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世界上有坦克以來,怎麼打坦克,就是所有武裝力量面對的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
用燃燒彈、用地雷、用反坦克手雷、用火箭彈、用單兵導彈、用地空導彈、用彈道導彈
在“打坦克”這個技能上,大家的趨勢都是向當量越來越大、技術越來越高、距離越來越遠的方向發展。
但當然,因爲某些特殊的戰場環境存在,也催生出了一種相當原始、但又相當“怪異地高效”的戰術,也就是傳說中的“反坦克體操”。
先用近距離突擊的方式,使用人力投送炸藥摧毀坦克表面的反應裝甲,隨後回到預定發射陣位,用105火箭彈擊穿坦克脆弱裙甲,在坦克失去動力後再從多角度發射火箭彈,對其完成徹底摧毀。
一套動作下來行雲流水,令人賞心悅目。
可惜,這一套體操動作之所以能打出來,其核心就在於一句話,那就是:
敵方沒有步坦協同。
事實上,在大多數外行、甚至大多數不那麼專業的軍迷羣體裡,他們所持有的有關“步坦協同”的認知都是錯誤的。
與其說他們心裡想的是“步坦協同”,不如說他們想的是“步兵伴隨坦克行進”。
這完全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其中最關鍵的差異就在於,火力密度的差異。
真正的步坦協同是將坦克和步兵分開編組,在保持一定距離行進的基礎上,保證火力射向的統一。
其中核心點在於,坦克和步兵都要擁有寬闊的射界,都要保證能對各自的目標形成打擊。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當前情況下,在這種村莊爭奪戰中,印尼方面的坦克並不是像大多數人以爲的那樣利用坦克作爲掩體、跟在坦克後面一邊吃尾氣一邊行進,而是落在坦克後方兩百米左右,等坦克通過橋樑,到達村莊邊緣之後,再借助坦克的掩護集體突擊。
不得不說,印尼雖然菜,但在真正開打、真正遭遇強有力的反擊之前,他們的“套路”運用,還是相當到位的。
而這種“到位”的結果就是,陳沉根本就抓不到快速部署、突然襲擊的機會。
還沒見人就是一輪重炮轟炸,打斷作戰區域內敵人的指揮序列,逼迫敵人撤出掩體,尋找新的防炮擊掩體。
緊接着,坦克全速突擊建立威懾,用車載並列式7.62mm口徑機槍掃清殘留的敵方輕步兵,爲後續步兵跟進建立通道。
隨後,在輕步兵到達之後,坦克繼續向敵方火力方向前進,拉出安全區域,建立火力陣地,把已經做過的事情再做一遍,一步步控制整片區域,拿下整片戰場.
東風兵團被這套組合拳打得完全擡不起頭,這就是體系化的差異。
而現在,在對方已經完全佔領村莊、開始依託有利地形向樹林方向前進之後,留給東風兵團的反擊餘地已經被壓縮到了極限。
唯一一個好消息就是,在雙方開始“短兵相接”的情況下,後方的重炮陣地基本已經失去了作用。
至少,東風兵團不需要再擔心從天而降的炮火了。
可到底怎麼打掉這兩輛坦克,卻仍然是擺在陳沉面前的、最重大的問題。
他沒辦法像哈馬斯的敢死隊一樣讓自己的隊員抱着炸藥包衝上去,對坦克進行近距離爆破,也沒辦法利用遠程投射的單兵反坦克武器“點殺”裝甲薄弱的FV101。
他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情:拉煙。
跟大多數現役坦克不一樣,老版本的蠍式坦克是沒有熱成像系統的。
原因很簡單,它實在是太小了。
直觀點來說,這輛“偵查坦克”的體積就跟一輛民用qq車差不多大,如果車長和炮長同時出艙觀察,看上去就跟從某些緊湊型SUV天窗硬擠出來看風景的熊孩子差不多。
也正是因爲這樣的“緊湊性”,它只在炮塔右側裝備了一部被動式夜視儀,但這玩意兒的性能極爲堪憂,屬於60年代夜視技術的產物,到2010年這個時間點,它的功能性已經完全過時,大多數時候,無論是車長還是炮仗都不再使用這套設備進行觀測,而是直接利用潛望鏡目視觀察。
在這種情況下,煙霧彈對坦克的干擾就相當明顯了。
陳沉非常確定,只要能在坦克周圍部署出足夠的煙霧區域,自己的隊員一定能夠抓住狹窄的時間窗口,把C4投送到履帶上去。
那麼,作戰計劃中的幾個難點實際上是非常清楚的。
第一,怎麼利用手裡相當有限的煙霧彈,遮蓋住兩輛坦克的觀察視野,同時還要將其與後方的步兵隔斷。
第二,怎麼在極短的時間內跨過近兩百米的距離,突擊到坦克的附近。
——
要知道,FV101在印尼是經過進一步的輕量化改裝的,這玩意兒的極速能跑到接近90公里每小時,你人靠兩條腿去追,得追到什麼時候?
