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因擔心十六阿哥與八阿哥, 康熙御駕匆匆結束行圍,於一個月之後回到承德。

八阿哥胤禩見到聖駕的那一刻, 幾乎是潸然淚下, 淚溼衣襟, 衝聖駕拜倒之後, 膝行幾步,伏在康熙腳面前,泣道:“兒臣這次……險些就見不到皇阿瑪了——”

隨侍在康熙身後的四阿哥、五阿哥等人看着這副父子重聚的場面, 都是吃了一驚, 幾乎都以爲是認錯了人,若要論常理, 難道不該是小十六飛奔而前, 然後抱着皇阿瑪的腰放聲大哭:“兒子這次差點沒命見皇阿瑪”——難道不是該這樣的嗎?

沒想到,八阿哥胤禩竟然也有這樣感情充沛的一面。

康熙顯然也沒有料到這一點, 但他極少見到八阿哥這樣真情流露, 心裡也頗爲震動, 彎腰將胤禩扶起來,大聲道:“不要怕!你是朕的兒子!”

他早先見到那張綠林衆人重金懸賞,要八阿哥的性命一事, 自然是震怒非常, 但又想到八阿哥如不是精心在刑部辦差,也不會連性命都受到威脅。他早先已經急命幾名御前侍衛趕赴承德,守護在八阿哥府邸。此外,八旗駐防熱河的士兵也接到調令, 嚴查在承德出現的綠林人士,決不許出現任何漏洞,傷了八阿哥的性命。

胤禩站起身,面上猶有淚痕,卻已是一臉的堅毅,點頭道:“是,兒臣決計不能墜了皇阿瑪的威名。”

他難得從皇父這裡感受到關懷與溫暖,此刻眼眶發熱,淚水似欲涌出,但這絕非作僞,而真的是有一股子暖意在胸腔內來回涌動。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胤禩忍不住想起那日與慧空師太閒聊的時候對方說過的一句話。

是啊,親情這樣東西,就是用來表達的,若是不表達,一味悶在心裡,又有誰能知道?三國時曹操父子作別,曹丕哭一場,曹植寫首詩。然而這看在曹操眼裡,曹丕與他纔是父子,曹植……就只能是君臣了。

可見偶爾哭一哭也是有好處。

想到這裡,八阿哥突然有些羨慕起弟弟十六阿哥胤祿,胤祿打小在皇父跟前哭的次數數都數不清,高興也哭,受委屈也哭……都這麼大的人了,有時還是會扭股糖似的纏着皇父不撒手。

這小十六……從皇父這兒分去多少寵愛啊!

胤禩一回頭,看看跟在身後的十六阿哥。

很難得,胤祿只微笑着站在他身後,既不上前,也不說話。貼身服侍胤祿的太監小田早先得了特許,即便在御前也一直扶着胤祿的右臂。

康熙見過摺子上描繪十六阿哥受傷的慘狀。他知道這個兒子從小沒受過什麼苦,這回苦頭算是吃大了。當下他招呼:“胤祿也上朕這兒來,教朕看看,怎麼吃了一回苦,皮猴兒變悶葫蘆了。”

胤祿卻依舊站在胤禩身後,望着皇父,微笑不語。

衆人都是一驚,康熙則立即皺起眉頭。

胤祿見狀,微微一側頭,小田扶着他,湊在他耳邊說了一句,隨即將他往前送了送。

胤祿邁步有些着急,腳下稍許踉蹌,在康熙面前“撲通”跪倒,高聲說:“回皇阿瑪的話,兒臣,兒臣……前日受傷,耳力尚未完全復原,適才未能聽見皇阿瑪召喚,兒臣……有罪!”

“快扶起來!”康熙一着急,“怎麼竟是耳力未復?”

他背後四阿哥胤禛、五阿哥胤祺一起站出來,左右將胤祿一扶,反倒是胤禩落了空,只轉身望着弟弟。

“回皇阿瑪的話,”胤祿臉上浮現淡淡的笑容,“那日遇襲,歹人距離兒臣太近,火銃的聲音太響,所以震得有些聾。太醫看過,說慢慢就能好起來,眼下也不是一概都聽不見,就是時好時不好的。兒臣君前失儀,請皇阿瑪責罰。”

康熙一聽這話,心裡那叫一個酸楚。

一向喜歡撒癡賣乖的十六阿哥,這會兒變得這樣沉靜,又一再爲耳疾而向自己請罪,似乎這次受傷對他打擊很大,幾乎令他變了個人似的。越是這樣的反差,就越是叫人格外心疼。

康熙這纔想起,八阿哥畢竟只是受人威脅,真正身體受創的,是這個兒子啊!

