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薊鎮爭奪戰

張世顯此時在薊鎮是滿臉猶豫,京城的消息得不到,城中的信鴿被捕殺一空,城外的莊園都被堅壁清野,現在是誰也不知道京城到底是什麼情況。

在得知劉宗敏死於己手之後,他自然也不抱投降的心思了,有些人是能投降的,但是有些人卻是不能的,像他這種,殺了劉宗敏的,落在李自成手裡,絕對是死路一條!

劉宗敏爲何不勸降一番呢?張世顯此時站在薊鎮的西北角感慨着。

同時他用憂鬱的目光,看着如洪流般在城外席捲而過的數萬李闖軍騎兵,這些人此時退是不能退的,因爲其中的降軍佔據數量太多,大家都承擔不起劉宗敏失陷的責任!

可是投降,這時候自然是不可能想這種事的,畢竟京城那邊要是打下來,他們就真的成大順國了。

“將軍,賊子準備攻城了!”

幾名副將此時皆是一臉緊張,但是如今大家都在一條船上,城中投降的那些家族已經被屠戮一空,劉宗敏並親兵數百皆被砍了頭,懸掛在城頭。

看着城外李闖軍一直在做攻城準備,可是他們城內卻無法做更多的動作,現如今好像只能困守孤城,求援都不知道去何處求援,此時,經過一天的緩衝,李闖軍好像也進行好了整訓,此時無數精銳擡着一架架雲梯列隊而前準備衝鋒,很顯然他們也沒把薊鎮上這點人當回事,連稍微複雜點的攻城器械都懶得製作。

“你帶一隊人去西門!”

張世顯此時吩咐指派道着:

“另外派人去津門、山海關求援!”

緊接着他又補充道:

“再派心眼靈活的,看仔細京城方向!”

“末將遵令。”

“末將遵令。”

幾員副將也都沒猶豫,直接就接了令分別去辦事了,如今都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也都很賣力。

此時的情況微妙,李闖賊子大約有三萬人,此時攻城的約有萬餘人,此時分爲數部繞城,很顯然是爲了牽制城中步兵,這些騎兵雖然不太可能攻城,但也必須警惕他們的突襲,西門戒備鬆散,要是沒有準備好,被突襲,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好在騎兵沒有云梯之類的東西,最多隻能衝到城牆跟前拋鉤子爬,所以分出一隊人保持警戒就行,此前張世顯已經重新對城內的守軍進行了整編,直接分成十二個隊,每個隊一千餘人由一個校尉統領,南門和北門各有兩個隊,如今西門再分出一個隊,而剩下七個隊由他親自率領負責迎戰這西門外的賊子。

相比於城外的賊子,城中的這點人手明顯捉襟見肘,如今可以說是絲毫反擊之力也沒有,但是張世顯卻也知道,這時候哪怕硬撐也得撐住,不然,無論京城是不是被李闖軍奪下,他這個人也要廢了!

京城要是被李闖奪下,而薊鎮攻不破的情況下,那麼李闖很可能就要談條件了,那樣才能保住一條命;而李闖若是沒有攻下京城,薊鎮若是丟了,依照崇禎的脾氣,他恐怕要落得和當年袁崇煥一個待遇了。

等着耐心的守了一天之後,張世顯卻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李闖軍要是就這點水準,根本不是奪天下的料!

從這攻城的水準就可以看出,上萬人攻打了一天,竟然沒有一個“先登”!

甚至到了下午的時候,這上萬的大軍竟然只是拿着盾牌把自己護起來,然後列隊朝着城牆,不動如山,眼看着剩下最多離着護城河不到百米的距離,居然不敢再往前走了。

一直沒有統兵,自上一代英國公去世後,這一代英國公府還沒來得及接掌屬於自己的位置,對於明軍的戰鬥力也很是模糊,對於敵人的戰力更是未知數。

所以張世顯一直做得都是很穩妥,先立於不敗之地,再尋求戰機,當然,他也沒有想到,城中竟然會有那麼多通匪的,要不是那一封緊急信鴿傳書,他恐怕就要在睡夢中被擒拿了,那麼,再有什麼遭遇就是未知的了!

