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避嫌

朱由校今天在奉天殿上大發神威,當場下令斬首一名御史訓斥一名兵部尚書,並責令江南各地增加上繳鹽稅金額的事情不僅打了羣臣一個措手不及,更重要的是他今天展現出來的霸氣更是極大的震懾了文武百官,令百官們感到恐懼的是他們從朱由校的身上竟然隱隱看到了他的老祖宗老朱同志和朱棣這對父子的身影。

而老朱同志和朱棣是誰啊?這倆人還在的時候什麼內閣首輔、六部尚書根本那就是個渣渣,這對父子倆全都是一言九鼎的人物,他們決定了的事情誰敢唧唧歪歪,等待他的不是被下牢獄就是砍頭。

就拿老朱同志來說吧,殺起貪官來那就跟割草一樣,一口氣殺個幾萬人根本就不帶眨眼的。而朱棣也不是什麼善茬,人家誅九族就已經是最重的刑法了,可這傢伙覺得誅九族太輕了,還開創性的給添加了一族,當時最有名望的大儒方孝孺同志就是被朱棣給誅了十族的。

文管集團們感到不安起來,隨後的幾天裡京城的氣氛變得尤爲詭異,不少官員們私下裡都在搞一些小串聯,商量着皇帝這麼做對他們會有什麼影響。

“陛下真的是長大了,咱家雖然沒有那個福氣見過太祖皇帝和高祖皇帝,但卻可以從陛下今日的舉動看出當年太祖、高祖兩位先帝的風采啊!只是真不知道陛下如今哪來的底氣竟敢這麼逼迫那些文官,難道他就不怕引起江南官員的反彈麼?”在司禮監的簽押房裡,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體乾一般品着香茗一邊搖頭嘖嘖的說着。

而坐在他旁邊的魏忠賢則是輕哼了一聲:“老王,不是咱家打擊你,若是太祖、高祖兩位先帝還在,象咱們這樣的人早就被拖出去亂棍打死了。”

王體乾聞言臉色就是一僵,乾笑了一聲打了個哈哈就不再提這茬了,葉公好龍估計說的就是他這樣的人吧。朱元璋和朱棣父子倆對太監的管束都非常嚴,尤其是朱元璋更是在後宮立了一塊宦官不得干政的石碑,一經發現那絕對就是被活活打死的下場,象他們倆這樣的要是在洪武年間絕對是要剝皮充草的下場。

懟了王體乾一下後,魏忠賢才輕聲道:“陛下這麼做自然是有底氣的,而他最大的底氣就是如今正在訓練的那三萬京營新軍。說到這裡咱們也不得不佩服江寧伯了,也不知道他是從哪找來的三個人。尤其是那個盧象升,不但是進士出身而且對武事也很是精通,可謂是文武雙全,實在是個難得的棟樑之材啊!

咱家前些日子曾經去過東直門的大營裡看過那些京營士卒的訓練,發現經過幾個月的訓練,這三萬京營士卒已經隱隱有了精銳的模樣,假以時日咱們大明可就有多了一直精銳之師,這纔是陛下如今最大的依仗呢。”

王體乾一聽,就有些好奇的問:“那比起江寧伯麾下的江寧軍如何?”

魏忠賢給了他一個白眼,似乎在鄙視自己這位老搭檔竟然問了這麼一個白癡的問題。

沒有理會王體乾的問題,魏忠賢自顧自的說道:“咱家估摸着,如果那些文官們不妥協的話,下一步陛下就會毫不猶豫的把江寧伯派到江南區,到了那個時候可就有熱鬧瞧囉!”

王體乾皺眉道:“江南那可是東林黨的大本營,江寧伯難不成還想重演一次揚州之行的經過不成?有了揚州那些鹽商的例子,江南其他地方的鹽商肯定會對他嚴加提防,可別高出民亂來。”

“民亂?”魏忠賢就象是聽到了最大的笑話一般,“你以爲江寧伯會害怕有人作亂嗎,恐怕他還巴不得有人跳出來找事,然後他纔有機會趁機出手將他們收拾呢。你以爲楊峰手中的那些久經戰陣的大軍是拿來好看的嗎?據咱家所知,如今的江寧伯在南京又訓練了八千騎兵和一萬兩千步卒,如此一來他手中可就有了兩萬六千精兵,有這數萬精兵在手你以爲他還會懼怕何人?”

“嘶……”

王體乾倒吸了一口涼氣。

“那陛下就容得他如此肆無忌憚的擴充實力嗎?”

“你總算想到這點了。”魏忠賢讚許的看了他一眼,眼中露出了一絲讚歎之色,這才微微一笑:“你知不知道如今爲何楊峰空自掛着一個總督京營戎政的名頭,卻幾乎從不去大營查看或觸碰,而是將京營的大小事務全都扔給盧象升、楊國柱和虎大威三人的原因嗎?”

“哦……咱家知道了。”王體乾猛的一拍大腿,這才讚歎道:“感情江寧伯也知道自己手中握着一支精兵,恐遭到陛下猜忌,所以才自掏腰包爲陛下訓練一支精兵,但卻從不染指,而是將它交給其他人的原因了,感情是爲了避嫌啊!”

