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盧象升升官

看着新送來的六百里加急,韓爌和朱國楨也是啞口無言,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大明簡直處處都是火情,用武備鬆弛來形容已經是手下留情了,大明長期以來執行的以文御武的缺點已然暴露無遺。

“看看吧,這就是咱們大明的官啊,有好事就一窩蜂的往前衝,遇到事就相互推諉,連最起碼的擔當都沒有,朕要這樣的窩囊還有何用?”

朱由校將摺子重重的摔在龍案上,指着顧秉謙大聲道:“去……馬上擬旨,將胡廷宴與嶽和聲倆人削職爲民永不錄用,再下令固原遊擊將軍李英立即出兵平叛,在下旨調撥十萬兩銀子發往固原!”

“臣遵旨!”顧秉謙也沒有多說什麼,馬上走到一旁的一張小桌子上鋪開一張紙,提筆便開始起草旨意。

幾分鐘後,顧秉謙便將起草好的旨意呈給朱由校過目,朱由校大略看了一下後點點頭表示同意,隨即拿起桌上的印璽蓋了上去,隨後顧秉謙也加蓋上了自己的印章,這道旨意便算是正式通過了。

讓太監送走了旨意後,朱由校轉過託對韓爌道:“愛卿,現在你還以爲朝廷編練新軍沒有必要麼?”

韓爌苦笑着搖了搖頭,對朱由校深深鞠了一躬:“老臣錯了,陛下編練新軍之舉是對的。”

朱由校沒有說話,轉而將目光望向了朱國楨:“朱愛卿,你呢?”

朱國楨無奈一躬身:“陛下是對的,編練新軍確實是應該的。”

看到這兩個平日裡總是不時跟自己唱反調的老頭終於服了軟,原本心裡還煩躁的朱由校心情立刻變得舒暢起來,只見他嘴角往上翹了翹,“難得兩位愛卿終於想明白了,原本朕還以爲要強行下中旨呢。”

這裡要說明一下,聖旨大致有兩種。一種是皇帝下旨,然後內閣通過用印,這種聖旨是公認的最具權威性的旨意,另一種則是皇帝不通過內閣,自己直接下達的旨意,這種聖旨即爲中旨。

而這種聖旨往往會被官員們所腹誹,所以皇帝一般不會繞過內閣直接下中旨,不過若是碰上脾氣倔強的皇帝,直接下中旨的事情也是有的。

現在被朱由校這麼自嘲,韓爌和朱國楨老臉不禁同時一紅,他們當然知道皇帝這是在敲打他們,告捷他們如今國事艱難,不要再玩什麼以文御武的把戲和手段了。

不過朱由校也知道適可而止,他沉吟了片刻後才說道:“雖然編練新軍勢在必行,但依朕看來,兩千多萬兩銀子編練新軍確實是多了點,所以朕決定等田爾耕將音量押解進京後,先調撥五百萬兩編練新軍即可。剩下的銀子則暫時充入內帑,日後再繼續投入。”

說到這裡,朱由校又對衆人道:“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顧秉謙、朱國楨和韓爌三人對視了一眼,臉上都露出了苦笑,這位皇帝的手段是越來越厲害了。先是放出了要將此次炒家得到的幾千萬兩銀子全部用來編練新軍,引來他們齊聲反對,隨後趁機將他們狠狠的訓斥了一番,最後才趁勢答應暫時只動用五百萬兩銀子,剩下的則是充入內帑,這一套組合拳下來簡直打得太溜了。

朱國楨又問道:“敢問陛下,陛下此次打算讓誰來編練新軍呢?”

朱由校不答反問道:“依愛卿之見呢?”

“這……”朱國楨不禁爲難起來,剛纔朱由校剛剛警告過他們,不要死抱着以文御武的手段,如果自己提出文官人選的話很容易引起朱由校的反感,可如今大明有名的武將也就那麼幾個人,各自都有一攤子的事情要做,讓他們來編練新軍也不大合適啊。

細細斟酌了一下用詞,朱國楨才說道:“陛下,依老臣之見,咱們大明最能打的自然莫過於江寧侯了,可如今江寧侯正在福建剿匪,分身乏術。剩下的嘛,諸如京營的盧象升、楊國柱、虎大威等人那也是很不錯的,至於究竟讓誰來主持,那就要靠陛下乾坤獨斷了。”

不得不說,朱國楨不愧是在官場上混了大半輩子的人,一番話說下來那是四平八穩還讓人挑不出毛病來。

“唔!”朱由校想了想,很快做出了決定。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今免去神機營提督盧象升提督之職,任命其爲五軍都督府前都督,負責招募並編練五萬新軍,望其不負朕之厚望,爲爲朝廷編練好新軍,欽此!”

“盧大人,接旨吧!”

“臣盧象升謝主隆恩!”