康熙沉吟了一番,對十六阿哥說:“待好些了就找個機會去瞧瞧你額娘去。這陣子她一直擔驚受怕的,總惦記着你。”

他見到胤祿一直側着頭,忍不住又在兒子耳邊大聲重複了一遍,末了又說:“你放心,你額娘……有你這個兒子好好孝順着,朕不會虧待她。”

十六阿哥生母王嬪出自漢軍旗,是康熙下江南的時候由蘇州織造史家“引見”,方能在康熙身邊侍候的。進宮后王嬪的份位一直很低,哪怕如今人人以“嬪”稱之,可是王嬪實際上仍然是“貴人”份位。

胤祿聽見皇父這最後一句,曉得生母晉位有望,眉毛抖了抖,瞬間露出喜氣洋洋,立時又恢復了那個“小十六”的本來面目,衝皇父拜倒叩謝之後,又故意拉了拉耳朵,說:“皇阿瑪您瞧,這天大的好消息,兒子就能聽得一清二楚的。”

康熙見了他這副憊懶模樣,忍不住虛踢一腳,斥道:“都是有兒子的人了,還跟個猴兒似的,你還不好生養着,養好了給朕繼續辦差去?”

十六阿哥到現在終於放了心:這趟傷受得沒有那麼冤屈,無論如何,給母親換來個在宮裡挺直腰板做人的機會。

與十六阿哥年紀相仿的十七阿哥胤禮聽說之後也很興奮:若是皇上有意晉王嬪的份位,那麼胤禮生母陳氏的份位便也能晉上一晉了。

住在承德避暑的後宮衆人之中,因此事得益的,並不止王嬪與陳氏兩個,受益最大的當屬八阿哥生母良妃。康熙聽說良妃身染小恙,便親自前往探視,並且賞了不少好東西,囑咐她好生休養。一時宮中見風頭倒向良妃那裡,自然紛紛巴結,連帶宮外也起了流言,只說皇上屬意八阿哥胤禩。

二廢太子之後,東宮位虛,滿朝文武大臣屢有向康熙諫言早立太子的,但康熙一直不置可否。如今人們終於“猜到”了康熙的意思,宮裡宮外,胤禩母子一時風光無限。

石詠這邊,也終於找了個就會再次上門,求見慧空師太與妙玉小師父。

那日石詠請妙玉扶乩,由石崇降壇,卻沒想到石崇降壇之後,就說要把妙玉的名貴茶具統統買下來,惹惱了妙玉,登時便端茶送客,要將石詠和他隨身帶着的物事一塊兒都掃地出門。

後來正巧恰逢慧空師太回來,稍許緩和了些。石詠纔有膽子再次上門,求見妙玉。

可出人意料的是,石崇對妙玉的印象着實不錯,“這姑娘有氣性,又會扶乩,嘖嘖嘖……”

石崇一讚起妙玉就停不下來,“和我差不多!”

石詠納悶了,妙玉怎麼就和石崇差不多了呢?想了半天,才記起妙玉當日曾說過一句:她那些茶具器物,在她眼裡,絕不能以尋常金銀來衡量。這姑娘那時的語氣與決心,倒與石崇當日一本正經地說“綠珠絕不可與諸妾同日而語”的那種感覺相差彷彿。

“那姑娘的師父還是個會算先天神數的大家,”石詠到這時候記起慧空師太的眼神,都還有些心有餘悸,悻悻地道,“她能扶乩,又算得了什麼?”

“先天神數?”石崇聽了,也很感興趣,思索一陣,忽然說:“那你便直接帶我去見她麼!將頒瓟斝取出來,放在她對面,告訴她這是我石崇附魂之所,再告訴她她那隻頒瓟斝是綠珠附魂之所。求她行行好,讓我見一見珠兒!”

石詠覺得不大好:他很擔心自己實話實說以後,被當成是胡言亂語,或是故意上門搭訕的二流子而被妙玉院子裡的道婆趕出來。

石崇卻覺得這種擔心是無稽之談:“她既然會扶乩,便該知曉我們這些附在器物上的孤魂野鬼的存在。你只要想辦法,讓我見到另一隻頒瓟斝就好。我只要見到珠兒,只要見她一面!”

無奈之下,石詠只得又一次登門造訪。

他很怕妙玉會拒絕見他。所幸慧空師太今日也在,見石詠過來,主動將他迎進小院,微笑着道:“石大人到此,貧尼這裡,簡直是蓬蓽生輝!”

