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這個鍋我們不背

公元1625年5月1日北京

清晨,街道上的五更鼓響過之後,原本寂靜的城市從熟睡中醒了過來,街道上開始有了動靜,然後開始熱鬧起來。城內的百姓們開始紛紛走上街頭,開始了自己或是悠閒或是忙碌的一天。

身爲皇城,住在北京的老百姓生活其實是很悠閒的,許多身家稍微富裕點的百姓或是商賈吃過早餐後便三三兩兩的來到了茶館跟熟悉的鄰居或是友人聊天,很快便將京城裡的各大茶館給擠滿了。雖說這些年北方的旱情越來越嚴重,京城裡的流民也越來越多,但這並沒有影響到這些住在皇城根下這些百姓們的生活。

但是此時在皇城的文淵閣內卻沒有這種悠閒的氣氛,幾個閣臣坐在大廳之內,看着下面送來的幾封奏章只感到頭大不已。這些日子許多狗屁叨叨的事情都湊到了一塊,首先是就在幾天前賊酋努爾哈赤把自己的京城遷都到了瀋陽,並改名爲盛京。

這件事可不是小事,要知道瀋陽可是大明在遼東最重要的重鎮,現在被滿人堂而皇之的佔據不說,竟然還被人家定爲了京城,這樣的恥辱不亞於被人在臉上狠狠的扇了一記耳光啊,只是這個時候的大明國力早已衰退,打又打不過人家,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人家鳩佔鵲巢並大肆的屠殺漢人。

好吧,如果說這件事還不算什麼,那麼發生在南直隸吳縣,也就是後世的江蘇蘇州的事情就引起了滿朝文武的震動了。

原因是這樣的,魏忠賢自從把楊漣、左光斗、魏大中、袁華中、周朝瑞、顧大章等跟他做對的六名東林黨弄死後,他的惡名可謂是達到了巔峰,同時自信心也得到了空前的膨脹。

對於一般人來說奉行的是殺人不過頭點地的原則,最算是最噁心的電視劇,演到這裡後壞人也該休息了。但是我們的魏公公他不是壞人啊,他是壞人裡的太監,所以見好就收這種事根本就不存在與他的字典裡。

對東林黨恨得咬牙切齒的他又炮製出了一份名單,,這份名單上又七個人的名字,他們分別是高攀龍、李應升、黃尊素、周宗建、廖昌期、周起元、周順昌七個人。

按理說這七個人在朝廷裡也不是什麼大官,也不是東林黨的代表性人物,也就是平日裡罵魏公公罵得狠了點,但魏公公這人記仇啊,殺東林黨人殺得興起的他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把這七個人一起組團送到閻王爺那裡去。

但是魏公公卻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兔子急了也會踹人的。自從魏公公不斷舉起屠刀後,東林黨人也急了,你殺我們幾個人也就算了,現在還想繼續殺下去,你這是想趕盡殺絕嗎,既然如此那我們也就不客氣了。

當魏公公派出的東廠番子來到了蘇州抓週順昌的時候出事了,我們的魏公公靠着天啓皇帝威風了好幾年,可他卻忘了蘇州可是東林黨人的地盤,在這裡東林黨人的勢力也是最大的。更加糟糕的是他派出的那位名叫文之炳炳的東廠頭目也是要錢不要命的主,他將周順昌抓住後原本以爲能順便發筆小財,可惜周順昌這個人家裡很窮,榨不出什麼油水,惱羞成怒之下文之炳便公開揚言,如果周秉昌不交錢就在半道上把周順昌給做了。

你還別說,他這麼一宣揚後不少在蘇州的東林黨人還真湊了一筆銀子給了文之炳,請他高擡貴手放過周順昌一馬。按理說拿了錢的文之炳應該滿足了吧,可惜這個文之炳是個王八蛋中的王八蛋,這廝拿到了銀子後竟然臨時加價,這樣的性質就太過份也太惡劣了,憤怒之下的東林黨人第二天就發動商人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罷市活動,一天之內原本繁榮的蘇州市面上立刻就變得人跡罕至。

按說要是換了個聰明點的一看勢頭不對低低頭或是趕緊跑路就好了,可這位文之炳大人估摸着是在北京城作威作福慣了,竟然下令巡撫毛一鷺下令蘇州強行停止罷市,這一下徹底激怒了蘇州的百姓,於是十多萬百姓在東林黨人的帶領下將文之炳所在的縣衙給圍了起來。

