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澤州攻防戰

崇禎十七年四月七日,天明時分,經過連續多天的逃竄,李自成終於逃出了明軍的追殺,其實這也不奇怪,明軍的主力是奔着山西去的,特別是大同、太原等重鎮。

誰也沒想到李自成竟然是奔向南方的,坐鎮京師的楊伊,如今保住了大明京師之後,自然也就不再考慮其他的了,城中也是外鬆內緊,王公大臣們都被灑出去追殺李自成了,楊伊也可以籌備讓崇禎讓位了。

此時李自成已經到了澤州,冠軍侯王鬥也是纔剛剛得到李自成的消息,放棄繼續朝西進攻的路線,命在太原的英國公張世澤整備各路兵馬,先朝着澤州而來,如今攻守易勢,換成了明軍來圍攻澤州了。

澤州,歷史悠久,史稱“河東屏翰”、“三晉門戶”、“太行首衝”、“東洛藩垣”、“河朔咽喉、兩淮腹眼”;在《澤州府志》中更形象的記載爲“澤界在晉南壓太行,形勝名天下”。

澤州,由於其險要的地理位置,在軍事上一直長期備受重視,且地處中原接壤之要衝,爲南下中原的門戶所在,所以,一直保持着一個地方性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地位,從春秋戰國到明清時期,干戈迭起,硝煙不散,爲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期,軍事家吳起稱澤州是“夏王之國,左天門之險,右天溪之陽,盧澤在其北,伊洛在其南,有此險也”。

澤州在此時爲天下冶煉之都,有“九頭十八匠”之稱,是名兵“陽阿古劍”產地,境內澤州鐵器、蘭花炭名揚海內。

這一處城池至關重要,李巖紅娘子在撤軍之後,率先撤往了這裡,也堵截了明軍的信使和些許明軍的試探,並清理城內上下,整備城防,倒是替李自成守好了這座城。

換了一領精工打製的長身鐵甲,外罩藍布箭衣,李自成此時矗立在澤州城外的二仙觀。

雖然背靠堅城,但是李自成卻是一點信心也沒有,背後的城池雖然看似強大,但是比着大明京師差得遠,不論是物資儲備還是人心。

更何況,此時不單單是王鬥所部,東面的劉澤清所部、南面左良玉等,有訊報稱,這些人都再朝着他而來。

此時大順安危其實就寄予李自成一人身上,沒了李自成,李來亨一介小兒,現在絕對成不得事,恐怕就連當年蜀漢安樂公的待遇都不能享得。

此時,澤州城內李自成來了之後也沒停下,正在佈置各個炮臺,炮是大將軍炮,炮身用生鐵鑄造,長三尺有餘,重約有2000斤,前有照星,後有照門,裝藥一斤以上,鉛子(炮彈)重三至五斤,射程可達一里之外。

炮身有多道加強箍,分大、中、小三種,分別發射7斤、3斤和1斤的鉛彈,用一輛車運載,車輪前高後低,可在車上直接發射,具有較大威力,是從嘉靖九年十月開始製造的。

最初的原型主要是由戚繼光創制的一種小型將軍炮,該炮因其形似虎蹲而得名,炮身長66釐米,重18公斤,自前至後有五六道大寬鐵箍,口端備有大鐵爪,鐵絆,可用大鐵釘將炮身固定在地面上,以便消減發射後產生的後坐力,克服了原有火炮在發射後因炮身後衝而自傷炮手的危險。

此炮便於在山林水網地帶機動,可控扼險隘,一發能射上百枚小彈丸或50枚較大的彈丸,散佈面大,比烏鐵更能有效地殺傷以密集隊形進攻之敵,在抗倭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戚繼光在隆慶年間到薊鎮練兵時,又將此炮裝備騎兵使用,成爲一種較好的騎兵炮;後來工部改制之後就是大將軍炮了,該炮口徑達100毫米以上,全長約4 米,自炮口至炮尾共有九道寬箍,藥室呈算盤珠形,室壁開有火門。

據《登壇必究》記載,大將軍炮在發射後,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而若在戰場上安置千架,人人能放,則可所向無敵。

最初大將軍炮太重,難以機動,後來又加以改制,用車載運,便能登高涉遠,山地平原皆宜,見者莫不膽寒,大將軍炮實際上也就是成了一種車炮合一的重型火炮。

車載炮有許多優點,首先是便於機動,炮手既可推拉炮車,又可臨敵發射,其次是提高了火炮的參戰速度,贏得了戰機,其三是兼有擋敵和擊敵之用。

炮車既具有一般戰車阻擋北方縹悍騎兵快速衝擊的作用,又可建立軍營,使用火器和疊陣,擊殺敵騎;不過雖然在殺傷威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它有一大缺點,那就是沒有瞄準器具,在發射速度、機動性等方面也不盡人意,不過明廷還是嚴密控制了火器的製造和使用,嚴禁地方和個人研製。

澤州卻是一個官造所在,也是李自成沒有再度逃走的原因,雖然這裡現在的炮基本上都是次品,因爲優品早早都被運走了,就連工匠也被遷往京城了,大明朝還是有辦事的人,也知道什麼是國之重器。