坦克的駕駛員又不是傻子,你煙霧彈都投出來了,人家還不會跑嗎?
所以,這其實還是一個“時間差”的問題。
必須預判坦克的行進方向,在投出煙霧彈之後,在對方減速、掉頭、重新加速的那十幾秒的時間裡,完成一陣套戰術動作。
而第三點最爲關鍵。
如果能夠順利炸燬坦克,人員怎麼撤回來?
東方兵團可不是哈馬斯的敢死隊,在每一個人身上,陳沉都投入了巨大的成本,而他們每一個人的傷亡,都是不可挽回的重大損失。
能過去,還得能回來。
所以,唯一的解法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
同時幹掉兩輛坦克。
這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所有的戰術調動都必須精確到極致,哪怕僅僅是一秒鐘的偏差,所導致的也可能是整個行動的崩潰、整個隊伍的覆滅。
此時,兩輛FV101已經轉向到村莊西側,它們充分發揮了機動性的優勢,沿着村莊西側的道路不斷來回巡邏,同時用炮塔上的7.62毫米機槍對樹林中掃射,壓制東風兵團的反擊。
與此同時,接近一百名輕步兵也已經在村莊內建立了防線,在後方火力支援組掩護下,4個小組近50人向叢林方向呈散兵隊形搜索前進,過程中不斷開火掩護,只要有人冒頭,換來的就是一連串機槍+步槍的混合掃射壓制。
完全沒有任何機會。
所有戰術都已經失去了意義,在強大且成體系的火力壓制下,東風兵團不可能打出有效的反擊。
敵人步步逼近,子彈不斷從頭頂掠過,所有人都開始緊張起來。
一名機動旅團的警員終於扛不住,在又一發子彈擊中他身邊的樹幹時,他恐懼地怪叫着站起身,不顧一切地朝後方跑去。
但隨着他身形的暴露,坦克上的機槍立刻鎖定了他的位置。
一連串的子彈飛來,他直接被釘在了身前的樹上。
“別動!距離太遠,煙霧彈投不過去,繼續等待機會!”
陳沉再次下令,東風兵團的所有人都已經把手放在了煙霧彈的拉環上。
此時,他們距離坦克還有接近100米,其中50米是稀疏叢林,50米是村莊西側的空曠區。
考慮到敵方密集的火力,東風兵團唯一的機會,就是敵方搜索組接近到距離叢林五十米以內,與坦克平行的瞬間。
陳沉把槍拿到了身前,他開口用中文說道:
“記住,以我的中文口令爲準。”
“接敵之後,我們迅速向南側突擊,不要管巴希爾了,如果我們能活着幹掉坦克,再回頭來找他也不晚。”
“脫離樹林之後,我們要以南側淺灘作爲通道,快速向東繞行。”“到達淺灘後,1組投擲煙霧彈封鎖敵步兵視線,依託水體爲掩護持續射擊壓制。”
“其餘小組繼續向東突擊,繞過碼頭後對村莊區域內敵人組織壓制射擊。”
“隊形儘可能分散,不要給坦克一發入魂的機會。”
“坦克永遠比我們快,所以我們只能打迎擊。”
“2組兩人攜帶C4在碼頭等待機會,我們會不斷向東拉扯敵方火力,藉助L型地形爲掩護,賭他們的坦克會繼續追究。”
“當然,不追也沒事。”
“對面的步兵基本沒有防護裝備,我們打他們就是打小雞仔。”
“坦克不來,我們就一點點把他們咬死,明白嗎?”
“明白!”