“你知道就好!”魏忠賢微笑了起來,“你現在還認爲楊峰只是一個只會殺人的武夫麼?”

王體乾瞥了他一眼:“魏公公,貌似你心在對楊峰的態度好多了,咱家記得往日裡你對楊峰可是有很大的成見啊!”

“誰說的,咱家對江寧伯從來就沒有什麼成見。”魏忠賢一本正經道:“咱家身爲司禮監秉筆太監,看到如此一位國之棟樑高興還來不及,怎會有其他想法呢,你可別污衊咱家!”

“是麼?”王體乾輕笑了一聲就不再提了,兩人又閒聊了幾句,王體乾這才告辭出去。

等到王體乾離開後,魏忠賢臉上的笑容這才慢慢消散下來,只聽他輕輕的說道:“你不知道的,如今的楊峰就是一面盾牌,把所有文官的目光和火力都吸引了過去,咱家怎麼捨得讓他出事呢?”

是的,如今的魏忠賢對楊峰的態度確實改觀了,但這種改觀並不不涉及其他,而是魏忠賢發現自打楊峰進京以後,他在朝堂上的日子竟然好過多了。這幾個月是魏忠賢難得的最輕鬆的日子,因爲一直以來一直將火力對準他的文官們竟然不理他了。

剛開始的時候魏忠賢還有些不適應,想他九千歲這些年來要是哪天彈劾他的奏摺少於三五十封的話那就是老天爺開恩了,可現在已經整整三個月了,受到彈劾他的奏摺竟然區區不到二十封……二十封啊。

剛開始時,我們的九千歲還有些不適應,有種人走茶涼的淒涼感!但他隨後轉念一想,這是好事啊,有人在前面替他遮風擋雨有什麼不好,難不成非得有人天天罵自己纔好麼,這不是犯賤麼?於是想開了的魏公公看向楊峰的目光自然不一樣了,這樣一個人形盾牌如此難得,得好好保護起來才行啊。

於是乎這段時間魏忠賢也會在明裡暗裡讓自己的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明裡暗裡的對幫楊峰照顧一二,這也讓王體乾感到很是不解。

就在魏忠賢和王體乾閒聊的時候,朱由校也正在東暖閣接見三名來自京營的將領。

看着站在面前的三名穿着緋色官服的將領,朱由校和藹的說:“盧愛卿、楊愛卿、虎愛卿,你們三人都坐吧!”

“謝陛下!”

盧象升、楊國柱和虎大威三人齊齊對朱由校施了一禮這纔在剛被太監送來的錦凳上坐了半拉屁股。

看到三人的坐姿,朱由校不禁笑道:“朕看你們這點就不如楊峰灑脫,這傢伙每次來到宮中簡直就不把自己當外人,該吃吃該喝喝,一點都不客氣,哪像你們連坐個凳子也那麼小心。”

“陛下說笑了。”楊國柱有些尷尬的笑道:“江寧伯乃是國之棟樑,生性灑脫不羈,臣等卻是個俗人,自然不能跟他相比。”

“我們哪個不是俗人?”朱由校大笑起來:“上次朕曾無意中聽楊愛卿唱過一首歌,這首歌唱得就很好。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閒……”

朱由校說完還輕輕哼了幾聲,隨後才說道:“別看朕身爲天子,但照樣是個凡人,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所以大家老大也別說老二的好!”

聽到朱由校說的有趣,幾個人都笑了起來。

其實這幾個月來盧象升等三人已經得到了朱由校的好幾次召見,他甚至還親自道校場去檢閱新軍,現在誰都看得出來朱由校對這支軍隊的重視。

今天朱由校召見他們也沒有多說些什麼,而是詢問了一下新軍的訓練情況。當盧象升三人回答新軍已經訓練得差不多,只要再經過四到五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正式成軍時,朱由校的臉上情不自禁的露出欣喜的笑容。

朱由校對這三人可謂是寵信有加,在東暖閣約談了約莫半個時辰才讓這三人出宮。

在出宮後,楊國柱回頭看着威武雄壯的宮殿一眼這才感慨道:“陛下對咱們真是沒得說的,不僅常常召集咱們入宮,而且還對我們噓寒問暖,咱們上輩子不知道燒了多少香才能承蒙陛下如此厚愛啊!”

