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心慈手軟?

皇太極死了,死在了楊峰的面前,早在楊峰來之前他做好了準備,當看到明軍攻進皇宮後他便服下了那枚服下後必死的毒藥。

看着癱在椅子上嘴角流血的皇太極,楊峰長長的舒了口氣,皇太極一死,盛京又被自己拿了下來,這個大清國算是完了,就算是還有一些餘孽也掀不起什麼風浪。

說起來也巧,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父子都是死在他的手裡,若是被後世的那些遺老遺少們知道,楊峰恐怕要被他們噴成翔。

不過楊峰對此並不感到後悔,雖然後世不斷有清粉拼命的替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這對父子以及整個滿清王朝大唱讚歌,說滿清就是代表了先進的,進步的勢力,衝擊了腐敗的明朝,爲歷史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云云。

但是楊峰對此卻嗤之以鼻,他從來就沒有看到在滿清統治的三百年間整個華夏有任何的進步和發展,縱觀整個滿清的歷史,他只看到了搶掠、殺戮和破壞。

他也不清楚什麼偉大的歷史意義,他只明白,滿清的軍隊所到之處,並沒有先進生產力,沒有國民生產指數,沒有經濟貿易,只有屍橫遍野、殘屋破瓦,農田變成荒地,平民成爲奴隸。

他更不知道什麼必定取代的新興霸業,他只知道,說這種話的人,應該自己到清兵的馬刀下面親身體驗一下。馬刀下的冤魂和馬鞍上的得意,沒有絲毫區別。

滿清的統治者從努爾哈赤、皇太極到多爾袞,都以兇悍殘忍著稱於史冊。他們的做法通常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就是說一遇抵抗,破城得地之後不分軍民,不論參與抵抗或未參與抵抗,通通屠殺或掠取爲奴婢。

在滿清統治華夏的幾百年裡,滿清的統治者就是靠着殺戮來維持對華夏的統治,偏偏還恬不知恥的吹噓什麼康乾盛世,其實在滿清統治的這幾百年裡,華夏的無論是文化、經濟、科技等領域不但沒有任何進步,反而出現了大幅後退,你能想象直到鴉片戰爭時期滿清用來抵禦英國侵略者的火炮竟然還是三百年前明朝的火炮嗎?

就是在滿清統治的這數百年間,華夏從領先世界的東方大國,最後變成了西方人嘴裡的東亞病夫,直到太祖帶領着軍隊在廢墟里重建了華夏,又經過大半個世紀的努力,這才重新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成爲全世界都矚目的強國。

後世也有人在論壇以及網絡上拼命的詆譭明朝,說明朝是如何如何的腐朽,我大清取代明朝是如何的天經地義,但這些清粉卻絕口不提,在明朝的時候儘管有着官僚腐敗等等諸多原因,但最重要的時是明一朝,無論是朝廷還是民間對於科技、經濟的發展都是持積極包容的態度,絕不會像我大清一樣,看到火器的威力後擔心這種東西會威脅到自己的統治,整天惶恐不已。

那位自稱千古一帝的康麻子在得知朝廷出了一位名叫戴梓的火器天才研製出了“連珠火銃”這種可以連發的火器後,害怕這種火器大規模裝備後會威脅滿人的統治,居然找了個藉口將其流放到了遼東,使得他只能在飢寒交迫中悽然離世。

這其實是少數人統治多數人時表現出來的強烈的不安全和恐懼感,否則也不會立下滿漢不得通婚的鐵律,他們也從來沒有把漢人當成自己人,後世那位慈禧太后也不會說出“寧贈友邦,勿與家奴”的話來了。

“侯爺……侯爺……”

一個聲音大打斷了楊峰的沉思。

當他回頭一看時,發現那名百總有些不好意思的問道:“侯爺,韃子的皇帝自殺死了,這個功勞怎麼算啊?”

原本心情有些複雜的楊峰聽到這話後不禁失笑起來。

“你放心,該是你們的功勞就是你們的功勞,畢竟是你們第一個衝進來將他們給俘獲的,這樣吧……”

楊峰頓了頓道。

шωш ¤тt kǎn ¤c ○ “本候待會就讓人給你以及你的百人隊記上一個大功,待回到福建後再一起論功行賞,別的不說,一個千總是跑不掉的。”

“是,多謝侯爺!”