要說這位文之炳也是蠢到沒誰了,勒索、收錢不辦事、欺負老百姓,看到十多萬百姓包圍了縣衙後竟然還威脅着要抓人,於是這十多萬百姓徹底暴動了,他們在東林黨人的帶領下衝進了縣衙。直到這個時候文之炳才感到了害怕,只可惜已經來不及了,被十多萬人圍住的他混亂中被活活打死,他帶來的幾十名東廠番子在混亂中也被打死了好幾個,剩下的也全都被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這下事情鬧大了,東廠抓人,人不但沒抓到,反而還被打死了幾個,這在魏公公的太監生涯裡估計還是頭一次,整個大明朝兩百多年的歷史中也是第一次。

事發後京畿震動,內閣震動,就連朱由校也知道了,畢竟事情實在太大,魏忠賢已經兜不住了,不過魏忠賢也刷了小聰明,他把這個黑鍋甩給了首輔顧秉謙,向朱由校打了小報告說原本他是不想抓人的,但後來聽了顧秉謙的餿主意纔去乾的,以至於捅出了大婁子。

朱由校聽了魏忠賢的話後罕有的把首輔顧秉謙給召進了宮裡對他訓斥了一頓,並責令他馬上把這事給擺平。顧秉謙心裡那叫一個委屈啊,明明是魏忠賢捅出來的簍子,憑什麼讓我來替他擦屁股,可這年頭天大地大皇帝最大,既然朱由校發了話他就算再委屈也只能執行啊,於是這才召集了幾名內閣成員要對這事進行討論。

此時,在文淵閣開會的有內閣首輔顧秉謙、吏部尚書崔景榮、戶部尚書李啓元、禮部尚書林堯俞以及兵部尚書趙彥等五人。

“諸位閣臣!”顧秉謙沉着臉道:“吳縣之事陛下已然知曉,適才陛下責令我等務必將此事處理好,不知諸位有何良策?”

衆人面面相窺,吏部尚書崔景榮眼皮子都沒擡就說道:“閣老,此事乃是九千歲一手辦理,咱們壓根就不知情,怎的卻讓我等來處理,這於理不合啊。”

“正是,於理不合啊!”崔景榮的話音落下,周圍幾個人也紛紛附和起來。

“你……”

顧秉謙一時間啞了,崔景榮這幾個人分明是在說這個鍋我們不背啊。

這時,一個年輕的聲音傳了過來,“爾等身爲內閣大臣,卻遇事推諉,爾等就是這樣做事的嗎?”

第六百四十四章 居然是他第二百三十章 損失慘重第六百七十章 開洋葷第七百九十四章 替我得罪人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太特麼坑爹了第八百九十六章 又一輪打劫第五百五十五章 這下完蛋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援軍趕到第九百一十六章 我們到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觀察第一百八十一章 打砸搶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驚嚇第三百三十一章 出大事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斯蒂夫又來了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飯桶第三十八章 曹大忠的“忠告”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守城的秘訣第三百二十章 全部開革第二百章 時間到了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砸攤子第八十一章 練兵開始(五)第七十章 掌嘴第九百五十五章 中計了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驅散第一千二百章 悲劇就這樣發生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跟我走吧第五百九十七章 佔領苯港第七十五章 追查到底第八百三十九章 高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激勵第八十章 練兵開始(四)第六百一十一章 下血本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歸順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被嚇到了第三十四章 爲大人義舉喝第八百二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發酵第九百九十五章 宋燁的震驚第九百零一章 是走是還是再玩一會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江南之亂(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賣給他第九百三十二章 簽訂合同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被說中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告狀第九百一十六章 我們到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分配利益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低調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困惑第三百八十三章 她是誰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第九百五十一章 想得到什麼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會哭的孩子有乃吃第五百九十章 全面逼近第一千二百章 悲劇就這樣發生了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江南之亂(十)第六百三十章 不要丟臉第八百一十八章打劫進行時(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痛快人第五百零一章 想要見面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女人翻臉第三百五十四章 你咋不上天呢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居然還能倒打一耙第二百九十五章 悲憤的嶽託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講事實擺道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楊峰到來第三百五十一章 朋黨說第七百六十一章 生存還是死亡第一百零八章 進城第九百三十一章 請您多多關照第七百四十九章撤退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真是寫了血本第六百零三章 豬隊友第六百四十九章 彙報第八百二十四章 不解之謎第三十六章 大變革第五十二章 又有好東西第六百一十五章 朱由校的承諾第二十章 樑壽的“誠意”(爲不羈~自由萬賞加更)第七百一十九章 是時候解決他們了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一定要頂住第四百一十七章 奇蹟第五百七十九章 結束第八百九十二章 提前回去第四百六十六章 不甘和害怕第六章 明朝什麼值錢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跟上去第九百七十七章 護送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何處置第二百五十二章 後山危急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暴第七百三十七章炮擊過後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革的擔憂第二百零三章 論實力和謀略的重要性第二百三十三章 叱喝第五百零七章 心慈手軟第三百八十一章 夜襲第二百六十一章 危險了第十四章 關注第一百四十八章 破罐破摔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天要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