虎大威也感慨的說:“是啊,陛下對咱們真是沒的說的,若是江寧伯能和咱們一起來就好了,畢竟他纔是總督京營戎政,只是他似乎對京營不怎麼上心,除了每個月派人過來查看一下賬目和武器、物資的配備外就不怎麼管事了,江寧伯也太懶惰了。”

聽了虎大威的話,楊國柱和盧象升則是對視了一眼,倆人心裡跟明鏡似地。

楊峰這哪裡是懶惰,他分明是在避嫌啊。要知道楊峰已經掌握着江寧軍這樣一支百精兵了,但凡是有點腦子的帝王就不會允許連拱衛京師的精兵掌握在別人的手裡,這是對自己生命的不負責。

而楊峰很顯然也意識到了這點,所以從一開始他就始終跟京營保持距離,除了不斷向京營提供武器、裝備以外就不再跟京營的人做過多的接觸了,這也是盧象升佩服楊峰的地方。只是付出而不索取,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對於這點盧象升看出來的,楊國柱也看出來了,唯獨虎大威這個憨直的漢子不知道而已。不過倆人也不打算告訴他,畢竟這種事你能看出來就看出來,若是看不出來這就證明你沒那個眼力,即便是告訴你也只能是徒增煩惱而已。

而楊峰自打在早朝又懟了一波人之後就重新過上了有限的生活,他將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大明皇家商行和江寧衛的訓練上,這兩樣東西前者是錢,後者是兵,這纔是他在這個世界上立足的根本。

至於京城的那三萬京營新軍,說實話還不被他放在眼裡。作爲後來人的他再清楚不過了,雖然表面上他對京營不聞不問,但作爲一支無論是物資、武器全都嚴重依賴他的部隊,還真對他構不成任何威脅。

將來如果有人想要通過京營對楊峰不利,只要他切斷對京營的補給,停止對京營的武器孫昊的補充和每個月海量的餉銀供應,最多不超過一個月京營這支新軍就會從一支近代熱兵器的部隊重新淪落爲一支冷兵器的部隊,這就是楊峰的底氣所在。

通過掌握一支部隊的補給進而掌控一支部隊,這是後世的人都耳熟能詳的道理,可受限於侷限性,這個道理在這個時代卻沒有多少人知道,因爲他們不知道一支使用熱兵器的部隊對於後勤是多麼的依賴。

就這樣,楊峰每天在江寧伯府陪着幾名老婆,然後不時隔三差五的回到現代社會安慰徐姐和嫦娥姐姐,這樣的小日子過得實在是不要太舒坦。只是這樣的日子沒過幾天,京城裡開始慢慢的傳出了一股流言。說楊峰不但娶了科爾沁部落最美麗的珍珠海蘭珠,而且還把皇太極的兩個福晉哲哲和大玉兒也搶到了自己的府**其淫I樂。

這股流言很快就在京城中流傳開來,一開始楊峰還不在乎,但只是短短几天的功夫,這個流言就傳遍了整個京城的大街小巷,最後流言甚至演變成了楊峰跟蒙古人勾結,試圖顛覆大明,這樣的說法也是愈演愈烈,甚至傳進了宮裡。

在這樣的情況下,朱由校把楊峰召近了宮中……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換個地方搶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何罪之有第五百三十五章 賣給他第八百零一章 以直報怨第六十八章 被人針對了第八百二十一章 打劫進行時(六)第三百三十三章 沸騰的朝堂第一百二十章 升官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交出來第九十二章 全部皆驚第七十一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八百八十六章 生日禮物第九百九十三章 能不能做到第五百五十四章 朝堂的雜音第七百七十九章逃跑第一百二十六章 痛快人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江南之亂(七)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等不到那個時候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乖乖上鉤第三百零四章 赴宴第五百四十九章 目瞪口呆第九百五十七章 給人家留點第五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決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第五百二十一章 清剿第八百二十六章 世界這麼大第一千零九十章 江南之亂(四)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真是寫了血本第四百六十章 分贓第三百零九章 閱兵儀式(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二百四十一章 合圍?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屠城第七百五十八章 心思歹毒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手筆第五百三十六章 那又如何第八百零八章 燈泡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第八百五十七章 圍三缺一第六百八十六章 火起第二百六十四章 下馬威第四百二十章 景陽樓的鐘聲第七百一十八章 褚茂光的質疑第八百七十章 不堪一擊第六百八十八章 沒有證據第七百五十三章 把這座雄城給砸開第九百二十四章 試探攻擊第六十三章 言盡於此第六百一十六章 吳克善的煩惱第四十一章 人才難得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不用管他們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衝擊防線第五百七十七章 撞過去第一千一百章 江南之亂(十四)第五百五十一章 驚駭的鄭芝龍第九百五十章 發愁第五百九十七章 佔領苯港第五百六十七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四百六十三章 朝廷格局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明船隊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發財的劉宗敏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請客吃飯第二百七十五章 等待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着落了第五百章 出主意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鰣魚第二百零三章 論實力和謀略的重要性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野豬嶺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拼酒第九百零一章 是走是還是再玩一會第一百八十章 飛揚跋扈爲誰雄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繼續摸過去第二十一章 威脅第四百六十二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二十一章 威脅第四百一十五章 質問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棄暗投明第八百三十一章 準備迎敵第三百零一章 妖風起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設宴款待第六百一十二章 做客(上)第九百一十章 甜甜闖禍第六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困難重重第七百五十三章 把這座雄城給砸開第一百三十章 立威第四百二十五章 離去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斬第二百一十四章 霰彈發威第一百一十八章 遇賊(下)第九百三十六章 酒會第六百三十三章 肉搏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一片寂靜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急不急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上當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做客(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羣情激動第二百五十四章 失敗後撤第八百二十章 打劫進行時(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