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漢水血未休(十)

此時已然天亮了,漢軍雖然疲憊,但是陣型嚴密,防備的嚴實,再留在此處,對於沒有了立足之地的魏軍而言徒勞無益,而與此同時,他的靠山、他的兄長司馬炎,卻有可能尚在逃亡之中。

於是乎,司馬機回來得雖然慢了點,撤得卻很快,僅僅是停留了一刻鐘,便主動引軍北撤,並分出小股騎軍,由司馬伷帶着,向着東面而去,搜尋司馬炎的蹤跡。

魏軍的黯然撤退,自然引來了漢軍的放肆歡呼,這也代表着,此戰告一段落,以漢軍大勝完結。

“陛下,此人倒算是一個人物。”

原本司馬炎所據的鄖縣將臺之上,重新立定的龍纛之下,關彝眯起眼睛望着此時只是試探了下,就果斷折返的魏軍,目送這股煙塵向北而走,卻是回頭拱手而對,語氣嚴肅。

“此人如此果斷,爲將絕非那司馬炎能相提並論……”

楊伊微微頷首,不過卻也不太在意,司馬氏中人,除非司馬懿或者司馬師復生,不然,其餘之人,或許能爲一良將,但是對於大局而言,卻沒什麼用處!

司馬氏如今需要的是政略人才,打天下需要將才帥才,治天下需要文略,這種良才,天下層出不窮,但是握天下,卻是需要政略。

政略經驗豐富的楊伊頷首之餘卻不忘順勢再去‘詢問’其餘二將意見:“蔣卿與羅卿以爲呢?”

蔣斌倒是不在意,這種決斷,他不大瞧得上眼。

一旁羅尚此時微微蹙眉,不過倒也沒有反駁:“臣以爲,這魏軍統帥確實果斷,應該小心。”

楊伊點了點頭,如有所思,便也不再多言。

“稍待歇息,關卿帶騎軍北上,復南鄉郡,羅卿從之;蔣卿坐鎮鄖縣,掃清魏餘!”

思慮了下,楊伊定下了接下來的戰略,還是關彝守南鄉,並撥了羅尚爲副將,算是添了一分戰力。

蔣斌仍舊屯守三郡,撫地安民。

另一邊,司馬炎倉惶逃走,身後部隊先在過浮橋因爲通道擁擠而漢軍緊追不捨,只得冒險趟入漢水,希冀漢水之冰尚厚,還能渡之,後來又被漢軍大面積追擊,卻是早已經狼狽不堪。

鄖縣向東,河流處處,這些河流大都位於陡峭的山峽之中,河道窄,礁石多,加上冬季多是冰凌,此時隨着朝陽升起,天氣回暖,冰層逐漸瓦解,一人兩人還能渡之,多了就踏破冰層了。

落水者甚衆,有逃奔的魏人,也有追殺的漢軍。

司馬炎一直向東奔跑了十餘里,渡過了幾座浮橋,纔好不容易像是沒有追兵了,然後自然要趕緊歇息一下,以圖從此處帶着僅存的幾十騎向北還是繼續向東。

這是一處三角洲,兩河在此匯流,一河在北,一河在東。

向北,是剛剛收復沒多久的南鄉郡,向東則是襄城鄧艾所部,目前都應該無憂!

當然,這還得渡過眼前河水,這一處也沒了浮橋了,伐木也不是很方便,只能浮渡過去了。

然而,待幾名魏軍騎士小心試探河冰,差不多還能渡,只是爲了以防萬一,必須解甲,要不然在冰層上穿着甲掉落下去,卻是神仙難救;司馬炎等人也趕緊解甲完畢,正準備從此處渡河之時。

忽然間,旁邊的山石間,卻是涌出一波人,爲首一人更是壓抑不住心中喜悅,當面大呼:“哈哈,卻是吾洪福齊天,我說你脫了衣服,是在等爺爺嗎?!”

司馬炎擡頭一看,登時心下冰涼,原來,此人赫然是戰前找了許久的李癢!