盧象升接過聖旨,心裡還是有些發愣,這一切都來得太過突然,他還有些不明白呢,怎麼朝廷突然要編練新軍了,事先一點消息都沒有。

將宣旨的太監送走之後,楊國柱和虎大威紛紛過來道喜。從京營神機營的提督一下晉升到前都督,這可是從三品一下升到了二品,等於連升了兩級,自然是可喜可賀,只是一想到自己的出身,盧象升就有些哭笑不得,看來自己這輩子是要在武將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

雖然從接到聖旨的這一刻起,盧象升就已經不是京營的提督了,不過在離開之前,楊國柱、虎大威等一衆軍官還是爲盧象升擺送行酒的。

在酒席中,不少軍官在向盧象升道喜之餘,話裡話外都露出了想要跟隨盧象升調出去意思,而盧象升則是既不答應也沒有拒絕,只是說會慎重考慮。

等到宴席結束後,盧象升、虎大威和楊國柱等三人又來到了一間偏廳倒上幾杯清茶一起閒聊。

盧象升喝了口茶後這纔對楊國柱和虎大威道:“老楊、老虎,此番我去南直隸編練新軍,估計一年半載之內是回不了京城了,你們在京城都要用點心,京營的日常訓練可別鬆懈了,我估摸着用不了多久,京營應該又有事幹了。”

虎大威愣了一下問道:“盧大人,你是說陛下要調京營去打仗?”

“嗯!”

盧象升點了點頭,剛接聖旨的時候他還有些發懵,但過了這麼一會他立刻就回過味來了。

“這幾天你們應該都看了朝廷的驛報和真理報吧?如今陝西和固原連續發生了官兵鬧餉和暴民殺官造反的事,地方官府對此卻是無能爲力,陛下之所以讓我再去編練新軍,恐怕就是擔心各地衛所軍不堪使用,所以才未雨綢繆做出的這個決定。”

“我明白了,盧大人說得很對。”楊國柱也想明白了,“最近真理報不是說了麼,江寧侯在紹興查抄了好幾家富商和十多家鹽商,竟然查抄出了近三千萬兩的銀子,這些銀子大部分可都是要押解進京的,有了這些銀子別說是區區五萬新軍了,就算是編練二三十萬新軍都不在話下。”

“你明白就好。”盧象升讚許的對楊國柱點了點頭,這位原宣府總兵官出身的將領不管是爲人處世還是打仗都是一把好手,更難得的是爲人穩重,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將才。

“是啊!”虎大威也一拍大腿:“這大半年來,真理報上不是總說如今大明到了什麼冰河氣候,隨後的日子咱們大明的氣候會越來越冷,號召百姓們多種土豆、紅薯和玉米嗎?

這氣候一變,什麼鳥人都冒出來了,沒看到陝西那個什麼自稱闖王的傢伙竟然連續攻下了好幾個縣城嗎,依我看啊,這些人通通就應該抓起來砍頭纔是!”

“難得老虎也明白這個道理啊!”盧象升和楊國柱都笑了起來。

三人又說了一會話後,盧象升便離開了大營,準備去南直隸的事情了……

第二百章 時間到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轟動第五十七章 江邊對峙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獲勝第七百三十三章是趙率教第三十七章 不同的聲音第三百九十四章 迴歸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就差一個零而已第七百八十一章看戲第一百五十一章 聰明的朱由校第二百三十三章 叱喝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上門求助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衝擊防線第六百三十一章 迎上去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不能再打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上岸第六百三十九章 打了個平手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抄家第十六章 修復關係第七百六十三章 他們有什麼陰謀第五百零四章 追第七百零五章 閒暇閒聊第二百一十章 後金軍攻城第九百五十四章 劉香的變化第六百四十二章 城牆塌了第五百六十章 再次求援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兵圍軍營第九百八十章 崔呈秀到訪第一百章 什麼來頭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種人第七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八十章 練兵開始(四)第一千零三十章 決一死戰?第五百八十八章 要動手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披露第九章 起牀氣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烏合之衆第七百七十三章 楊峰的執念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高,高啊第二百三十章 損失慘重第六百八十八章 沒有證據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心中一凜第三百六十一章 接風宴第四百四十八章 各自準備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罵人第九百五十五章 中計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碎的格爾泰第九百七十八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第四十四章 偶遇第六章 明朝什麼值錢第二百一十八章 大淩河堡告急第五百八十四章 固所願也第二百四十八章 承諾第九百五十八章 說教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楊峰,你瘋了第七百四十二章歹毒的箭鏃第五百六十五章 無奈的楊峰第五百五十七章 二十四磅炮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要生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禮物第三十三章 宋曄第八百三十八章 熱心羣衆第八百二十四章 不解之謎第八百三十八章 熱心羣衆第八百六十二章 吳克善的小心思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困惑第五百零七章 心慈手軟第五百零六章 都帶回去好好審訊第六百五十五章 意外的電話第二百七十六章 財神爺第六百四十六章 苦衷第一百三十四章 楊峰的摺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我姑姑有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報仇第四百七十五章 連環船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何人可破城第九百一十章 甜甜闖禍第二百一十八章 大淩河堡告急第五百三十五章 賣給他第五百八十一章 編練新軍第六百零一章 找上門來第四百六十章 分贓第五百五十三章 瘋狂反撲第三百五十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江南之亂(十七)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應如是第三百三十九章 避嫌第六百三十七章 想法子第九百六十七章 論海洋的重要性第五百九十五章 上岸第七百四十章漢軍旗的反噬第一百六十三章 密謀(續)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拜訪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僵持(二)第三十二章 說服佳人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江南之亂(十九)第七百四十九章撤退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等不到那個時候了第二十三章 要當官第四百六十六章 不甘和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