李自成可分不清什麼是次品優品,在城內蒐羅了一些工匠遺留的學徒,稍微整理一下,就打造了一個個炮臺,實驗了兩三次,威力不錯。

當然,澤州這裡的火炮也不是發射七斤或三斤炮彈的大中型火炮,而是發射一斤彈的小炮,炮身是鑄鐵的,用多道鐵箍加強,不算炮車的話,火炮的重量也只有三四百斤,工部在各地督造的大都是這種,對李自成這種沒見過大世面的,也算是夠瞧的了。

本來大將軍炮都是擺在一種特製的炮車上用於野戰的,不過炮車並不能用於守城戰,因爲它是三輪的,開炮的時候裝在炮架後面的輪子也不是拿下來的,而是在大炮後面堆起一個土坡,來回復後座,而在城牆上也沒辦法堆土,所以李自成也只好命人把大炮取下來扛到石頭壘成的炮臺上。

如今這樣一設計,這大將軍炮不僅不方便用於守城戰,連野戰運用也非常不便,很難及時轉移陣地。

不過對於李自成而言,奇怪的炮架所帶來的使用不便,根本就不是什麼問題,因爲戰場的主動權在他的手中捏着,至少現在是如此,因爲他的騎兵現在佔據上風!

這也多虧了李巖紅娘子夫婦,收攏的大部分都是騎兵,也因此才能先李自成一步到達澤州,南面的城池大多都還是歸屬於李自成的,現在澤州共雲集了超過五千的騎兵。

現在雖然是火器轟鳴的時代,但是騎兵在戰場的地位依舊非常關鍵——強大的火器意味着強大的殺傷力,而強大的騎兵則意味着戰場主動權。

至少在崇禎十七年四月七日前,殺傷力和主動權這兩個可以決定戰役勝負的有利因素,都在李自成的手中!

當然了,他的敵人也不是沒有勝算,各部明軍現在在英國公張世澤的率領下,現在是步步逼近,並且佔據了有利的地形,依託河、山佈陣,穩打穩紮的逐步推進。

另外,明軍的援兵正在趕來,特別是冠軍侯王鬥,李自成很清楚,王鬥一來,那麼現在的局勢將會立刻扭轉。

根據李自成所掌握的情報,王鬥所部,是明軍現在最精銳之師,騎兵就不用說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而步軍則裝備了威力強大的火銃和火炮,而且訓練有素,紀律森嚴,所部士兵的待遇也極爲優厚,遠超尋常的明軍官兵,因此戰鬥力非常強大。

所幸的是,王鬥所部的數量有限,根據暗間提供的情報,王鬥所部總共也就兩萬左右,騎兵五千,步軍一萬,炮軍五千,這不可能都派來澤州吧,總要留一些守京城的,應該能留下一半吧!

李自成感覺崇禎不應該會有太大的膽子,把所有精銳都派出來的,大明朝京師總共纔有多少兵,山海關的遼東之師不能動,現在肯定要留下不少人守京城的。

若是隻有一萬,李自成就勝券在握了,他這麼大膽,自然是有底氣的,李巖和紅娘子已經被他派往南邊各城,現在不管南邊的左良玉了,襄陽也不要了,所有的兵馬全部收攏到澤州來,打下王鬥所部,再去打大明京師!

李自成不信,到時候他再次集結十餘萬人馬打不過王鬥一萬人,沒這個道理!

當然,現在他是在隱藏實力,所以表現的非常怯懦,大軍也不擺開來野戰,明軍只要進攻,他就撤退,步步後撤,而明軍的指揮官英國公張世澤卻也沒有因此就加緊猛攻,還是先構築堅固工事再進軍。

wωω ¸тt kán ¸¢ ○

李自成最後退到了城北老豬山,在此山也構築了一些非常簡單的工事,李巖的信使說是大軍將會在三日後回來,因此這座山其實也是陷阱之一。

澤州雖然地勢險要,不過也沒有大江大河爲天險,也就只能依山爲險了。

在雙方的大部隊都在準備決戰的時候,小規模的接觸,其實一早就開始了。

先是雙方斥候騎兵之間的較量,在大順軍一方憑藉着騎兵取勝後,不過明軍一方張世澤又命令火器營堅守工事發銃,現在打的還是不相上下。

雙方持續但是不激烈的交火持續了幾天了,目前依舊沒有要結束的意思。

王鬥什麼時候到?或者是已經到了,在二仙觀中,李自成現在也沒有什麼把握,城中現在囤積的兵馬可不少了,收攏的潰兵加上李巖收攏北上來的如今李自成已經手握五萬餘人馬了。

此時一邊顧君恩用在細細觀察了之後,低聲對李自成道:“陛下,咱們的大炮都已經擺放好了,隨時可以準備發炮了。”

旁邊的郝搖旗此時也道:“這回是我們炮多了,用大炮轟**的!”