他一伸手,旁邊士兵一臉恭敬的把千里鏡遞給他。

此時城中能移動的大炮已經集中,看着城外的李闖軍畏縮不前,他就命令部下準備展開炮擊。

看着熟練的炮手經過手動微調之後,在最終鎖定目標後立刻把火繩杵進了點火孔,驟然間伴着震耳欲聾的巨響,十幾斤重的炮彈呼嘯飛出,略微帶着一點拋物線,如有神助般正中城下賊子們聚集的中心處,在直接砸死一名李闖軍賊子的同時,只是一彈,方圓十米之內,非傷即死。

城頭上不只是一臺炮,一共是四門炮,讓城下的李闖大軍立刻亂成一團,沒有經歷過炮火洗禮的,對於大炮最是膽怯!

這時候,無論是火槍還是弓箭,都不一定能射死人,但是大炮卻不一樣,一炮炸下去,肯定是要死人的!

城頭上的明軍士兵以最快速度將發射過的大炮清理炮膛重新裝填彈藥,就在他們完成這項工作之後,城牆上大炮發出了第二輪的怒吼,又是死傷無數,而這時候的死傷,甚至大多都只是友軍踩踏而亡的!

可惜!

看着城下的混亂,對於李闖軍的戰力再無懷疑,不過爲了穩妥,也是爲了未來,張世顯並沒有此時就要點出人馬,殺出城去。

這個時候殺出城去,定然是戰果不菲,李闖軍攻城的步軍雖然死傷不多,但是士氣降低的厲害,在城頭上,通過千里鏡看的很清楚,此時都有在不斷逃跑的。

而若是一支精銳兵馬殺出去,這萬餘李闖軍步軍賊子,恐怕就要一戰而潰了,不過張世顯不想把事情做絕,要是李自成佔據了京師,那麼他這麼賣力的打李闖麾下的部隊,那麼以後就是有機會談好條件投降了,到了李闖的麾下,也是絕對不好過的!

此時穩妥爲先,張世顯卻不知道自己的穩妥卻是很可能救了自己的一條命,此時攻城的步軍,其實大多都是以前的明軍降軍,本來就是從騎兵轉爲步兵的,又被逼着來攻城,這些人的士氣本來就不高,但是李闖的老營,卻是戰力未曾有多大損失的。

若是此時張世顯打出城去,那麼很可能不是李闖軍老營的對手,畢竟此時這些人都有哀兵之氣,劉宗敏的人頭還被掛在薊鎮的城頭上呢!

他們可不是明軍降兵所能比擬的,雖然其中部分也曾經是明軍降兵,但跟着劉宗敏久了,這最起碼面上已經是全意投靠大順了。

城內張世顯堅守不出,而城外李闖軍未曾一勝,特別是經歷過今日的攻城戰,看似毫無戰果,士氣慘遭重創。

實際上和普遍印象中不同,這時候真正的攻城方式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賴大炮,這一點上,李自成就落後了時代,而此時,明軍的火器,在這片土地上,還是稱得上第一的。

特別是大明京師工部下屬的工匠,這其實是最爲寶貴的財富,因爲他們能造槍鑄炮,這是這個時代的核心科技。

雖然如今薊鎮城頭上的炮威力並不大,不管是火藥還是炮體,都沒有經過改進,但是卻也是戰爭神器了,此時的李闖軍還基本處於冷兵器時代,面對着這等戰爭神器,在無法反擊的距離上被攻擊,這就很令人憋屈了。

明軍的炮手如今也不懂什麼叫彈道學,更沒有專職的彈道計算機外加測距儀,橫風儀等多種傳感器的數據支持,但是就是如此,也是火器對冷兵器的碾壓!

