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大行皇帝,朱見深

常風在錦衣衛校場整整守了一天一夜。

翌日。成化二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格里高利曆一四八七年九月九日。

下晌,天空中萬里無雲。校場邊楊樹上的知了拼了命的聒噪着。

常風坐在椅子上打着盹。他手下的校尉石文義推了推他。

常風醒了過來。

石文義右手端着一碗冰鎮酸梅湯:“常千戶,天熱。喝碗酸梅湯解解屬吧。”

正是改朝換代的緊要關頭,常風還沒來得及提拔自己手下的老弟兄。

等到今上駕崩,新皇即位,大事已定時,常風絕不會虧待老弟兄們。

他打算到時候升石文義爲總旗。

常風剛接過酸梅湯。只聽得“轟隆!”一聲!天空中忽然響起一聲炸雷!

常風擡頭看了看,大惑不解:“天上連朵雲彩都沒有。怎麼打雷了?”

石文義低聲道:“都說人皇歸天,天必有異相。該不會”

常風起身:“你在這兒看着這幫人。我進一趟宮。”

常風出得錦衣衛衙門,趕往皇宮。

剛走到宮門口,他就聽見了宮女、宦官們撕心裂肺的哭聲。

守衛宮門的團營兵、京營兵、兵馬司兵丁,已經全都換上了事先準備的孝服。

常風問一名守門的百戶:“皇上駕崩了?”

百戶道:“常千戶,你該尊稱‘大行皇帝’。是大行皇帝駕崩了!”

按古制,皇帝駕崩後,確定諡號前,稱“大行皇帝”。

百戶問:“常千戶您要進宮嘛?”

常風點點頭。

百戶拿出了一套孝服,遞給常風:“換上吧,不然您不能進。”

常風換好孝服,沒有去東宮,而是去了乾清宮。大行皇帝駕崩,太子朱佑樘一定在乾清宮那邊。

只見乾清宮門口,跪着諸皇子、內閣三閣老、六部諸堂官、將領、勳貴。衆臣哭聲震天。

首輔萬安這個七十歲的老頭,穿着一身孝服,如孩童一般在地上打着滾,雙手垂着青石板,嚎啕大哭。

常風想進宮門。卻被蕭敬攔住了去路。

常風道:“蕭公公,我來見太子殿下。”

蕭敬卻道:“你該改口稱‘陛下’或‘皇上’了。照規矩,大行皇帝駕崩,儲君雖未行登基大典,但亦是天子!”

常風拱手:“是。我來見陛下。時逢大變,我暫統大漢將軍。要請示陛下大喪儀仗之事。”

蕭敬微微搖頭:“常風,今時不同往日。陛下不是你一個小小錦衣衛千戶想見就見的。”

“陛下有一道口諭給你——你回家養精蓄銳就是。大喪儀仗的事,朱驥會管。”

常風悵然若失:難道他剛成爲天子,就要棄我如敝履?

蕭敬看出了常風的失落。

蕭敬勸慰他道:“我多句嘴。陛下讓伱歇着,在家養精神,是要派你大用場呢!”

“等大喪完畢。新皇登基大典結束你的大活兒就要來了!”

“別忘了你是幹什麼差事出身!到時有你忙的呢!”

說完這話,蕭敬又朝着嚎喪的大臣們努了努嘴。

常風恍然大悟:“明白了!臣常風遵陛下旨意。這就回家去,養精蓄銳。”

常風扭頭離開。

路過跪在地上的羣臣身邊時,常風看到的不是一顆顆帶着樑冠的腦袋,而是一枚枚閃着銀光的元寶。

乾清宮大殿內。

朱祐樘跪在成化帝的遺體面前,悲痛欲絕。

萬貴妃死時,他的悲痛是裝的。這回卻是真的。

畢竟是親爹。

至於悲痛之外,是不是還帶着那麼一丟丟的喜悅,就只有天知道了。

四十一歲的大行皇帝朱見深,已經換上了金絲翼善冠,明黃色斂袍。

後世影視劇裡的明代皇帝,個個頭戴金燦燦的金絲翼善冠,穿着明黃龍袍。

其實,從頭黃到腳的裝束,是給大行皇帝入殮時用的。

特別是金絲翼善冠,這玩意兒屬於實打實的冥器。

大行皇帝朱見深是一個複雜的人。

他經歷過土木堡之變後的落魄,經歷過奪門之變後的失而復得。

在歷經風風雨雨,登基成爲大明天子後。他辦的第一件事是整頓內朝。

父皇和皇叔的政治鬥爭,讓羣臣人心惶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爲幫助皇叔守住京師的于謙平反。

他重用賢臣如商輅、李秉等人。對以前的陳芝麻爛穀子既往不咎。

彼時大明四周都是強敵虎視眈眈。

他慧眼識英,啓用了趙輔、王越等一堆名將。即便後期重用的譭譽參半的太監汪直,亦算小號的霍去病。

他先平廣西瑤族叛亂,改“大藤峽”爲“斷藤峽”。

翌年韃靼部毛裡孩叛亂,進攻固原。他命朱永爲平胡大將軍,前去平叛,大獲全勝。

東北方向的建州女真屢屢殺害漢人,搶奪漢家商隊,有不臣之心。

他在登基的第三個年頭髮動了“成化犁庭”,建州女真幾乎滅族,自此一蹶不振。爲大明東北贏得了一百多年的安寧。

對於草原部族,他多次主動出擊,發起以騎兵對騎兵的突襲戰。一掃土木堡之辱。

他重視漕運,疏通運河。以南糧北調之法,安恤北方多災省份。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成化帝朱見深無法抹除的功績。