顧君恩倒是跑回來了,也不愧是軍師了,沒能落到明軍手裡,倒是宋獻策不知所蹤,如今也沒有消息,明軍那邊也沒聽說被逮到。

李自成此時猶豫了下,對顧君恩說道:“那就讓山上的兄弟撤下,不,傳令下去,叫兄弟們先打他兩個時辰。

然後再退,等着朱賊全部主力攻上來,再集中力量,先打垮朱賊的一路!”

王鬥其實也已經到了,此時他正陪着臉色慘白的朱純臣,另外還有英國公張世澤,一塊兒登上了附近一座山,正在遠觀敵陣。

現在從他們所在的山頭向東南方向看過去,那場面可是極爲壯觀!

李自成的大軍排出了約有兩萬人,在戰場上正在廝殺。

另外李自成還有一部大約兩三千的騎兵,則在澤州城周圍機動,就在這時,老豬山上忽然騰起陣陣白煙,還發出打雷一般的轟鳴,是明軍這邊的大將軍炮先一步開始怒吼了。

這一次明軍這邊帶來的大都是小炮,也就是一斤炮,威力並不大,但是擺在老豬山頂上的幾千李闖軍的步兵還是遭了殃。

他們雖然忙活了幾天了,但是並沒有修建起什麼堅固的防禦工事,實際上也不大懂這些,唯一懂得李巖還被派走了,而沒有趁手的鐵鍬、鐵鏟,也沒受過什麼工事訓練,還是按照冷兵器時代的思路,用車、拒馬等擱在一起,也就是修了道防馬的工事,卻沒想到防炮擊!

這些雜七雜八的防馬或者步兵的東西根本不能防炮,甚至在被一斤重的炮彈擊中後還會四下亂飛,誰被這些碎片磕着碰着,都少不了要頭破血流,骨折筋斷!

就在這時,一隊隊明軍步兵就帶着鳥銃在炮兵陣地前展開,然後步步推進,然後就噼裡啪啦的發射起來,也不是什麼太規整的齊射,也沒有太好的準頭,就是一股腦的把鉛彈打出去就行。

不過這也不錯了,已經有幾分火器時代步槍陣列的氣勢了,捱揍的是李自成所部,其實也就是烏合之衆,是地方拉來裹挾來的鄉勇湊成的,成軍時間不長,訓練水平也差,而且跟着李自成其實也沒打過什麼硬仗。

正是因爲他們的戰鬥力不靠譜,李自成纔會讓他們做炮灰,李自成這種習慣,怎麼說呢,對以往的明軍來說,挺好用的,反正這些人打死了他也不心疼。

第四十四章 一網打盡第六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第六十七章 朱公偉逃出生天第一百四十章 荊州攻略(2)第三章 隋國公主(2)第八十一章 許唯第四十九章 寇仲第三十一章 超級英雄/反派第四十七章 真天子第十四章 對峙第四十章 收穫第四章 張翼德第十九章 論劍(3)第一百四十五章 緣由第七十四章 女皇(1)第四十章 玩家瑣事第五十四章 西縣第一百五十九章 定計第三十七章 勝敗第一百三十五章 變革第六十五章 裴元紹進退失措第六十三章 任盈盈(1)第十八章 紀律第八十六章 東征第八十五章 攪動風雲第二章 隋國公主第九十七章 湘西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玩家戰爭(3)第九十八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生活大爆炸第九十二章 邁步星空(6)第一百六十九章 勝一第八章 我要當教授(1)第九十一章 邁步星空(5)第四十五章 逃第二章 華山劍宗第一百五十三章 成才第十二章 封山第六十一章 天子坐明堂第二十章 囚禁第六章 開門立派第六十八章 勝敗之間第三章 幽谷有佳人第五十八章 剿滅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地第七十九章 董家酒樓第五十五章 敗退第三章 立志第十五章 秘境(1)第一百零四章 王將軍冷血無情第一百零二章 道是修士最無情第五十九章 唐紫晨第六章 開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4)第三章 溫青(1)第六十七章 梅莊(3)第十一章 天生郭奉孝第二章 不一樣的世界第五十四章 猛文丑一漢當五胡第六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三十一章 驚天一劍第一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2)第十五章 送聖上南下第三十九章 決戰中原(2)第十七章 美人軍師第四十三章 洪七公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品發佈第八十八章 暗戰第三十二章 天魔琴第六章 賊王大會(6)第三十一章 開啓(3)第八十九章 駕臨第三十七章 火熱第五章 鳳溪村口初相遇第六十章 邵將軍驚聞秘訊 陳子川欲牧遼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國際空間站第一百八十八章 死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涼第七十八章 女足第一百一十一章 琴瑟和鳴第四十六章 暫別烏桓第四十章 黃裳第一百六十一章 忽聞惡訊撲面來(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即將到來的最後一戰第六十一章 迴歸第二十六章 抉擇第一百零四章 王將軍冷血無情第六十八章 天機(3)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三)第三十二章 回山第四十八章 海上遭遇戰第十六章 懲奸除惡(2)第六章 成果第八章 我要當教授(1)第一百零九章 論道第一百六十九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七)第一百零八章 皇宮守衛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荊州攻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