這叫科技上的差距,李自成不明白,他的手下恐怕也沒有幾個能明白,其實現在,這片土地上明白的人都不多。

郝搖旗是現在城外闖軍中做主的,他是李闖軍的老人了,本名叫什麼已經沒人知道了,不過因爲他最初是李闖的大旗手,故名“郝搖旗“。

如今劉宗敏一死,明軍降將很默契的把他推上了帥位,企圖讓他承擔這個責任,不過因爲郝搖旗本性魯莽的緣故,卻非要先報了仇再說。

至於能不能報仇,他感覺不是問題,這不是還有炮灰嘛!

那些名將降軍降將就被他逼迫着來攻城了,此時,他們根本沒有攜帶什麼攻城武器,只是準備了一些雲梯,這些明軍降軍降將就被逼着來送死了,郝搖旗卻是不在乎,感覺到了這些人的惡意,他雖然不明白爲什麼,但是讓這些人去死還是很容易的。

第一天攻城毫無戰果,到了第二天,他就帶着人親自壓陣了,看着城中明軍根本不敢露頭,他就越發瞧不起,這是以往根深蒂固的印象,實在不容易改變。

至於劉宗敏,肯定是中計了,城中那些投靠的,肯定是假的,然後劉宗敏中了埋伏身亡,沒事,等着打下了城,把那些人全殺了報仇就是了。

面無表情地一揮手,隨即戰鼓敲響令旗揮動,被逼迫着的炮灰們此時擡着飛梯,在身後那些大爺們的監視下,吶喊着開始向薊鎮發起了進攻,而身後的大爺們也在馬上準備射箭爲他們提供掩護,當然,也是逼迫,敢於後退,那麼就立刻射殺!

“拿弓箭來!”

城牆上張世顯此時一伸手說道,君子六藝,如今那些儒家的君子們基本都忘了,但是武將世家卻是沒有忘記的,就是再怎麼養尊處優,基本上都會上一手的,而張世顯,兵書軍器,俱是精通!

窮文富武,這個時代,勳貴之家,只要願意習武,還是很容易的,家族也願意扶持,也有資源扶持;而對於這個時代的平常家庭來說,對於六藝的禮、樂、射、御、書、數,其中大多都根本沒有資源去學習。

比如,一個“御”,春秋戰國時代是御車,後來就基本上是指騎馬了,普通人家哪有機會去學騎馬,就更不用說弓箭、樂器了。

樂器,張世顯自然不喜,但是對於弓箭,卻是有一份自信。

城防和大炮給士兵使用就行了,居高臨下炮轟敵人的步兵集羣不需要精確的瞄準,而他需要的是帶着弓箭手速射來發揮他的一些作用,也是一種鼓舞士氣的方式。

張世顯穩穩地拉開自己的弓,他用的自然不是制式的弓,而是花費巨資製作的精良武器,然後瞄準了一名正在指揮着炮灰一起前進的軍官,驟然他鬆開手,弓弦的響聲中那箭嗖得飛出,就在那名軍官愕然擡頭的一刻,箭簇就射進了他腦袋。

他其實若是不擡頭還好,頭上的甲盔說不定還能擋下這一箭,但是一擡頭,卻是直接被這一箭從眼中射入,這時候什麼甲都沒用了。

周圍的炮灰們一片愕然,城上一片歡呼之下,就在同時,無數箭隨着張世顯之後射出,雖然大多精度都不高,不過這時候追求的是量了。

張世顯的第二支箭飛出,緊接着第二名被他看中的軍官被釘死,第一支箭的時候,他還感覺把握不大,不過有了第一支箭給他的手感,接下來卻是沒箭必中。

然後是第三支,第四支,第五支……

短短一炷香的時間內,他射出了七八箭,基本上每一箭都射死一名敵人的軍官,此時他停下了弓,有累了的因素,也有敵人在撤退的原因。

因爲有大炮的原因,敵人的弓箭手也根本無法壓制城頭上的明軍,城下的弓箭手本來就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與城頭上相抗的,他們唯一的辦法就是在馬上不斷奔跑着馳射,但是面對着火炮,這馳射也跑不起來,炮彈一砸就是一個坑,這一個坑一不小心就是至少三五匹馬被牽累。