然而在他執政的後期,他獨寵萬貴妃。致使內宮、外戚干預朝政。

內閣紙糊三閣老等庸官竊據權柄。

他以家奴治天下。在各地廣設鎮守太監。鎮監在各地爲非作歹,聚斂錢財。

他迷信怪力亂神。妖僧、惡道、方士將後宮搞得烏煙瘴氣。

朝中官員,競相獻春藥、仙丹,以謀取高位。

上層官員以摸魚躺平爲能事,上行下效。地方官亦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導致國勢日頹。

縱觀史書,其實並不存在絕對意義上的“忠臣”和“奸臣”。

亦不存在絕對意義上的“明君”和“昏君”。

譬如後世讀者看歷史小說。不要動不動就“他燒了鄭和寶船圖紙,他罪該萬死一無是處。”

也不要動不動就“他重用文官他是大昏君,該遺臭萬年”。

任何一個被記入史書中的人,都有他的長處和短處。做過壞事也做過好事。

只不過長和短、壞和好比例有高低而已。

非黑即白的人是不存在的。歷史不是戲臺,不分純粹的白臉和紅臉。

總而言之,如果縱向對比後世的那些大明天子。朱見深是個做過錯事的好皇帝。

且說常風回了家,直接到臥房躺在了榻上。

劉笑嫣驚訝:“你怎麼回來了?大行皇帝大喪,你不在宮裡忙活跑回家作什麼?”

常風以手坐枕,閉着眼睛半躺在上等蘇杭絲綢製成的被褥上。

他輕聲道:“大喪的事跟我無關,登基大典的事也跟我無關。”

“我只管在家裡摟着你睏覺,養足精神。”

“等登基大典結束,有我忙的。”

劉笑嫣問:“忙什麼?”

常風道:“忙什麼?忙抄家!看着,你的夫君會抄出一座太倉銀庫來!”

第五章 妹妹和意中人第七十三章 指銀爲金(二)第五章 妹妹和意中人第四十三章 京中變故第二章 開抄第四十八章 成化朝第一狠人第四十九章 常風,調任回京!第四十八章 成化朝第一狠人第三十六章 一道坎兒第一十八章 九姑娘第八十五章 尚銘的家財第二十三章 得加錢第二十八章 言,兵器也第五十三章 鴛鴦帕第二章 開抄第六十二章 本寺禁止自帶香燭第五十二章 無恥都御史第七十三章 指銀爲金(二)第七十三章 指銀爲金(二)第五十一章 得體的回答第四十九章 常風,調任回京!第八十五章 尚銘的家財第八章 太子朱祐樘第九章 公門之中好修行第四十六章 說服徐永安第四十九章 常風,調任回京!第八十七章 查抄皇宮第二十五章 萬貴妃第七十一章 汪直,汪直!第二十八章 言,兵器也第一章 抄家總旗,常風第八十五章 尚銘的家財第一十七章 怡紅樓第二十章 老瘸子第七十八章 軟禁第八章 太子朱祐樘第六十九章 父親的墳該不會噴火了吧第三十二章 異災第一章 抄家總旗,常風第一十一章 天不絕我第七十五章 常風,升錦衣衛千戶第六十六章 三個問題第六十九章 父親的墳該不會噴火了吧第一十九章 福祿街第二十九章 冷血的朱驥第一十六章 隔空取物第六十三章 長生庫第五十七章 時隔十一年,妖狐再現世第七十二章 指銀爲金(一)第六十一章 大永昌寺第六十二章 本寺禁止自帶香燭第五十九章 召集人手第二十九章 冷血的朱驥第三章 大同婆姨與揚州瘦馬第七章 板藏與樑藏第三十章 朝堂反轉第七十三章 指銀爲金(二)第六十一章 大永昌寺第七十一章 汪直,汪直!第五十章 蟲豸第二十四章 生存法則第七章 板藏與樑藏第四十三章 京中變故第一十六章 隔空取物第二十八章 言,兵器也第三十章 朝堂反轉第五十四章 沖喜第四十二章 泰山姑子第七十五章 常風,升錦衣衛千戶第六十章 蛛絲馬跡第五章 妹妹和意中人第七章 板藏與樑藏第七章 板藏與樑藏第三十五章 揚眉吐氣第五十三章 鴛鴦帕第三十二章 異災第七十五章 常風,升錦衣衛千戶第八十章 出城相迎第七十六章 新任指揮使,朱驥第五十二章 無恥都御史第二十八章 言,兵器也第一十九章 福祿街第八十六章 節節高第一十一章 天不絕我第七十九章 自盡的方法第七十五章 常風,升錦衣衛千戶第八十二章 殺,貶,恕,棄,留,啓第一十五章 選擇第五十九章 召集人手第三十五章 揚眉吐氣第三十九章 晚生王守仁第三十章 朝堂反轉第一十二章 銀磚第二十六章 紙糊三閣老第二十四章 生存法則第四十九章 常風,調任回京!第五十四章 沖喜第六十章 蛛絲馬跡第七十八章 軟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