些精神恍惚,他似乎看到了百年之後的史書,那些刻薄的史官會給自己寫上一句:不自量力,爲天下笑。

這時候,他忽然感覺到項氏子弟正在搖晃自己的肩膀。

項梁回過神來,聽到項氏子弟大聲說:“將軍,我們可以將刀劍分給城中百姓,命他們隨軍殺敵。近日將軍一直在訓練他們行軍作戰,現在真是時候了。”

項梁看了看周圍,看了看那些想要逃走,又不敢走的百姓。真要把刀劍給了這些人,他們會隨軍殺敵,還是會臨陣倒戈?

如果在今日之前,他們或許還可以用一用,但是百姓們聽了吳玉的那番話之後,恐怕對項梁已經極端的不信任了。

項梁嘆了口氣,對項氏子弟說道:“我已經做了周厲王,就不要再做商紂王了。我們走吧。”

項氏子弟有些茫然的問道:“到何處去?”

項梁騎上馬:“逃命。”

隨後,他縱馬狂奔。

項梁知道李信是從南門來的,因此縱馬狂奔,直向北門而去。

這一路上,不斷有士卒偷偷溜走。開始的時候是一兩個,後來簡直是成羣結隊的逃走。

誰都知道,李信的主要目標是項梁,跟着他簡直是找死,還不如選別的路獨自逃命。

等項梁出城的時候,跟在他身後的,只剩下了十餘人。

他們出城不久,身後就傳來了一陣隆隆的馬蹄聲,李信已經追上來了。

項梁心中有些絕望,仰天長嘆:“看來天要亡楚啊。”

身後的項氏子弟忽然說道:“將軍,你帶五個人步行離開。”

項梁愣了一下,似乎沒明白這話是什麼意思。但是已經有五個人,把項梁從馬上扶了下來。拉着他躲到了路邊的草叢之中。

剩下的五個人騎在馬上,又各自牽着五匹空馬,向前狂奔而去。

此時天色已晚,遠遠趕來的李信軍根本沒有注意到藏起來的項梁,全跟着那十匹馬追過去了。

項梁看着已經跑遠了的五個人,淚流滿面:“忠臣義士啊。老夫此心,痛如刀絞。”

他身邊的項氏子弟安慰道:“他們每人帶着兩匹馬。不斷換乘,短時間內,李信軍追不上他們。趁着這時候,將軍要重整旗鼓啊。”

項梁嘆了口氣:“如今身邊只剩下你們五人,還如何重整旗鼓?”

身邊的那些項氏子弟也有些茫然,他們只好扶着項梁,踉蹌着朝偏遠地方逃去。

Wшw¤ tt kan¤ ¢ ○

這一路上,項梁都在思索,自己還有什麼可用之人。

對了,他還有項羽,項羽身邊還有二三十個護衛,還有三十來個墨者。如果再收服一些盜賊,總能湊起來數百人。

這些年來,項梁一直在結交楚地豪強,如果向他們借兵,他們應當不會拒絕。

對了,還有王氏。只要撐到王氏趕過來,那就一切好辦了。

想到這裡,項梁對身邊的子弟說道:“爾等可知道宋家莊在何處?我要到宋留府上拜訪一番。”

有個項氏子弟說道:“在下知道。明日天黑之前,咱們便可以走到了。”

項梁點了點頭,長舒了一口氣:“我與宋留關係不錯。向他借些人,借些糧,應當不難。”

第二百三十四章 可怕的咸陽第七百三十九章 匠戶們的智商大爆發第七百九十二章 剷除鄉賢第二百八十三章 北遷代言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拍賣會上的冤大頭第六百八十二章 囂張的異族第二百一十五章 飛箭傳書第二百八十章 你運氣太好了【萬字更新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七章 不詳的預感第三百七十九章 謫仙主要靠氣質第三百四十九章 落荒而逃第六百三十三章 朝臣的怪異舉動第七百六十五章 友誼的小牀睡到頭了第二十一章 石磨第一百四十二章 視察商君別院第四百零五章 太精彩了第七十一章 我養你啊第四百零八章 儘量動手,不要動口第五百九十四章 俘虜跑了第五百零八章 你在玩火第七百二十五章 我是正面人物啊第六百四十七章 公主懷孕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虎狼之地第五百九十九章 抄家滅族險第五百九十六章 班師回朝第二百零九章 皆大歡喜第五百四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六百零四章 仙儒大辯論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不敬【萬字更新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一章 奇怪的戰報第六百四十九章 營銷鬼才第一百四十三章 開開眼界第七百六十七章 越陷越深第四百七十六章 都是同行的襯托第六百三十章 槐兄,介不介意被我宰一刀第二百六十三章 告御狀第八百四十七章 口供對不上第八百四十二章 賺快錢的法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萬字更新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秦戰神槐穀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自殺式彈劾第五百五十五章 化肥第六百六十六章 止增笑耳第一百九十四章 痛並快樂着第七百二十五章 我是正面人物啊第四百零二章 謫仙,你莫要恐嚇他人第五百九十四章 俘虜跑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人真詼諧第一百二十八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五百六十七章 君子固窮第二百章 豪強做線人【萬字更新求訂閱】第八十章 王氏危矣第八百章 謫仙,你的路走窄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謫仙的治國之術第四百零七章 光天化日,竟然明搶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新聞第八十六章 仙人之辯第六章 毒殺第七十五章 我與槐穀子不共戴天第八百零二章 謫仙寶刀不老第九十五章 反咬一口第三百二十四章 會稽王第八百零二章 謫仙寶刀不老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套組合拳第一百二十八章 舌戰羣儒第三百四十三章 賺得民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謫仙遺風第四百四十四章 我還沒出手,你們就倒下了第五章 買棺要趁早第九十八章 斬殺王離【推薦票過百加更,第1百】第四百二十一章 一天一變卦第七百六十九章 丞相是個很危險的職業第八百一十七章 謫仙,對不起第五百九十五章 神奇的油脂第四百四十一章 闢地千里第三百三十一章 眼見爲實第三百五十二章 怎麼你也叛變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禮樂包治百病第五百八十七章 全民配合第一百三十九章 趙騰的選擇第四百九十八章 衣冠禽獸淳于越第七百八十七章 給你引薦一個人第六百五十六章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淳于博士第六百九十二章 陛下的真實意圖第六百四十九章 營銷鬼才第二百零五章 季明的至交好友第三百七十九章 謫仙主要靠氣質第一百四十四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萬字更新求訂閱】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子之位確定第五百九十一章 奇怪的戰報第一百九十九章 相見恨晚第七百七十章 被詛咒的丞相之位第三百九十九章 看破紅塵第一百一十九章 封禪【爲推薦票過百加更第3百】第六百二十六章 大婚第四章 三更半夜做手術第四百三十一章 你賠我偶像第七十三章 你的事情發了第七百二十三章 神蹟第二百八十五章 姓黃名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