至於前方攻城的炮灰們,因爲攻城器械簡陋,再加上都是被強逼而來的搞得士氣萎靡,而城牆上明軍卻士氣旺盛,尤其是爬到了近處,明軍還有着大量火繩槍壓制,他們也很難單純靠雲梯爬上高聳的城牆。

輕鬆頂住了這上萬人的進攻,不但如此,還給這些郝搖旗派來的炮灰造成了嚴重傷亡,死屍很快就鋪滿了城牆下。

但這很可能只是暫時的,人數的劣勢無法彌補,守城的人會累,而他的敵人卻可以輪番進攻,或者四面圍攻同樣可以讓城頭上的士兵疲於奔命,一旦若是李闖軍的這些賊子們制定好更合理的進攻計劃,或者說製作出更好的攻城器械,那時候就該輪到薊鎮的明軍倒黴了。

不過這一點,張世顯卻不知道他不用擔憂的,這要是劉宗敏或者李闖手下的其他大將在,比如田見秀、劉芳亮、高一功、袁宗第或者李過、李雙喜等任誰在,也基本上不會像郝搖旗一般,可是這些人都不在。

劉宗敏是不願意別人掣肘他,因此,也就只帶了一個對於李自成很忠心的郝搖旗,李自成也放心,他也舒心,但是此時,卻是讓這幾萬對李自成至關重要的騎軍,困在了薊鎮城下。

郝搖旗的不知進退,這本來就是他的性格,只是李自成也沒有料到,劉宗敏竟然就那麼走了,這是誰也沒有想到的!

第八十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效法當年班定遠(二)第五十九章 晉升(3)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3)第三十七章 斬首第十七章 秘境(3)第十六章 薔薇劍燕南飛第三十八章 桃花島第七十三章 法師伊凡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五)第八十二章 驚天魔盜團第九十一章 漢水血未休(七)第十九章 流民第五十三章 五嶽盟主第五章 進場第十四章 貴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四)第四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十八章 化解恩怨第九十二章 一統天下第五十一章 至尊紅顏第一百二十六章 朝會(3)第十三章 門規第三十章 危機第三章 隋國公主(2)第一百二十九章 炎漢終有飛天時(五)第七章 王允第九章 回憶(1)第二十四章 不過如此第三十四章 笑傲江湖(2)第一百零四章 山圖公子第三十五章 十強武道vs天子劍道第四十二章 降龍第一百九十二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三)第十七章 美人軍師第一百九十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一)第三十章 藏寶第三十章 赤兔第一百一十四章 士族底蘊第二十九章 賄賂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迫第四十二章 舞蹈串燒第一百五十二章 效法當年班定遠(三)第八章 我要當教授(1)第十九章 電梯故障第七十九章 董家酒樓第十九章 江湖醜聞第八十二章 驚天魔盜團第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三章 俘虜第二十五章 兩敗俱傷第十二章 破城第二十六章 戰爭延續第五十六章 機皇第五章 賊王大會(5)第二章 隋國公主第四十三章 傳鷹第四十一章 年會開始第一百四十二章 進退兩難意徘徊(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移動支付第七十一章 何遂高千慮一失第四十五章 金狼第四十四章 劍二十三第四十章 黃裳第一百四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5)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六)第三十三章 東羌獵將第九十章第十一章 山賊第五十二章 畢玄第八章 福威鏢局第八十二章 驚天魔盜團第六十六章 直播打賞第十四章 貴人第五十九章 劍出華山第八十八章 宋缺第一百七十九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六)第四十九章 縱橫第十八章 北上第二十一章 秘境(6)第七十六章 論功(二)第十三章 巧奪劍譜(2)第一百七十八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五)第八十七章 漢水血未休(三)第四十七章 突破第九十八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中)第九章 酒友第二十六章 抉擇第五章 冶兒第四十八章 各方動作第七章 張四郎第二十五章 賊第八十章 笑傲江湖(4)第十九章 孟府宴客第二十三章 皇宮夜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薊鎮第四十章 青龍會(5)第十二章 慘案第二十一章 魯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