李氏兄弟五人,也分嫡庶,卻是老二李玄休爲嫡子,得繼承家業,而李輔雖爲長子,卻不能繼承家業,自身也只是平庸,如今早早被打發出去,爲山間一部族之領。

李癢卻有能力,雖然漢主打壓李家,但是也給了李家一些人機會,可以從此從家族中跳出來,比如李癢。

身爲庶子,以後也就是領一部族,看似爲人上,但是部族也就是百十人的部族,勉強溫飽而已,而居於山間,和這天下相比,卻差的太遠!

如今也爲一軍中校尉,當然不是帶前綴名的校尉,只是一普通校尉,可以最多領兩千人,當然他只能領最少的八百人。

畢竟他父親,上庸郡都尉李慕,也才領兩千人。

早早李癢就展示出了投誠之意,也有決斷,主動表示願爲間,李氏之事,其實早已不是秘密,已經被有心人傳播!

這看似是危害,但是卻也是一種保護,以仁義傳國的季漢,絕不會以“莫須有”加害臣子,李氏等於得到了一重保護!

但是,得到了好處,自然也有壞處,那就是絕難升遷了!

李癢自然不甘於一下級軍官,也不瞧得上父親和二兄的那些謀劃,就是成了對他好處也不大,於是把握住了這次機會,知道戰功不易,就願意捨命用間。

他不但料到自己可能會有危險,早早捨棄了金子,趁夜色混入魏軍的民壯營中,更是在戰鬥發生後早早出了城,以圖在亂戰中保命。

非只如此,他還不是純粹逃亡避戰,而是稍微觀望戰局後,待發現漢軍氣勢如虹,定然必勝無疑後,復又幹脆攔住了早早的攔住一股百餘人的逃亡山民,報出了自己的官職來歷。

魏軍可是窮索了不少的山民,用之修浮橋,修城等等,這些人見機得快,一旦沒了管束,立刻就散去。

魏人今日大舉搜索此人,民夫營人盡皆知有此人物,如何不信?

這些山民卻是在李癢半忽悠半脅迫之下,主動領着這位漢家將軍來到此處淺灘,說這是必經之路,然後藏在山石之後,以圖‘戴罪立功’。

只能說,李癢是真的精細了,他情知自己領着幾十個民夫留在浮橋那裡,殊無堵截可能,魏軍潰退,至少也是成千上萬的,他就是燒了浮橋,其實也沒多大用。

而他的人,是的,只剩下幾十個了,路上跑掉了不少,剩下的是有野心的和老實的。

李癢尋到這處淺灘,拆了浮橋之後就藏着,卻又在見到司馬炎趕到後強心忍耐,一直等這些人脫了甲冑準備渡河前一刻,方纔率衆躍出。

而司馬炎一行人本就喪膽,此刻又幾乎脫了個精光,待見到李癢神兵天將,別人倒也罷了,司馬炎本人幾乎是瞬間便又被驚駭到陷入那種等死狀態。

身爲司馬氏子弟,不是創業一輩,雖然才智也有,但最多也就是中上之姿,面對這等難事,此時卻是驚駭,而不知所措了!

也就是同樣脫了皮甲的譙周,努力指揮那剩餘十幾個脫了甲冑的魏軍上前在淺水灘上迎戰,然後與一些文士簇擁着司馬炎趕緊渡河。

然而,雙方士氣差距如此之大,又沒了甲冑優勢,魏軍十幾人雖然驍勇,卻也一時被偷了軍械出來又以逸待勞的數倍山民給壓制的不行。

更不要說李癢可是戰將,雖然沒有到武道通神之境,但是那是尚且年輕,卻是有這個資質的,本身武道資質,在李氏兄弟中也是頂尖的,若不是非是嫡子,這李氏家業,該是他繼承纔是。

故此,李癢此時只是身着皮甲,有皮甲也不錯了,山民能得一些皮甲和兵器,鐵甲鋼甲怎麼可能還放在庫裡,也就是皮甲,隨時可制,隨時在制,方被他們得了些。

雙方接戰,不等那邊司馬炎走過幾步,這邊李癢便幾乎瞬間砍倒了三四人,然後便衝破阻攔,並直取毫無遮攔的司馬炎。

幾刀下去,護送着司馬炎的幾個文士也死了兩個,乾脆做鳥獸散,而司馬炎此時都已經要認命了。

只能感嘆:看來天命不在司馬氏!