所有人依次回答,他們都已經看出了陳沉這個計劃的核心。
說白了,他是要用地形的複雜性去抵消對方機動性的優勢,爲步兵接近坦克創造機會。
L型的轉彎是核心中的核心,這是坦克減速的唯一窗口期。
但是問題來了。
要想讓這個計劃能執行下去,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啓動階段。
東風兵團怎麼才能突擊到南側河灘,怎麼才能抓住那個轉瞬即逝的機會?
石大凱臉上浮現出恍然的神情,而很快,正如他所預料的一樣,陳沉用英文向機動旅團的指揮官重複了一遍作戰計劃。
雖然石大凱的英語並不好,但他也能聽出某些明顯的差異。
他沒有說話,而是輕輕吐出一口氣,握緊了手裡的煙霧彈。
突擊者的步兵已經越來越近,就在散兵線越過坦克的瞬間,陳沉下達了命令。
“煙霧彈!”
十多發煙霧彈瞬間投出,並在叢林邊緣爆開,坦克和步兵的視線立刻被遮蔽,而也就在這一刻,陳沉下達了新的命令。
“走!突圍!”
這句話,他用的是英文。
機動旅團的所有人立刻起身,他們伏低身子向北前進,但東風兵團的成員卻不爲所動。
接近10秒後,陳沉再次用中文下令,隨後,13人集體起身,開始向南側快速前進。
這是一個極短極短的時間差,但已經足夠了。
在機動旅團現身的瞬間,兩輛FV101上的76毫米線膛炮同時開火,炮彈在機動旅團警員的身前爆開,有3人當場倒下。
而同時,戰鬥素質本身並不高的突擊者步兵的注意力也被調開了一瞬,向西側的壓制火力密度降低,給東風兵團創造了突圍的機會。
他們沒有回頭看一眼,而是花了30秒不到的時間,在子彈追上他們之前,快速到達了南側淺灘附近。
“煙霧彈!”
陳沉大喊道。
隨後,數枚煙霧彈出手,從他們所在位置向東延伸的30米範圍完全被煙霧彈籠罩。
至此,東風兵團的計劃順利完成了第一步。
熱成像儀全部上臉,遮天蔽日的煙霧瞬間消失無蹤。
熱融合顯示模式下,剛剛到達坦克附近的突擊組步兵幾乎變成了活靶子,東風兵團沒有繼續向東突進,而是就地臥倒,打出了第一輪火力輸出。
爲什麼步兵作戰都要強調側翼進攻,原因其實很簡單。
人的本能就是關注自己正前方的威脅,而對於從側面的威脅卻往往忽視。
一支沒有經過高強度訓練的隊伍,在進攻過程中對側翼的防護實際上是極爲薄弱的,別說迅速反擊,他們甚至連基本的掩體都沒有安排。
5把機槍,6把步槍,2把大口徑狙擊槍。
每一秒鐘,都能噴射出100發以上的子彈。
而這一百發以上的子彈,至少要收割掉兩條生命。
短短一分鐘的時間,突擊者的4個小組50人減員幾乎過半,他們終於在混亂中建立了防守,開始配合村莊中的火力支援組,對煙霧中的東方兵團發起反擊。
可問題是,陳沉並不打算在原地跟他們對槍!
按照計劃留下一組成員掩護之後,陳沉繼續向東投擲煙霧彈,建立了沿湖邊延伸到的通道。
頂着密集的火力,剩餘9人向碼頭轉移,並藉助煙霧的掩護成功佔領了已經被炸成廢墟的碼頭,獲得了基本的掩體。
也就在這一瞬間,遠處的重炮火力再次呼嘯而至。
他們的第一輪打擊目標是L型區域的折角,留在原地的1組立刻分散隱蔽,壓制火力中斷,敵方再一次佔據了主動。
但終究,他們已經創造出了獨一無二的幾乎。
2組兩人隱蔽在了碼頭掩體中,從現在開始,他們將不會開槍、不會暴露自己,只爲了爭取那個一擊必殺的機會。
而陳沉自己,則帶着最後7人繼續向東。
他們是最關鍵的“誘餌”,他們必須對村莊內的敵人形成足夠的壓制力,以推動他們呼叫坦克支援。
重炮炮火仍然在延伸,1組的四人藉助煙霧彈的掩護重新進入了樹林,避開了重炮的打擊。
在接下來的幾分鐘時間內,他們將進入北側樹林,用手裡的兩把通用機槍壓制住步兵的行進速度,迫使步兵與坦克脫節。
而等到那個時候,“反坦克體操”就終於有了上場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