百總大喜,趕緊向楊峰敬了個軍禮。

在大明,千總已經可以算得上是軍隊裡的中級軍官了,換做後世那也是團級幹部,升到千總後,無論是福利還是待遇都會上升一大截,這可是實打實的好處。

而且事前楊峰還說了,滅了滿清後,他們甚至還要在遼東劃出一大片土地賞給有功的將士,這纔是最重要的。

對於華夏的百姓來說,沒有什麼東西是比土地更重要的了,一塊可以傳承下去的土地更是老百姓安身立命的根本,只要有了土地,他們就可以世世代代的耕耘下去。

“侯爺,這個皇太極的屍首和這個人怎麼辦?”興奮過後,百總指着皇太極的屍體和正抱着他痛哭流涕的三德子問道。

楊峰淡淡的說道:“將皇太極的屍首收斂起來,派人運回京城給陛下過目,至於這個太監麼……他不是對皇太極忠心耿耿麼,就送他下去和皇太極做個伴吧。”

說完後,楊峰便轉身出了院子。

“是!”

百總的眼中閃過一絲猙獰,很快剛走到院子門口的楊峰便聽到了一聲火銃聲和慘叫。

走出院子後,楊峰便看到一名傳令兵匆匆跑來,向楊峰行了個軍禮後說道:“啓稟侯爺,耿遊擊和褚遊擊派人來報,他們已經將代善和多爾袞等剩餘的滿清餘孽堵在了西門和北門。

我軍和遼東軍正在抓緊時間攻擊,只是韃子沿着街道以民宅爲依託拼死抵抗,我軍攻擊受阻。梗將軍想要動用火炮攻擊,卻被孫督臣給阻止了。”

楊峰臉色就是一沉,“阻止?爲什麼要阻止,既然韃子不願意投降,爲什麼不動用火炮,留着下崽嗎?”

看到楊峰發怒,傳令兵嚇了一跳,喏喏道:“因爲那裡是民宅,多數都是普通百姓,孫督臣怕誤傷無辜,所以……所以才……”

“屁話!”

楊峰一聽就怒了,都什麼時候了,我們這位孫督臣居然還要跟敵人講仁義,他到底想要幹什麼?

“走……咱們去看看!”

說完,他快步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第九百五十七章 給人家留點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秋風的來了第一千零二章 趕緊跑第九百七十七章 護送第一百八十七章 本官要爲她贖身第九百九十二章 金幣第四百三十七章 炮轟錦州第六百一十五章 朱由校的承諾第二百一十二章 誓掃倭奴不顧身第一百零三章 崩潰第九百七十九章 嘴皮子再好一拳撂倒第十九章 認識嫦娥姐姐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需要理由第四百一十五章 質問第二百四十章 進入草原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後果如何你想過嗎第四十六章 逼迫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簡單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陽謀第六百七十七章 偷窺第五百一十三章 二女見聞第五百五十一章 驚駭的鄭芝龍第七百六十七章 想逃是不可能的第一百九十六章 鄭妥孃的擔心第九百三十八章 騰空而起第十二章 好高騖遠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亂成一團第八十八章 兵部衙門來人了第六百七十六章 賞賜到第五百四十五章 出事了第九百二十六章 保媒第三百三十八章 朱由校發飆第八百七十一章 用錢來擺平第二百九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七百八十章活捉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碎的格爾泰第九百二十二章 炮擊效果第九百二十二章 炮擊效果第七百七十二章 殺進皇宮第五百零九章 夏大言的苦惱第九百八十四章 陝西出事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邢夫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騎兵進攻第九百四十九章 訓話第八百七十八章 讓我們用火槍和大炮來說話吧第三百三十五章 咱家叫魏忠賢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敲竹槓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通通搬走第七百九十一章 你來當閣老如何第七百章 想幹什麼第九百九十四章 捨命不捨財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江南之亂(十三)第九百一十九章 沒有標題第七百零三章 就要來了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講事實擺道理第九百五十八章 說教第八百九十二章 提前回去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拜訪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隱患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默認第七百三十章 一地眼鏡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擔憂第四百四十四章 掃蕩(續)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突然崩潰的防線第二百八十七章 繼承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上岸第一百八十八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百零九章 直抵錦州第一千二百章 悲劇就這樣發生了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辦年貨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確立地位第六百二十七章 諮詢第一百九十四章 別墅探班第二百三十八章 灌趴老毛子第三十六章 大變革第九百二十二章 炮擊效果第八百六十三章 烏木第九百八十五章 糧餉從何而來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公公請抽菸第二百七十五章 等待第五百一十章 商議對策第八百六十三章 烏木第五百九十八章 失望而歸第八百六十四章 烏木到手第六百三十五章 把它撞出來就好第八百二十八章 夏大人等人的保證第六百二十五章 找援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謀(上)第九百三十七章 那是什麼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炮轟野豬嶺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羣架第四百八十四章 財帛動人心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真是寫了血本第一百七十四章 排槍第三百二十七章 挖根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拉投資第六百七十五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八百一十四章 告別第三百七十章 回去第六百三十二章 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