但天不絕人之路,就在這時,一箭力道十足,隔河射來,居然登時射中李癢,而李癢倉促間用刀格擋了一下,只是傷到了皮肉,再行觀察,這才發現北面河道不知何時已經聚集了一隊魏騎,卻是瞬間無奈。

不過,對面倉促趕來,這河冰越發薄了,帶騎軍來營救的司馬伷比李癢更驚慌,因爲李癢一撥人衝出來,卻是將司馬炎身邊的護衛驚散了七七八八,戰馬也都失控逃走,此時對面司馬炎身側只有一個瑟瑟發抖的老頭子譙周而已。

敢問,一個糟老頭子,此時脫得精光,凍得瑟瑟發抖,又沒了馬匹做倚仗,如何能擋住兇悍的山民和李癢,也是譙周,身爲天下儒宗,好歹有些急智,命兵將擋住李癢等人,二人相互扶持,倉皇走了幾步,到了河冰尚,便踉蹌失控。

唯恐河冰破裂,兩人基本上都是四肢着地,慢慢的爬着。

而更糟糕的是,北面的河水稍微有些寬,魏軍射程根本夠不到對面,只有他司馬伷一人身負強弓,高高擡起硬弓盲射,才能勉強夠到對面,這要是漢軍大隊追來,亂箭之下,司馬炎此時死了怎麼辦?

說實話,這時候司馬伷都想棄了對面的司馬炎的,但他真不能棄,司馬氏如今正是關鍵時刻,爲了大業,誰都可以犧牲,但是司馬炎卻不能。

司馬昭的身體早已經不行了,如今也就是勉強撐着,要不然也不會讓司馬炎早早的任撫軍大將軍,交接權利。

司馬炎也是早幾年前就被確定爲繼承人的,爲此,都娶了弘農楊氏之女。

天下士族,百年前,若是列個高下,也就是汝南袁氏和弘農楊氏能爭一下第一了,而如今,百年時間,汝南袁氏爭龍不成,已然破滅,弘農楊氏實爲天下士族之首。

聯姻就是最佳的政治聯合方式了,確認了司馬炎爲繼承人,此時怎容有失?

於是乎,司馬伷萬般無奈,只能喊身後親衛在岸上上好大弩,又拉了繩索,然後下河高高舉起架住對面李癢等人,然後親自脫了身上甲冑,緩緩浮冰去救。

身後他的親衛,也都只能如此,各自硬着頭皮跟上。

不愧是司馬氏的武膽,最後,真就讓他引着七八個人給過來了,將繩索讓給司馬炎,接着,司馬炎拉着繩索,譙周拽着繩尾,在司馬伷的親自斷後之下,於幾名護衛的環繞中緩緩在河面上爬行着。

見此情形,躲在山石後面的李癢徹底失望,只覺今日白捱了這一箭。

然而,司馬伷見司馬炎已然到了河中,再有幾個呼吸,就能被拉上岸,便想也撤回北岸,但走了幾步,一眼看到那個探頭的腦袋,卻又怒從心起,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反身帶着幾個光膀子侍衛往南而來,準備剁了此人!

這次,輪到李癢要逃了,司馬伷前來肉搏,他固然可以不用擔心對岸精度不高的弩矢了,可他畢竟傷了,身後也就只有一些個山民,又如何能抵擋?

司馬伷畢竟是武道通神之境的,想想就知道,自己定然打不過此人的!

果然,幾個來回之後,岸上未逃的僅存幾名山民便被幾名生力魏軍殺散,陷入逃竄之中,而李癢本人更是狼狽不堪,幾乎便要在河灘上被司馬伷取了性命!