石詠卻始終不敢擡頭看慧空師太,生怕一擡眼就被她看穿了眼中的秘密。

只聽慧空嘆了一句,說:“石大人不必拘泥。您與小徒各自藏有一直頒瓟斝,便是緣分,讓世間僅存的兩隻‘頒瓟斝’聚首,並不是什麼壞事。”

石詠忍不住偷偷擡眼,瞧一眼慧空師太,心想:您知道的真多……

沒想到慧空也正望着他,見石詠如此,慧空便擡擡脣角,輕輕一笑,說:“不過是小徒轉述而已,貧尼並無未卜先知之能。”

石詠“嗯”了一聲,但匆匆一想,好像又想不起來,他上回到底有沒有向妙玉師徒提過他也藏着一隻頒瓟斝的話。

——這位慧空師太實在是太神了。

石詠一面心裡感嘆着,一面向這位慧空師太行了禮,才由婆子引了,去見妙玉。

進入妙玉所在的禪房,禪房矮几上照舊放着一隻風爐,一隻銀銚子,一隻茶壺。妙玉盤膝端坐在石詠面前,待到石詠躬身行禮之後,才慢慢擡起眼皮,淡然道:“石大人,又見面了。”

石詠趕緊開口道歉:“上回言語唐突,請小師父千萬莫怪。在下這次,依舊想請小師父出示所藏的頒瓟斝一觀。”

這回他老老實實地從隨身佩着的荷包裡取出了石崇那隻頒瓟斝,開口道:“這一隻,是在下無意中得來的一隻頒瓟斝,也因爲這一枚茶具的緣故,極想見識見識妙玉師父所藏的那一件。”

妙玉見他這次態度坦誠,又是一上來就道歉,心氣兒總算平了些,伸出纖纖素手,取了石崇那隻頒瓟斝,託在手心裡小心翼翼地欣賞。當她見到杯身上那“石崇雅賞”四個字的時候,忍不住也微笑,道:“難道石大人也知道我那隻頒瓟斝上雕着的四個字是‘王愷珍玩’四個字?”

石詠心想:我的確是知道啊!

可是表面上他卻再也不敢造次了,只老老實實地欠了欠身,說:“若是小師父能出示頒瓟斝一觀,在下感激不盡。”

妙玉卻說不急,“先飲了茶再說。”

說着,妙玉擡手提了茶壺,要往石崇那隻頒瓟斝裡斟茶。石詠連忙攔住:“對不住,此前這隻杯子有所損毀,我是用魚鰾膠將其修復的,但只一件,魚鰾膠沾不得熱水,所以……”

妙玉聽了,吃驚停手,再度托起那隻頒瓟斝查看,看了半晌才點頭嘆息道:“第一眼見到時,我竟全未發現上面這塊琥珀乃是修補之物,本以爲這隻頒瓟斝一問世就是這樣,我還在欽羨這頒瓟斝設計得純出自然,連鑲嵌的一片琥珀也是這樣渾然一體。”

石詠聽得飄飄然,趕緊拜謝妙玉誇獎。

石崇則悄悄地嘆息:“人家小姑娘往你臉上貼金呢,你可不能忘了正事兒。”

石詠爲了讓石崇放心,趕緊又提了一遍要求。

妙玉定定地看了石詠一眼,抿了抿脣,突然開口:“若是石大人能答允我一個要求,我就答允你,借我那隻頒瓟斝與你一觀。”

石詠聽了大喜,連忙問:“是什麼要求?”

妙玉當即轉頭命身後的道婆:“去將那隻九曲十環一百二十節蟠虯整雕竹根大盞取出來。”

道婆應聲去了,少時轉回來,手中當真捧了一隻深褐色的巨型盞器出來,石詠見了,險些石化,那一隻,書上所寫讀來真不覺得有什麼特別的,可是眼前見了,便覺這容器幾乎就是一隻小臉盆。這盞器上一道一道,密密麻麻,都是竹根上的根節。石詠沒機會細數,但想這隻器皿名稱裡的“九曲十環一百二十節”,大約並不是虛數。

“你若是能喝得了這一海茶水,我便將我那隻頒瓟斝取出來與君把玩!”

妙玉問得傲岸,石詠則苦笑——這麼一海,他要是都喝下去,可真就肚子裡面能撐船了。

唯有那石崇急吼吼地催促:“小石詠,務請幫忙,拜託拜託!”

石詠只能硬着頭皮答允:“妙玉師父若是堅持,那在下只有從命的份兒。”

妙玉盯着他,眼裡微微露出一點兒笑意。

石詠卻愁眉苦臉地說:“可我這樣……豈不是糟蹋了小師父的好茶?人道是,一杯爲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1”

“我自己倒沒什麼,拋費了小師父的茶,這可……”

妙玉望着他,最後實在是沒忍住,“嗤”的一聲笑了出來,片刻後又肅容,說:“即是如此……好!”

石詠滿以爲她會再次拒絕,豈料這一回妙玉自己起身,從屋角的那隻矮櫃裡取了一隻小小的器皿出來,送至石詠面前。

石詠又驚又喜,託在手掌上細看,果然見上面鐫着三個隸字——“頒瓟斝”。

作者有話要說:  1引自第四十一回 ,妙玉原話,所以石詠在這裡也算是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了。

2本文情節與正史或有不同,比如這裡八阿哥生母良妃,在正史上已經過世了,本文這裡卻還活着。