但是,正所謂時來運轉,今日不合李癢該死,混亂之中,忽然又有一支漢軍涌來,卻是此處混亂引來了一部順河尋找找戰功的漢軍至此,而漢軍至此,幾乎是很輕易便用弓箭解決了岸上的幾名殘存魏軍。

非只如此,爲首一將,居然還認得李癢,衝殺出來之後,更是直接一身重甲,往河灘處來救,並遙遙相呼,以圖驚嚇正追殺李癢的那魏軍大將:

“李兄勿憂,漢中張騰在此!”

聽得此言,又只瞥了一眼便察覺對方身材魁梧,不似凡俗,且隨自己渡河過來的親衛已被幾箭給殺了個精光,司馬伷自然也不戀戰,便即刻準備抽身而走。

而就在這時,李癢擡頭一望,復又心動一動,因爲他發現對岸的司馬炎上岸之後,居然沒有趁勢逃走,而是望着這名來砍殺自己的魏軍大將焦躁不安,顯然此將也不是尋常人物。

思想着之前的見聞,這下子,李癢也幾乎是瞬間醒悟此人重要性,卻是咬緊牙關,然後不顧一切,舉刀衝上前,把司馬伷糾纏在河灘之上,還不忘回頭呼喊張騰:“張將軍,速來!速來,吾送你一份潑天大功!”

第三十三章 見義勇爲第六十四章 入股第三十一章 溫侯呂布第三十八章 燕狂徒第九十章 駕臨(2)第二十一章 魏仇第一百二十六章 朝會(3)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六十七章 大額打賞第二章 華山掌門第二十七章 楊琳第一百七十六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三)第六十七章 大額打賞第四十一章 河北多名士第三十章 混戰第五章 謀算第二十一章 論劍(5)第五十一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6)第六十七章 退敵第五十一章 誰勝誰敗第五十七章 江湖事江湖了(六)第四十九章 縱橫第三十章 兵器譜(2)第十四章 五美(2)第九十六章 大將軍身死洛邑 董仲穎號令三軍(下)第十二章 暗夜第七十九章 兩難第二十九章 震驚第三十八章 決戰中原(1)第四十六章 準備第四十七章 降服第二章 隋國公主第四十五章 在下楊伊(4)第六章 開戰第二十四章 崇禎第三十三章 笑傲江湖(1)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品發佈第八章 少女第八章 皇城擂臺第四十章 北上南下第五十六章 江湖事江湖了(5)第六十五章 奪魁賽(1)第十七章 練兵第十四章 貴人第十七章 練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五)第四十三章 俘虜第二章 天香第一百零九章 新物種第六十五章 綰綰第十四章 貴人第二十一章 趙雲第一百三十三章 加班第四十四章 一漢當五胡第十七章 九華大佛第六十四章 逃離黑木崖第一百八十章 大勝第四章 賊王大會(4)第三十三章 孫十萬第四十七章 建制第四十二章 降龍第一百一十二章 印度之殃第二十四章 崇禎第七十一章 何遂高千慮一失第八章 賊王大會(8)第五十八章 壽宴 (5)第二十四章 崇禎第二十章 汽車人變形第九章 人階第十九章 流民第六十七章 天機(2)第七十章 荊州第一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第四十七章 建制第六十六章 再遇畢玄第七十九章 孔文舉遷徙遼州第一百零二章 道是修士最無情第五十九章 結盟(1)第一百二十六章 炎龍終有飛天時(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紛至沓來第二十五章 黃金生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朝(1)第二十九章 開啓(1)第一章 風雲第四十章 慘案第二十八章 長生訣-石龍第五十七章 鄰居(1)第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十九章 秘境(4)四十九章 初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零五章 袁公路一無所獲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二)第八十四章 平型關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迫第四十五章 北驅東胡第六十二章 恭賀新年第五十八章 牢中計第八十七章 偷襲第五十一章 攔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